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与侠”:浅谈先秦诸子中相爱相杀的“儒墨之争”

序言:这是一场历时300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这是一些中华儿女必须铭记的姓名,这是一些传承千载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闪耀着智慧结晶的文化情怀。儒墨争雄,可谓纵横捭阖,智慧纷呈,不仅展现了无穷的文化魅力,更是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遗产,传承至今。百家争鸣,诸子并起,那个年代,岂能淡忘?

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墨子、老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齐争鸣”的繁荣局面。春秋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学者们便周游列国,为诸侯出谋划策的同时,不断的创立不同的学派和主张,如墨家的“兼爱”、儒家的“仁政”、道家的“无为”、法家的“为公”等等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形成了我们民族历史上的华彩乐章。

作为先秦百家中的“先进百强企业”,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率先拉开了百家争鸣的第一环节,为这个辉煌时代的开启拉开了帷幕。儒、墨两家由于“救天下”之观念不合甚至相悖互相批判,而相隔近百年的孔、墨二人,也开始了跨世纪的思想辩论。

接下来,尘封就来为大家浅析这场“诸子争鸣”的第一场大辩论:儒墨之争

“仁治”:孔儒救世的药方

提起“儒”,大家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人肯定是孔子。那么孔子是何人?相信问遍全世界,十有八九都会回答是“圣人”。孔圣人嘛,谁人不知?但纵观古今,我认为只有两个人对孔子的诠释最为准确:第一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中,他评价孔子为“圣之时者也”;第二是鲁迅先生,他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书中,将“圣之时者”翻译为“摩登圣人”,通俗而幽默。

既然为圣,那孔夫子的一生必然是为天下之不治而奋斗终生的。身处春秋时期的孔夫子,即幸运又不幸:幸运的是他不会经历诸雄纷争的战乱纷纷,能够安心的做他的学术研究,“一箪食一瓢饮”;不幸的是他需要为这无道的天下开出一副“药方”,无前贤之鉴,无同行者之言。但圣人毕竟非常人可比,无论是同时期还是后世的崇拜者与追随者,都无条件的相信孔子能为当时病入膏肓的社会开出“药方”。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

既然追随者这么狂热的信奉他,那么孔子要是再拿不出他的药方,就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了。而孔子开出的这个药方,在当时的社会似乎并不管用(从他一辈子求仕而不得可以看出),但后世有人认为管用,直到现在也有人认为有用,甚至套用到现在的社会中。

那么孔子的药方到底是什么?真的能包治百病吗?

“仁爱”!

没错,孔夫子和他的追随者穷其一生传播的正是这两个字。“仁”,即爱人,《论语·颜渊》中,孔子对学生樊迟(就是那个一心要种地而被孔子臭骂的学生)的回答:“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说实话,孔夫子的这句话说得云里雾里,不仅我们,连樊迟也没听懂。庆幸的是,有一个人听懂了,这个人就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他对樊迟说:“呀!老师的话太有内涵了,当年舜帝和汤王以最有仁德的皋陶和伊尹治理国家,那些品德不好的人都跑掉了(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在作者看来,子夏的这番解读并不一定是孔子的原意,而是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但是,文字这个东西嘛,远近高低各不同,没有必要非要去揣测圣人的真实想法,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要是真让你揣测明白了,那你离圣人也不远了。

“儒”是一种思想,并非一部写在文案上的教条,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理解这是很正常的事,所以也不必认死理。

那么孔子所主张的“仁”到底是什么?在他所处的春秋时期又如何以“仁”治天下呢?这个问题孔子回答过很多次,据统计,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回答最多的问题是“为政”(19次)、其次是对人的评价(12次)、再其次就是“问仁”(9次),可以说对于自己仁爱的思想,孔子内心想法是很多的。何为“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很多人可能又迷糊了,不是说的“仁”嘛,怎么又扯出“礼”了?没错,这正是另一个问题的答案:如何以仁治天下?

在孔子看来,亲人之间的“亲亲之爱”为礼,君臣之间的“君仁臣忠”也是礼,邻里之间的和睦是礼,国家之间的友好还是礼,如果说每个人能够遵守恪守自己的本分,由此及彼,推己及人,那么就能实现以德治国,整个社会也就安定下来了。

明白了孔子的主张和思想之后,估计诸位也清楚圣人是有多么不好做了。明眼人一瞧这个“药方”是不能“包治百病”的,更何况是在诸雄纷争,谁也不服谁的情况,谁会去按部就班的推行“孔儒”的主张呢?但这正是“圣人为圣”的地方:致力于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在末日来临之际能够为所有人点亮一盏明灯。

可是有一个人不这么想,在他看来,儒学不过是一个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的“糟粕之言”而已。这个人,就是一生都在致力于和儒家以及孔子“抬杠”的辩论学家,墨子。

“兼爱”:墨子医国之药方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国语·晋语八》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通俗点来说就是“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疾”。而墨子,一直都是以“医国上医”自居的,在《兼爱上》中,墨子就向世人表明了这个身份。他说,圣人是干什么的?“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怎么治理天下呢?“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既然是“医国上医”,那么墨子就必须搞清楚所医为何,病因是什么。也就是说,他得弄清楚社会的病象、病源、病因,而《墨子》一书中有《兼爱》上、中、下三篇,正好是分别讨论这些问题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私下了解,这里就不多做赘述。

在墨子看来,当时的社会有病吗?有,而且还病得不轻。总结墨子所言,社会之症有三:国与国相攻,家与家相篡,人与人相贼,“执其兵刃、毒药、水火,以交相亏贼矣”。

找出了病因,接下来墨子又引申出了第二个问题:当时的天下,为什么会如此之乱呢?其根本原因就是人们不相爱,“亏父而自利,亏君而自利,亏子而自利,亏臣而自利。攻异国以利其国,乱异家以利其家,贼人以利其身。”而这,正是当时社会的病源,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强执弱,众劫寡,富侮贫,诈欺愚。

那么墨子既然认为社会的病是因为“以不相爱生”,那么他为这个社会开出来的药方自然就是相爱,而他所提出的相爱,在我看来从某种程度上和孔子所提出的“仁爱”是有共同点的,那就是不容易实现。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

在墨子看来,这个世界上应该有一种爱,区别于人性之所爱,不同于先天之所爱,而是一种融入社会的爱,“兼相爱”。

只要“兼相爱”,就能“交相利”,而后便可“天下治”。

理论上来说,墨子的想法是对的,可是中国有句老话:“实践出真知”。你说的天花乱坠,但是是否真的适用于当时的社会呢?很难,但并非不可能。难点在于,你想让天下人把所有的人都看的和自己一样,把别人的家当做自己家一样对待,把别的国家当做自己的国家一样对待,这当然很难。

但尘封为什么在上文中提到墨子是个“辩论学家”,因为墨子对于这个问题有自己的回答:当年楚灵王喜欢细腰,楚国所有臣子争着减肥,一天只吃一顿饭,饿地面黄肌瘦;晋文公喜欢简朴,他的臣子穿粗布衣披羊皮。相对于这些来说,兼爱有那么难吗?不得不说,墨子的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滴水不漏。

既然提出了“兼”这个思想,那么对于墨子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证明“不兼”是错的,才能让人们更好的接受他的思想。那么什么是“不兼”呢?别。在墨子的思想中,一共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兼”,另一个是“别”。

那么墨子是怎么证明“兼”是对的,“别”是错的呢?他认为,天下这么乱,坏事这么多,就是因为这些人恨别人、害别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有差别,就会恨,就会害别人。但是在我看来,墨子的这番话只对了一半,他所表述的正反两面太过极端:害人,不一定是因为恨。就比如小偷偷东西,难道真的是因为他恨那些物主吗?两个国家相互侵犯,是因为彼此恨对方国家吗?所以墨子的这番话,只能证明“别”是错的,不能说明“兼”是对的,就如同这个世界不止有黑与白,还存在灰色地带。所以说,墨子一番话的逻辑前提本就不成立,兼则爱,不兼则不爱也就不成立了。

提出了自己“兼爱”的思想之后,对于儒家所谓的“仁爱”墨子自然是反对的,在墨子看来,这群儒生言必称汤王、文王,但所做之事却与常人相同,矛盾而虚伪。所以在墨子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传播自己的思想,剩下的闲暇时间基本都是用来批判儒家的,从《墨子》一书中《非儒》、《非乐》两篇的篇名就可以看出来。

那么作为先秦最有影响力的两大学派,儒、墨两家为何要彼此相攻?墨子对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又为什么处处针锋相对呢?在明白两大学派的主张之后,接下来尘封将为大家解开这么疑惑。

儒墨相争:打响百家争鸣的“第一枪”

从一定程度上说,先秦诸子百家齐争鸣的“第一枪”便是儒墨之争,而墨子也是第一个公开批判孔子和儒家的大人物,他所创立的墨家学派,也是第一个公开的儒家反对派(道家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都在墨子之后,而老子从来没有公开批判过儒家)。

墨子与墨家对于儒家的批判,可以说是毫不留情,猛烈而犀利。李零先生在《人往低处走》一书中评价墨子是“得理不饶人,成心要抬杠,处处和孔子拧着来”,这句评价可以说十分准确。在《非儒》中记载的墨子及墨家与儒家辩论中,总是能从儒家学说中找出漏洞,然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可以说是对儒家的攻击已经到了处心积虑甚至不择手段的地步。

那么诸位可能就疑惑了:墨子和墨家为什么这么讨厌儒家,非要不遗余力的批判儒家?

在我看来,这主要是由于墨子与孔子三点不同所导致的:

  • 时代不同:孔子身处春秋晚期,在《春秋》一书记载其卒于公元前479年,而墨子生于约公元前468年,处于春秋晚期战国初期,也就是说墨子比孔子小了大约90岁左右,孔子去世,春秋时期也就快结束了,墨子在世的时候战国纷乱的时代也开始了。春秋与战国时期相同的地方在于天下均无道,不同的是战国时代社会更动荡,政治更黑暗,战争更频繁。通俗点来说,春秋时期大家都是客客气气,羞羞答答的;战国时期大家就放开了,明火执仗,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身处的时代不同,导致墨子无法理解孔子的主张。
  • 立场不同:孔墨两人第二点的不同就在于他们二位所处的立场是不一样的。孔子的立场是站在贵族阶层,甚至统治阶级的,而墨子的立场是站在社会底层的平民阶层的,孔子的主张是想统治阶级之所想,急统治阶级之所急,墨子的主张是为劳动人民奔走呼号,争取利益。这样一来,大家就明白二人矛盾之所在了,比如墨子反对儒家主张的礼乐,反对礼,是因为儒家的礼讲尊卑,而墨子主张平等;反对乐,是因为劳动人民生活都过不下去,你统治阶级整天还在想着“娱乐”。这一点也是儒墨两家矛盾激化的原因之所在。
  • 代表不同:孔子一生都在求仕,而他自己也做过很多的官,所以严格意义上说,孔子是士人阶层的,而墨子一生都在为劳动人民奔走,不屑于做官,属于庶民阶层的。在先秦时期,贵族共分为天子、诸侯、大夫、士四级,所以孔子代表了“贵族”,墨子则代表了“庶民”。孔子精通的是“六艺”,研究的是“帝王之道”;墨子精通的是“工艺”(《墨子》一书中有很多讲物理、建筑的篇章),研究的是“长治之道”。

而正是这三点不同,成为身处后世的墨子与墨家不喜孔儒的原因之所在,我们不能说谁对谁错,也不能说谁的“药方”更能救世,时代不同矣!

儒墨相爱:儒亦有侠者

在儒墨两家相争不下的时候,儒家出现了一位可与孔子齐名的大家:孟子。作为晚孔子近百年,比墨子小90多岁出生的孟子,对于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崇拜之情不亚于孔子的同时代学生,可以说这位也是一个狂热的“孔迷”。

“自生民以来,未有盛於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作为孔子的忠实粉丝,看到墨子和墨家如此诋毁自己的偶像,孟子跳了出来对墨子的学说痛加批驳,说墨子的主张就是“率兽食人,是禽兽也”,这句话可以说非常狠了,由此也可以看出孟子内心的愤怒。虽然后世将孔孟二人一起拿出来说,称为“孔孟之道”,但我更赞同易中天先生在《先秦诸子》中所述观点:“孔是孔,孟是孟,二人时代不同,个性不同,观点也不完全相同”。

就个性而言,孟子似乎更是接近墨子,而不是孔子,孟、墨二人大约是先秦诸子中最“热”的,心是热的,血也是热的,不像孔子偏向于“温”。三人之间的性格从两点可以看出:

  • 孔子主张敬畏权利,敬畏阶级,“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而孟子主张人民至上,君王不可比,“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个主张不是和墨子很相似吗?
  • 其次,孔子一生给人的感觉“温瑞如玉,谦谦君子也”,而孟子则是“心直口快,侠义心肠”。孟子和墨子一生都是行侠仗义,也都反战爱民,甚至都主张任用贤能,孟子所言为“尊贤使能”,墨子则是“尚贤事能”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的主张自然是以“儒”为中心,但“孟儒”似乎与“孔儒”不太一样,或者说更偏向于“侠儒”,所以虽然孔、孟二人均为儒,但孔是孔,孟是孟。诸位也不必太过纠结于孔孟之问题,儒不一定非要像孔子所主张的“儒”,而“侠”也不一定不可为儒,如果非要究其根本,尘封以为,孟子的出世,更像是“儒”、“墨”两学的缓冲点,综合了“墨”的性格和“儒”的主张,以为“侠儒”之创始。

儒墨再评价

孔子是儒的代表,墨子是侠的代表,文者为儒,武者为侠。儒和侠,都需要自己的代表,需要领袖和引路人,孔子为儒指引的出路,是读书做官,而且最好在独属于做官之间游刃有余,“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而墨子,为侠指引的出路是平时自食其力,急时行侠仗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孟子,则是为后世之人解决了“儒”、“墨”是否水火不容的问题,更是以亲身实践解答了“儒亦可侠”的时代问题。

先秦诸子,各有主张。儒家学派看起来有如家庭,师生之间犹如父子。墨家学派有如国家,师生之间有如君臣,经过历史长河的洗刷,证明了儒家的“以儒事世”的路是阳关大道,而墨家的“以侠事世”的路是独木桥。儒家的路无论是阳关道还是独木桥,总归是能走通的,但墨家的路却始终无法走通,“自食其力”无法出人头地,“行侠仗义”又为官方机构所不容。所以最终历史选择的是儒家,而墨家则在失败中逐渐消失在世人眼中,失败者留在过去,胜利者面向未来。

无论是儒家还是墨家,都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传统,也都曾绽放过最为璀璨的光芒。消逝只能说明它并不适用于某个时代,并不能说它是非之过。

只因,存在,即有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墨教归真》:《淮南子》记载的墨家|顾如
读诸子思想之研究有感(二)-- 墨子篇
[转载]儒家和墨家义利观概述
墨学中绝,中国文化的历史性失败!|许水禾
学者:诸子百家究竟是如何命名的?|诸子百家|儒家
《易》墨“义利观”略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