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编制(知青生活碎片)

编  制(知青生活碎片)

    活在等级社会里,得知道谁大谁小。生产队虽然是最底层,“官员”队伍也不庞大,但是,了然了,对上号了,也得费些时日。

生产队也有“编制”,虽然没有哪级财政拨款。特殊的年代,专司春种秋收的生产队,“编制”里也氤氲着浓郁的政治味儿:

1. 一把手叫“政治队长”,就是正队长,姓李。李队长,身形高大,略微有点儿驼背。他是个好人,是个聪明人,是个可以大有作为的人,是个值得单写一篇的人。

2.二把手叫“业务队长”,就是副队长,姓张。据说,“业务队长”种地不是高手,许是出身好而成了“二把手”。在队里,他的声望不高。我们打死过一条偷食花生种子的狗,狗肉是在他家烀的。

3.副业队长,姓张,与副队长是嫡亲或是堂兄弟。那年月,有一些“纲”,副业连“目”也排不上,副业队长等于虚设。都说他有头脑,早年为队里赚过一些钱。如今,他没有施展才干的舞台了。四五十岁的人了,但言谈举止间还很有些怀才不遇的感慨。我在知青点的一年多,只见过他一次有声有色地行使职权—当“杠头”(抬棺送葬的指挥者)。

4.大车队长,姓张。有人说他脾气不大好,我与他接触少,不大了解。全队一挂马车,两、三挂牛车,统归他管。

5.会计,姓张,是长年不用出工下地的账房。不知道生产队有多少账目可理。日常没有经营活动,未必能有月、季报表。

6.出纳,是一个姓杨的“半拉子”兼任。因其个子矮且面老,外号“小老头”。他有个不到一尺见方的小木盒,里面装一些条子,没有几个钱,锁在他家的木柜里。几年后,“小老头”升任副队长,这个小木盒,传袭到知青点一个小女生掌管,发生过失窃。几年后此案告破影响小女生好几年没能回城。

7.贫(下中农)协(会)组长,姓张,是位老得不能上工的老贫农。这位老者,因为年老,没有作为,挂个虚名。他的女儿,是大队妇女主任,有些文化,人也还漂亮,泼辣又不失文静,和知青点来往较多。她有未婚夫,在大庆。知青点里的男女,因此而常与她开玩笑。这对异地恋,不知后来怎样了。

8.民兵排长,是业务队长的儿子,当然姓张。先天营养不良,生得瘦小干枯。那年说“要准备打仗”,知青名列武装基民兵干了。可是,谁也没见着“武装”,都徒着手。排长也没有抢,白长一双打枪的眼。他一只眼有“玻璃花子”,人说适合瞄准打枪。排长是婚配的适龄青年,管用的那只眼常在女人堆扫描,人之常情。真点儿艳遇,也在情理之中。

9.妇女队长,姓于,是很健壮很雄壮的女人,专门领着妇女的干活儿的。上、下工时,身后是一群七高八矮的农妇村姑,知青点的五个女生也混迹其中。那是人多力量大,敞开生的年月,妇女队长不用不拉人上环、结扎,因此没有恶名。妇女队长比我们年长几岁,当年是姑娘还是媳妇?这个,不难考证,没有必要。

10.生产组长,“王老五”充任。组长,手下不具体管人,只是干活时当个“打头”的,干活儿得是把好手。即便有活儿比他好的,锄地、割地、拔豆子等一应农活都不许超过他,也许怕有些毛楞人干活图块跑粗。

上面的罗列,就是生产队“编制”内的所有干部。都是些“代干”,不会再有遗漏的“代干”了。

从这些人的姓氏中,似能看出宗族势力在农村组织中的地位与影响。这是毋庸讳言的。风平浪静时,各过各的日子,看不出什么,甚至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还能有点儿纠葛。倘有大的风吹草动,“亲兄弟”、“父子兵”们必能大显神通。我待的日子不长,不曾有过亲见,是想当然的。

我给出的排序,难免有差池。这倒无关紧要。我从未见过他们出席过什么盛大庆典,也没有需要他们剪彩的。屯中土搭的台子也没有,最高的地方是队里的粪堆,没有主席台可坐,也就不存在出场先后的次序之争。人死了,家人草草埋掉了事,死人活人都不知悼词为何物,没谁去计较规格、提法、评价、用语……

人们都高看聚光灯下光彩夺目的“脊梁”,这个没有错。“脊梁”这称谓,得是某个层级册封或是认定的的。我罗列的人,还有众多我没提到的人,都不完美,有的甚至瑕疵多多,当然不配做“脊梁”。但是,在我心里,不拘大小老少,他们都是基石—永远的基石。

(网络图片,致谢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青趣闻
插队第一天
王俊坤 | 插队尤圩
小说(连载) | 甘宏大:知青之歌(二)
江淮文学┃“老插”咏叹调~我的知青生活回忆 作者:妮子(郭艳华)
王 健:知青生涯中的“第一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