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稻瘟病和水稻螟虫的防治技术

 

稻瘟病和水稻螟虫的防治技术

http://www.lzppq.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9444

 

稻瘟病的防治技术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稻区,我国南北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它发病的轻重因年份、地域而不同,当抽穗期遇到低温或阴雨连绵时往往发生严重。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危害,是让农民非常头疼的一种水稻病害。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颈瘟、叩头瘟。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稻瘟病病原为真菌半知菌中的无性态灰梨孢菌,分生孢子呈洋梨形,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对低温和干热有较强的抵抗力,这种病菌的寄主有水稻、马唐。稻瘟病一般可以造成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甚至颗粒无收。

 

一、   稻瘟病的为害症状

 

了解了以上这些,那稻瘟病有哪些危害症状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一级标题:稻瘟病的为害症状)

 

稻瘟病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中都可以发病,由于发病时期和受害部位的不同,稻瘟病的症状可以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

 

1、苗瘟是由种子带菌引起的,通常发生在幼苗2~3叶期,秧苗变黄卷曲枯死,基部黑褐色,上部黄褐色,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灰色霉层。

 

2、叶瘟在三叶期到穗期都可以发生,由于天气条件的影响和品种抗病性的差异,叶上病斑的形状、大小和色泽有所不同,分4种类型。

 

①慢性型。是稻瘟病的典型症状特征,病斑呈梭型,两端常有沿叶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边缘褐色,中间灰白色,外围有黄色晕圈。潮湿时背面常有灰绿色霉层。叶上病斑多时,可连接形成不规则大斑,发病重的叶片枯死。

 

②急性型。发病品种的叶片常产生暗绿色近圆形至椭圆形的病斑,正反两面都有大量灰色霉层,这种病斑是大流行的先兆,但如果天气转晴,湿度小,可转为慢性型病斑。

 

③褐点型。多在气候干燥时抗病品种上产生,呈褐色小点,不产生孢子,没有霉层。

 

④白点型。多在发病品种上部嫩叶上出现,呈圆形白色小点,没有霉层。

 

3、节瘟。稻节受害后变成黑褐色,凹陷,病部容易折断。

 

4、穗颈瘟:病菌侵染穗颈和枝梗会形成穗颈瘟,穗颈和枝梗发病后变褐色,发病早而重的穗子枯死呈白穗,发病晚的秕谷增多。

 

5、谷粒瘟:稻粒染病后常形成谷粒瘟,在谷粒的护颖、颖壳上产生黑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点。谷粒瘟增加了种子的带菌率,是苗瘟的重要初侵染源。

 

二、   稻瘟病的发生因素

 

了解了稻瘟病在各个时期的危害症状后,也许您要问了,哪些因素更容易导致水稻发病呢?

 

先来看一下寄主抗性

 

1、寄主抗性: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四叶期至分蘖盛期和抽穗初期最易发病。就组织的龄期而言,叶片从40%展开至完全展开后的2天内最容易发病。穗颈以始穗期最容易发病。

 

环境也是影响水稻发病的重要因素

 

2、环境因素:在气象因素中温度和湿度对发病影响最大,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气温在20~30℃,尤其在24℃~28℃,阴雨天多,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容易引起稻瘟病严重发生。

 

接下来再来看一下栽培方面的因素

 

3、栽培因素:

 

①随着旱育秧面积扩大,苗期稻瘟发病率有成倍增长的趋势,由于旱秧覆盖薄膜后,提高苗床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稻瘟病的滋生和漫延。

 

②大面积种植发病品种,如果气候适宜,病害就会大流行。汕优2号、D优63大面积单一种植,严重丧失了抗性,造成病害大流行。

 

③水稻偏施氮肥,稻株徒长,表皮细胞硅化程度低,容易被病菌侵染。

 

三、   防治稻瘟病的方法

 

既然稻瘟病危害这么严重,那么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对它进行防治呢?先来看一下农业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①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目前高产而又抗病的品种很多。早稻品种有二九丰、浙辐802、庆莲16、湘早籼3号、波惠占一号等;中稻品种有湘州5号、川植2号、金陵57、扬稻1号等;晚稻品种主要有秀水48、青华矮6号、合江20号、滨旭等;杂交稻有威优64、威优98、汕优36等。

 

②实行覆膜种植水稻和限水灌溉,改善了田间生态环境,使茂密度适中,可以减轻稻瘟病的发生。根据多年的栽培经验,对粳(jing)稻来说,较低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更有利于粳稻的生长发育,从而可以减轻稻瘟病对粳稻的为害。

 

③科学管理肥水是综合防治稻瘟病的重要措施。合理施肥管水,既可以改善环境条件,控制病菌的繁殖和侵染,又可以使水稻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获得高产稳产。施肥的原则是: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看天看田巧施肥,增施磷钾肥。一般田块氮磷钾的配合比例以1:0.3:0.5为最好,适当使用含硅酸的肥料,如草木灰等。管水必须与施肥密切配合,实行科学合理排灌,以水调肥,浅水勤灌,结合烤田达到促控结合。有经验的农民根据水稻不同生育阶段总结一个方法,就三个字:浅、露、晒。啥意思呢?就是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以浅水勤灌为主,分蘖期要露田壮蘖,生长后期要多露多晒,但要防止孕穗、抽穗期断水,以免影响水稻生长。

 

下面咱们再来看一下怎样用药剂防治

 

2、药剂防治

 

①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消毒,可以用1%的石灰水浸种,早稻在10~15℃时浸种6天,晚稻在20~25℃时浸种1~2天,石灰水要高出种子表面,浸种后用清水清洗3~4次,直到冲洗干净。

 

②针对发病品种和易发病阶段,结合田间病情和天气情况,适时施药防治。水稻2-3叶期发生苗瘟时,可以按说明书剂量用40%稻瘟灵防治一次,这样就可以达到防治的目的。秧苗移栽前1天或当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按照说明书剂量,喷淋在稻苗和土壤上,带土移栽,药效可达1个月以上。防治叶瘟,每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6-20克,对水60-75升喷雾。防治穗瘟,应在破口期至始穗期施第1次药,然后根据天气情况在齐穗期施第2次药。药剂可选用20%三环唑、40%稻瘟灵或40%敌瘟磷等,按说明书剂量施用。

 

农民朋友们,以上就是稻瘟病的防治技术。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只有切实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才能翻过经济效益这座高山,科学防治稻瘟病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水稻螟虫综合防治技术

  (一)、二化螟

  1、分布与危害

分布广泛,全县水稻种植区。

二化螟为杂食性,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玉米、高粱、甘蔗、小麦等。

水稻分蘖期受害,先蛀食叶鞘,造成枯鞘,后咬断心叶,造成枯心苗;孕穗、抽穗期受害,造成死孕穗或白穗;灌浆、乳熟期受害,成半枯穗或虫伤株。

  2、识别

蛾:蛾子翅略呈长方形,淡黄褐色,前翅边缘有7个很小的黑点。

卵:卵由几十粒到一百多粒,像鱼的鳞片一样排列在一起,成为卵块,表面覆盖有一层透明的胶质。

幼虫:淡黄褐色,背面从头到尾有五条紫褐色纵线。

蛹:呈棕褐色,圆筒形,腹部背面隐约可见五条纵线。

  3、发生规律

以幼虫越冬,场所广泛,除稻桩外,也可在稻草和茭白等上越冬。越冬期间如冷冻不大,可以活动取食。越冬幼虫于次年春季气温达到11度以上开始化蛹。由于越冬场所广泛,小气候差异较大,因而化蛹期和发蛾期较长,发蛾不整齐。

深丘、低山地区一般一年发生2代,平坝、浅丘地区发生3-4代。第一代蛾多发生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第二代在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

成虫羽化后1-2天交配产卵,喜欢在茎粗、叶宽大、色浓绿的稻田产卵。第一代多产于中稻秧田中的粗壮秧苗上。初孵幼虫在水稻分蘖期或孕穗期,先群集在叶鞘内危害,2-3天后,在叶鞘外面出现水渍状黄斑,即枯鞘。3龄左右分散蛀食稻茎,咬断生长点,形成枯心苗。

二化螟抗低温能力较强,抗高温能力较弱。

4、卵块密度及孵化进度调查方法

各类型田选2-3块,秧田,用5点取样法查100-200平方尺;大田,用平行跳跃法查300-500丛。

5、防治策略及防治适期

防治策略:普治一代,挑治二代。

第一代:枯鞘株率为5%-7%时。

第二代:枯鞘株率在0.5-1%的稻田。

6、防治药剂

亩用15%雷钻乳油90ml或13.5%钻心炮乳油90ml或13.5%伐克乳油90ml或13.5%决斗乳油50ml或10 %金佛乳油40ml或20%毒死蜱•辛乳油90ml兑水60公斤喷雾。

7、注意事项

(二)、大螟

    1、分布及危害

  杂食性,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玉米、甘蔗、麦类、生姜等。受害水稻症状大体与二化螟相同。第一代主要危害春玉米,第二代主要危害水稻造成白穗,一般以靠近田埂1-7行的水稻上虫口密度最大,受害重。

  2、识别

  蛾:较二化螟大,翅较厚,前翅长方形,近中央部有一条深灰褐的纵纹,腹部肥大。

  卵:呈淡红色,产在水稻叶鞘里面,排列成几行。

  幼虫:体肥大,头部红褐色,胸腹背面呈紫红色。

  蛹:黄褐色,粗壮,胸部常有白粉。

  3、发生规律

  以幼虫在玉米、高粱秆、稻桩内和杂草根部越冬,冬季如果气温较高,可以活动取食。开春后气温回升,未老熟幼虫开始危害麦类,气温上升到10度以上开始化蛹。成虫夜间活动。低坝地区一年发生四代。第一代发蛾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二代发蛾在6月下旬。第一代主要产卵在5-7叶期的玉米苗叶鞘内侧,以第二、三叶的叶鞘最多。初孵幼虫,群集叶鞘内蛀食,一天后被食叶鞘的叶尖开始萎蔫,3-4天发展为枯心、烂心等症状,虫龄增大,分散迁移邻株危害,蛀孔外面有虫粪。第二代主要危害叶色嫩绿、茎杆粗壮、叶鞘松散的杂交稻和糯稻。

  4、卵块密度及初期危害状调查

  在成虫羽化高峰后5天调查。调查田边第一行稻,取5个点,每点20丛,共查100丛。

5、防治适期

  凡大螟盛蛾期处于孕穗到未齐穗的稻田,以枯鞘率达1-2%作为防治对象田块,水稻破口至抽穗为施药适期。

6、防治药剂

  同二化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稻白穗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水稻病虫害真让人头疼,有没有有效的防治手段呢?
水稻栽种,抽穗扬花期的稻田管理要点,这些技术您掌握没?
水稻虫害
二化螟危害水稻减产可达3成以上,掌握3项措施就能有效防治
5月狠治一代二化螟,水稻二化螟卵孵高峰期防范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