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津发现北魏时期梯子崖

图为梯子崖俯瞰

日前,笔者在河津黄河石门一带悬崖峭壁上发现一座古石梯。石梯呈“之”字形沿峭壁而上,共360个台阶,梯宽四五尺,每个台阶有七八寸高。整个石梯垂直高度百余米,自黄河而上直通天庭。壁上凿痕虽历经风雨,但清晰可辨。其上口有小石窑,内有石台,窑口两边刻有对联。内容为:云梯万丈天台近,雪浪千层紫竹通。慈航普度。

石梯何时所修,无人能说得清。据当地村民介绍,此石梯名梯子崖,古时已有。龙虎公路开通以前,这里是当地村民去禹门口的主要通道。1938年,日军攻占龙门山云中寺阵地后,国民革命军就是沿此路上山,从背后袭击日军,收复失地的。

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此石梯年代久远,最早可追溯到北魏时期。据民国版《乡宁县志》“山川考”记载:倚梯城,百一十里,西绝壁百余丈,在黄河大梯子崖上。“古迹考”记载:倚梯城,即倚梯崖,魏孝文帝(公元467年—499年)西巡至此勒石。时太和二十二年(498年)。见龙门碑记。“金石记”记载:禹庙碑,后魏太和十九年,旧在梯子崖。《元和郡县图志》慈州昌宁县载“倚梯故城,在县西南一百五十里……其西南角即龙门之上口也,以城在高岭,非倚梯不得上,因以为名。城中有禹庙,后魏孝文帝西巡,至此立碑。”昌宁县为乡宁县旧称,慈州为现在吉县。而梯子崖区域历史上一直属乡宁管辖,1971年区划变更,划归河津。由此可见,此石梯北魏时已有,为倚梯城的主要通道。

笔者考察发现,历史上,国与国之间多以河为界。梯子崖位于晋陕峡谷东边,属重要的边关地带。此地方圆不足十平方公里范围内,北魏时曾有三座古城,分别为云中城、倚梯城、万岁堡,都是屯兵之所,可见其地理位置之重要。附近的碗窝村沟里,还发现有大量的瓷窑遗址,相传为宋元时期窑址。大禹治水时的禹王洞、错开河距此不足三里路。梯子崖地处黄河龙门与石门之间,北瞰石门急浪,南眺龙门飞鲤,西扼黄河天堑,东仰瑰丽天庭,身临其境,如入瑶池仙界,顿感心旷神怡。吴晓征 文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河大梯子崖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山西河津黄河大梯子崖及龙门古镇一日游
【美文选粹】朱海红丨壮美梯子崖
诗话河津文脉
河津梯子崖,北魏时在崖壁上手工凿出“黄河第一挂壁天梯”,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为古人匠心点赞
挂壁天梯——梯子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