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流程

一、围绕目标,自主设疑

1.设置问题情景,导入新课。设情激趣,使学生开始上课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板书课题、疑题

3.出示教学目标,激励学生围绕目标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梳理问题。

二、依自学提示、自主探疑

1.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独立探究。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进行探究,使自学更扎实有效。

2.教师巡视。教师巡视,能及时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同时以适当的语言或动作暗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注意点

1.教师在课前要将心态调整到平静愉悦状态,理性地克服因其它事件而致的心境不佳或过度兴奋,将激情、微笑、爱心、趣味带进课堂,通过生活实例、社会热点、音像资料、实验操作等途径,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2.自学指导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实际水平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学生整体水平高,则问题设置跨度要大一些,留足思维的空间,反之,学困生较多,则必须把一个问题当作两步或三步来问,减缓“坡度”,让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

3.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后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本次自学内容或范围(有的一节课需要通过几次自学,因为每次自学内容较多,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二是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类比回忆,还是边看书边练习,总之什么方法好就用什么方法。三是明确自学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4.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的自学。同时要重点巡视中差生,可以拍拍肩、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但一般不宜同其商讨问题,以免影响其充分的自学。

5.自学指导在一节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状况可能出现多次。

三、自主交流、合作解疑

1.检查自学情况。原则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检查自学情况,首先关注学困生,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同时,如果学困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对了,就不需教师再教了,则节约了课堂时间。

2.针对自学中不能很好解决的典型问题,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人人都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尽量做到表述清楚,观点明确。困生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中等生补充,如果中等生仍难以解决的问题则需要讨论,这样,什么问题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合探形式,教师就能准确的把握。

3.特别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教师要精讲,有重点地讲。

注意点

1.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学困生回答或演示操作,千万不要搞形式主义,叫优等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际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2.讨论不要滥用。学生讨论的问题,一定是学生通过自学仍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或者是教师在巡视中发现的虽属个性,但带有普遍指导意义、学生易错易混的问题。

如果在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教师直接把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展示给学生,并且让学生开始讨论,最终只能是个别优等生讲讲,小组内其它学生听听而已,同教师讲全体学生听,实在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小组合探应该建立在充分自探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没有自探就不要合探。个别课堂因知识较容易,根本不需要讨论。

3.学困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注意提醒其它学生认真聆听或观察,随时准备补充、评判和纠错。

4.教师的“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它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四、质疑再探、深化新知

学生根据本节内容,提出新的疑难问题,教师引导其它学生共同解决。教师也可根据课堂生成情况向学生再次提出深层次的疑难问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对本节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

注意点

1.要创设民主、平等与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书本和教师的所谓权威观点挑战,尽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深层次问题。

2.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好引导学生自己解决。

3.有的问题可能千奇百怪,超出教材的知识范围,要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课前应充分做好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不能指责学生,更不能不懂装懂,搪塞应付。

五、自主练习、运用拓展

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并能正确迁移拓展(包括教师编拟习题、学生自己编拟习题和完成课堂作业)。通过完成训练题、课堂作业,检测每位学生是否当堂完成了学习目标。通过学生自编习题的训练,做到了对知识运用得举一反三。

2.反馈学生答题情况。

注意点

1.首先进行巩固性训练,若有时间再进行变式训练、学生自编习题训练等延伸环节。

2.教师巡视,注重答题情况的反馈和展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展示自编习题,同时阐述编题思路,师生适当予以评点。

4.此环节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

六、自主评价、反思升华

引导学生反思归纳本节所学主要内容。(包括课本具体内容和通过学习运用所感悟的内容。) 反思实际是对本节内容的及时归纳和梳理,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清晰认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验学校 “导读探究、先议后练” 课堂教学模式—数学教学流程
打造高效课堂 全面提升质量(8)
如何正确运用“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我们如何上课
有效落实先学后教,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