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考 | 芬兰“现象教学”管窥

芬兰被誉为世界上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个国家在教育改革中的一举一动都会引来全球教育界的关注。比如,从2016年开始实施的“现象教学”,近来就引发了国内外教育界的追捧。2016年8月,芬兰实施的《国家课程框架》中明确规定:“从2016年秋季起,面向7~16岁学生的所有学校必须在课程大纲中留出一段时间(每年至少一次,持续数周)用于跨学科的现象教学。”由此,2016年也被称作芬兰“现象教学元年”。

所谓现象教学,顾名思义,是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现象开展的跨学科教学方式,它的教学内容源自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采用项目式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再以传统的学科体系进行分科教学。现象教学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当然也包括信息技术。

重视信息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芬兰教育的基本原则,现象教学同样如此。以“欧盟”这一经典的现象教学课程为例,该课程共16课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设计一个欧盟旅行方案。学生必须深入了解欧盟及其各成员国概况,目的地国家的气候、交通、住宿、餐饮以及该国的风土人情等。不难看出,在信息时代,这样的过程离开了互联网根本就无法做到。此外,课程的教学与评价也都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师的备课、交流是通过iTunese U软件实现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通过iPad进行的,课后的评价则是由学生直接扫描二维码完成的。

跨学科、研究型、项目式——当您看到这些名词的时候,会想到什么呢?没错,芬兰的现象教学和我们熟知的STEM课程有着很多共通之处。其实,我们追捧芬兰的现象教学,主要是希望从中找寻某种教育的“成功秘诀”。但教育偏偏是最无法取巧的领域,我们今天看到的芬兰现象教学的成功,不过是芬兰教育四十多年来厚积薄发的结果而已。

首先,芬兰是世界上师范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它的中小学教师具有相当高的跨学科教学能力,这是现象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师资保障。从1979年开始,芬兰规定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硕士学位。一位芬兰中小学教师,在其5年的本科和硕士学习过程中,用于跨学科教学研究的时间至少1年,他们需要在熟悉本学科专业知识和相关教学法之外,掌握跨学科的教学能力。

其次,芬兰小学的“全科教师制”为现象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芬兰就开始在小学实行“全科教师制”,即一个班的教师负责除体育外的全部学科教学。正是“全科教师制”的实行,让芬兰小学教师早已天然适应了跨学科教学。

最后,芬兰的开放型教室模式,是现象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设施保障。在芬兰,学生在学校的一天,可能穿梭于教室、手工房、木工房、车间,甚至学校的厨房里。他们也可以走进大自然,走进社区、博物馆、科技馆……这种开放型教室模式,让“车库文化”这样的学习文化早早成为了学生的常态。

由芬兰的现象教学不难看出,STEM课程的成功绝非一日之功,它需要师资、机制、设备等多重保障,而这些显然不是短时间可以实现的。正如芬兰教育,在经历了四十多年的积淀后,才有了今天现象教学的大放异彩。而我们只有潜下心来,在今天扎扎实实打好跨学科研究的基础,才能静待明日的花开。

作者:魏宁(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球热捧的芬兰“现象式教学”大起底
《中国教育报》电子版
为何芬兰将从课程教学转向以场景主题教学?
芬兰正式废除中小学课程教育,成为世界第一个摆脱学校科目的国家
还是芬兰教育——着眼于未来的跨学科学习
头条| 最权威的辟谣:芬兰真的废除分科教学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