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32)《时病论》伏暑转疟

(续前)

【原文】疟疾,古有暑疟、风疟、寒疟、湿疟、温疟、瘴疟、癉疟、牡疟、痰疟、食疟、疫疟、鬼疟、虚疟、劳疟、疟母、三日疟之名,临证不可不别。

暑疟者,恶寒壮热,多汗,烦渴引饮;风疟者,寒少热多,头疼自汗;寒疟者,寒长热短,头疼无汗也;湿疟者,寒重热轻,一身尽痛也;温疟者,先热后寒,因于冬令伏气;瘴疟,发时昏闷,因感山岚瘴气;癉疟则独热无寒;牡疟则寒多热少;又有头痛而眩,疟发昏闷为痰疟;寒热交并,噫气恶食为食疟;沿门合境,证皆相似为疫疟;寒疟日作多生恐怖为鬼疟;元气本虚,感邪患症为虚疟;疟疾患久,遇劳复发为劳疟;经年不愈,结成痞块,藏于胁腹为疟母;正气本虚,邪客于腑,间日而作,为三日疟。更有似疟非疟之伏暑亦因伏天受暑而发于秋,最难速愈。倘秋时炎蒸于夏而内并无伏气,其见证与阳暑相似者,名曰秋暑,此二证在乎秋,附论于此,盖恐误为疟治耳。

【原文】暑疟受暑而不即发,伏于募原,待秋新凉外触,引动伏气而疟作矣,其证恶寒壮热,多汗口渴,脉来弦象,或洪或软,或着衣则烦,去衣则凛,以清营捍疟法:连翘、竹叶、青蒿、扁豆、木贼、黄芩、青皮、西瓜翠衣一片,渴甚者,麦冬、天花粉、芦根,甚则石膏俱可加入。

【原文】风疟:夏暑汗不岀,秋成风疟,及其为病,头痛自汗,其脉弦而兼浮,不似暑疟,脉但纯弦或洪或濡,初宜辛散太阳法:桂枝、羌活、防风、甘草、前胡、淡豉、生姜、大枣三故。去羌活加秦艽,必俟其寒热分清始可进和解之法,当审其证,可散则散,可和则和。

【原文】寒疟:先寒后热,脉弦紧有力,寒长热短,连日或间日而发,发时头痛无汗、干热或微汗,拟辛散太阳法,治之如寒热按时而至,方可继进和解。

【原文】湿疟:恶寒而不甚热,脉缓钝而不弦,一身尽痛而有汗,手足沉重,呕逆胀满,宜用宣透募原法:厚朴、花片、草果、黄芩、甘草、藿香、半夏、生姜。

【原文】温疟:由冬令感受风寒,伏于骨髓之中,至春而发,交夏阳气大泄,腠理不致,或有所用力伏邪与汗并出。此邪藏于肾,自内达外,如是者,阴虚而阳胜,阳胜则热矣,衰则邪气复入,入则阳虚,阳虚生外寒矣;又谓先伤于风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脉阳浮阴弱,或汗多,或汗少,口渴喜凉,宜清凉透邪法:芦根、石膏、连翘、竹叶、淡豉、绿豆衣,汗多去淡豉加麦冬、花粉;如舌苔化为焦黑者,宜清热保津法:连翘、花粉、石斛、鲜地、麦冬、参叶。嘉言治温疟当知壮水以救阴,恐十发而阴耗尽,则真火自焚。

【原文】瘴疟:炎热之方,山气湿蒸,多有岚瘴之毒,人感之者,即时昏闷,一身沉重或寒甚热微,或寒微热基,亦有迭日间而作者,亦有狂言妄语或口瘖不言,揆其诸证初起之时,邪必郁于气分,甚则血瘀于心,涎聚于脾,先宜宣窍导痰法:远志、石菖蒲、天竺黄、杏仁、蒌实、僵蚕、皂角炭探吐其痰,然后辨其轻重表里为要。轻者在表,宜用芳香化浊法:霍香、佩兰、陈皮、法夏、腹皮、厚朴、荷叶加草果、槟榔;其重者在里,宜和解兼攻法为治。

【原文】瘅疟: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怨,手足热而欲呕,宜甘寒生津法:生地、麦冬、连翘、竹叶、沙参、石膏另加蔗浆、梨汁冲。

【原文】牡疟:《金匱》云,疟多寒者为牡疟,因患是证者,真阳素虚,当盛暑之时,乘凉饮冷,感受阴邪,故疟发则寒盛热微,脉沉迟而唇淡白,宜宣阳透伏法:淡干姜、淡附子、厚朴、苍术、草果仁、蜀漆、白蔻壳(半分)因寒者,姜附为君;因湿苍果为果;日久不食,温补为宜。

【原文】痰疟:夏月多食瓜果油脂蕴结成痰,或素系痰体,其痰驻于太阴脾脏伏而不发,一旦外感风凉,痰随风起而成疟疾。初发之时,头痛目眩,痰气呕逆,寒热交作,脉来弦滑,谚云:“无痰不成疟”,宜化痰顺气法,即二陈汤加木香、厚朴加草果、藿香治之。如昏迷卒倒,宜宣窍导痰法:志肉、菖蒲、天竺黄、杏仁、瓜蒌、僵蚕、皂角炭加厚朴、草果、苏合香丸治之;肥盛之人,痰药应宜多用。

【原文】食疟:因饮食失节,饥饱不常,谷气乖乱,营卫失和,一有不慎,外邪冒之,遂成疟疾,其证寒己复热,热已复寒,寒热交作,噫气恶食,食则吐逆,胸满腹胀,脉滑有力,宜查曲平胃散加藿香、草果治之;如脉沉迟,必兼寒也,加干姜、白蔻;脉缓钝者,兼湿也,加半夏、茯苓。

【原文】沿门合境病疟,宜宣透募原法:厚朴、槟榔、草果、黄芩、甘草、藿香、半夏。

【原文】鬼疟:因感尸痊客忤,寒热日作,恶梦多端,时生恐怖,言动异常,脉来乍大乍小,宜驱邪辟崇法治之:龙骨、茯苓、苍术、广木香、柏子仁、石菖蒲、桃叶七片。

【原文】虚疟:形证属虚者,劳疟因劳而复发,虚者宜补,兼邪者宜和而调其寒热,归芪桂枝汤之类。

【原文】三日疟:宜双甲搜邪法:山甲、鳖甲、木贼、桂枝、首乌、鹿角霜、东洋参、当归。

本公众号历史消息查阅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时病论歌括新编》夏伤于暑
【《时病论》卷之五】7
第五十四节中医辩证治疟疾探讨
中医内科学——疟疾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大意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综合练习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