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语文教学常规

小学语文教学常规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而教学方式最突出的改革亮点,是由教师居高临下的传授转变为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对话;至于教学内容则醒目地增加了引导积累、组织综合性学习等要求。

修订版《襄樊市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基本沿袭了97年版体例,希望能够更加清晰的突出学科的专业要求,为广大教师提供一种相对客观公正的工作及评价尺度,规范教学行为,向监控要质量。

缺乏常规的教学,质量底线必将失守。但是,常规也不可僵化,过分严格的监管,也可能并不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

[教师]

1、上课前必须认真、充分备课,至少超前三课时备课。

2、教案书写一般内容:

1)教学目标(全面、准确、可操作、可检测);

2)教学重点、难点(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两方面确定);

3)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搜集资料等等);

4)教学过程(锁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注重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5)板书设计(简明准确,富有创意);

6)课堂或课后练习(有针对性、层次性、典型性);

7)教学反思(每单元至少一篇)。

3、备课类型包括识字课(低年级)、阅读课、习作(写话)课、口语交际课、语文综合性学习等。教案应分单元按课文、按课时撰写,课时数以教学参考用书相关规定为参照。教案设计以个人钻研为主,提倡集体超前备课,提倡按单元整体备课。

4、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真通读教材,熟悉任教年级、上下衔接年级的教材以及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编排特点,理解教材编排意图,准确地把握每单元教材的特点。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定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5、要做到六备、六结合。一备《语文课程标准》;二备教材(教师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三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结构、学习需要、学习方法和习惯等);四备教学资源(教材背景资料,生活体验等与实现教学目标相关的所有信息);五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法和学法;六备作业设计、学具、教具(要体现个人特色及课型特点)。六结合是指课程标准与教材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主导和主体相结合;教法与学法相结合;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6、提倡电子备课、多媒体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激发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益。

 [教师应培养学生逐步做到]

第一学段:预习课文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圈出生字新词,按序标段;不懂处做上记号。

第二、三学段:预习课文能借助工具书读通课文,大致理解生字、新词意思;具备一定语感,能够抓住重难点句子,联系上下文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学会从不同途径搜集相关资料。

 [教师]

一、教学过程和方法:

1、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提问富有启发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进行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意识和倾听能力。

2、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运用语文规律。

3、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4、尊重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和个体差异,既要充分预设,又要恰当运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

5、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良好习惯。

6、体现语文课不同课型的特点:

识字教学:

重视识字方法的教学,加强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阅读教学:

加强朗读的训练:起始阶段朗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讲析中的朗读要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总结课文时的朗读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口语交际教学:

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习作(写话)教学: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综合性学习:

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7、充分运用插图、教具、学具和板书,优化各种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教学基本功:

1、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2、教态亲切、自然。

3、能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教师应培养学生逐步做到]

1、上课铃响,保持安静。坐姿端正,注意力集中。

2、积极思考,主动交流,认真倾听他人意见。

3、大胆质疑、勇于求异、敢于创新。

4、讲普通话,吐词清楚,声音宏亮。

5、能就不理解的内容向人请教。

1、学习辅导

①因人而异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针对性帮助,使其达到学习目标;对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指导,使其在学习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发展。总结优生好的学法,向全班推广,或采取“一帮一”的形式,请优生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②讲求实效

无论个别辅导、小组辅导,还是全班辅导,教师都要细致、耐心,关注和调节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要把教给知识和辅导学法结合起来,一次辅导解决一个问题,不必面面俱到,不加重学生负担。

2、活动辅导

①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调查、实验、朗诵竞赛、演讲会、辩论会等。每月不少于二次。

②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达到课程标准的规定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订阅的优秀少儿读物以及网络资源,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提出具体要求,实施切实有效的方法指导,利用早读或其它时间检查课外阅读效果;要督促并指导学生做好读书摘录卡或读书笔记,坚持每周交流评比一次,定期开展读书知识竞赛,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③结合班情组织实施有效的汉字书写辅导,切实提高书写质量。

[教师应培养学生逐步做到]

1)第一学段:

不懂就问,请教老师;虚心倾听,认真练习;班级活动,积极参与。

2)第二、三学段:

①自我分析,查漏补缺;主动请教,勤思善学;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②热爱阅读,开拓视野;勤动笔墨,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学有所成。

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数量适当,难易适度,符合课标精神和教材要求。课外作业总量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不得超过有关规定要求。

2、课堂作业设置要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思考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利于学习方法的迁移应用,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化与提高。

3、作业形式要灵活多样,除书面作业外,还要适当安排一定的口语训练、课外阅读、观察记录等实践性作业。 

作业批改:

1、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避免出现思想性、知识性错误。

2、作业批改时,要多就少改,慎用否定性词语,尊重学生原意,肯定点滴进步,指出主要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作业批改可以采取老师面批,学生互批互改,学生自批自改等。批改符号要规范统一。

3、要重视作业反馈,对学生作业中有创见的解答要及时表扬鼓励;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要进行综合分析,集体讲评订正;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采取个别辅导。做好作业评讲纪录,以便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应培养学生逐步做到]

1、先预习后动笔,认真独立完成作业。

2、作业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一、评价内容 

1、知识和能力评价。包括语文知识(如字、词、句、段、篇等相关知识)、一般能力(如语言积累、语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等)、发展能力(如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学会讨论分析问题、敢于创新解决问题等)。

2、过程和方法评价。包括课堂参与、学习习惯和方法、课外学习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包括热爱语文、关心文化、参与实践、学会合作等。

二、评价方式

1、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笔试的主要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检测, 包括识字写字,语言积累,阅读和写作等;口试的主要内容是语言记诵积累和口语交际水平等。检测中,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独立完成与分组讨论完成相结合。综合性学习能力的评价应以开卷和分组完成为主要形式。

2、分项与综合相结合。在检测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时,既可分项测试,更要综合测试,将字、词、句、段、篇等基础知识渗透于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测试中。命题应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准绳,注意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题量与难度适当,面向全体学生;试题尽量体现趣味性、开放性。

3、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每学期一次;形成性评价重点是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和小型测试(如单元检测),全面反映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进步和发展的情况。

4、教师评定与多主体评价相结合。确立教师在评价中的“首席”,同时关注学生自评与同伴互评,还应参考家长的评价意见。

5、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实行等级制,以定性描述为主,采用激励性评语,从正面引导学生。

三、评价要求

1、认真做好阅卷和成绩登记工作。

2、要进行试卷分析和讲评,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行为。避免只给学生一个笼统的分数或下一个简单的结论。

3、认真评定学生的语文成绩等级,不排列名次,不公布分数。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改进学习。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投身教学研究。

1、积极参加教研组、校、县(区)、市等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要具有合作意识、整体意识、反思意识、发展意识。教师要按时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加讨论、反思,实现理念的刷新,行为的改变。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参与教研讨论。外出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应及时向学科教师全面准确地传达教研信息。

2、坚持参加校内评课活动。听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应在响预备铃前带凳子进教室。听课中认真做好听课笔记,不与其他教师谈话,不做任何影响学生上课的事,认真写好评语。听后积极参加评课活动,实事求是地提出优点、不足和改进建议。

3、认真参加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按“个人自备——集体交流——形成教案——反思修改”的基本程序展开。即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备课组的交流研讨,集思广益,对原先的备课思路、内容进行调整,形成个性化的教案,教师要服从备课组的分工。

4、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校本教研活动按“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程序运作。即学年初根据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和学校办学理念确定教学研究课题,每学期每人至少有一项教改科研课题,有明确的研究思路和具体实施计划,学期中按方案开展研究工作,学年末写出较高质量的课题成果(教育教学论文、经验总结、实验报告等至少1篇)。已解决的问题将解决的办法及时推广;未解决的问题下一学年继续研究。

5、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上好校内研究课或公开课。教研组长每学年还应至少在校内开设1次学科教学讲座、学科知识讲座或竞赛辅导讲座。

附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

讲课教师                    教学内容                     

    

   

得分

教学

目标

25%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明确、适当、有针对性,符合儿童学习心理,符合年级、教材特点。

25-23

22-20

一般

19-17





 

过程和

 

50%

1、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的起点。

2、针对学生阅读障碍设计恰当的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的语言文字材料。

3、关键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能有效地组织学生讨论。

4、学生能积极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思维活跃,学有成效。

5、学生的学习结果比初步感知阶段有明显进步。

50-46

45-41

40-36





 

基本功

25%

1、能用普通话教学。教态自然,教学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2、善于组织教学,能有效地处理偶发事件。

3、有关教学手段使用得当,不摆花架子。

4、板书图示设计合理,体现教学重点,书写规范。

25-23

22-20

19-17





                    评课人:

总分


注:起评分为70分,优等为90分以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管理规范实施细则
回归语文本色 实现有效教学
教学常规‖温州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语文篇)
感悟“六步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完整版(选调第1课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