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讲平说2481期:今日立春!吃春饼闹春游,春水依依春山如笑,告别寒冬的沉闷拥抱温暖的春天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 趙玉平

平讲平说2481期#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春,这个节气标志着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温暖的春天即将到来!

中国古人把立春节气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zhì】负冰。智慧的中国古人用这12个字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欣欣向荣景象。具体来说,就是立春之后过了5天,东风送暖,冰雪消融,大地开始解冻,为草木萌发创造了条件。再过5天,蛰伏的小虫子都会慢慢地苏醒过来,它们要开始离开洞穴外出活动了。

这三候当中从字面上比较难理解的是“鱼陟负冰”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出自《大戴礼记》,“陟”就是上升的意思。冬天河流封冻,河水冰冷,鱼儿都是潜伏在深深的河底缓慢地游动。春天来了,河流解冻、水温上升,这些潜伏一冬的鱼开始浮上水面,而此时水面上的冰还没有完全融化,所以人们在岸边就会看到一群一群的鱼在冰下欢快游动的场景,这个就是“鱼陟负冰”。

在立春之后的15天之内,东风和暖,春回大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立春”这个节气也标志着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因为春天到来之后,轰轰烈烈的春耕生产马上就要开始。所以在中国古代这个农耕社会,从贵族到平民,对立春这个节气都特别重视。

《吕氏春秋》就记载,“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於东郊。”段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先秦时代的迎春仪式,天子要带着手下的大臣斋戒沐浴之后,出东郊八里去迎接春天。

接着《吕氏春秋》又写了,“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繁动。王布农事,命田舍东郊。”也就是说立春之后,轰轰烈烈的春耕生产就要启动了。这个时候天子要到东郊带头进行耕种,在春耕生产当中耕牛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后来周公专门在春天制作一个土牛命名为“春牛”。以春牛为标志物,提醒天下人,不要耽误春耕生产。

这些早期的迎春和制作春牛的活动,到了唐宋年间就演化为一套完整的仪式。人们在立春这一天要迎春,要祭祀春神,而且要鞭打春牛,启动春耕生产。宋代的仁宗皇帝,甚至于对祭春和打春牛这样的活动颁布了专门的规定。这个春牛一般由黄土捏成,涂上五颜六色的颜色,配上一些装饰品。

在中央政府的迎春仪式上,皇帝亲自执鞭打牛三下。那地方政府的活动就是由州县长官来支鞭打着牛。在打春牛的时候,现场人们要异口同声说一些吉祥话: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仪式结束之后,人们要一拥而上,将春牛打碎。然后大家要抢那些碎土块,把做春牛的碎土块撒到自己的田地里,秋天就可以大丰收。这个活动称为“抢春”。

宋代诗人王镃写了一首立春诗,内容是这样的,“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在北方民间,还流行《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直到今天,在我们老家很多地方,人们把立春还直接称为“打春”。这个说法就来自于“鞭打春牛”这个风俗。

大家在前边诗人王镃【zī】的那首诗当中还会看到一个立春的民俗,就是吃春盘“咬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在立春前后会吃五辛盘。也就是吃一些比较辛辣的食物,如葱、姜、蒜、芥等等,以启动自己身体内的生发之气,这样可以达到驱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这个习俗到了唐宋年间就演化为逢到立春,家家户户都要吃“春盘”。春盘里放上时令的蔬菜,还会放上薄饼,用饼卷着吃。今天我们春天吃春饼的风俗就来源于此。

大诗人杜甫曾经专门写过一首《立春诗》,其中就说到,“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这四句诗给我们生动地展示了吃春盘的场景,白玉盘里边放上青菜丝,用纤纤素手托起薄饼、卷着菜丝送入口中,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春天的味道。抬眼望窗外望去,冰雪消融,墙角的梅花正在绽放。到了明清时期,吃春饼的习俗就更加普及了,而且春饼卷的东西也更加多样了。

春饼卷的菜分为熟菜和炒菜,讲究一点的还会到铺子里去叫盒子菜。常见的包括熏大肚、松仁小肚、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炉肉、清酱肉、熏鸡、酱鸭等等。吃的时候都要改刀,切成细丝。另外再配上炒菠菜、炒豆芽、炒粉丝、韭黄摊鸡蛋等等。再加点葱丝蘸上酱,卷到春饼里一起吃。我就觉得吃卷饼一定要有葱蘸酱,如果没有的话,那就没有灵魂了。

民间关于立春有很多的谚语,比如:打春冻人不冻水;立春一日,百草回芽;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地头;还有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春天起得早,秋天吃得饱。

在春耕生产开始之前,人们还会组织游春活动,以此作为启动仪式。在活动当中要有一个报春人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要打扮成大公鸡的样子向人们报春。在报春人身后,有几个棒小伙子抬着一头巨大的春牛形象。随后还有人扮演成牵牛的牧童,也有人扮演成燕子、蝴蝶,也有人扮演成大头娃娃来送春桃。整个活动锣鼓喧天、吹吹打打,十分热闹。

在立春民俗当中还有一些有趣的禁忌。比如这一天不能剪头发,因为立春这一天天地的阳气和身体的阳气都在生发。正所谓“发者发也”,剪头发会伤害身体的生发气。还有立春这一天,不能久卧于床,要适度的活动,提振身体的阳气。在立春这一天不能吵架斗嘴犯口舌,说出恶言恶语。这样才能确保未来一年生发之气都是和气正气,而不是歪气邪气。

另外在我们中国人的成语当中,大家会看到很多跟春有关的美好词汇。比如春回大地、春风化雨、春暖花开、春光明媚、春和景明、春色满园、春山如笑、春笋怒发、春意盎然、春深似海。这些词汇背后包含着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最后我们要用宋代白玉蟾的一首《立春》诗来做结尾:

东风吹散梅梢雪,

一夜挽回天下春。

从此阳春应有脚,

百花富贵草精神。

在这样美好的季节,让我们大家放下一冬的沉闷,振奋精神、满怀希望去拥抱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春天。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明天接着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节气丨立春:东风拂面来,阳和暖气生
立春:便觉眼前生意满
春风十里,不如……吃个春饼、春卷
七绝·立春习俗 (癸卯年正月杂吟之四十六~五十)
立春节气的由来和习俗
廿四节气 | 立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