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轰动法国朝野的德国武官间谍案

杨松河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发生了一起震动朝野的大冤案——德雷福斯案件。这起事件的起因是由武官侦察与反侦察活动引起的,回顾20世纪的武官史,就不能不提到这段武官情报斗争的间谍案。

    世界上有矛就有盾,有攻就有防,有侦察就有反侦察,有武官的军事情报活动,就会有对武官的反情报活动。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情报活动中的必然体现。

世纪之交,欧洲各国出于军事情报斗争的需要,逐渐形成互派武官的外交惯例和制度。你派武官来对我开展军事情报侦察,我也派武官对你进行反侦察活动。与此同时,驻在国反谍机构也加强了对外国驻本国武官的监视。

   18949月的一天,法国总参谋部情报局(简称二局)收到了安插在德国驻法国使馆中的一个眼线的报告,说法军核心部门出了叛徒。这个眼线叫巴斯蒂安,她乔装成女仆人受雇于德国使馆。那天,她给德国驻法国武官冯·斯瓦茨科佩恩打扫办公室。她知道这位德国武官是德国派驻法国的间谍头目,因此对他的办公室打扫得格外认真仔细。她突然发现字纸篓里有一份材料,上面列满了法国新型火炮的各种数据和部队的部署情况。巴斯蒂安小姐大为惊讶,如此绝密的材料怎么会落入德国武官的手中?她立刻把这份材料送到二局。

巴斯蒂安送来的材料震动了整个二局,最感不安的是二局副局长亨利少校,因为出卖机密给德国武官的恰恰是亨利少校本人及其同伙埃斯特哈齐少校,清单就是后者亲笔起草的。二局的情报官们都觉得笔迹很熟悉,但一时又说不清像谁的。亨利少校意识到大难即将临头,便来了个移花接木、嫁祸他人的诡计,指控二局同行犹太籍军官德雷福斯上尉出卖情报,因为他了解到德雷福斯的笔迹与埃斯特哈齐少校的笔迹极其相似。有两个笔迹专家进行了秘密“鉴定”,一个说原件的笔迹与德雷福斯的笔迹有差异,一个则证明是出自德雷福斯手笔无疑。亨利少校当然使用的是后者的“鉴定”。

德雷福斯炮兵上尉是阿尔萨斯人,曾在工业技术大学就读,还有军事学院毕业文凭,在参谋部任职时才30岁。18941015日,德雷福斯上尉被传唤到位于圣·多米尼克街的陆军部部长办公室,但部长不在场。德雷福斯面对的是安全局局长科什福尔和几位参谋。他们指控德雷福斯犯了“叛国罪”。德雷福斯对这飞来横祸感到莫名其妙,正要据理申辩,亨利少校从幕后走了出来,叫人把德雷福斯逮捕押送到军队监狱秘密监禁起来。但是,当局并没有给德雷福斯罗列“罪状”和“罪证”。

同年1219日至22日,德雷福斯案件被送交军事法庭审理。亨利少校在被告及起律师缺席的情况下出庭作证,把未经过当事方阅看的所谓“笔迹鉴定”和与对德国武官提供的“军事情报”提交给法庭。尽管德雷福斯上尉一再鸣冤叫屈并提出抗议,但仍被军事法庭判为“卖国罪”,从而被开除军职,终身监禁在方圆只有10公顷、生存条件及其恶劣的圭亚那魔鬼岛上。

德雷福斯被判罪的消息首先在排犹主义的《自由之声》日报上透露出来。法国反动派借此大做文章,掀起反犹太人和反共和运动,要求逮捕同谋者,矛头直指陆军部长梅西埃将军,目的在于鼓动对德战争。当时,军队上层排犹情绪激昂,战争叫嚣甚嚣尘上。

德雷福斯案件被炒得沸沸扬扬,似乎已经定案。就连德雷福斯的亲朋好友也不敢说话了。

    189571日,年轻有为的乔治·皮卡尔中校出任二局局长。他也是阿尔萨斯人,也是一名反犹积极分子,因此对德雷福斯有罪深信不疑。但是,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也是一个机敏的有作为的情报官员。新官上任三把火,着手全面整顿情报机构,决心彻底改变二局情报被动局面。新局长开始研究德雷福斯案件的档案,以便汲取教训。但他很快发现他的助手埃斯特哈齐少校行为不正常。此人自称出身在匈牙利的一家豪门望族,但档案中没有证明。他曾在欧洲好几家军队服役,交游甚广,后来转到法军外籍军团任职,利用关系最后跻身情报部门,一路可谓春风得意。哈齐少校身为副局长,但生活放荡,挥霍无度,与其收入极不相称。皮卡尔中校便对其助手哈齐少校进行秘密调查。18963月,皮卡尔从巴斯蒂安小姐那里获得了德国武官施瓦茨科普恩本来准备寄出但后来又扔进字纸楼的信:

 

亲爱的M:

    对于有关事件,以书面提出建议。我将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保持同R的关系。

致埃斯特哈齐少校,

巴黎,礼仪街27号。

 

    这分明是德国武官冯·施瓦茨科普恩给埃斯特哈齐少校的联络密信。皮卡尔局长已经心中有数,于是顺藤摸瓜,请专家对德雷福斯案件的笔迹重新进行了鉴定,结果真相大白,证明德雷福斯蒙受了不白之冤,真正里通外国、出卖情报的罪犯是埃斯特哈齐少校。亨利少校感到事情不妙,便狗急跳墙,又制造伪证在报刊上再次掀起政治狂潮,导致军事法庭宣布埃斯特哈齐少校无罪释放,皮卡尔中校反而以泄密罪被判刑。消息传开立刻引起社会公愤。1898113日,著名作家左拉在《震旦报》上发表致共和国总统的公开信《我控诉》,义愤填膺伸张正义。此后,法国民主力量(德雷福斯派)和反动势力(反德雷福斯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引发了法国社会的严重危机。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法国政府不得不于1899年重审此案,并宣布特赦令。1906年,法国最高法院为德雷福斯平反昭雪,恢复其名誉和军职。勇敢的皮卡尔也被释放出狱,并晋升为将军,后来还当上了陆军部长。

    据情报史家称,1935年德雷福斯去世时,前德国驻巴黎武官冯·施瓦茨科佩恩前来吊唁,面对德雷福斯的灵柩其言也善,他承认从未同德雷福斯有过任何来往。

作用会越来越大。              01/02/12完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雷福斯冤案与“知识分子”诞生
“我控诉!”——“德雷福斯案”与“75小姐”(1)
原来是这么来的
世界谍战著名间谍大揭秘:巴黎沦陷
论狗叫与预案
审判波兰斯基和评价《我控诉》,这两件事应该分开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