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叛逆

你来了,我们一定有相同的地方


文|徐永晨

学生为什么叛逆?很多情况是教师把学生当成了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而学生为了要回自己当成人的权利、证明自己是个大人而进行的一次次较量,一回回的“斗争”。其核心是,让你们都知道我是“成人”了,已经不是孩子了。

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叛逆期简直是“谈虎色变”,视为洪水猛兽。其实,大可不必。仔细想一想我们的成长经历,或多或少地都经历过叛逆期。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学生的叛逆了,因为经历过,才会懂。这时候,我们把学生的叛逆期当作自己的成长期,就会正确认识和从容面对了。

据调查,叛逆性别中,男生要多于女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比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加反叛;主要表现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激烈对抗。想想看,这种矛盾从何而来?我们对待一个青少年,很多的时候都是站在大人的立场看待问题,当然也有一些老师具有儿童立场。可是,不管你站在哪个立场,你的心里是否把学生当成成人去对待呢?就像对待成人那样的尊重、礼貌,那样的平等地交流、分享,那样地商量、研究……学生在教师面前永远是孩子。是孩子不假,但像孩子那样一直对待,就是错!

当我们面对学生不学习、打架、早恋等种种过激行为,千万不要暴力相向,而是沉下心来研究、反思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采用回忆的方式,想想自己教育学生的种种过失。知耻而后勇。

学生一旦有严重的叛逆心理,他(她)什么事情都会做出来的,离家出走、自杀、自残、危害社会等,他们根本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想自己的未来,为梦想而奋斗。因为他们的思想已经钻进牛角尖,一时半会儿是出不来的。怎么办?唯有“缓冲”!当学生提出寒暑假等时间旅游时,我们可以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满足他们的要求;当学生选择在班级做什么的时候,我们要说“选择什么,我都支持。” …… 这些,不只是“还权”的问题,更能体现教师的教育艺术和学生成人的意识。有了这些“缓冲带”,才使学生能够最后的“软着陆”。

当有一天学生突然间和我们“对着干”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冷静下来,是时候考虑给学生在班级的地位提档、升级了,而不是“永远只是个孩子”!同时,我们也要反思了,反思自己是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否真正把学生摆在班级平等地位?是否有过格的言行让学生反感?考虑了这些,你会真切地感受到,其实,学生的叛逆期恰恰是教师的成长期。

我们常说:化蛹为蝶,实现蝶变的精彩。可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由蛹到蝶要经过痛苦的蜕变,才能够光鲜亮丽,成为美丽的蝴蝶。处于叛逆期的学生也是这样。不过,很多教师并没有像欣赏毛毛虫变成蝴蝶那样闲适、淡定、宽容,也没有同情他的挣扎,期待他的成长。而是感觉到万分苦恼,害怕这种叛逆影响到教师的权威,更害怕给学生的学习及未来带来种种不利。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身心发生巨大的变化。他们渴望被成人认同,渴望用叛逆的行为向世界昭示自己已经长大了,再也不是教师眼里的小孩子了,再也不是可以随便操纵的“棋子”了。这些反叛行为,都是为了摆脱束缚和限制,内心却在承受这蜕变的痛苦,体味着前所未有的迷茫与困惑,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存在。然而,这个时候,我们却在控制和压制。

有的教师便走向了两个极端:全面打压。当学生出现顶撞、顶嘴、不听话等言行时,教师觉得必须全面出击,甚至采用“以暴制暴” “以牙还牙”的极端方式,不把学生这股“邪劲”打压下去,自己仿佛是枉为人师了。也许学生在教师的高压下“缴械投降”,但他们心灵深处已将老师拒之门外。这很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理留下阴影,甚至跌入违法犯罪的深渊;放任自流。面对如此难以管教的学生,教师几经努力,渐渐地失去了耐心、信心、热心,变得心灰意冷,于是就对学生放任自流。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无论学生说什么、想什么,教师都不再过问、指导。假以时日,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就会出现偏差,出现大问题时,教师悔之晚矣,耽误了学生的美好前程。

当我们在指责学生“不听话”的时候,是否该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呢。我们是否束缚了学生的身心,是否给学生足够的成长空间,是否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即使学生有过格的言行,我们应该原谅他们所犯的错误。谁的青春不犯傻?不犯混?站在学生的角度,放下自己的“权威”,重新拾回我们的童心,真正的关心、沟通、理解则是找到问题的根源。设身处地的了解他们真实想法,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与难题。如果,他走向正确的方向,我们就该以生命传递者的心情乐观其成;若他误入堕落的深渊,我们就该立即赶过去,帮他从困难中爬起来。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即将成年的孩子,分别向他们的父母提出要搬到外面去住的要求。一个孩子的父亲说:“咋啦?家里容不下你啦,好好给我待着!” 另一个孩子的父亲却说:“你真的想好啦?那需要我帮什么忙吗?

谁知,结果却恰恰相反。反对孩子搬出去的父亲不但没能阻止孩子从家庭中走出,还和孩子发生了深深的矛盾。支持孩子搬出去的父亲反而使孩子留了下来。

原因是:第一个孩子听到父亲那么武断地阻止他,觉得在家里也是没有意思的,不如早些搬出去。另一个孩子则完全不同,当他提出搬出去住的时候,父亲不但没有阻止,反而问他需要什么,这让他感到了亲情的温暖,觉得其实在家里也很好,于是决定不搬出去住了。

孩子有了独立的想法,渴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其实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如果他凡事都依靠父母那才是令人担忧的事情呢。

教师面对学生的叛逆,也是这样的:让他们独立,而不是依赖教师。

可见,叛逆期是教师的觉醒期,觉醒自己已经成长了,觉醒自己应该更好地成长;叛逆期也是教师的觉醒期,觉醒昔日的学生已经长大,我们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了,应该再成长。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赏识成才 惩诫成人
班主任工作的十三字方针
面对叛逆,让我更知道如何为人师表
如何管理学生
辅导个案:青春期叛逆学生
经典教育故事之三十一:两种思维的碰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