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教学,如何在尊重中凸显实效

本期讨论:肖培东  金晓忠 周芳  陈海光

肖培东:一直认为,语文课堂是在一片坚实的大地上站立而起的,这片土地是语言。也一直认为,语文课堂是在一阵细雨的滋润下繁华似锦,这阵细雨就是教育。所以,致力于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语文教学是有个高度的,教师就应该站在“尊重”的高度,去建构语文课堂教学。新课程背景下,很多语文课缺失了语文味,扭曲了有效性,更多的是因为教师没有真正落实“尊重”二字,没有尊重流淌的课堂自然走向了低效甚至负效。语文教学,课外课内,该尊重什么,如何因尊重彰显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组织了这样的主题探讨,以希望越来越多的语文课堂飘逸着尊重实效的氤氲。



 编写意图,你注意了吗?  金晓忠



语文教材编写者,都是语文教育的先行者,是语文教育的行家能手,是语文教育的权威人士。他们通过编写教材把自己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研究成果传递给一线语文老师,一线语文老师则借助编者编写的语文教材,展开自己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所以,编者的编写意图理应受到我们一线语文老师的尊重。

一、尊重编者的学习建议

苏教版教材语文必修一在前言“致同学”一文中提出三种有关学习方式的建议,并针对每个专题具体建议某种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时不能忽视这些建议,忽视学生的学的教学,必定与教学实效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的学习方式是活动体验,曾有老师在教学《我的四季》一课时,一节课从头讲到底,为师者滔滔不绝,为学者昏昏欲睡,教师的“搬用教参式的体验”怎能代替学生的独特个人体验,何不让学生在品读张洁的人生四季的同时,也思索他们自己的人生点滴,结合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去解读文本,去“体悟人生”呢?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的学习方式是问题探讨,教学《劝学》》一课时,我们完全可以先让学生先提问题再探讨,学生的提问可能会有“为什么学?”“学有什么好处?” “学什么?”“怎么学?”“劝谁学?”“怎么劝?”等问题,然后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去解读文本,从而让学生在他们自己营造的“问题场”中展开智慧互换,真正实现的问题探讨。

编者的学习建议立足于学生的学,它念念不忘提示我们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尊重它,你就找对了一条本专题教学的有效路径。

    二、尊重编者的编排主题

编者把几篇文章编在一起,是想通过一组文章阐明某个主题,编者的编排主题就是这样单元或专题的教学重点。一次教学磨课,让我真正领悟尊重编者的编排主题的重要性。那次教学人教版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项羽之死》一课,我的教学设计是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梳理情节,用三个短语来概括三个场景;第二环节鉴赏人物形象,主问题是“哪个场景给你印象最深刻”;第三环节写小短文,要求据《项羽之死》写一篇赏析项羽形象的小短文,200字左右。课后有老师说:“第四单元的欣赏主题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你讲清这个主题了吗?”一语惊醒梦中人,编者编排的主题是确实要牢牢抓紧的,方向明确了,新的教学设计水到渠成。第二教学环节改为:项羽悲壮的一死,引起了宋代诗人李清照的无限赞叹和景仰,“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在李清照眼中项羽是傲立于天地的大英雄,从《项羽之死》的内容来看,你认为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第三环节改为:李清照在诗中写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司马迁在《项羽之死》中塑造了一个末路英雄的悲情形象,在创造形象方面,你认为诗文有怎样的不同?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抓住了“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这一教材编排的欣赏主题。“你认为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主问题引起争论,出现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是一个悲情英雄,有人认为是一个重情重义的英雄;有人认为是一个勇猛善战的英雄;有人认为一个知耻重义的英雄,也有学生说项羽是一个推卸责任的懦夫,项羽是一个不敢面对现实的懦夫……最后归结到项羽是一个英雄,一个有缺陷的英雄,英雄也具有普通人的人性,项羽的性格是立体的、多重的,我们应该站在一个“人”的角度去评价他、鉴赏他、探究他,而评价鉴赏的依据是文本。紧抓字词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去分析,也就落实了“创造形象”的塑造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巧妙的诗文比较,让学生明白“诗文有别”就“别”在诗歌因为高度凝练,给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散文描写方法多样,给我们更为具体逼真的感受,从而落实“诗文有别”的欣赏主题。

语文版《〈论语〉选读》的编排很有特色,编者把同一主题的若干篇集在一起,编成十五课,每课取了一个标题。那么这十五课的标题就体现了编者的编排主题,这十五课的标题对文本内容起提纲挈领的作用,我们完全可以加以利用,也就是说要充分予以尊重。如《诲人不倦》一课,浙江省教坛新秀滕世群老师认为这篇课文一个“诲”字就可以贯穿全文,可按照“为何诲,诲谁,怎么诲”这样一个思路,梳理课文。浙江省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的做法更妙,以“‘诲人’为什么要‘不倦’”来串联全篇,由于教育作用需长期实践,教育对象平等无类,教育内容博大精深,教育方法灵活多变,教育素养更需切磋,所以“诲人”要“不倦”。两位老师都把握住了编者的编排主题,只是肖老师的看法更巧妙更深入,并且这样串联《论语》的篇章使学生对《论语》文本的整体把握会更强,如果没有整体的把握,一则则《论语》语录只是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而不是一串精美的项链,标题就是一条串联项链的绳子。

编者的编排主题是教学这一单元或专题文章的无声的“金玉良言”,尊重它,你就找到了一个教学的绝佳突破口,何乐而不为呢?。

另外,编者的课后练习设计我们也需要给予充分的尊重,目前的现状是很多人忽视课后的练习设计,其实它恰恰是编者的学习建议和编排主题的理性渗透,理应受到我们的尊重。

 

不同的版本各具其妙,不同的编者各有其意,尊重编者,与编者共舞,定能舞出教学的精彩。

语文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你注意了吗?

 

肖培东:尊重编写意图,即可以简化教学内容选择的程序,又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整合。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备课时总是急忙忙地猛一头扎进文本,很少有时间去细细考虑教材的编写意图。其实,教材编写既需要依据课程标准,又需要立足文本特点,有很强的科学性。尊重编写意图,仔细揣摩单元训练重点,分析同单元文章的差异性,推敲课后问题的设计意图,这样就使得我们站在一个审视教材的角度,从而使预设的教学内容成为有效的教学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尊重编者但不能唯编者是从,教师在研读文本时还得立足个性解读以发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创造性。信奉而不唯是,遵循而有所立,毕竟,对自我的尊重也是很重要的尊重。

 

                            建构一份尊重给文本 周芳

 

语文是一种尊重的教学,而要在语文课堂中呈现“尊重”特色,我认为首先应该尊重文本。雅斯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我想,语文教育这种灵肉交流活动的媒介应该是文本,以文本本质为内容的交流活动是最深刻、最有效的语文教育。

那么,如何实现对文本的尊重呢?

一、以朴素构建文本解读

老子曾说过:“万物莫与朴素争美”,朴素是本色本心、真才实学的外晕与光芒,是积淀厚实、内蕴丰沛的自然流露。语文课堂就是这样本色本心的课堂,因此对文本的解读也应用朴素之道。解读文本的朴素之道便是师生通过对文本语言形式与内容的研读,展开深层对话,进行思想交流、智慧的碰撞,从而达到心灵的感悟、感情的迸发和思想的敞亮。

《锦瑟》是一首很“幻”的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学生对此的元初体验是“伤感”“遗憾”,而整首诗的解读学生往往有“云里雾里”的感觉,那么就从学生的元初体验入手,紧紧把握“惘然”,涵咏诗中出现的一系列的意象,“晓梦”“蝴蝶”“春心”“杜鹃”“沧海”“明月”“暖日”那是蒙上美丽面纱的曾经,锦瑟五十弦里含蕴着无尽的追忆,解其言而得其意,读其言而感其情。虽然主题的多义无法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标准答案,但是,学生已经在“不求甚解”中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

《山羊兹拉特》是充满童真的一篇小说,表现了人与动物间存在的亲情状态超越了时代的窘迫,成为物质匮乏的世界里永远的精神慰藉。这一显见的主题并不会为难学生,但是,如果只是停留在故事情节的分析和主题的探讨,这便是一种苍白枯燥的解读,文学作品的诗性特质就会被拙劣的肢解破坏殆尽,文学特有的濡染熏陶的教化功能就变成了干瘪空洞的说教。小说中山羊兹拉特用它的温情感染了阿隆和他的一家,使他们最终放弃了卖兹拉特之举,但兹拉特与阿隆的交流语言只有“咩”,文中十四个“咩”字就包含了动物对人类这种无尽的温情。阅读此课,我们应该把握“咩”的具体语境,反复推敲“咩”背后的含义,推敲其言语的精妙,那么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以深度彰显文本灵魂

曹明海先生在《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说:“深度的解读体验,不但是情感的宣泄,而且是灵魂的唤醒,是生命的超越。”对文本的深度耕犁,才能真正实现让人类的精神和文化内化成学生的智慧。

《肖邦故园》围绕着“故园—人—音乐”之间的关系展开,其中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故园与人的关系,阐述故园因人而恒常;二是音乐与故园的关系,阐述故园因为肖邦的音乐而永恒,阐明音乐因故园而不朽。学习这课时,我们往往从肖邦“故居”的特点入手,展现它的“简朴”“清寒”,但肖邦故居同时也是“热闹”的,因为它成了“波兰人民所能享有的最珍贵的古迹之一”,成了“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以至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都把造访这里看成自己一生的夙愿。故居朴素、清寒与热闹的反差,形象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无情的时间面前,在沧海桑田的世事变幻面前,“物”的消解、消释、消亡固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能够积淀于人的记忆深处并被看作巨大精神财富的,必然具有某种文化人格的魅力,具有拨动人们感情之弦的强大力量,因而得以“复活”于人们的内心。肖邦故居正是因其有着肖邦其“人”的存在,虽遭变故而永存于人们心中,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在这清寒的小屋背后掩藏着的肖邦的这颗伟大的心,这个崇高的灵魂。这是肖邦故园至今热闹的原因所在,此时,“故居”也就升华为了“故园”。在这样的深度解读中,学生体会到肖邦故居、人、故园的关系,深刻理解了故园因人而恒常的这个道理。如若能够将文本挖掘到故居热闹背后的深刻的意义,我们将感悟到名人故园本身的存在价值及其所潜藏着特定的文化内涵。

《老王》一课如清水芙蓉,文字洗练而自然,但文中蕴含的内敛深隐的美却不易为一般读者所领略。文中“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颇具深意的话引起了所有读者的思索,也成了所有语文老师的解读重点,但是,几乎所有语文老师都把剖析的重心放在了互助关爱的感人细节处,这样的解读过程其实还不足以深入解释“愧怍”深意。细细研读此文,我们会感觉到,文中杨绛先生对老王的外貌描写以及“我”对此产生的“害怕”之感似乎与作者的“愧怍”之感不吻合。看到一个对自己友善的可怜人的惨象,一向笔墨俭省的杨绛先生居然“饶有兴致”地描绘起来,以作者的心地和修养看,分明是不得体的,这一点是应该引起我们深思的。或许这是作者故意为之,杨绛先生可能就是要凸显一个可怜的将死之人给自己送来珍贵的香油鸡蛋时,自己会有这样冷酷的观察联想和生动入微的描写!于是她客观地呈现当时的自我,其中暗含着对自己灵魂的真实暴露和无情鞭笞!虽然作者在文中处处展现了“我”对老王的关爱,但在对行将就木的老王可怕形貌“生动”描写的铺垫上,在极言自己“害怕得糊涂了”惊恐心绪的渲染下,那种实质上存有的隔膜和距离还是显露了出来。作者不禁反省自责、不安愧怍,文末那句极简的议论给读者留下了品味琢磨的广阔空间,令人深思不已!

在教学中,如果能多做一些对文本意蕴深度挖掘的功课,那么我们对语言的学习就会切近一些,对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会理解得深入一些,对于语文教育的价值也会落实得更自然一些,这样的课才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

肖培东:记得米兰·昆德拉在《缓慢》中写到:“在慢速和记忆之间,快速与忘却之间,潜藏着一种有机联系,而慢速和记忆的强度必然成正比。”在语文文本的阅读中,“慢速”应是指对文本真正有效地使用,真正用心地阅读,真正最大价值地去挖掘。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必须建构对文本的尊重,应积极引导学生读出文本的情,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去品味悟旨,并获得阅读上的超越,从而拓出文本之境,以实现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回归与超越。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本的内涵也在不断的发展,但任何的超越应当是立足文本又回归文本。偏离文本的价值取向,远离文本的精神核心,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日渐走远。



                              语言和学生,语文课堂的两个支点  陈海光

  在我看来,语文教学的尊重,无论是对编者意图的尊重,还是对文本的尊重,其底线应该是对语言和学生的尊重,前者基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后者则由于教育的独特性。换言之,语言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抓手,学生是所有教学的主体。如果缺了对这两点的尊重,语文教学或不姓语文,或不姓教学,倒成了打着语文和教学的旗号行反语文和反教学之实的“反动艺术”了。但事实是,现在我们的很多课堂和语文教学相去甚远,和尊重相去甚远,“非礼”语文的现象比比皆是。

  不妨先来看一个课例片断,是一个不大年轻的教师上的《金岳霖先生》:

  师:金岳霖先生的特点是有趣,从哪些地方看出来?为什么?

   生1:从他和小朋友比水果的大小上,因为这是小朋友才干的事啊。

   生2::从他的穿着打扮上,因为他和其他教授两样,还有眼病。

   生3从他演讲时捉跳蚤上,因为当着大家的面,太不雅了。

   生4:从他上课回答学生问题上,因为他“以毒攻毒”。

   生5:从他坐三轮车接触社会上,哪里有坐三轮车接触社会的啊?……

   师:刚才大家说得很好,也比较到位,那从这些事件上我们可以看出金岳霖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不难看出,在这个片断上,学生发言积极,课堂热闹。但这里最严肃、也是最大的问题是:这里有对语言文字的尊重吗?毕竟,这一环节看似活跃,但师生对话只有语言传递的表面内容,而没有深入咂摸语言形式及其背后的东西。借用李海林的说法,这是“用抽象的概括代替了对文本具体、生动、可感的言语的品味”;用黄耀红的话说,这是没有语文的语文课!其实,如果立足于语言并对其有着起码的尊重,这一教学片断似乎可以这样处理:

    师:金岳霖先生的特点是有趣,从哪些地方看出来?为什么?

     生:从他和小朋友比水果的大小上,因为这是小朋友才干的事啊。

 师:他为了和小朋友比大小,做了准备没有?从哪里看出来?。

 生:到处搜罗。

 师:什么叫“到处搜罗”,那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生:可能到街上一个水果店一个水果店地找;也可能到朋友家串门时舍不得吃带回来;还可能拜托别人买……

   师:正常情况下,比赛输了会怎么样?而金先生怎样?

 生:再去买。

 师:从“再去买”这三个字上看出什么?

生:金先生就像一个孩子,非常天真,你给读读这些句子……

学习语文,应该站在语言的立场,用语言的头脑思考语文教学问题,挖掘文本中的各种语言现象,进行深入地对语言的感受、理解、巩固、应用等一系列的活动。上面的教学片断和原先的处理相比,现在教师在尊重学生生成的基础上,发挥了平等对话的首席作用,引导学生抓语言,去揣摩,去想象,透过“到处搜罗”“再去买”看到了金岳霖先生的“有趣”,也看到了汪曾祺先生“言淡旨远”的语言风格。

和尊重语言这一语文学科的特殊性相比,尊重学生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共性,但放到语文上,我认为这“尊重”必须是“尊重”的尊重,或者说,尊重学生应该是尊重语文的底线的底线。毕竟,语文是最讲究人文性的学科,带着最浓郁的人文味和人情味。但最应该尊重不一定一定能尊重,很多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不知不觉间就滑向了不尊重学生的泥淖。

如面对学生的发言。正常情况下,我们要耐心倾听并做出恰当的引导,但部分教师往往囿于自己的教学设计,担心学生的发言离己万里,难以“拨乱反正”而果断“出手”打断。教师眼里只有自己及其设计而没有学生。但话要说回来,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要尽可能的尊重,不过这尊重绝不是“不作为”,而是要善于倾听并做到恰到“插足”,纠错也是一种尊重。当前的新课程强调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怎样才叫尊重?有的教师矫枉过正,无原则无条件的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成了“好好先生”。这其实是对尊重的误读,也是对新课程的误解:越是独特的体验越需要引导,越是个性的东西越需要指点。看看下面肖培东老师执教《沙之书》中的镜头:

师提示:沙之书代表无限,代表神秘,那么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也是无限神秘的?

生:茫茫的时间与空间是无穷无尽的。

生:宇宙。

师:无穷大的世界是无限的,无法挽留的时间是无限的,还有吗?

生(很难为情):不知道。

师: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事情还多吗?

生沉默,点头。

师:太棒了!未知的事物也是无限的,大家给他鼓鼓掌,他用最切身的体会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有无数个不知道。(生笑)

生:知识。

师:浩瀚无穷的知识。

生:思想。

师:人类的思想永远是深邃无限的。

  在学生的尴尬面前,老师不是批评不是放弃,而是在尊重的基础上巧妙点拨,既安抚了学生的内心,又顺势导出了教学的理解,可谓四两拨千斤。不是抢话筒,不是卖学问,而是在即时的停滞中巧加生成。镜头之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得更远,如何尊重学生的兴趣个性,尊重学生的对话与体验,尊重学生的问题等等。所以,我想,要想语文教学走出‘被非礼”的窘境,走向尊重的艳阳天,语言和学生必须是两个永远的支点。尊重了,并能从这里出发,我们的教学就会少一点偏差和误区,多一点阳光与果实。

肖培东:语文教学是语言的教学,“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认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这就说明语文教学应当遵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教学面向学生面向语言,教学的实效最终落在学生语言素养的切实提高上。同时,与传统教育相比,现代教育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学生资源的发现和利用是我们今天教育生命的希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必须首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阅读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要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学,紧扣语言,紧贴文本,使学生在品味语言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以对文本作出既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需要指出的是,尊重不是放任,用廉价的貌似尊重支持学生胡乱阐释文本,其实是误人子弟。

我们说课堂教学要渗入尊重的因子,尊重是一种态度,同时也是一种理念。它还包括对语文传统教学特点的尊重,甚至对课堂教学出现的遗憾的尊重等等。有了尊重,就多了份思考,多了个角度,语文课堂才有更浓郁的语文味道和人文气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之夜 · 深度对话,相约精彩
肖培东:教学目标设置“四出发”
《项羽之死》教学实录及反思
[原创]倾听--韩宝成
语文课堂教学中几个有缺失的教学环节(一)
2021年第140篇:读文随笔∣文本细读与教材开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