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村中小学的出路在何方

回农村老家,和同学、亲戚又谈及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心情有些沉重。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已经面临困境,不少农村中小学生源没有保障,一些村级完全小学,学生人数严重下滑,当年几百号学生的盛况再也难以见到了。我的小学母校,曾经享誉全乡的优质小学,今年秋季只招了两名一年级新生。

我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读中小学的时候,那时改革开放不久,就读的小学校舍很破烂,教室屋顶是瓦,窗户没有玻璃,风雨无阻,下大一点的雨,屋顶就漏雨,地面都漏湿了,可谓四面透风、一面漏雨。小学阶段,我的老师没有一个是国家正式编制的老师,都是赤脚老师,但是我们的学习成绩总体很好,书读的也很开心,因为小学的时候我们班上始终有45人左右,男女相当,人多在一起读书就快乐。

这些年来,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各地教育支出基本占到财政总支出的四分之一左右,可以说是花了很大的财力办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学校建设的硬件设施更好了,上个世纪盛行的赤脚老师已基本退出农村中小学的讲台,基本实现教师队伍正规化,而且总体编制数量较多。打个比方,目前在江西省一些农村,一个5万人的乡镇,警察编制不到10人,教师编制却多达300人左右。

当年,我们是抓“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解决无学可上的问题;后来,我们搞“双高普九”,高水平、高质量的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解决上好学的问题。但是,农村生源却呈现下滑的态势。

农村生源去哪里了?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加快,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各地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普遍采取比较开放的态度,只要符合简单的条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可以在城市就学,据了解,福州市晋安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已经占到全区在校小学生的55%左右。

还有一些学生去了农村的私立学校。

当前农村的初中生源下滑更为严重,农村初中的教育质量一直在下降。

现在,在中部和西北农村地区,一个曾经有着数百学生的村级完小剩下五六十号学生已不是少数现象;一个曾经有着上千学生的乡镇初中剩下一两百号学生也不是少数现象。但农村的学校建制都还在,教师也没有少。

在农村的小学,十几个老师守着五六十号学生已是正常的事情,每个班少的七八个学生,多的十几个学生;一所小学几个老师几个学生的情况已不罕见。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何去何从?

两位老师十几个孩子的农村小学

可以说,国家十分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经过多年的努力,解决了有学上、能在好的教室里上学的问题,但是还是没能解决在农村上好学的问题。教育部规定,小学每班不得超过45人,这有道理,但是班级人数太少,上学又有什么意义?许多父母都能胜任小学教学,干脆自己教不就得了?童年,需要和小伙伴一起成长,需要有人气的课堂,需要欢声笑语、需要打打闹闹,人太少,去学校上学有什么劲头呢?

这样才有气氛

学生人数太少,学生没积极性;老师更没有积极性,教几个学生,谈何职业荣誉感,成就感?我的一些同学在乡村当老师,每每聊起此事,都是叹息。

面对这样的现状,真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不说大面积拆并村小学,但是起码要建好乡镇的中心学校,本乡的孩子都可以上中心学校,根据生源情况布点一所或几所,总的原则是保证班生数,保持一定规模。

可以采取寄宿制,每周接送,国家给一些食宿交通补贴,让农村的中小学的课堂上书声琅琅,课外的操场上热闹非凡,恢复农村学校的活力,恢复老师的职业容易感。村小可以保留教学点,愿意留下来的就在教学点上课。

这样,可能花更少的钱,就能搞活农村义务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农村义务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新答疑!滨江中学能按计划开学吗?这个新建小区划到哪个学区?
2015免试就近入学新政,看看长沙做的怎么样?
上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宁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小记
拯救农村学校靠教育公平
三位老师留守的学校:送走一学生后再没孩子报到
一个黄冈人眼里的黄冈教育现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