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小建中汤——腹痛


1虚寒腹痛——赵明锐医案

王某,女,60岁。身形消瘦,胃脘及少腹胀痛三年余,经常隐隐作痛,并有坠胀感觉,喜热,喜按,伴有食欲不振、倦怠无力、易汗怕风。舌淡苔白,脉虚大无力。诊为脾胃虚寒,中阳不足,遂以小建中汤治之,加减化裁,共服本方20余剂,诸证悉愈。经方发挥

论:此病有易汗怕风,脉虚大无力,脉虚浮之义,此是外感病。营风疏泄,而卫阳尽泄而失藏,外则营卫不和而经阳汗泄,内则失藏而虚寒,营血之气,根于木气,营气外泄,则木虚而内陷,所以虚寒腹痛,还有坠胀。本条医案,就是新加汤,也能治愈,甚至更快,都不用20剂就能治愈。小建中汤,也能解表。

2虚寒胃痛——赵明锐医案

崔某,女,38岁。食欲不振,食后脘闷腹微胀满、隐痛,吞酸吐酸,日渐消瘦,上述诸证日有发展。数月之后消化更差,每日进食二至三两,食后胃部胀满,疼痛不适,间作呕吐,终于不能坚持工作,住院治疗。经内科诊断为中度胃下垂,并怀疑有恶性肿物,要求中药治疗。患者生育较多,因而气血亏损,素为体弱,更加长期饮食不规律,重伤脾胃之气,致中阳不运,中气下陷,故发生上述诸证,遂投以小建中汤加诚。

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苍术6克生黄芪10克饴糖100克(分两煎冲服)。

间服理气健脾汤,两方更替服用,病情日渐好转,共治疗40天,临床证状基本痊愈,出院上班,以后肌肉丰满,一直正常工作。经方发挥

论:本条医案,就是典型的生育较多,气血亏损,而枯木贼土。木枯肝病,必克脾土。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小建中汤,即是疏木而实脾之治也。

《四圣心源》产后根源;盖妊娠之时,胎成一分,则母气盗泄一分,胎气渐成,母气渐泄,十月胎完,而母气耗损十倍,寻常而不过数胎,而人已衰矣。母气传子,子壮而母虚,自然之理也。

本案用小建中汤,非常对症,因为养胎者,总是土养,者者,母之中气。小建中汤,就是建补中的方子,疏木而培土。现在三胎放开了,先不论生育的积极性如何,但体质不同,十月怀胎,总有产后中虚的,可以研究这个方,用来产后恢复。

3虚寒腹胀——赵明锐医案

任某,男,60岁。患少腹胀而且隐痛半年多了,站立起就觉得痛和憋胀厉害,睡卧下就觉得减轻。如乘自行车颠波,少腹部胀痛的更是严重难忍。大便燥结,数日不行,左少腹摸及条块状,累累若盘珠。曾在本县医院检查,怀疑有结肠癌,建议到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患者怀着试探的心情,来求中医治疗。当时除上述证状外,并有不思饮食,形寒肢冷,身体虚羸,舌淡苔白,脉弱无力。投以小建中汤加麻仁等温补之品以后,腹部胀痛减轻,排便通利,食欲稍增,四肢转温。宗此方未作加减服十余剂以后,诸证消失,唯形体仍瘦,继服调补脾胃之剂以善其后。

结语

1,小建中汤以饴糖为主药。如《医方集解》曰:'昂按此汤以饴糖为君,故不名桂枝芍药而名建中,今人用小建中者,绝不用饴糖,是失仲景之遗意也。

2,本方治疗胃肠下垂,疗效明显,观察多例,对改善证状较为满意,若和理气健脾汤交替服用,效果更好。

3.本方用量,一般成人量服汤剂,桂枝、白芍、炙甘草都不能低于15克,饴糖100克分二煎冲服。经方发挥

论:即然是虚寒腹胀腹痛,为何不用干姜,人参,或者附子。不是肝随脾升吗?为什么却是疏木建中。虚寒不得温燥脾肾吗?为什么用建中汤?就从腹痛论,木陷贼脾。桂枝甘草,升清阳之脱陷,芍药甘草,行血以疏木,此是气血和而木气疏,饴糖甘草,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此即是小建中汤。

为什么会大便燥结?可能是胃气不降,则大肠本气之燥盛。左少腹及条块状,累累若盘珠,此是大肠中之燥屎。也正是燥屎壅塞不下,所以站立起来,一变体位,则痛和憋胀厉害。肠中壅满不下,车一颠波,肯定疼的厉害。至于这个便秘,还有点理解不上来。因为各种各样,本案如小便利,那就是风木疏泄。还有就是肠本燥令,肝木疏泄不及,则燥盛秘结。大肠收令,而肝木泄令,又都是相互的,疏泄不及,必燥结当令。本案加麻仁通便,也可桂枝汤加大黄。或许正是肠壅满实,所以不敢以虚寒,而用参附。

脉弱而无力,是肝脾之阳虚。《四圣》脉法,濡弱者,阳气之衰也;濡弱者,也是营血虚衰也。所以此是木枯而贼脾。形寒虚冷,是典型的虚证。木气升发,则营血外达,而卫阳外散,温煦周身。营虚则木枯,肝气虚陷,营血也陷,卫气不出,则形寒虚冷,此是芍药甘草附子汤的病理。土困于木,中气不足,则身体虚羸,浑身无力。肝主藏血,脉弱无力,未必就是血虚,而是阳虚而血郁不行。桂枝升清阳,芍药行营血,疏木而建中。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此用饴糖实脾也。

4胃脘痛——胡希恕医案

张某,男,42岁,1966610日就诊。胃脘隐痛反复发作已5年,经检查诊断为胃黏膜脱垂。近常饿时胃脘痛,恶寒怕冷,口中和不思饮,大便微溏,日二次行,下肢酸软。先与附子理中汤治之不效,后细问症,据有汗出恶风,脉缓,知为表虚中寒之证,故予小建中汤: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饴糖45克(分冲)。

    服6剂,胃脘痛已,但饿时仍不适,大便溏好转,但仍日二行,再服上方。71日复诊,除大便微溏外,余无不适。[《经方传真》199438~39]

按语:中焦虚寒,胃络失煦而疼痛。治宜温中寒,缓里急。附子理中汤虽能温中,但无缓急之功,故用之乏效。唯小建中汤辛甘化阳而温里,酸甘化阴而缓急,正中病机,故投之痛已。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论:本案也是表证。久不解表,则隐痛五年,反复发作,表解则里痛也止。

小建中汤的腹痛案,都是隐痛,并且时间长,这是两个辨证点。恶寒怕冷,也是营血虚陷之证。腹中脘痛,不就是水寒土湿吗?为何用附子理中汤,治之不效,这就奇怪了?为何用建中汤治愈?还是那句话,肝家之藏血,行肾家之藏气,所以用桂枝,升清阳之脱陷就可以,肝主藏血,血行则肝气疏,血不行而肝郁,所以用白芍,行血以疏木,桂枝与白芍,行气血之药,气血升达,则木不贼脾,腹痛自已。

为什么用附子理中不效?因为此腹痛者,不是脾肾之湿寒,而是木气之虚陷也,木主疏泄,所以至于为何而虚,那就是无从而知了。本条医案说明,虽然病是虚寒证,而治未必就是扶阳。必竟肝肾主藏,也不是说虚就虚的,而治疏木建中就行,肝随脾升,自然不泄,中气运化,而生气血,则肾自藏气,肝自藏血。这也就是见肝之病,为何必须实脾。一是五行生克,二是土养四脏。肝家之藏血,肾家之藏气,皆脾胃之运化以资生也。

5胃脘痛——张志民医案

患者男性,二十七岁。初诊:一九七二年十月二十五日。有消化道溃疡病史四年。此次为第二次解柏油样大便,住某医院治疗。今便血已止,但胃脘隐痛时时发作,饥时及下半夜痛较剧。服西药制酸剂无效,只能食稀粥。面色白,手足不温,时时气上冲胸,吞酸暖气,纳呆,大便稍结,色略黑,小便不赤,胃脘喜温專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缓。证属虚寒,中阳不足。方用:桂枝9克、白芍18克、炙甘草9克、生姜9克、红枣12克、黄芪12克、饴糖20克(分二次冲)。服五剂。

二诊:十一月二日。服上方两剂时,胃脘痛减半。今胃痛已很轻微,大便色黄。胃纳好转,能食稀饭,手足转温。舌苔薄白,脉仍虚缓。续服上方十剂。

三诊:胃脘痛未再发作,能食软饭,大便色黄,脉转有力。续服上方十剂。《伤寒论方运用法

论:面色白,脉虚缓,又是亡血之象,木枯而贼土,则脾胃不利,又是隐痛。建中者,以脾胃运化,而生气血,助肝肾之收藏也。

6胃痛——刘文壅医案

陈某,男,43岁,既往胃脘部疼痛7年,夜间更甚,加重10日,大便溏薄,日三行,面黄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胃脘痛(脾胃虚寒型)。治则: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处方:炙黄芪15g,桂枝10g,炒白芍15g,炙甘草10g,大枣5枚,生姜6g,党参12g,茯苓15g,荜拔6g,炒白术12g,制半夏10g5剂,水煎服,日1剂。诉服药2剂后,胃脘疼痛即消失,至今未发。

按语:患者慢性胃炎病史达7年之久,呈脾胃虚寒之象,以温中补虚散寒为治疗原则。以黄芪建中汤、大建中汤加减治疗。黄芪建中汤重在补气建中,大建中汤重在温中散寒,故以二方合而治之,取效甚捷。《经方实践录

论:面黄,面瘦,脉弦细。这三个症,就能确定是木贼克土。另外就看症,主诉胃脘痛。弦细者,此为木气之脉,此为定理。体瘦者,脾虚不能濡养肌肉。木贼则脘痛,疼痛7年,也是隐痛,要是急痛,三天都撑不住。

7胃痛——刘含堂医案

张某某,女,38岁,医院护士。198459日初诊。两年前因母亲患病而忧虑,后出现上腹部疼痛,在本医院作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病,服用一段西药,疗效不佳,于是前来求中医治疗。现症:面色苍黄,胃脘部隐痛,每于饥饿时发作,饭后疼痛消失,喜温喜按,纳食减退,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弦细。诊为胃痛(十二指肠溃疡),证属脾胃虚寒,肝木乘胃。治宜温中健脾,抑肝和胃。投小建中汤,处方:桂枝9克,酒白芍18克,炙甘草6克,炮姜6克,生姜10克,大枣6枚,胶饴200毫升。煎服法同上。5剂。

   诊:药后无丝毫疗效,笔者感到意外,反复审察患者临床表现和所用方药,始从脉弦细看出了问题,因弦脉不独主肝木偏盛,且多主水饮,细脉亦主水饮,姑且按脾胃虚寒、聚湿生饮证处理,以观其效。改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处方:白术12克,茯苓15克,清半夏10克,陈皮6克,党参10克,炮姜6克,木香6克,砂仁6克(后下),炙甘草3克,生姜10克,大枣4枚。水煎服,5剂。

三诊:胃脘疼痛明显减轻,继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又服20剂,诸症消失。

按:本例为十二指肠溃疡病,其临床表现完全符合中焦虚寒证,用小建中汤治疗是公认的,已故名医秦伯未亦曾大加推崇。而本患者用本方后无效,改用香砂六君子汤后取得疗效。自此之后,笔者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属中焦虚寒者多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而取效。经方治病经验录

论:这个每饥饿时发作,饭后消失,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症状。这应该是饿时土虚,木旺而贼之。土虚木贼之时,会嗜食甘,就是自救之象。易饥多食,也是土虚木贼之象。还有饥饿时心慌烦怒,也是土虚而木贼之象,这也是低血糖的典型症状。

8胃痛——俞长荣医案

刘某,男,50岁,19801125日来诊。胃脘疼痛已20余年,疼痛多于空腹时加重,得食能缓解,遇寒冷季节时发作较频繁,伴微畏风,余无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弦。拟诊为中焦虚寒,营卫不足,久痛入络。治宗叶天士营虚胃痛,进以辛甘之旨。处方:饴糖30g,白芍18g,黄芪15g,桂枝9g,当归、木香、炙甘草各6g,生姜2片,大枣5枚。上方服5剂,胃脘疼痛减轻。续服5剂,疼痛缓解。观察半年未见复发。经方治验消化病

论:此痛20年,应是表不和郁,木贼克脾,所以腹痛。遇寒加重。另外就是表阳伤,里阴盛,所以腹痛。

9腹痛——孙纪峰医案

戴某某,男性,70岁,因咳嗽、气促、纳差4天伴发热,于20131024日入院。人院诊断:肺部感染。予以抗感染止咳治疗10天,患者咳嗽咯痰已消失,准备出院。但114日起连续3日夜间出现腹痛,呕吐伴发热,考虑胃肠炎,予以制酸解痉抗感染无效。117日查房,见患者发热,体温38℃,无肢节疼痛。腹诊:腹直肌痉挛,上腹部无压痛。舌淡红,苔白,脉弦细。

中医诊断:腹痛。六经辨证分析:发热,体温38℃,无肢节疼痛,排除太阳病。腹直肌痉挛,属津液亏虚、肌肉失养,为太阴病。舌淡红,苔白,排除三阳病。脉弦细,细主津液不足,弦主寒。六经辩证:太阴病(中虚脏寒)。处方:小建中汤。

芍药60桂枝30 炙甘草15干姜15红枣30生麦芽30

4剂服完,患者症状消失,腹诊:腹直肌变软,痊愈出院。《经方临证指要与医案

论:这个医案好,腹直肌痉挛,对比脉象弦细。一症与一脉相合,这就是木气之病。春木升发,为阳气初始,阳少所以脉细,木陷则脉弦,弦者,紧如琴弦。木气升,木陷不升,则横逆少腹,所以腹肌痉挛,此就是虚劳提纲,少腹弦急症。小建中汤,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是为建中之义。

10腹痛——刘含堂医案

王某某,男,54岁,干部。1989102日初诊。患者平素体弱,1周前出现腹痛隐隐,喜温喜按,疼痛呈阵发性,到附近诊所服用西药,无效。查其形体偏瘦,精神疲惫,饮食减少,二便自调。舌淡,苔薄白,脉弦而虚。诊为腹痛,证属中焦虚寒,肝木乘脾。治当温中补虚,抑制肝木。以小建中汤加味,处方:桂枝9克,生白芍18克,炙甘草6克,炮姜6克,生姜10克,大枣6枚,胶饴200毫升。煎服法同上案。

4剂而愈。

按:此例腹痛,系由患者平素中焦虚寒,肝木之气偏盛而乘脾,适于小建中汤治疗。然笔者治疗此类腹痛,多以小建中汤加炮姜,因嫌本方温中力量不足。若单纯为中焦虚寒腹痛,无肝木偏盛,则为理中汤适应证。经方治病经验录

论:腹痛脉弦,此为木克其土,小建中汤,疏木而培土也。喜温喜按,也是小建中汤的典型症状。

11腹痛——曹颖甫医案

王右,腹痛,喜按痛时自觉有寒气自上下迫,脉虚弦,微恶寒,此为肝乘脾,小建中汤主之。川桂枝三钱,大白芍六钱,生草二钱,生姜五片,大枣十二枚,饴糖一两。佐景按:唯吾师以本汤治此寒气下迫之证而兼腹痛者,其效如神。(《经方实验录》)经方直解

论:脉虚弦,是木陷之象,营陷而卫气不出,所以微恶寒。此无汗出,所以不是外感的恶寒。微恶寒者,典型的木气下陷之症。症为腹痛,喜按,此木陷克土,小建中汤,疏木而培土。

12小儿腹痛——刘文壅医案

陈某,女,12岁。突发腹中急痛,辗转呻吟痛哭,不呕不吐,经西医儿科以镇痛、消炎药治疗几日后效果不显,经人介绍前来就诊。开始疑为胆道蛔虫症,投以乌梅汤,服药后疼痛未见缓解,斟酌后发现患儿上肢发凉,面色苍白,舌质淡而苔白。中医诊断:腹中急痛(中焦虚寒)。处方:桂枝6g,炒白芍12g,炙甘草6g,生姜6g,大枣4枚,制附子6g,炒山药10g用药1剂后疼痛缓解。原方加党参6g、炙黄芪10g。服3剂后,病情痊愈。

按语:腹中急痛往往易误诊,用西药消炎止痛之法不效,中医治以温中散寒而每见奇效。该患儿临床表现符合小建中汤中气不足,脏寒而腹痛拘急之证候,故用之效果明显。临床见诸多急性胃肠炎患者初次输液治疗不效,辨证为小建中汤者,用之效果亦佳。

论:为什么是突发的急痛?用乌梅丸,寒热合用,也至少能缓解一下吧,为何无效?没看懂,对于缓痛急者,饴糖是核心药物,为何没看见饴糖?

购书学习,进群,请加好友  (微商—勿扰)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建中汤合四逆散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症肝木克脾腹胀)(喝了冷东西,太阳病内陷)+大黄■(虚证腹胀不可使用泻下剂)***
《伤寒论》113方——桂枝加芍药汤
(转载)“小建中汤”的三位名医验案(医案)
胡希恕、刘渡舟小建中汤医案
经方名家荟萃之吴茱萸汤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