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班集体的核心特征及其构建
【摘要】本文通过对班集体核心特征进行了尽可能深入的探讨,并在分析和抽取其共有基本特征的同时,为更好地建设优秀班集体提供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和方法论指导,达到建设好的班集体的理论构建与现实实践相统一。
【关键词】班集体建设核心特征
班级作为“群体”的一种,具有“群体”的共有属性,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和心理的特征。其社会特征体现在作为一个正式的组织,具有集体的目的、任务、目标、规范和活动模式;而由学生个体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心理上的成员关系,则影响着班风、学习气氛及成员参与组织的程度。显然,当前对班级所进行的各种考核只是一种定性分析,因而只能区分出优秀和非优秀,并不能使非优秀班集体找到与优秀班集体之间的差距,也就不能在现实中指导好班级建设。因此,概括分析各优秀班集体中的核心特征,也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一、制度建设:执行有章可循的班级制度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普遍较强,对很多活动丧失了兴趣,过分追求自由则降低了班级成员的约束力。正所谓 “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一个集体来说,唯有规范的制度才能使班集体成员依靠制度来衡量自己的行为,更好地融入集体中,为以后进入社会做更多的准备;才能规范同学们的行为,维护集体的利益和秩序,使这个集体能够更加团结。
有章可循的班级制度的形成应该包括三个步骤:制度的创建、制度的执行、制度的升华。制度的创建是制度建设的基础。它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在学校各项工作及法规指导下,结合学生工作实际和学生需求制定的。一般来说制度应涵盖党团支部、班级队伍的工作制度、考核制度、学习制度、财务制度、奖惩制度等方面,要确保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各种情况都能够有章可循。
制度的执行是制度建设的核心。任何一个制度如果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则不具有现实意义,不会给班级建设带来丝毫的实际性帮助。因此,当面对班级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干部不能想当然,主观臆断地提出解决方案,而是要从制度中来,到实际中去,确实按照各种制度来解决现实问题,切不可朝令夕改,使制度形同虚设,损害其权威性,增加贯彻落实制度的难度。
制度的升华是制度建设的关键。制度说到底还是死的东西。只有将班级的奋斗目标融于其中,把制度同个体心理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内化于个体的价值体系之中,实现制度执行的自觉性,这样制度才能称之为活的东西。制度的升华就是实现死的制度向活的制度的转变过程,是质的飞跃。在这个阶段,制度本身已经消失,不再是条条框框的束缚,而是成员个体的自然行为反射,它已经上升至道德领域。只有到了这个阶段,制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制度,才具有本质上教育的意义。
二、组织建设:配备优秀干练的班级干部
组织建设即人才建设,一个集体是否具有战斗力,是否具有竞争力,学生干部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优秀干练的学生干部,并能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组成强有力的集体核心。这个核心能使班级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充分调动集体成员的积极性,实现个人理想和集体目标。
高校班级队伍由党支部队伍、团支部队伍和班委队伍三大块共同组成。[1]三者都有各自的具体分工,从而使各项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但在实践过程中,三大队伍整体在不断实现着“以党建带团建、班建,以团建、班建促党建”,因此三者实际上又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队伍的配备一般采用是民主选举和任命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前者有利于选出群众基础好、在集体中具有威望的干部,但可能存在能力较弱,不对上级负责的各种问题。后者则有利于推选出工作能力强,能服从安排的干部,但有可能在集体中产生小群体。所以干部的选配过程中应当注意两种方式的结合,充分考虑集体的现状。对于团体意识不强、凝聚力较差的集体,应侧重于以任命为主,选举为辅的构成方式,反之,亦然。
大学班级与高中相比更具自主性,是大学生逐渐实现自治的团体,因此更强调学生干部的能力。一般而言,一个优秀干练的学生干部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坚定的政治信仰、坚强的群众基础、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及责任感、有为同学服务的品质、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这些条件既有内功也有外功,内功需要学生干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能力;外功则需要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干部的能力得到锻炼,并注意适当的放权,尊重学生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的积极性,实现学生干部由被动工作向主动工作的转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班级自我管理、自我规范和自我教育。
除了能力锻炼外,还必须构建激励机制。具体而言,激励机制主要包括需要激励、目标激励、评价激励、竞争激励等方面,如对优秀班干部的评选、对班委工作绩效的考核、及时的评价等各种外部和内部激励.[2]通过上述的激励措施,会逐渐形成一种内在的竞争意识和相互激励的氛围,从而使三大队伍的最大机能发挥出来,最终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三、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班级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正式群体,是学生学习和交往活动的基本组织,其主要活动都是通过班级组织紧密围绕教育目标展开的,因此,良好的班级氛围会无形地支配班集体成员的行为和生活,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班级氛围又称为班级文化,它与企业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一样,有着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其内涵按照其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班级物质文化主要是指班级文化中的行为部分,主要包括成员的学习活动、言行举止、活动方式、交往方式和行为习惯等。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制度部分,包括班级中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班级精神文化是指班级文化的观念部分,包括班级的理想信念、心理认知、价值取向、情感意志等。[3]
班级文化的外延则是指班级文化作为一个班级的灵魂,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使班集体成员强烈感觉到在集体中的归属感,安全感、满足感和责任感,并容易接受集体的目标、态度和价值观,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情绪,激发学习的动机,还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和行为的尺度,能够激发学生不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的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级制度建设之我见
小学班集体建设的基本内容
2010年辅导员年终总结报告
教育学之良好班集体的培养
浅说班集体的自主管理建设 班级管理反思
什么样的班级是优秀班集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