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背负千古骂名,实是一代名臣,曾国藩都只信他一人!
2017-05-1110评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一生位极人臣,桃李满天下,一般人的意见他可能会置之不理,但只要是李鸿章的意见,那是一定要听的。在曾国藩那么多的学生中,他真正承认的唯有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之所以背负千古骂名,是因为他曾经代表中国,先后签署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这位李中堂在签署了《辛丑条约》之后,终日郁郁寡欢,悲恸吐血,两个月后便含恨而死。然而我们该清楚,这些条约,并不仅仅是李鸿章一个大臣所能左右的,这是清廷的责任,就算没有李鸿章,也还会有王鸿章,赵鸿章去签这丧权辱国的条约。实际上李鸿章一生都致力于发奋强国,而绝不是一个叛国误国的奸臣。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晚清名臣。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其为李中堂,也称李合肥。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北海水军的创始人和统帅,镇压了太平天国,击败了捻军,同时还领导了洋务运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称之为“大清帝国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同时也是当时各国列强唯一承认的一个中国人!

组建淮军

咸丰十一年(1861年)夏天,李鸿章先在合肥西乡三山招募了诸步团练,随后又与驻扎三河的庐江团练头建立联系。在李鸿章强大的关系网下,组兵团目一呼而应。同治元年(1862年)春节过后,淮军最早的部队就开始陆续开赴安庆集训。后来也正是这支军队平定了太平天国,消灭的捻军。

洋务运动发起

据说,李鸿章曾算过一笔账,一发英国的普通炮弹在市场上要卖到30两银子,一万发铜帽子也要卖到十九两银子。李鸿章意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大清国的落后与平穷,他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 洋务运动这场晚清的自救活动就此展开。洋务派开始了积极的自救道路。在李鸿章的支持与领导下,洋务派创办了近现代的建筑,企业,为本来捉襟见肘的政府提供了大量稳定的资金。可惜李鸿章终究没有逃脱时代的禁锢,他所创办的企业皆为旧的官督商办体制,还想方设法的排斥民资。倒是李鸿章一族在这场运动中捞得了大量的财富。直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正式宣告失败。

李鸿章一生,稳打稳扎,巩固自己的权力,一心为国家效力,只是在那个年代,时局动荡,风云不测。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不平等的条约让大清朝如风中的残烛,飘摇不定,随时都会熄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给李鸿章一指全权大臣的任命,便踏上西行的逃亡之路。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肩上扛起了整个大清朝,当他在辛丑条约的议和大纲上颤颤巍巍签下字时,当他被以所谓的“一人一两,以示侮辱”而索要大清朝四亿五千万两纹银时,当他咽下敌国的侮辱和喉中几乎快要咽不下的血时,当国人骂他“卖国贼秦侩,误国者李鸿章”时,一代名臣就此倒下……从此再也没有风雨飘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静态精选(61)
晚清重臣李鸿章书法对联集萃
李鸿章的最后时刻
参观合肥李鸿章故居杂感【上】(皖浙沪旅游41)
他被喻为东方“俾斯麦”,却又背负千古骂名,你可知他是谁
是什么让有些人“少年不识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