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简单5步,麦肯锡资深管理顾问,教你职场快速解决问题的通用技能

信息增速的今天,想要分辨信息的真伪,需要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技术更新迭代太快,如果只掌握一门技术,很容易就会因为落后而被别人赶超。

那怎么办?不知道你有没有类似这样的经历。

在买进一件东西的时候,会先从网上搜索相关的品牌,然后货比三家进行快速了解和比对,最后再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买进哪一个。为了弥补技能和见识的不足,会选择在学习类网站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课程,然后靠着业余时间好好进行一番恶补。

但是随着周遭环境的变化,我们遇到的问题也只会越来越多。武侠小说里有个武功的最高心法“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出招做到‘快’人一步则是击败一切敌人的最高境界。而面对只会层出不穷的问题,最佳的处理方式,就是找到问题解决的通用技巧。

《麦肯锡问题分析和解决技巧》的作者高杉尚孝,曾是麦肯锡管理顾问,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把解决问题的技巧总结出来并写成了这本书。他还指出,问题产生的本质,其实是在于现状和期望之间产生的落差。

而这种落差感随处可见,小到例如我们身边的小事,大到比如一家公司的经营存亡。为了解决这种落差带来的问题,我们必须学会认清问题的本质,然后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把落差拉到最低。

他把解决问题的通用技巧,拆解为以下5个步骤:

1、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进行分类。

2、把问题转化成具体的课题。

3、找出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案。

4、运用合适的标准,评估每项替代方案。

5、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并采取行动。

虽然把解决问题拆分成这么多的步骤,看似很复杂,甚至还会觉得有点麻烦。但正是因为这种‘麻烦’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逻辑和分析思维。相比于在遇到问题时就急于匆忙作下决定,我们缺的不正是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吗。

以下基于看完书做完读书笔记后的理解和思考,进行展开。

一、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进行分类。

问题之所以会找上门来,是因为问题善于隐匿,如果不去仔细思考观察,你便很难提前发觉并采取预防措施。而事实上经常是这样的,当问题爆发的时候,我们才会开始急忙寻找解决的途径,压力感也随之倍增。

要发现问题,首先得对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就解决问题的目的和时间,可以把问题分为这三种类型:恢复原状型、防范潜在型和追求理想型。

什么是恢复原状型问题?

这也是我们最常见的问题类型。很明显,这时候的问题已经产生,也省掉了发现问题这一步骤,只需要尽快找到解决的方案,把当前出现的不良状况恢复到原有稳定的状态。

恢复原状型问题

恢复原状型问题对策:掌握当前问题的状况,然后分析原因,找到应对的策略。

比如现在有个情况,你正要从公司出发去见客户,外面突然下起了小雨,这时候的紧急处理方案就是立马拿上自己的折叠伞,然后赶时间出发。但是很不巧,前脚刚踏出公司,就下起了大雨,咋整!只能回头去跟同事借了一把大雨伞,不然肯定会被雨水淋湿。此时还夹带着大风,算了,可能买个雨衣会更加靠谱一点,可是雨衣穿起来实在太丑了。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真正的问题并不是在于找到最合适的雨具,而是不让自己被雨淋湿。那么除了借助雨具,你是不是还可以跟公司申请派车出行或者等大雨稍微小一些再出门,提前跟客户确认可能会晚点到达的时间等,只要能够避免你被大雨淋湿的糟糕状况。

第二,什么是防范潜在型问题?

就是为了防范可能潜藏存在的问题,这时候的重点是排除会对结果造成影响的可能因素。

防范潜在型问题

防范潜在型问题对策:首先,找到问题。确定不良状态,然后进行排除预防,最后做好假定发生时的应对策略。

我们常说‘居安思危’,说的就是通过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想好对策,当问题真正来临的时候,才不至于因为措手不及而错过了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

这里提供两种思考方法,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思考方式,先想想:“你最不想遇到的状况是什么?”。

还是比如刚才下雨的例子,其实在昨天你就已经跟客户约定了要面谈的时间,因为客户公司在市郊比较远,你最不想发生的不良状况就是被雨淋湿+迟到。为了能够准时到达并给客户留下一个准时、高效率的正面形象,你打算提前安排好出外勤的事情。于是按照平时习惯,提前查了天气预报,预报说可能会下小到中雨,3级偏南风。所以你早早的就给自己备好了一把大雨伞,并提前跟公司申请了出外勤的派车。

另外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思考方式:“有哪些因素,在接下来可能会产生某些问题?”

比如去客户公司面谈,遇到上班高峰,今日走的路线、公司派的车牌号被限行,出现了最糟糕的天气等,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会导致约谈的迟到问题。所以逐个排除可能因素,比如错开上班高峰出外勤、确认好路线和派车的问题、预先查好天气状况,而针对天气这种难以把握的情况,则可以提前做好应对策略。

第三,什么是追求理想型问题?

当不满足于现状,对未来的目标有所期待和追求的时候,追求理想型问题便产生了。

追求理想型问题

追求理想状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选定一个恰如其分的理想。一个切实可行的理想,往往是实现理想的最前提。因为过高可能会造成眼高手低,过低又很容易因为缺乏动力而放弃。

追求理想型问题对策:选定“理想”。比如初入职场,我们的职业发展路线一般是尽快掌握好岗位必备技能,然后实现升职加薪。所以基于实现自己的“职场理想”,必须先盘点一下自己,想要达到这一理想目标,还需要增加哪些技能,以补足自己的短处。

职场上,除了技能上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做人做事的能力。所以很多人会采取向标杆学习的方法,观察并学习领导的做事风格和优点,因为领导之所以能成为领导肯定有他过人之处,其次是找到行业上稍有成就的专家,以他为长期目标。通过这种对比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然后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逐渐实现从量变达到质变。

经过对以上三种类型问题的分析理解和相应的解决问题思考逻辑的阐述,相信对问题的本质已经有了更清晰的认知。那么下一步操作,就是把问题转化为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课题内容。

二、把问题转化成具体的课题。

当遇到瓶颈期,有时候棘手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不管你绞尽脑汁,却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

那么如何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把它转化成课题的形式?尝试用SCQA分析法,找到真正被卡住的原因。

SCQA分析的第一步:‘Situation状况’,确定具体的对象,然后描述出对象过去的经验、现在的状态、心中的理想状态以及未来目标。

第二步:‘Complication障碍’,假设出一个足以颠覆目前状况的不良事件,引发问题,并让现状和期望的状况产生落差。

第三步‘Question疑问’,找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类型归类。这一步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它直接影响了后续整个课题的设置细节,比如分析原因、紧急处理、根本解决、预防措施、应对措施、选定理想等,不同的问题将会涉及到不同的分析逻辑,换句话说,就是你给出了什么样的问题,也随即圈定了你给出答案的范围。

第四步‘Answer回答’,为整个课题中的疑问,给出一个或多个假设性解答,并评价筛选出最佳的方案。

从SCQA分析法的第一步situation就可以看出,它其实采用的是一种说故事的方法,比如课题的故事中,包含了故事的主角(对象),主角的背景和发生在主角身上的事情(状况),主角将要面临什么考验(障碍),随之主角开始思考为什么这种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疑问),经过苦苦挣扎,主角终于相同了所有的苦难都是来源于自己(回答)。

通过这样类似讲故事的方式,给人一种沉浸式的分析体验。以‘故事’为入口,然后层层推进,一层层剥开,最后找到深藏在问题深处的答案。

三、找出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案。

既然是讲故事,那肯定就少不了给故事编写一个脚本。‘替代方案’的意思,指的就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各种待使用方案,这里暂且称为‘脚本’。

脚本当然不是只有一个,因为问题通常会随着周遭环境变化而受到影响,同一个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这里作者介绍了一个快速构建脚本的方法,脚本矩阵。

矩阵中一般包含横轴和纵轴两个重要因素,并把每个因素分为高低两个部分。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怎么确定两轴都应该用到什么因素呢。

遵循“不重复、不遗漏”原则,把所有的可能因素罗列出来。因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造成问题的因素也或大或小,有些因素甚至可以忽略,而有些因素可能牵一发就会动全身。

然后再对这些因素进行风险分析,即把握好各个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并选出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作为脚本矩阵的主轴。

还是举回上面出外勤的例子。想想,阻碍我们出外勤的大概都有哪些因素呢:

比如A交通堵塞、B交通管制、C大雨天气、D公司外出车辆损坏、E没有雨具、F生病、G上班迟到、H落下客户资料等,这些对出外勤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接下来,如何分析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我们分为三步进行风险评估。

1、首先将各种环境因素看成是一连串的相关现象,并把它们进行结构化。

如下图,先将以上因素进行归类,其实不管是把因素归类为天气原因、自身原因、车辆原因还是交通原因,最终的影响都是对于出外勤能否顺利进行,只是各自的影响程度大小不同而已。

2、通过对因素的不确定性和影响程度,进行一个重要性的排列。

如下图,以不确定性为横轴,以对外勤的影响度为纵轴,并分为大小、高低两种状况,分为四个象限。(这里补充一下,为什么两轴只分为两种状况?假如每个轴都分成两个以上的不同状况,则会产生9个、16个区间,以此类推,对于整个分析流程造成很大的成本和浪费,所以尽量缩减在4个区间最佳。)

分析一下:

左下方为弱环境脚本构成要素:这部分的风险因素不确定性小,影响小,基本可以忽略。

右下方为轻环境脚本构成要素:属于次次要环境脚本因素,不确定性大,但是影响小。虽然很难造成大的影响,但前提必须理清楚这部分因素与未来行动的关系大小。

左上方为准环境脚本构成因素:属于次要环境脚本因素,需要对构成因素多加注意,因为影响较大,而不确定性往往存在误判的可能性。这部分因素有时也可以成为重要脚本来使用。

右上方为重要环境脚本构成因素:属于最重要的构成因素,接下来我们也是以此为中心,来制作脚本。

在明确了各个象限的作用后,接下来对上面罗列出的8个风险因素进行重要程度排列。

这里还要补充下:

必须明白一点,这里的“不确定性”指的是能辨明这个因素在接下来的趋势,不管是好是坏,只要你能够识别出来,不确定性就是属于较低的类别。

比如“没有雨具”这一项,可以提醒自己,明天出门的时候,在家附近的便利店里买一把雨伞,像这样能够清晰预测到未来动作的因素,其实它的不确定性就变得很小了。

同样“交通管制”,只要在出发前一天晚上,先排查一下前往路线上,是否有什么修路、大型活动对道路进行封锁等情况出现,其实一般上班日,没有什么特殊情况的话,一般道路是通常的,所以不确定性也是小的。

按照以上的思路,逐个因素进行思考排列,最后我们确定了位于右上方象限中的因素A交通堵塞和C大雨天气为重要程度最高的因素,接下来把它们作为脚本矩阵的主轴,进行分析。

如上图,横轴为雨天的‘大小’状况,纵轴为交通堵塞的‘高低’状况,把脚本矩阵分成四个部分:

然后进行如下分析,因为主轴两个因素状况都是低的话,其实等同于没有任何影响,也就是说对于找出应对策略来说毫无价值,这里可以直接忽略。所以除却左下方的区间,右下方和左上方的‘中间脚本’方案和右上方的‘最坏脚本’的方案,则是本次课题的替代方案。

综上所述,我们找出了3个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案。

四、运用合适的标准,评估每项替代方案。

重新回顾一下:在我们发现了“需要给顾客留下对我司高效率、专业水准的印象”这一问题后,我们设定了课题“明天约客户面谈的外勤不能迟到”,并找出了替代方案后,接下来就是对方案进行评估,最后选出能解决课题的最佳替代方案了。

通过前面替代方案的分析之后,我们已经得到了3个替代方案。但因为真实的环境因素是复杂变化的,这时我们可以考虑再加入一个不确定因素,比如这时候的下雨天出现了“风势”的状况,所以现实的脚本可能是这样的:

“交通拥堵,风势和雨势都很小”的小雨脚本,

“交通不拥堵,风势很小,雨势大”的大雨脚本,

“交通拥堵,风势和雨势大”的强风暴雨脚本。

根据以上的脚本,现实中我们能做出以下相应的行动策略选择:

“带一把折叠伞出门。”

“带一把大雨伞出门。”

“带上雨衣出门。”

现在既有了脚本,也了对应的方案,接下来把它们组成一个脚本/行动矩阵,并对这些方案给出评分。因为对于雨具可能会带有个人的喜好部分,一般认为穿‘雨衣’既不方便,也不好看,除非下雨天雨势真的特别大,选择雨衣才是聪明之举。

因此现实中虽然各种问题标准不同,但是评分步骤所选的评分标准,一定要客观、有理有据。

五、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并采取行动。

在对脚本/行动矩阵中的所有状况进行评分之后,接下里就该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并付诸行动了。

为了进一步准确的精选出最佳方案,选择之前,还需进行以下方案排除步骤:

1、先剔除超出容范围的选项。

在雨势特别大带“折叠伞 30分”和在雨势不大下带“雨衣 50分”,很明显不是明智的选择。这部分的行动策略已经超出了方案的容许范围,所以直接舍去。

2、思考各种状况发生的几率。

例如得出结果为“小雨脚本”-发生几率30%;“大雨脚本”-发生几率60%;“强风暴雨脚本”的迟到脚本-发生几率10%。

3、计算行动策略的平均分

计算得出:折叠伞61.7分,打雨伞73.3分,雨衣65分。

进一步分析,评分中虽然折叠伞获得了高分95分,最高和最低分之间却相差了65分,说明带折叠伞的风险较大,因为很大可能会因为雨势大而被淋湿,同样会对与客户面谈会造成较大影响。

而大雨伞最高和最低分的差值是40,相比折叠伞风险较低,而且占有较高的发生几率60%。

最后再比较雨衣,最高分和最低分差值虽然只有35分,但是在发生几率中,“雨势特别大,带雨衣”的发生几率只有10%。

所以,在剔除了超出容许范围、高风险和考虑发生几率之后,最终选定风险低、发生率高的方案,带“大雨伞”出门。

最后:

回顾一下职场解决问题的5步通用技巧:

1、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进行分类。

2、把问题转化成具体的课题。

3、找出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案。

4、运用合适的标准,评估每项替代方案。

5、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并采取行动。

虽然技巧可以直接套用,但也要学会依据具体问题而灵活运用,所以最后再补充几个注意点:

1、必须明确的原则是,当选定了问题之后,在罗列相关影响因素时,必须遵循“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

2、在整个分析过程中,要灵活使用分析框架,框架流程只是帮助我们更好发现问题的手段,而不是分析的目的,不要为了‘做分析’而分析。

3、在评估替代方案的时候,找到最恰合当下问题的评估标准,而不是仅仅‘你认为’的标准。

4、最后回归解决问题的心态,生活中问题往往层出不断,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摒弃固执和死心眼,找到最正面的心态,不要对问题有过高的‘期望’,也不要过分的轻视。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在面对问题的时候,百分之百发挥你的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麦肯锡:解决问题的能力,决定你的待遇|读书
读书笔记|《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决定你的待遇
学会高杉问题解析法,扭转难堪局面!
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5如何用“分析”发现问题
写作需要什么书籍?
分析解决问题的完整套路,每个人都值得拥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