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淮名邑柘皋,古街、古桥、古人家

江淮名邑柘皋,古街、古桥、古人家 

江淮名邑柘皋,这是一个具有年历史的古镇。

实,光从“柘皋”镇名的演变,就能感受到她悠久厚重的历史;它曾以“橐皋”之名载入《春秋》,又以“矤叴”之名刻记楚简;西汉置橐皋县,属九江郡,唐置橐皋镇,属巢县,

南宋时改称柘皋,柘皋地处江淮大地,雄踞南北要冲,且水陆四通八达,物丰气润;在漫长的历史流程中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复杂显要的政史资历,一直是为皖中财物聚散的市埠

南北交通商旅的枢纽和江淮军事战略的要地。


柘皋河发源于浮槎山东麓清水涧,全长35公里,是巢湖的主要支流。河道向东南流至柘皋镇,进而折向南流,经青台山西侧穿合裕公路武都大桥、淮南铁路中垾桥,于龟山西北的河口村注入巢湖,再经过裕溪河,最终流入长江,通江达海,成就一条贯通南北的“黄金河道”。

滨河的柘皋,就在它的孕育下,一度成为经济繁荣的古代集市商埠。春日里,若泛舟柘皋河上清风拂面,远山如黛,如入人间仙境。


柘皋老街,长230米,宽80-115米,街道宽4-4.5米,古建筑民宅约600余间。古街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被誉为皖中地区保存最好的明清古建筑。


位于柘皋老街中段的李鸿章当铺建于1870年前后,距今已有150年历史,当铺始建时占地3亩,原为七进,前两进均为两层,两进之间由串楼相连。临街门楼为三间,三条建筑轴线,分中通道、侧庭院构成。高大的石门门额正中雕刻精美,徽派建筑浓味十足。

位于东北部的,是颇有名气的,它曾以“矤叴”(shè qiú)之名刻记楚简,并以“橐(tuó)皋”之名载入《春秋》,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镇上有城里岗、北闸老街、当铺等历史,有孔子晒书墩、听书港、两小儿辩日、峏山白龙洞等人文典故和传说故事,有距今640年历史的过、等特色民俗文化活动……

一边流淌着一边矗立着

古名“橐皋”中,“橐”意为口小肚子大的口袋,“皋”意为水边上的高地,据说柘皋原来就在古巢湖岸边,其北背浮槎,南临巢湖,石梁河(柘皋河)贯穿其中,历史上为吴楚之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乡土人文地理:IDhvillage)

据史书记载,初期,群舒的一支在此建立宗国,春秋时先属楚后属吴。周敬王三十年(公元前483年),会吴王夫差于“橐皋”,故史称“会吴城”。置橐皋县,属九江郡。入逡遒县(今肥东梁园)。唐置橐皋镇,属巢县。南宋时称柘皋,沿袭至今。

公元1141年,南宋初年宋军抗金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发生在这里,史称“柘皋大捷”。在南宋爱国将领刘琦等人的领导下,南宋军积极防御、以逸待劳,选择有利的时机和地形打击敌人,变被动为主动,终于以劣势的兵力打败了敌人,使嚣张一时的女真贵族不得不放弃征服南宋的野心,稳定了宋金对峙的局面。

流淌至今的柘皋河连巢湖通长江,可常年通航,是一条天然的黄金水道。的家就在河的东岸。四进的房子,格局规整,是家的老人在解放初期从别人手上购得的,穿过青苔累累的院落和挂满老照片的老宅往东便是距今已有400余年的柘皋北闸老街,是皖中地区保护最好的一条古街。(乡土人文地理:IDhvillage)

北闸老街两边都是清一色的明末清初建筑,墙面上“胡德成号”、“一大字号”等老字号仿佛诉说着古镇曾经的热闹与繁华。石板街路面、青瓦屋顶、青砖垒砌的马头墙,古朴而沉静。走到李鸿章当铺门前,一位乡亲脚踩自行车经过,看到记者拿着拍当铺的大门,大声说:“这可是李鸿章当年开的当铺!”说完便一溜烟地骑走了。

老街上存研究晚清的重要遗迹

李鸿章当铺是老街上最显眼的建筑,有着近150年的历史,是学者专家研究晚清发展的重要历史。柘皋镇文明办主任柳迎春告诉记者,2015年,巢湖市投资200多万元修复了当铺1300平方米的前四进,目前,正准备在当铺里设立一座乡贤馆,和展示巢湖籍人士以及关心当地文化建设的仁人志士各类体裁作品,丰富老街的文化内涵,让老街成为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纽带,构成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在柘皋人心中,除了柘皋河、北闸街,还有一座跨越近千年的古桥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便是玉兰桥,如今也叫做柘皋桥。玉兰桥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1972年改建时,开挖桥墩发现石碑上载有“洪武二年建”的记录。

柳迎春说,相传这座桥和朱元璋有着不解渊源,“朱元璋起义时,遭遇元兵追杀,逃到柘皋河边,进退不得。就在危急万分的时刻,一老丈从苇丛中推出一条小船,轻点竹篙,将朱元璋送过河去。后立,朱元璋在柘皋河上修一石桥,取名'遇难桥’,以报老丈当日救命之恩。后人觉得'遇难’二字不祥,遂改为谐音'玉栏桥’。”

传承多年的民俗活动为古镇更添魅力

如果说、、玉兰桥勾勒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镇画卷,那么古镇柘皋传承多年的特色民俗活动——夏至节,则是这幅画卷上撩人的烟火气息。

位于巢湖市北部地区的柘皋、夏阁、苏湾、等地区,老百姓有过“夏至节”的习俗。“此时,小麦、大麦登场,入仓,蚕豆、豌豆成熟。过去,每逢夏至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油炸食物,如油炸南瓜花、蚕豆、花生饼、韭菜饼等。”柳迎春说道。

柘皋早茶文化也由此形成。鸡蛋锅贴、炒面皮、三鲜锅巴和凉拌干丝等特色早点,让来客大饱口福。如今,为了进一步传承民俗文化,每年夏至当日,柘皋都举办盛大的夏至节庆活动,有柘皋早茶会、“祭拜耕牛”仪式、“”等活动,让当地群众和慕名而来的游客过个丰富的“文化节”。

近年来,在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紧紧抓住全国重点镇建设契机,将经济发展融入古镇保护,同时制定“开发古镇旅游,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带动保护”的战略,倾力打造宜居幸福重镇、和谐文明、商贸旅游强镇、历史文化名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柘皋古镇: 古街、古桥、古人家
安徽合肥:环湖古镇讲述“活着”的合肥历史
合肥有座3000余年的历史古镇,名字很难读,但古迹和美食令人流连
巢湖斥资5000万保护修复烔炀老街
中式营造丨古镇 古村 古街 古桥及院落回顾帖合集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三河古镇,古巷,古街,古桥,古民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