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脑脊液检查

动力学试验

       1. 压腹试验:用手掌深压腹部,脑脊液压力迅速上升;解除压迫后,压力迅速下降,提示针头位于椎管内。

       2. 压颈试验(奎肯施泰特试验):观察蛛网膜下隙是否梗阻,有指压法和压力计法。前者是用手指压住颈静脉10-15s,先分别压一侧,再压两侧,观察脑脊液压力变化;后者是用血压计气袋轻缚于颈部,测定初压后,分别迅速充气至20mmHg、40mmHg、60mmHg,记录脑脊液压力变化直至压力不再上升为止,然后迅速放气,记录脑脊液压力直至不再下降为止。正常时,压颈后引起测压管内液柱迅速升高100-200mmH2O,松开后10s内下降至原水平。如果压腹引起液柱升高而压颈不升高,则提示存在脊髓蛛网膜下隙梗阻。压迫一侧颈静脉引起升高而压迫另一侧不升高,则提示横窦梗阻(Tobey-Ayer试验)。颅内压增高或怀疑有颅内肿瘤时禁做压颈试验以免发生脑疝。

脑脊液颜色

       1. 红色脑脊液常见于(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或颅脑外伤出血或肿瘤出血)或穿刺损伤所致的出血。前者流出脑脊液均匀一致,沉淀后上清液微黄,镜检红细胞皱缩,放置后无凝固;若后者 流出脑脊液先浓后淡,沉淀后无色透明,镜检红细胞无变化。

       2. 白色或灰白色脑脊液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多由于白细胞大量增加所致。

       3. 黄色脑脊液常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椎管梗阻、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重症黄疽。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时,由于红细胞在脑脊液中缺乏蛋白质和脂类对红细胞膜稳定性的保护,出血48小时即可溶血,使脑脊液呈黄色,出血停止后,黄色可持续3周左右。由髓外肿瘤、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引起的椎管梗阻性疾病,脑脊液蛋白含量显著增高,当蛋白质含量高于1.5g/L时,脑脊液颜色变黄,与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呈正比。

       4. 褐色或黑色脑脊液常见于脑膜黑色素瘤产生的黑色素所致。

       5. 绿色脑脊液常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透明度和凝固性

       脑脊液中白细胞超过300×10^6/L、蛋白质含量增加或含有大量细菌、真菌等可使其混浊。结核性脑膜炎常呈毛玻璃样微浊,而化脓性脑膜炎常呈明显混浊。

       收集脑脊液于试管内,静置12~24小时,正常脑脊液不形成薄膜、凝块和沉淀物。若脑脊液内蛋白质包括纤维蛋白质含量大于10g/L或细胞及细菌非常多时即可出现凝块或沉淀物。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一般在1~2小时内形成薄膜或凝块,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一般在12-24小时于表面形成纤维网膜,取此膜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阳性率较高。蛛网膜下隙梗死时,脑脊液呈黄色胶冻状。

脑脊液常规

       正常成人脑脊液白细胞数为0-5×10^6/L,多为单个核细胞,6×10^6-10×10^6/L为界限状态,>10×10^6/L即为异常。中枢化脓性感染可见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性感染可见淋巴细胞增多;结核性脑膜炎呈混合性细胞反应。脑寄生虫病时不仅细胞数升高,而且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增多。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呈无菌性炎症反应及红细胞引起的单核吞噬细胞反应,4~5天后出现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后者在出血后数周甚至数月仍可查到。

脑脊液生化

       1. 蛋白质:正常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不到血浆蛋白的1%,主要为清蛋白,成人腰穿脑脊液蛋白正常值为0.15~0.45g/L,基底池脑脊液蛋白正常值为0.1-0.25g/L,脑室脑脊液蛋白正常值为0.05-0.15g/L,这种差异反映了脑室到腰池的血脑屏障对蛋白通透性的梯次变化。脑脊液蛋白升高提示室管膜和脑膜存在病变,见于: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如脑(膜)炎、出血和中毒;②脑脊液循环障碍,如脑脊髓肿瘤、粘连等;③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如神经性梅毒和多发性硬化症。血性脑脊液可使蛋白质含量增加,应注意鉴别。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多为强阳性,定量常在1g/L以上。定性检测常采用潘氏试验,定量检测常采用磺基水杨酸-硫酸钠比浊法。

       蛋白电泳:脑脊液蛋白电泳的正常值(滤纸法):前白蛋白2-6%,白蛋白55-65%,α1球蛋白3-8%,α2球蛋白4-9%,β球蛋白10-18%,γ 球蛋白4-13%。前白蛋白在神经系统炎症时降低,在脑积水和中枢神经变性疾病时增高。α 球蛋白增高多见于中枢感染早期。β 球蛋白增高可见于动脉硬化和退行性病变。γ 球蛋白增高多见于中枢感染、脱髓鞘疾病和脑肿瘤等。

       免疫球蛋白:目前仅知道少数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联系,其中最重要的是IgG。在多发性硬化、神经梅毒、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和其他慢性病毒性脑膜脑炎等疾病时,脑脊液IgG升高,占蛋白总量的12%以上,但血浆IgG并不升高,提示来源于神经系统。然而,血浆中球蛋白的升高会引起脑脊液球蛋白一同升高,因此,脑脊液中球蛋白升高时,须作蛋白电泳明确其蛋白组分特点。γ球蛋白中出现一个不连续的条带是神经系统合成免疫球蛋白的标志,称为寡克隆IgG带(oligoclonal bands,OB)。CSF-IgG指数、24小时IgG合成率的测定以及寡克隆IgG带对诊断多发性硬化有重要价值。IgA升高见于化脓性/结核性脑膜炎及神经梅毒等。

       神经节苷脂抗体:在脑脊液及血清中的水平有助于周围神经疾病如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及不同亚型吉兰-巴雷的诊断及鉴别。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主要分布于视神经、脊髓、脑室周围区域,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AQP4抗体在血清和脑脊液中高度表达,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其敏感性及特异性有所差异,但其检测对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诊断及同其他脱髓鞘及免疫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抗天门冬氨酸(anti-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抗体:抗NMDAR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脑脊液中抗NMDA受体抗体水平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2. 葡萄糖:脑脊液葡萄糖含量是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真菌性感染的重要指标,正常脑脊液葡萄糖浓度为2.5-4.4mmol/L(50-75mg/dl),也即血糖浓度的1/2-2/3,低于2.25mmol/L时为异常。脑脊液葡萄糖含量除受血糖水平影响外,还反映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情况,当中枢神经系统受细菌或真菌感染时,脑脊液中葡萄糖降低,尤以化脓性脑膜炎早期降低最为明显。结核性、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中葡萄糖降低多发生在中、晚期,且葡萄糖含量越低预后越差。病毒性脑炎时脑脊液中葡萄糖多为正常。目前多用己糖激酶定量测定法。

       3. 氯化物:正常脑脊液氯化物比血浆高,120~130mmol/L。当脑脊液中蛋白质增多时,为维持脑脊液渗透压平衡,氯化物减少,如化脓性脑膜炎,尤其以结核性脑膜炎时下降最为明显。而病毒性脑炎无显著变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脑脊液检查与分析
脑脊液检查结果怎么看?指标为何有升降?
脑脊液之化学检验(二)
【考点速递】四种脑膜炎的鉴别
化验单12 脑脊液检验
医学检验手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