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术简史|法国绘画300年(上篇)
userphoto

2024.05.05 北京

关注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法国欧洲和外交部长塞茹尔内应邀于4月1日访华。此次访问是塞茹尔内外长就任后首次访华,也是他首访亚洲地区,体现了法方对中法关系的高度重视。

法国的文化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拥有“蒙娜丽莎”“断臂的维纳斯”“胜利女神雕塑”的法国人骄傲的向世界宣称:世界的艺术中心在法国,法国的艺术中心在卢浮宫。中法建交60周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帮助我们了解法国的文化艺术。

提到法国

总令人充满无尽的遐想和神往

那法式风情的典雅和品位

都源自百年的积淀和世纪的情怀

由1627年西蒙.乌伟重返巴黎

直至1905年野兽派的崛起

300年的时间跨度

是法国艺术的鼎盛时期

也是国民性格及意识渐趋明晰的时代

从普桑到塞尚

历经七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法国艺术的发展波澜起伏

取代了意大利的核心地位

以燎原之势席卷欧洲,风靡至今

请跟甜优优随时光的脚步

纵贯法国艺术300年的历史之旅

体验伟大民族三个世纪的辉煌与落寞

本期我们来一同走进

艺术史

法国绘画300年 (上)

大世纪
1625-1700

法国人称十七世纪为“大世纪”,因为此时期的法国在“太阳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权统治下,握有凌驾欧洲诸国的政治主导权,而在艺术文化上,光耀史册的历史人物陆续登上历史舞台,建构起延续至今的法国文化基础

十七世纪初期的法国绘画依然受意大利和北方法兰德斯的影响。直到西蒙.乌伟为巴黎艺术界注入活力,创造出有别于意大利的法国巴洛克样式,而尼古拉斯·普桑的崛起,建立了其他欧洲国家前所未见的严谨理性、静谧细腻的古典主义样式,开启了法国艺术的黄金时代以乌伟和普桑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崇尚理性、强调规范、酷爱秩序,追求完美与庄严的古典风格。古典主义原则作为“伟大风格”的核心确立为官方美院的规范标准,歌颂太阳王的宏基伟业,宣扬法兰西的无上荣光。

乌伟和普桑

西蒙.乌伟(Simon Vouet)担任宫廷首席画师15年之久。作为画坛不可动摇的权威,深谙古典主义艺术要素,以协调的冷色调塑造崇高的庄严。新的法国巴洛克样式摆脱了意大利的影响和桎梏,为法国艺术界注入一股清泉。

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

《所罗门的判决》

“法兰西绘画之父”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奠基人,享有无与伦比的至高地位。他以前所未见的严谨理性、静谧细腻开启法国古典主义艺术的黄金时代。普桑作品多取材历史神话和宗教故事,篇幅不大但精雕细琢,力求严谨的素描和完美的构图。构思严谨和谐,造型典雅庄重,优雅中暗藏哲理,冷峻中饱含深情,静穆而崇高,深邃而理性。普桑采用寓意和曲折的古典艺术表现,谴责一切非理性和、丑恶和不完美,对后世的法国艺术的影响致为深远。

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

《获救的小皮瑞斯》 油画,116x160cm

法国巴黎卢浮宫

普桑是十七世纪法国巴洛克风格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他以罗马为第二故乡,并且对于研究古代建筑深感兴趣。在这幅画里,他藉由背景中对古代雕像的描绘来传达对往昔风光的幻想。画面上出现众多人物变化,包括人物的大动作,人物的恐怖、惊愕,或是绝望、期待、喜悦、感恩等各种不同的情感表现,充分表现出巴洛克的激烈性和华丽感。

享受愉悦生活的时代
1700-1789

随着路易十五的登基,十八世纪法国艺术界画风突变。曾被奉为圭臬的古典主义理想开始动摇,画家将注意力转移至更为现实生活的人类和自然上。

真实的感情取代了刻板的理性,享乐主义艺术所取代了古典主义风格,感情世界取代了学院的理性精神。皇室和贵族作为艺术的主要赞助者,以表现生活享乐和妩媚女性为题材“洛可可”成为独领风骚的时尚潮流,刺激感官的轻柔和艳情形象迎合了上流社会醉生梦死的审美趣味。从华托充满哀愁的'雅宴’到布歇暗香流动的娇媚,再至弗拉戈纳敏感的感性世界,18世纪对人性感情的表现极为细腻。夏尔丹布歇虽为学院画家,却能从严格的宫廷绘画体制中获得相当自由的发挥空间。

华托、布歇与弗拉戈纳

作为洛可可时期最有影响力的画家,安托万·华托(Antoine Watteau)以轻柔的色调和抚媚的形象,描绘了浓郁而富有哲理的爱。表情、姿态和服饰有迥非凡响的表现技巧。

安托万·华托(Antoine Watteau)

《冒险家》铜板上油画,18x25cm

特鲁瓦艺术历史博物馆

在这幅画中,女人几乎站在画面的中央,一只手插在腰上,另一只手靠在拐杖上,气势不凡。左边有一位音乐家坐在一位妇人身旁,另一边站着一位丑角。这幅画虽小,却成功地表现出华铎绘画构图准确、色彩鲜明、笔触有力,以及空气在背景中游动的特色。“魔术师”一画与这幅画相对称,人物构图相同,但位置的方向恰好相反:主要人物站在场景中央,另有三位人物或坐或站在以公园为背景处。

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

《蓬帕杜夫人》1756年,布面油画 35x44cm

英国爱丁堡苏格兰国立美术馆

如果说华托预示着洛可可绘画的开端,那么将其发挥到极致的则是皇家首席画师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布歇以娴熟的技巧和牧歌情调的风格迎合贵族宠爱的洛可可趣味,为蓬帕杜夫人所绘的若干肖像作品最令布歇声名大振。

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Honore Fragonard)

《秋千》1766年,木板油画,83x66cm

伦敦华莱士陈列馆

奥诺雷·弗拉戈纳尔(Honore Fragonard)以描绘女性美而成为时代宠儿,为洛可可全盛期揭开序幕。纤细的线条,淡雅的色彩,以近乎病态的魅惑呈现法国宫廷轻艳奢侈的感情趣味。

在启蒙主义文化的影响下,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小事物和体验逐渐取代了以往那些一直统治着艺术领域的超验的神话题材而成为艺术家关注的焦点。巴蒂斯.西美翁.夏尔丹(Baptiste-Siméon Chardin)便是启蒙运动大潮中出现的勇敢的艺术家,他痴情于描写静物和市民日常生活场面,成为十八世纪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之一。

巴蒂斯.西美翁.夏尔丹

(Baptiste-Siméon Chardin)

《餐前感恩》约1740,油画 49x41cm

法国巴黎卢浮宫

这幅画可说是夏尔丹最著名的油画。画中那年幼的女孩,在饭前祈祷时犹豫不决,双手虽紧握在胸前,但却不知所措地抬头望着她的母亲。另一位较年长的女孩,也以同样的表情注视着妹妹。夏荷丹把背景处理成柔和的暗色调,让人物穿上以浅色调为主的服装,使人物和桌布突显出来,并且采用厚涂和晕涂的技法,使画面显得厚实、粗糙,更接近现实生活的质地。

洛可可娇媚浮华的绘画风格,虽然缺少精神内涵和深刻理性,却以法国式的轻快优雅使绘画艺术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向反映现实生活方面迈进了一步。十八世纪法国绘画的华丽风格,交织成为凡尔赛艺术的荣光。

效法古风:英雄时代
1780-1815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制的兴起,深深地冲击了法国当时的绘画,开启近代绘画的先声。十八世纪中叶到末叶,由于庞贝古城的发掘,欧洲知识分子对古代希腊、罗马的兴趣骤增,艺术家试图回归古代去寻找灵感,偶尔以更强烈的方式反抗所有巴洛克风格的创作;这种古代品味从十八世纪后半到十九世纪初,产生了以达维特为中心的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追求理想美的典范,更以提供大众美德教育为己任。

杰克.路易.达维特

杰克.路易.达维特(Jacques-Louis David)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奠基人,深受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影响,色彩庄重、布局平衡、画风严谨。深谙古典艺术精髓的达维特将古代英雄的品德和艺术样式视为美的源泉和理想的最高典范。“艺术必须帮助全体民众的幸福与教化”。达维特勇敢地站在时代的高度,借艺术传达政治见解和思想感情。法国革命前夕创作出富于时代精神的《贺拉斯兄弟之誓》。精确严谨的线条和悲壮雄浑的笔调,一扫之前奢华淫靡的洛可可画风。用艺术语言传递积极进取的民主精神使戏剧性的场面具有无比的丰富性。达维特创造了革命时代的新美学精神,也开始了用艺术向腐朽政体宣战的征程。作品《苏格拉底之死》(The Death of Socrates)中苏格拉底高举左手代表永恒的信仰。新古典主义艺术手法赋予了画面凝重而深刻的悲剧效果。

杰克.路易.达维特

(Jacques-Louis David)

《苏格拉底之死》1787年,布面油画,129.5×196.2cm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拿破仑以专制的方式开启法国的未来。达维特将革命激情变为狂热崇拜。作为拿破仑加冕礼御用画师,创作了《拿破仑一世的加冕》。艺术是时代的镜子,达维特引领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一扫波旁王朝末期欧洲的颓靡画风,将绘画艺术带入欣欣向荣的时代,描绘着法国历史最波澜壮阔的一页。

杰克.路易.达维特

(Jacques-Louis David)

《拿破仑一世的加冕》1806年,布面油画,621×979 cm

法国巴黎卢浮宫

杰克.路易.达维特

(Jacques-Louis David)

《Bélisaire demandant l’aumône》 油画,101x115cm

法国巴黎卢浮宫

在这幅画中,达维特描绘一位女子施舍食物给贝利瑟的情景。贝利瑟原本是拜占庭国王的沙场战将,后来因为参与叛变而被捕入狱,甚至还被弄瞎了眼。画左的士兵因为意外地遇见昔日的长官而显露出惊讶的表情。在画面中,达维特利用古代建筑为背景,将观众的视线导向画面的中央,并且清楚地刻划出人物的轮廓线条、笼罩画面的静谧光线,以及凝重的色彩表现。无论是背景的建筑、人物衣裳,或是左方士兵的盔甲和兵器等,到处可见当时考古学风尚。

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


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Auguste Dominique Ingres)新古典主义画家、美学理论家和教育家。自小父亲就培养他对艺术的兴趣,那时,他非常热衷追求原始主义。由于他用功、认真,17岁的安格尔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画家了。当时,达维特正担任拿破仑的首席画师。1834—1841年,他再度赴罗马,深刻地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古典大师们的作品,尤其推崇拉斐尔·桑西。经过雅克·路易·大卫和意大利古典传统的教育,安格尔对古典法则的理解更为深刻,当达维特流亡比利时之后,他便成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旗手,与浪漫主义相抗衡。

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Jean Baptiste Desdeban》 约1810年

油画 63x49cm,Besanson美术馆

这幅画像的构图简单严谨、人物姿态稳重大方,脸部特写是用写实手法忠实地绘出。从画中可以看出安格尔在棕色色调上所下的功夫。在棕色色调的衬托下,衬衫的白色、头发的深褐色,以及面容的色调,都更加抢眼而引人注意。

/ 下篇见 /

甜优优爱画画于2021年加入'四名汇智'计划大家庭,开展与历史文化名城相关的展览讲座、教育普及、文化探访、科技创新等主题的活动。今年中轴线申遗工作还在进行中,2024年也是中法建交60周年,因此我们将应四名汇智要求,围绕中轴线和国际文化交流主题持续发布咨询,逐步开展活动。欢迎大家关注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聊聊古典主义绘画的那些事儿
深度拍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第四篇:17-18世纪法国绘画
油画魔幻好不好,尼古拉斯·普桑油画,古典主义更有点难以猜测!
法国的绘画艺术
古典形体油画大师
古典主义的高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