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试成绩到底是不是隐私?
那也未必是孩子的隐私,只是家长的面子。
关于孩子的成绩到底是不是隐私这个问题,江湖上一直有所争议。
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对优等生来说不是,对差生来说是。
不保护隐私会有什么后果呢?河南一位老师给出了答案:
因为把学生的默写成绩公布在了家长群里,他正遭受入职以来的最大危机——有家长让他登门道歉,否则就将举报到教育部门,接受严肃处理。
当事老师心生魔障,唯有修书一封,一走了之:
但坦率说,这封信写得不够好。因为带情绪,而且留后路。我一直觉得,要么骂得酣畅淋漓,要么理性到无可辩驳,如果游走于两者之间,很难形成说服力。
后路就是把“辞职信”写成“请假条”,情绪么,在字里行间也能感受到。所以有人趁势说,应该借此事件,“反思中国教育体制里的某些价值观”,实现“对隐私的保护和尊重”。
一些媒体也秉持“公正的立场”,既强调老师的苦处,又表达家长的立场,最后依然呼吁“互相理解”。
这种和稀泥的态度不解决任何问题。
我觉得不妨回到问题的源头:考试成绩到底是不是隐私?
隐私,顾名思义,隐蔽、不公开的私事。它的主体界定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所有的隐私,都建立在“尽量断绝社会链接”的基础上。
比方说,我要发个快递,快递员要求我提供发件地址和手机号码,我两眼一瞪说这是我的隐私,就是扯淡;再比方说,税务部门要查我的帐,要我提供全年的收支明细,我两眼一瞪说这是我的隐私,这也是扯淡。
但考试成绩这件事情有些尴尬:分数是我自己考的,我不想让人知道,这是隐私成立的前提;但分数的参与主体非常多,阅卷的老师,孩子的同桌,注定了它的私密性很难得到完全保障。更关键的是,绝大多数的考试都需要一个排名体系,你不但要知晓自己的成绩,还要知晓自己的排位。诸多因素叠加,使得成绩更为隐私的可能性不大。
我国古代就有发榜制度,可以说公开透明。但古代的发榜有一个原则:只发上榜的,不发落榜的。不考虑印刷的因素,这恰好也印证了人们的心理预期——对考得差的人来说,成绩最好成为隐私;但对考得好的人来说,没必要。
所以,我们可以把命题改成:既然成绩作为隐私的可能性不大,那如何让差生的家长认为隐私得到了保护?
正确的做法,就是形成“保护错觉”。一对一这个工作量太大了,给老师增负的事情完全没必要做。我个人推荐我儿子一位老师的做法,只发上榜的,但也没有给落榜的留面子。例如,“今天得到B以上的有1、2、3、4、5……”,班里四十多个人,学号报了三十七八个,谁都知道B以下的人是谁,但老师偏偏没点。
提示一个人长得矮,如果喊“不到一米六的站出来”,他肯定气得火冒三丈;但如果你换个方式,说“超过一米六的站出来”,哪怕他孤零零地留在原地,也不至于气急败坏。
这是整个事件里唯一需要提示老师的部分。
剩下的,全部都是提示家长的了。
自从有了所谓的“素质教育”、“快乐教育”,我就深刻体会到了部分家长对孩子“隐私权”、“受尊重权”的滥用。
我小时候全班考试排名都贴墙上的,有人自残吗?有人自杀吗?有人受到了巨大伤害吗?怎么到了一个“不要只看分数”的素质教育年代,我们孩子的承受能力就差到了这个地步呢?
这是素质教育吗?一个已经十几岁的孩子了,考砸一次就寻死觅活,将来工作的时候被客户说两句,不得马上上吊啊?
这还真不如回到我们成绩上墙的年代。第一名喜气洋洋,最后一名也能嬉皮笑脸。从来没听说过哪位家长跑到学校里要求撕掉名单的事儿。
那个年代,就算碰到一两个面子挂不住的家长,教训的也是自家孩子:你怎么考那么烂啊?下次不考好,看我弄死你!
现在的情况就很有意思了:老师你怎么这样啊?把我孩子考得不好的事实公布出去,看我不告死你!
不去解决问题,而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不去提升自己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反而要求别人不得让自己的孩子经历挫折,这是什么道理?
这不是素质教育的进步,而是退步。哪怕老师确实有不妥之处,哪怕确实和隐私搭一点点边,也不能掩盖退步的事实。
幼儿考试不排名不公布,是为了怕他们哭,都已经小学高年级都快升初中了,还秉持着“不能让宝宝害怕”的观点,就是溺爱。孩子必须要有面对成绩和排名的勇气,否则参加什么中考、高考。那些考试的分数根本不可能成为隐私,你就读的去向就是公开的告示。
有评论说,评价孩子的体系是多维度的,要讲究综合素质,所以在群里公布分数不好。我就搞不懂了。如果你认可综合素质,那还纠结这件事情干什么。你应该毫不在意嘛,你的孩子更不可能寻死觅活。
你那么在意,证明你觉得分数很重要;既然分数很重要,那就努力让孩子进步上去。如果不愿意这样思考,而是愤怒地扛起“隐私”大旗,那其实只能证明一件事——
这位家长在意的并不是孩子的隐私,而是自己的面子。
平时吹牛说自家孩子多聪明,结果被一个群通知掀开了面纱,这是多么丢人的事。于是迁怒于孩子,一通打骂。于是孩子扛不住,要寻死觅活。但在最后的叙事逻辑里,关于自己的环节全部省略,只剩下:
因为你公布了我孩子的成绩,导致他寻死觅活。
逻辑说有多惊人,就能有多惊人。
说实话,考得不好,确实不想让别人知道。
但这事儿是很难成为隐私的。会有一些表达的方式方法,但营造的也不过是一种关爱的错觉。
考得不好,唯一的解决路径是考好,而不是让大家都不知道。
明明是大人觉得面子挂不住,却借着“保护孩子隐私”的名义去指责老师;明明是自己家庭的抗挫折教育缺位,却借着“尊重孩子”的名义去指责老师——
这种做法,多少有点不厚道。
一个背景声
“其实更丢脸”
本文首发于“大手牵小手”
(ID:babyhandinhand)
您也许还想阅读
这人间,不值得拼命
我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学习?
只有懂得自强的国货,才配得到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只有差生的家长才反对公布成绩,如果孩子考得好巴不得到处炫耀呢|高考|中考|考试|老师
教师把期末考试成绩发到班级群里,合适吗?
透过试卷找问题:将失分点变成得分点
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小心掉进这两个坑!
你埋怨孩子考得差,难道你当初是学霸?
喜欢问别人家孩子成绩的家长究竟是怎么想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