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的另一面

众所周知,孔子是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圣人。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孔圣人的真性情又是怎样的呢?这方面人们却知之不多。

大言不惭与牢骚满腹

对孔夫子而言,自负、热衷于表现自己是充斥在其骨子里面的。他会动辄就说些大话,夸下海口:如有用我者,“三年有成”;或者“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孔子的自负来自于对自己的强烈自信,毕竟他是一位具备“治国平天下”之能的伟人,具有足够的资本来让自己的光辉尽情闪耀。

不过,时不我济,孔圣人尽管栉风沐雨,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但还是遭遇无人问津的境地。孔子每每念及自己“累累如丧家之犬”的辛酸,当然也会如常人一般发发牢骚,也常常抱怨生活的这个社会,甚至萌生远走高飞,“子欲居九夷”,像远古人物那样到蛮夷之地开辟新局面的奇怪想法。

孔圣人的牢骚满肚,似乎与圣人应有的高雅风度不符。说的不好听一些,似乎有些大言不惭、自我标榜、异想天开等等之态。但是,我们正是从这最真实的人性的一面,看到了孔子富有人情味、真诚率直、心口如一的一面。

喜欢听话的学生

孔子作为一个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喜好,譬如喜欢有人顺从自己,听恭维自己的话,难以接受批评,即使这批评是善意的。

在孔子的学生中,孔子最喜欢的当属颜回和曾参等人了。这几个人相较于别的孔门弟子,并没有突出的才能,甚至孔子还说颜回“与我无所助也”,说曾参“愚”也,那他们为什么会受到孔子的喜爱、器重呢?难道仅仅是因好学不倦、恪守孝道、善良厚道等等表面理由吗?当然不是,这些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人非常善于揣摩老师的心思,总是喜欢挑孔子乐意听的话来讲。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于吾言无所不悦”。其实,客观来讲,在这几位弟子身上,独立、鲜明的个性和出格的不羁言行都是不存在的。

相反,像子路、冉求这些学生,大都有着比较独立的个性,言行不中规中矩,有时候会口无遮拦,尤其是会对孔子的某些言行大胆质疑,难免会让孔子感觉不舒服,因此动辄遭孔子斥责一番。如,孔子斥责子路“野哉”,斥责冉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等。

即使不是针对这些有个性的学生,孔子的喜怒哀乐也常常溢于言表,如对上课提不起精神的宰予会直接使用“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之类的恶语。这些类似常人般的感情冲动,展示了孔子不掩饰人性弱点、有亲和力的一面。

理智与情感同在

孔子虽然像普通人一样有着诸多人性的弱点,但是在与人处事之时不会因为个人好恶而对事情做出不够客观、不够清醒的判断,而是有着明确、坚定的是非观。

尽管孔子并不赞赏冉求、子路、子贡等弟子的言行,但是他仍旧肯定他们的大节,并为他们去做官、做事积极创造条件,认可他们的特长与才能。他对弟子的特长毫不吝惜溢美之词,褒扬冉求有能力在“千室之邑,百乘之家”“为之宰”,也毫无掩饰的赞美子路可于“千乘之国”,“治其赋”,表扬子贡精通经营之道,并“亿则屡中”(料事总是能与实际相符),等等。

孔子还有一个让人敬佩的地方就是,他对所有的弟子都怀有深厚的感情,会为弟子的前途舒畅而喜,会为弟子们的遭遇而痛心。孔子的至深至情在听闻子路在卫国的政治动乱中不幸丧生的噩耗之后,表现的极为充分。在那些伤心的日子里,孔子不吃不喝,整个人如同傻了似的,其伤心欲绝之情彻底流露,没有丝毫的掩饰。这种与弟子休戚与共的深厚感情让人不能不动容。

道德与金钱回报

孔子虽然一辈子提倡道德,但并不赞成故意拔高的道德,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道德就是一些脚踏实地的助人为乐,因做好事而得到的回报也应接受。孔子这种务实处事的态度在评价他的弟子们的一些言行的时候有着明确的反映。

有一次,子贡出游列国做生意,途经某国遇到一个因为穷困潦倒而在此地充当奴隶的鲁国人。鲁国有一条法令:鲁国人在他国如有发现因各种原因沦为奴隶的本国人,有责任和义务筹集钱财将其赎买出来,使其恢复自由之身。相关赎金先由个人垫付,开具书据,等回鲁国后再到相关部门报还。子贡本就富甲四方而且又是孔门弟子,当然责无旁贷的将这位鲁国人赎回了自由身,并且在回国后也没有报销收据,而是自己承担了所有费用。

在常人看来,子贡这种行为是属于好人好事,值得表扬的,但是与此相反,子贡却因此遭到了孔子严厉的斥责。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看待问题的深度远远超出了一般人。他告诉子贡:这条法律制订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的鲁国人摆脱奴隶的身份。有关报销赎金的规定,是符合一般人道德水平的合理做法。而子贡的做法则违背了国家立法的初衷,超越了普通人所能接受的道德限度,让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因为没有能力自己承担赎金而陷入道德压力的困境,最后可能导致人们不愿意救赎。因此,孔子认为,子贡的做法其实是虚假的崇高。

与子贡赎奴遭受怒斥相反的是,子路受牛却饱受孔子赞誉。这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一日,子路在经过一条河的时候,碰巧看到有一个人失足落水,生命危在旦夕。子路立即飞身跳入河中,费力将这位落水之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得救者的家人为了感谢子路,送上一头牛以示感谢。牛在当时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对普通人家而言是非常昂贵的资产。不过,子路见对方人家是真心实意的相赠,就没有假装客气,而是爽快地收下了这份厚礼。

孔子不但没有对子路之举有丝毫的责怪,还大力褒扬了一番。他告诉弟子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人,获得厚报,是正当之事,应当坦然接受。只有这样可以使善举得以继续,正气得到伸张,让更多受难的人得到救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名著导读《论语》注译、评析
论语启示录317:圣人看人看两面
【《孔子》观后感】贾岚岚:铭记圣人
【名作欣赏│经典重读】「刘毓庆」《论语》应该怎么读
圣人的道德智慧
文言名句集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