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节,我们如何发现至圣先师孔子?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遇到很多人都会拍巴掌,但为什么拍,自己并搞不清楚。对待孔子,就是这样。今天,9月10日教师节这个隆重的节日,我们就需要重新完整地认识一下孔子,发现孔子及儒学在当代世界的伟大价值。为此我们转武汉大学彭富春教授撰写的一篇介绍孔子思想的文章(标题略有改动),希望能为后世的我们拨开学习孔子思想的迷雾,指点我们正确传承孔孟之学,继续发扬广大中国文化。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是一位大儒,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思想与言行汇集成儒家经典《论语》一书;他是一位老师,打破官学垄断,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传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被后世历代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泽被深远影响了世界,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智慧》

文/彭富春 

虽然中国思想分为儒道禅三家,但儒家思想无疑是中国思想的主干。作为儒家思想的奠基者,孔子成为了中国思想的代表。正是孔子的思想塑造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千年以来,它影响不绝;在当今世界里,它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孔子虽然述而不作,但他的言阳台对角绷着论却被记载在先秦的许多典籍中。其中,《论语》最集中地记录了孔子的话语。孔子究竟说了一些什么?这是值得人们深入思考的。 

01

一般认为,孔子很少谈到了道。“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一般还认为,即使谈到了,孔子也没有如同老庄那样对道本身进行专门的思考和描述。尽管这样,道实际上在孔子思想中占据关键性的地位,只不过它具体化为了天命、仁义等问题。

孔子强调了道对于人生修养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要“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比起德、仁、艺等来说,道具有优先的地位。它实际上是人生最根本性的目标。因此,“朝闻道,夕死可矣!”既然道是必须追求的,那么人们就应放弃对于物质享受的贪恋。“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人要主动积极地追求道,这在于:“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但道在孔子的思想中到底意味着什么?

第一、天道。它是天自身的道路,或者是自然自身展开和显示的道路。在这样的意义上,天道就是天命。

第二、人道。它是人所走的道路。人道可能合乎天道,也可能不合乎天道。同时,不同的人可能走不同的道路,因此,“道不同,不相为谋。”人道最集中地体现为一个国家的道路,也就是天下之道。孔子将它区分为有道和无道。有道是正义的、光明的;无道是邪物,其中一件恶的、黑暗的。它们表现为礼乐的不同。“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依据天下有道和无道,人们也要树立不同的处世态度。“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还具体化为人的不同的言行。“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无论是天下有道还是无道,人的行为都应该是正直的,但言语应有所分别。有道时要正直,无道时要谦顺。

第三、道理。它是思想、学说和主张等。道理作为语言形态在本性上是关于天道和人道的思考,并且就是它们的表达。当然,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思想学说,言说不同的道理。孔子也有他自身的道。“吾道一以贯之。”这意味着,孔子不仅有道,而且只有唯一的道。它贯穿了孔子思想的始终。

天道、人道和道理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道本身的显现。因此,天道、人道和道理三者是可以相通的。

02

天命

孔子关于天道的思考集中表现在他的天命观上。

在孔子之前,人们信奉“帝”和“天”。帝就是上帝,它虽然无名无姓,无形无体,却是天地间的最高主宰,支配了世界和人的命运。与帝不同,天虽然具有自然形态,但是它被人格化和神秘化。因此成为了一个最高的人格神。

当然孔子也说到天,但他所说的天已具有了多重意义。不可否认,天依然保持了某种程度上的人格的意味。如,“天厌之!天厌之!”。又如,“天丧予!天丧予!”。“获罪於天,无所祷也。”“不怨天,天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这几的天还有一定的拟人特点。不过,孔子所说的天主要不是限定于人格神的意义,而是获得了新的意义。一方面,孔子的天是自然之天。它就是天地的存在及其运转。“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另一方面,孔子的天是义理之天。它是人的道德和文化的基础。“天生德於予”。“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里,天是道德的源泉,是文化保存和丧失的依据。

孔子不仅淡化了天的人格神的意义,而且也反对各种鬼神观念。“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关注的是人的日常的生活世界的问题,而不是那种超出了这个世界的各种奇异和神秘的现象。因此,一个基本的态度是人与鬼神世界相分离。“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事实上,远离鬼神正是为了回到人们所在的生活世界自身。于是,不是鬼,而是人,不是死,而是生,这才是孔子思考的主题。孔子强调:“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显然,人及其生活是最根本的。为什么,在孔子那里,并没有此岸和彼岸两个世界的分离,而只有一个人世界,也就是人生活的世界。

如果没有天帝,没有鬼神,那么谁在主宰这个世界的发生呢?“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认同命。命是什么?命就是命令,也就是支配、安排和规定等。对于孔子而言,命并非人的命令,而是天的命令。因此,所谓的命在根本上就是天命。作为自然的命令,天命规定了世界万物的发生和人的生活。“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一种道理或者主张是否可以实现,并不在于主张者或者反对者的个人意志,甚至也不在于大众的接受或者拒绝,而是在于天命自身是如何安排的。在这样的意义上,天命是主宰一切的力量。但它绝对不是任何人格神的作用,而是自然的运作。

作为自然的命令,天命是正义的和永恒的,它也是无法拒绝和改变的。在这样的意义上,它只是善的,不是恶的,并成为了人类一切价值的基础和生活追求的目标。但与天命不同,还存在一种时命。它是天命在某种历史时间中的表现形态,也就是时势和时运。它不是必然的,而是偶然的,不是永恒的,而是短暂的。于是,时命有时是公正的,有时是不公正的,有时是善的,有时是恶的。一般而言,它主要突显的不是前者,而是后者。如果说天命的肯定的、积极的话,那么时命是否定的、消极的。孔子自身就经常有关于时命的经验,而感到时命不济。但时命最终要归于天命。

实际上,天命和时命一起构成的人的命运。就天命而言,它是不变的;就时命而言,它是变化的。但不管是天命还是时命,他们都规定了人的生活。可以说,人们就是生活在天命和时命所规定的道路上。

孔子强调人要敬畏命运。“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人不仅要敬畏命运,而且要认识命运。“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只有敬畏并认识了天命,人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是因为人由此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

03

仁者爱人

如果说天命主要是从人所生活的世界来说的话,那么,仁则主要是从人自身来说的。

仁是孔子对于人的本性的规定。但在在孔子之前,人们是用礼乐来规定人的本性。礼是什么?它就是法律、道德和生活习惯。这就是说,它是人们最根本的游戏规则,从而支配了人们的存在、思想和语言。作为如此,礼不仅标明了差异,而且划分了等级,确定了天地人,或者更具体地说天地君亲师之间的先后高低秩序。

但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和天崩地裂的时代,因此他思想的根本使命就是恢复礼制。通过对于礼制的重建,孔子希望建构一个有序的世界。当然,孔子的思想并非是对于传统的礼制简单的复辟,而是对于它的创造性的转化。

孔子主张,礼对于人性的塑造是重要的。“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色小塑料桶浸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色小塑料桶浸民不偷。”但礼或者礼乐并非只是表现在礼器层面。“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锺鼓云乎哉!”。孔子认为,比这些外在的东西更加重要的是内在的东西。礼是重要的,但仁是更重要的。没有仁,礼是空洞的,毫无意义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惟有仁才使礼灌注了生命力而富有现实的力量。这就是所谓的以仁释礼。

那么仁到底是什么?仁的字型由人与二构成。这表明了仁在根本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但它不是一般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相爱的关系。因此,仁就是爱人,而且是一种爱人的情感。但它不是只停留在情感里,而且也贯彻到人们的行动和言语中。

孔子所说的仁爱之心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相反它就来源于人们熟知的日常的亲情,即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不过,在这样一种家庭的亲情关系中,实际上存在两种不同的爱的形态。一种是由上到下的爱,亦即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兄姊对于弟妹的爱。另一种是由下到上的爱,亦即子女对于父母的爱、弟妹对于兄姊的爱。如果说前者偏于慈爱和保护的话,那么后者则偏于敬爱和尊重。孔子特别指出,孝不是养,而是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虽然也注重父母对于子女的爱,但实际上更强调子女对于父母的爱。因此,他反复要求的是孝弟,亦即子对于父的爱和弟对于兄的爱。孔子认为,孝弟是仁的根本。“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能为社会的等级序列提供一个最初的基础。同时,家庭和国家具有相同的结构。当家庭成为了家庭,国家也就成为了国家,反之亦然。因此才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父子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特别的人类关系,也就是血缘关系。父母和子女虽然是具有差异的个体,但通过血缘,两者之间建立了亲密的关联。父母的生命在子女身上获得了延续和更新。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可以看作是对于自身生命的爱护的延伸形态。同时,子女对于父母的爱也可以被认为是对于自己生命的来源的回朔和感恩。这是由血缘的本性所规定的人的生命的特性。但血缘关系也正是在人类身上所固有的自然的关系。它是已有的、既定的,不可改变和永远延续的。血缘如同土地一样是自然的。如果说土地是外在的自然的话,那么,血缘则是内在的自然。根据这样的分析,仁爱作为人类的情感,是一种血缘之爱,同时也是一种自然之爱。

虽然孔子认为父子之间的亲情是仁爱中最根本的情感,但他也并不试图只是将孝弟等同于仁,而是认为人们应该将孝弟的情感扩大化。这无非是说,人们不仅要爱自己的父兄,而且要爱天下所有的人。“子弟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因此,所谓的仁就是一种在世界中普遍化的亲情。这也就是要求人们要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爱天下所有的人。正如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所意味的。事实上,孔子所说的仁不仅包括了人对于人类的爱,还包括了人对于自然的爱。在这样的意义上,仁成为了一种博爱。

通过对于仁作为一种普遍化亲情的解释,孔子把仁看作成的短袖,单件人的本性。这也就是说,仁作为人的本性的规定,正是仁使人成为人。仁甚至可以说就是善,不是恶。“苟志於仁矣,无恶也。”仁是生命的意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是生活的准则。“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人要居住在仁中。“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作为人的本性,仁具体地在人与自身和人与他人两个方面具体化和展开。

就人与自身的关系而言,孔子强调克己。克己就是自己克制自己,自己规定自己,让自己的思想、言说和行为恪守在一个边界之中。所谓的礼就是对于是与非的边界的划分和确立。因此,孔子认为克己和复礼是同等重要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表明,人要遵守礼所制定的边界,而不要破坏它。

就人与他人关系而言,孔子主张爱人。爱人首先必须承认一个已给予的情景,人生活在世界之中,就是生活在人与人之中。他人的存在如同自己的存在一样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因此,生活在世界之中就不可避免地要和人打交道。“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人不仅要承认他人的存在,而且要理解他人的存在。“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在这样的基础上,孔子还强调友谊的重要性,但关键是区分好的和坏的朋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处理好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在于把他人看成另外一个自己。

从否定方面讲,人不要把自己不意愿的给与他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另有“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从肯定方面讲,人要把自己意愿的给予他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论是否定方面,还是肯定方面,这都设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同一性。这就是说,我所不欲的也正是他人所不欲的,同时,我所欲的也正是他人所欲的。这依据于这样一种假设:天同此理,人同此心。由此,人可以由己推人。

不过,人与人除了同一性之外,还有差异性。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不同的。因此,也许我所不欲的,正是他人所欲的;或者相反,也许我所欲的,正是他人所不欲的。如果事情是这样的话,那么,不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且,“己所欲,亦勿施於人”。虽然孔子没有作如此明确的表达,但他也表现了对于差异的尊重和允许。这就是所谓的忠恕思想。他甚至认为,忠恕是他的一贯之道。

何谓忠恕?所谓忠是忠实、忠诚和忠心。它指一颗真实无虚的心灵。所谓恕是宽恕。人的心灵让他人如其自身去存在。这也就是说,人要承认和允许他人的差异性。孔子认为作为恕的宽是仁所具有的五者之一。“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当然,孔子的仁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天下之爱,并让人们感受到爱。“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意味着,不同年龄的人都能从有仁爱之心的人那里获得爱。

对于孔子而言,仁虽然是人的本性的规定,但并非所有的人能实现仁。同时,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虽然都可以被称为是仁者,但却并非完全是相等的,而是有差别的。

最高境界的人是圣人。圣人是仁爱的完全体现。其博爱之心贯穿天地,遍及人类。但很少有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因此,很少有人可以被称为圣人。

其次是仁人。仁人就其实现了仁的一般特性而言是成的短袖,单件人,就其具有贤德而言是贤人。一个仁人其实同时就是仁者和智者。一个没有仁爱的智者或者一个没有智慧的仁者都是不全面的。仁者和智者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相关于人本身。仁就是“爱人”,知就是“知人”。这也就是说,他们所热爱和所知道的都是人。当然,仁者和智者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态度是有差异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一个仁人除了是仁者和智者之外,其实同时还是一个勇者。“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第三是君子。君子在字意上是指统治者,即处于上位的人,而不同于处于下位的人。由于这种地位,君子具有了某种特别的权力。一般而言,这种地位的获得往往是有血缘决定的。但在孔子那里,君子并非是指一个有权力的人,而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同时,君子也不是基于血缘而天生的,而是依靠人性的陶冶而形成的。孔子人为,所谓君子应该追求道,而不只是物质利益。“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既然君子追求道,那么他就不能器具化或者工具化。“君子不器。”道就是仁爱,因此,君子就是追求仁。“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一个具有君子人格的人不忧不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在于君子有诚实光明的内在美德。但君子也是内外兼修。“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在孔子那里,君子是与小人相区分而获得自身的规定的。孔子特别强调:“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那么,君子和小人区别的界限在哪里呢?

首先明道的不同。君子是被道德所规定的,而小人则是被利益所规定。“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因此,君子和小人的德行是根本不同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其次是为人的不同。君子立足于自身,而小人则依赖于他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则勾结而不团结。“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同时,君子和谐而不同一,小人则同一而不和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此外,君子利人,小人害人。“君子成的短袖,单件人之美,不成的短袖,单件人之恶;小人反是。”

最后是处世的不同。君子心胸坦荡,小人则心情忧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安泰,小人骄傲。“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能居贫无困,小人则为贫所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在孔子关于礼和仁的思想中,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孔子活着的思想:在一个无序的世界里建立秩序,在一个无爱的时代里宣扬仁爱;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他死去的思想:礼教束缚了个体的生长,仁爱限制了情感的丰富。

04

成仁之道

对于孔子和儒家而言,成为一个人就是成为一个仁人。但这是一个生命的过程,它从少年经中年直到老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远乎。”

孔子以自身的经历描述了追求大道成为仁人的过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经历也许不仅具有个别性,而且具有普遍性。如果说孔子的自述主要是从肯定方面而言的话,那么,他针对一般人所说的君子三诫则主要是从否定方面而言。“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色、斗和得是人生不同历程所产生的欲望和表现形态。对于这些欲望的戒防是人们求道成仁的必要条件。

但如何求道成仁,关键在于修身。而修身的工夫主要是反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反省是自己反思自己。这也就是说,人要对于自己的行为、思想和语言进行再思考,并分辨出哪些是是的,哪些是非的。但是非的标准何以确立?一方面它本身建基于人的天性,另一方面它依据于圣人之言,也就是经典。因此,对于修身和反省来说,学习是不可或缺的。

孔子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即使人具有了一般君子的美德,但如果人们不学习的话,那么他的这些美德也会丧失。“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还必须处理好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在孔子那里,学习首先不是某种专业技能的学习,而是关于人性的培养和塑造,也就是如何求道成仁。因此,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自己获得道并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而不是显示或者炫耀给他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但学道并不是追求获得某种神秘的思想和高深的理论,而是建立一种合于道的日常生活的态度。“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种学习还具体化为对于各种社会关系的处理。“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些学习实际上是对在日常生活中的礼的学习。

但除了礼的学习之外,孔子特别重视文艺的学习对于人性塑造的作用和意义。“弟衣物,其中一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其中,诗歌和音乐担任了关键性的角色。“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

孔子认为诗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这无非是说,诗歌有认识作用,知晓自然与社会;具有道德作用,维持家国的伦理秩序;具有审美作用,培养并丰富人的情感。

当然,孔子所谓的诗歌就是成为儒家经典之一的《诗经》。他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最根本的特性是它表达了无邪纯正的情感,因此它是合于人的本性的。对于《诗经》的学习,也无非是陶冶人的性情,达到无邪纯正。在《诗经》中,《关睢》是开篇之作。孔子认为,“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种情感表达远离偏激,行为中道,正吻合了孔子所主张的无邪纯正的理念。

孔子也强调音乐的特别意义。音乐作为和谐的声音就其本性而言也是欢乐的和快乐的。音乐对于人的熏陶正是可以让人保持欢乐的心情,让身心和世界保持和谐的关系。孔子认为优秀的音乐应该尽善尽美,美善合一。“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同时,孔子认为音乐及其表演是一个包括了不同阶段的过程。“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缴如也,绎如也,以成。”这个过程正是有开端、中间和结尾所构成的事物的整体。

事实上,孔子不仅将音乐理解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更理解为人生的一种境界,甚至是最高的境界。孔子赞成如下的人生理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风景?人与朋友同乐。他们在自然中嬉戏,在天地间歌唱。没有任何功利,没有任何利害。与天同一,与人同聚。这正是乐的精神。

 

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延续和影响了数千年。但在现代它却死了。其死亡的根本原因在于,起思想中的家庭与国家在结构上具有同一性。其中家庭的结构是原初的,而国家结构是家庭结构的扩大化。在这样一个结构中,个体只是家庭和国家的结构之中的一个要素,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结构。所谓的礼制就是维系家庭和国家同构的规则,所谓的仁爱就是人对于家庭和国家的情感。

 

现在思想的任务已经非常明晰。我们必须制订当代生活世界的游戏规则,但它应该促进个体成长。因此这样一种游戏规则将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国家、家庭和个人将拥有属于自身的不同的规则。同时我们也要倡导一种伟大的人类之爱,但它并非血亲之爱的扩大化。不如说,在血亲之爱之外,人类的友爱、性爱将赋予爱更广博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洪涛讲《孟子》㉒|中国人的修身就是自我教育
《论语》的思想体系探讨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修持思想内涵
品读《论语》之君子论
《论语》影响我们的生活之——思想品德
钱逊:《论语》导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