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思路 | 调整肠道菌群治疗慢性肝病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亚太肝病诊疗技术联盟主办,青海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协办的第十二届传染病管理及防治新进展学习班暨青海省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年会近日在西宁举办。会上北京地坛医院邢卉春教授关于肠道微生态的演讲引起大家热烈讨论,有医生表示从这个全新的角度看待他们每天都接触的慢性肝病,既感到新奇,也增加了解决临床问题的思路。

正常成人肠道中携带有大量细菌(约500~1000种细菌),其中99%左右为厌氧菌,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这些肠道正常菌群参与肠腔内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氨基酸、脂肪、胆汁、胆固醇、激素、维生素等物质的消化、分解、合成和吸收;合成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类如烟酸、叶酸、烟酸、维生素B1、B2、B6、B12及营养物质,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及肠黏膜细胞的营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肠道正常菌群还可以刺激肠壁的免疫器官,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器官,通过门静脉系统及胆道系统与肠道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肝脏的多种生物功能均与肠道菌群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肝脏分泌的结合型胆汁酸对肠道的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游离型胆汁酸在大肠内通过调节pH值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另一方面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对肝脏的脂肪、蛋白质、糖、维生素、激素等代谢过程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双歧杆菌等的酸性代谢产物乙酸、丁酸等通过肝脏的转化作用参与宿主的能量代谢;肠道有益菌通过其酸性代谢产物还可降低肠道产氨、产尿素酶细菌的生长,并可利用氨作为氮源合成蛋白质,减轻肝脏的解毒负荷。此外,肠道免疫反应释放的大量促炎细胞因子、肠源性内毒素可以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激活肝脏免疫细胞如枯否氏细胞等,释放一系列炎症介质,诱导或加重肝损伤,同时对肠黏膜以及远端组织器官也造成影响。可见,肝脏的多种生物学功能与肠道正常微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肝病状态下尤其在肝硬化及肝衰竭时,患者消化道症状明显,可致肠道菌群营养不足;胆汁分泌不足,肠道内胆盐缺乏;血浆白蛋白下降及门脉高压,易致肠壁瘀血缺氧、水肿、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肠壁屏障功能受损。表现为肠杆菌科细菌过度生长、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发生、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进一步发生细菌、内毒素易位,加重肝损伤。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酒精性肝病及非酒精性脂肪肝、胆汁淤积性肝病时也存在肠道微生态失衡。


微生态调节剂可通过补充有益菌(益生菌)及寡糖类物质(益生元)来改善肠道菌群的构成、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还可刺激机体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提高机体定植抗力或免疫力。我们团队以往的研究显示,用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预处理肝缺血再灌注大鼠,可以明显降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改善肝功能。在酒精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等多种慢性肝病中,微生态调节剂治疗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肠道正常菌群功能的维持不是1种或2种占主导地位的肠道菌负责,而是整个微生物群落构成的肠道微生态。因此,用健康人的粪菌移植(FMT)来恢复肠道菌群的功能进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已经陆续有研究用FMT治疗肝性脑病等疾病的报道。但该方法的有效性、规范性及可接受性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地坛医院教授  邢卉春

阅读更多热文……


阿司匹林走下“神坛”?两大权威杂志发文“没益处”!病人还要不要吃?所有医生都该看看!

家长海外疯抢这个,你以为的“安全”可能害了孩子!

为什么《柳叶刀》的研究告诉我们,只要摄入酒精,就是不安全的?

韩春雨撤稿论文有了最新调查结果!

HPV疫苗真的会让卵巢早衰吗?


编辑制作:王建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肠道微生态与酒精性肝病
贾伟:肝病肠治?且看肠道细菌如何对肝病推波助澜
解锁肠道菌群与肝病的潜在联系
肠道细菌如何影响肝脏健康?
肝胆排毒系列12——肠道菌群与肝脏疾病
撒贝宁:涨知识了!李兰娟院士:肠道菌群在肝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