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复学术】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的康复

病例

解析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其身体直立平衡功能容易出现紊乱,倾斜综合征(Pusher),又叫“中线偏移征” 或者“身体不成直线”。导致患者不能维持正常坐位及立位,是脑卒中后较为严重的一种体位控制障碍 。


倾斜综合征:多见于左侧偏瘫的患者。

①头转向右侧,同时向右侧移,即从右肩到颈的距离明显缩短。偏瘫数个月后,颈部可能僵硬到几乎不能活动。


②患者从其左侧接受刺激的能力,如视觉、触觉、运动觉及听觉刺激的接受能力均明显降低,多伴有单侧空间忽略。


③躺在床上,患者用健手把住床边,担心掉下来。


④坐位时,左臀部负重,右侧躯干明显缩短。坐在轮椅上,身体靠在轮椅左侧坐。试图把重心向右转移会遇到阻力。


⑤床椅转移困难,把患者转移到放在其健侧的椅子上尤其困难,其右手和右腿有力地向运动的反方向推。


⑥站立时,患者整个重心偏向左侧,姿势歪斜,甚至治疗师都难以保持患者直立。


⑦行走时,重心不易向右侧转移,左腿屈肌占优势,伸肌支持不充分,健腿迈步困难。


⑧患者学习自己穿衣、梳理等一般的日常生活活动都相当困难。


康复训练

治疗期间,由于患者内在反馈系统障碍的问题,每一个环节都要尽可能多的给予患者触觉信息,并充分利用患者的视觉让其从环境中得到更多的刺激以获得空间定向力和学习运动。


一、恢复头的运动

1.由被动全范围活动到治疗师引导患者头部的正确运动,逐渐过渡到患者主动运动。


‚2.刺激头颈部活动,并促使其按治疗师的诱导最大范围的活动头部。在活动其肢体时,令其注意肢体的活动,利用不对称性颈紧张反射来提高左下肢伸肌张力,叩击刺激患侧躯干肌,进行桥式运动以改善其张力。


二、坐位时训练

刺激低张力的躯干侧屈的活动:通过点按和引导等,促进患侧躯干缩短,健侧拉长,刺激头部正确的直立反应,逐渐引导患者学习倾向健侧。同时治疗师可一手下压左肩,另一手刺激患侧躯干肌,令其头部保持中立位活动右上肢以刺激左侧躯干肌使其重心移向右侧臀部。


三、起立训练

利用护腰带保护,并帮助左下肢伸直,令患者起立、坐下,在训练过程中随时提醒和注意患者重心、躯干和骨盆活动。


四、恢复中线站立

  1. 以低温热塑板制成腿背夹板,使用弹力绷带固定,帮助患腿使患者站立

  2. 患者右侧髋部紧贴治疗床或平行双杠站立,利用辅助器具帮助其左下肢伸直负重训练。


五、重心转移训练

利用右侧肢体的健肢活动,促进患者在坐位下躯干向右侧的转移和站立时重心向右下肢的转移。



六、步行

刺激左下肢伸直或帮助其伸直站立,并令其右髋部始终保持紧贴治疗床或平行双杠进行行走训练。


七、上楼梯

在治疗师帮助下,采取患腿先上的方式以促进患腿伸展


八、ADL训练

主要为穿脱衣服、洗漱、进食,训练中,尤其强调患者坐位时躯干的伸直、头部的中立位和正确的翻身动作以及针对左侧偏身感觉低下和偏盲的问题,给予正确的信息和刺激进行训练,使患者注意到患侧肢体的存在及其位置所在。


康复训练过程中随时提醒患者注意左侧肢体,保持颈部全范围的被动活动,保持身体正中位,改善躯体平衡水平,利用姿势反射给予适当刺激,以促进患侧下肢伸肌的活动,并保证治疗中正确的感觉输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经康复 | 脑卒中 · 倾斜综合征(Pusher Syndrome)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
脑卒中偏瘫的躯干与骨盆控制及站立与步行训练
病例分享:脑出血患者全套运动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患者的家庭护理
脑卒中康复——'倾斜综合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