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恽冰与没骨法 | 一份观展指南

中国古代绘画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历朝各代名家辈出,唯女性画家足迹往往隐而不彰。迄至明代,伴随着手工业和内陆商业及海外贸易的日益发达,带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各种学术思想也日趋活跃,长期受封建社会传统文化束缚的女性萌发了个性解放的要求。在江浙地区,明清的文人、画家在继承两宋文人画的基础上,创建了如“浙派”、“吴门画派”等地域画派,丰富了“勾花点叶”、“没骨”等绘画技法,并涌现了一批绘画名人和世家。

正是在家藏书画和家庭成员创作的观摩,潜移默化地引发了女性对书画的创作兴趣。在擅画者的亲自指点关照下,她们在日常生活闲暇之余以笔墨为伴,借书画创作抒发内心情感。

明清女性绘画的兴盛,成就了诸如陈书、李因、恽冰、孙云凤等众多杰出的女性画家,她们的绘画语言建树虽然尚不能超越男性画家,但在创作中却以女性画家特有的细腻情愫,拓展了一般男性画家很少涉及的情感天地。

此次浙江省博物馆策划的“流芳未歇——明清时期女性画家作品展”正在浙博武林馆展出,观展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下展览中出现的绘画小常识。

这便是今日的主题——恽冰与“没骨法”。

画法世家

明清之际,江浙一带形成了大批以文化为业的创作世家,他们都形成了各自的艺术体系,如江苏的恽氏、毕氏、庄氏,浙江的顾氏、任氏等。这些文化世家或书画世家较其他的家庭具有开放意识,对于女子习画,不但不阻止,还会加以鼓励,甚至为她们能在绘画方面有所造诣引以为荣。恽冰即是江苏恽氏、“常州画派”代表人物恽寿平的族裔。

恽寿平 山水花鸟图册——出水芙蓉图 故宫博物院藏;跋:“拟北宋没骨画法”。

恽寿平(公元1633-1690年),原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是画史重要流派之一“常州画派”的代表人物。这幅画用毛笔直接积水点染而成,而非勾勒填彩,是恽派没骨花卉的代表作之一。

恽冰,字清於,号浩如,别号兰陵女史,亦署南兰女子,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是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深得家传的一位女画家。吴德旋《初月接续闻见录》云:“时武进恽冰画,以没骨名。而江香以勾染名,江南人谓之‘双绝’”。恽冰作为恽寿平族后裔,画风继承家学“没骨”写生法。以水墨着色晕染,灵动多变的用笔,将墨、色与画中的形象完全融为一体,注重叶片的阴阳向背,造型生动自然,极具风神。

恽冰  玉洞仙株图

浙江省博物馆藏

除了这次展出的浙江省博物馆藏《玉洞仙株图》、常州博物馆藏《玉堂富贵图》……恽冰存世的作品还有很多,如故宫博物院的《蒲塘秋艳图》、《华春双艳图》、《南山佳色图》;上海博物馆的《春风鸜鹆图》等。

恽冰  玉堂富贵图

常州博物馆藏

没骨演绎

前面谈到常州画派代表人物恽寿平“拟北宋没骨画法”,所绘花卉用毛笔调色后直接点染积水而成,待水迹干后形成自然的边线,以代替勾勒,称为“没骨”。那么“没骨”是为何意,又有怎样的渊源和特点?还得慢慢道来:

“没骨”作为花鸟画技法之一(清张庚《国朝画征录》:“花鸟有三派:一为勾染;一为没骨;一为写意。勾染,黄筌法也;没骨,徐熙法也。……其写意一派,宋时已有之,然不知始自始人”),是既不同于工笔,也不同于写意的一种独特的绘画表现手法。而“骨”则在中国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里提出“画有六法”,以作为品评绘画的标准,其中第二即是“骨法用笔”,以此体现了传统中国画以线造型的特点。

“没骨”一词在画史中最早出现相传是在南北朝时期,是指用青、绿、朱、赭等色,染出丘壑树石的山水画,称“没骨山水”,也叫“没骨图”,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唐代杨昇亦擅此画法。

传 唐 杨昇 画山水卷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向左滑动查看全图

到了唐代,花鸟画与山水画、人物画分科独立,成为中国画单独的一科。五代末,南唐宫廷画家徐熙擅长绘疏林野汀等逸趣之景,表现手法以直接落墨,略敷淡彩为主,画史上称其为“徐熙野逸”,与以“皇家富贵”之称的黄荃一路并称为“徐黄异体”。

北宋《宣和画谱》曰:“今之画花者,往往以色晕淡而成,独熙落墨以写枝叶蕊萼,然后傅色,故骨气风神为古今之绝笔。”徐熙画花不依师承,“意出古人之外”,又独创“落墨”画法。熙自述于《翠微堂记》,曰:“落墨之际,未尝以傅色晕淡细碎为工。”又有宋朝梅圣俞咏徐熙《夹竹桃花》诗说:“年久粉剥见墨踪,描写工夫始惊俗。”可见时人对徐熙画艺的推崇,而他的“没骨法”也延及后世。

南唐 徐熙雪竹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能看到的较早的运用没骨技法的画之一

然而“没骨”在花鸟画中的初创却要到徐熙之子(一说“孙”)——徐崇嗣。此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对“没骨”最早的记载:“国初江南布衣徐熙、伪蜀翰林待诏黄筌,皆善画著名,尤长于画花竹……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徐熙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筌恶其轧己,言其画粗恶不入格,罢之。熙之子,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工与诸黄不相下,筌遂不复能瑕疵,遂得齿院品,然其气韵皆不及熙远甚。”

恽寿平 山水花鸟图册——牡丹

故宫博物院藏

跋:两种牡丹用北宋徐崇嗣法

到了清初的恽寿平“一洗时习,独开生面”(清代张庚评恽寿平:“斟酌古今,以北宋徐崇嗣为归。一洗时习,独开生面。”——《国朝画征录》)可谓是迎来了又一黄金时代。“没骨”的“没”字,此处即有淹没而含蓄之意,其精要在于将运笔和设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不用勾轮廓,这里我们从前文恽氏《出水芙蓉图》中便可窥见。而这种在花卉画中以直接落墨或敷色于熟宣或绢之上,在墨色干后自然形成的水迹以代替勾勒填彩的绘画方式,也同样深得恽氏之后一批清代女画家的喜爱,除前面讲到的恽冰,还有缪嘉蕙(字素筠)、李钰、左锡璇等(此次画展中不同画家有多幅题跋有“仿南田没骨”等字样,眼尖的朋友是否也有发现?)。同时又以女性独有的细腻,用细致的笔触传达出画者的思绪。

恽寿平 山水花鸟图册——兰花蝴蝶花

故宫博物院藏

清 恽寿平 绢本花卉图册——牵牛

上海博物馆藏

恽寿平 春风图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跋:临宋人本

由此综上,当我们回归话题,“没骨”随着时代的传承,其技法侧重时代各异,然其精华则是将墨,色,水,笔融于一体,在纸上予以巧妙结合,重在蕴意,依势行笔。

参考文献:

[1] 陈师曾著:《中国绘画史》

[2] 张勤. 此花非彼花——由恽寿平《出水芙蓉图》谈“没骨花”与“没骨法”的关联与区别[J]. 中国美术,2016,(05):116-117.

[3] 韦剑仕. 孙隆和恽寿平没骨花鸟画的比较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6.

作者、编辑 | 莫羽

出品 | 浙博震惊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画《荷花小鸟图》 等
中国传世名画 . 花鸟、动物篇(361—390)
艺术欣赏 “以花传神”的恽南田,被尊为“写生正派”
顾绍骅编辑 中国画知识普及版 第四篇 五代两宋的绘画概况 下半部分 三
清代名画赏析
[图集]中国明代绘画名作精选(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