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的糊涂

 
老子有时候明白,有时候糊涂。老子五千言,有得之言不少,偏激偏差、偏离正道、似是而非的言论也不少。(详见东海《儒家法眼》一书之《关于老子》)重视道德是道家值得肯定的优点,但对道德认知有偏差,又是道家值得警惕的缺点。老庄二位道家大宗师,对于模糊混淆是非、正邪、善恶和人禽之别,各有功劳。
 
辩证法这个法门,过犹不及。马家虽讲对立统一规律,但忽略了统一而过于强调对立性斗争性,必然产生阶级斗争理论;又由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大错特错,产生“恶动力论”。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辩证法恰恰相反,蔽于矛盾的统一而忽略了双方的对立和斗争,容易混淆是非善恶。如果说马家辩证法是颠倒式的,道家辩证法就是混淆式的。唯以《易经》为代表的儒家辩证法,大中至正恰恰好。(详见东海《仁本主义》一书之《仁本主义辩证法》)
 
口说无凭,举例为证。《老子》第二章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美与恶(不美),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後,都是相反相成的。这个事实判断正确。但是,“是以”的结论大有问题。对于有为和无为、言和不言,圣人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有前提和条件的。例如儒家圣王垂拱而治,这是“无为”,但在“垂拱”之前,要“有为”,要制礼作乐,要开展良好的文化引导、道德教化和制度建设。

 

《尚书-武成》尾句是“垂拱而天下治”,前面是“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建官惟贤,位事惟能。重民五教,惟食、丧、祭。惇信明义,崇德报功。”《易经系辞》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但尧舜无为是建立在“大有为”基础上的。《尧典》就记载了尧制定历法节令、选贤任能、考察提拔接班人等情况;《舜典》有载,舜“受终于文祖”而摄政之后,同样开展了一系列纷繁的政治工作。

 

《易经》说:“圣人之情见乎辞”,意谓圣人之情,存乎教人,现于文辞。《礼记·经解》:“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儒家六教,那一种能够抛弃文字语言?老子泛讲“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很容易产生误导。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也不绝对,儒家无可无不可。功成弗居可,功成而居亦可。汤武革命成功,汤武居之,理所当然,礼所当然,有何不可哉。如果汤武不顾天下的推戴,功成弗居,效仿伯夷叔齐逃位而去,那才不可,不负责任。弃天下如敝屣,不易;以天下为己任,更难。

 
老子这段话中,这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常被用来反对人们对美丑善恶的辨别和对于丑恶现象的批判,用来反对君子择善固执和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分辨美丑善恶,美美丑丑善善恶恶,是人之常情和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显而易见,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皆知善之为善,不仅不是坏事,而且是可喜可贺可乐的大好事,说明天下正常人、君子人多,人类良知光明度、道德文明度高,心向往之,求之不得耳。
 
孟子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为四端之心,人皆有之。如果无之,就是非人化的表现。择善固执,嫉恶如仇,更是君子风范和春秋精神。王阳明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良知自能知是知非,知善知恶。那么,是非不明善恶不辨,就是丧失良知的征象。
 
对老子这句话的理解、翻译,纷纭杂沓,唯台湾陈鼓应教授比较正确。他这样翻译: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认识产生了。天下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认识产生了。陈鼓应接着写道:
 
王安石说:“夫善者,恶之对;善者,不善之反,此物理之常。”吴澄说:“美恶之名,相因而有。”陈懿典说:“但知美之为美,便有不美者在。”王夫之说:“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生于一致,故方有‘美’而方有‘恶’。”(《老子衍》)以上各说,都在说明“美”“恶”的事端或概念乃对待而生。(《老子注译及评介》)
 

可见老子这句话本身没错,只是表达不良,易滋误解,导致很多人理解、翻译错误。例如:“天下都知道美之为美,就变成丑了。”“天下人都执著什么是美,这样就不美了。天下人都执著什么是善,这样就不善了。”诸如此类。

 

不过,对老子这句话的误解,与老子的不足有关。老子和道家确实不能“择善固执”。《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儒家圣人之从容中道,贤人之择善固执,君子之希圣希贤,非老庄所知也。

 

老子的糊涂,道家的不足,都根源于道家本体论的偏差。太极作为宇宙本体,乾坤并建,阴阳合一。而道家得乎坤亦蔽于坤,而不知乾,不知道在太极之中,乾元才是统帅,用现代哲学的话说,乾元属于矛盾的主要方面。

 

坤元则属于矛盾的次要方面,“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坤文言》)道家得乎坤道,所以道家学说和道德具有阴柔的特征。其高明在此,其不足亦在此。虽然极高明,未能道中庸,未知天性之健动也。

 

子张说:“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论语子张篇》)意谓有德不能弘大,信道不能坚定,就无足轻重。这句“执德不弘”用于老子也很适合。一般儒士执德不弘,问题在个人不在儒学;老子执德不弘,问题则在道学本身得道不全。

 

道家发展到庄子,所得更有限,也就更加糊涂了,连“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胠箧篇》)的话都说出来了,辩证法变成了诡辩论。

 

狷者,厌世者,执德不弘者,高明而不中庸者,都会与老庄比较投缘,就像东海少年时,也糊里糊涂地将老庄视为智慧的象征。有人评选中国十大智者,将老子列在第一位。如果说老子深刻有智慧,那也是偏激的深刻,出世的智慧。

 

真正的大智慧,必然思想理论圆满,行为实践中正,不能偏激偏差。那样的智慧,外以格致,内以诚正,小可齐家,大可治平,上能知天,下能尽伦,可以解决个人、家庭、社会、政治、制度、教育、经济、科技、军事种种问题。那样的智慧,非儒家莫属,非老庄所能知晓也。即使孔子曾向老子学礼,并不意味着老子比孔子知礼。老子所知,只是周礼之形式,并非礼制之精神。

 

地道必须顺承乎天,臣道必须顺承乎王。《坤文言》教导:“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有内美而含之,有能力而辅之,有功而不敢成,不居功,所以能善始善终。东海借用《坤文言》这句话说,道家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或者含之以避乱世,都可以,不宜反对儒家批判孔子,否则就是大糊涂也。

2017-11-7余东海

首发于中国文化基金会公众号

 

附《儒家法眼》一书《儒眼看老子》之前言:

《周易》首乾,乾性阳刚,富有刚健中正诸德,孔子法乾,取义于阳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黄帝归藏易首坤,坤性阴柔,老子法坤,取义于阴柔,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有人嘲笑道家之道是“阴之道”,不是没有道理的。

 

独阳不生,孤阴不长,孔子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故儒家阳中有阴,集阳刚阴柔诸美;道家阴中有阳,静中有动,不乏阳刚之气,坤卦说“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所以说道家虚静也是相对而言。《老子二十五章》对本体的描述“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尤合《易经》“不易”和“性健”之旨。

 

但道家毕竟主乎阴柔,其本体论毕竟偏于虚静和归本虚静,其经典更多的是对虚静无为的强调,人生唯重超脱,政治唯倡无为。坤元不能涵盖乾元,乾元则可以涵盖坤元也。儒家乾坤并建,阴阳刚柔圆满统一,毕竟高于道家。佛道强调空寂和虚静,殊不知,空寂的尽头,是生生不息至诚无息;虚静的尽头,是维天之命於穆不已。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即天性,即乾元之性。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若不能自强不息,则不能弘道。《礼记哀公问篇》记载:

 

公曰:“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孔子对曰:“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

 

道家于道有见,知其“不殆”,卒归本自然(道法自然),主张守静任化,以致废除裁成辅相之人能,究不悟“圣人成能”之旨。荀子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其实老庄于天性的认证,也不全面,知其虚静,不知天性更有健动的一面。

 

道家作为中华文化的三大家之一,《老子》作为道家最高经典,智慧很高,但所见不够圆满中正,非“大象”之全,可称之为“偏激的智慧”。《老子》一书颇有道理,又有不少偏激、极端、非正常之处,如果付诸实践,难免行差踏错,或者流弊无穷。

 

道家阴柔,法家阴毒,虽然性质不同,不乏相通之处。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就从《老子》中汲取了不少营养。荀子的偏差和老子的偏激,共同培养了韩非的阴邪恶毒。《史记》将老子与申韩合为一传,一言申子本于黄老,再言韩子归于黄老,其意申韩法术渊源于黄老,不无道理。(王夫之将老庄、浮屠、申韩并称之为“古今三大害”,将佛道与申韩完全等同起来,则过了。就像荀子门下出了韩非李斯,但荀子与韩李的正邪之别不可混。)

 

孔子说:“洁净精微,易之教也,其失也贼。”此言用在老子身上,颇为合适。康有为说,老子偷得易经半部,难免有点“贼”。然老子毕竟有道,其“贼”有限,学老子有失,进一步“贼”起来,就会流于申韩的惨刻寡恩,为害天下。马一浮先生说:“老子其失也贼”,这个贼害就大了。

 

马一浮在《论老子流失》中又说:“周秦诸子以道家为最高,道家之中又以老子为最高,而其流失亦以老子为最大。”“法家之不仁,不能不说老子有以启之。合阴谋家与法家之弊观之,不是其失也贼么?”然哉然哉。

 

东海儒眼看《老子》,依儒家法眼和中道智慧,予以如理如实、实事求是的评判,是者是之,非者非之,正者可之,偏者纠之。

 

某些道家人物以孔子向老子问礼之事来抬老贬孔,很是无谓。圣人无常师,能者为师。孔子好学,“入太庙每事问”。向老子问礼,作“犹龙之叹”,并不意味着孔子完全认可道家。学礼不同于学道,赞美不一定同道。对于道家和隐士,孔子师徒既很尊重也有批评。(孔子与老子是否同时,见仁见智。姑且以《史记》所载为真实。)

 

老子批评孔子,假设为真,是老子自说自话;孔子赞美老子,则说明孔子尊贤嘉善,孔子也曾赞美管子“如其仁”,就像东海高度尊重赞扬某些自由派志士一样。

 

或问老子是否圣人。答:陆贾说:“自人君至于庶人,未有不法圣道而为贤者也。”(《新语》)此言甚是。别说圣德,就是贤境,也必须通过儒家中道才能抵达。如果说老子是圣人,那也是外道圣人,与“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儒家圣境有异。当然,道家自有标准,也不以圣为理想人格。

 

道心惟微,不易全证,唯我儒家圣人,才能“允执厥中”,唯我儒家正经,才能精义入神。中外各种良性学说,虽有所得,部分而已;佛道两家最能得其大体,但也非全体。故孔子虽十分尊重老子,与尊重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毕竟不同。对周公们是完全认同,对老子虽然高度赞美,并不完全认同。

 

儒家对于外道圣人,予以如实评判,则是理所当然礼所当然,非狎侮也。如孔子对七逸民和荷蓧丈人们,孟子对伯夷伊尹柳下惠,都高度推崇又不尽认可。太史公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宋儒对佛教更是侧重于批评。道理最大,当仁不让于外道圣人也。

 

清华大学2010年在上海自主招生时有这样一道面试题:“如果老子和孔子有一天打架,你会帮助谁?”这是个伪问题,这个假设完全不成立,盖儒道两家都是正理正学,孔子老子都重谦德,相互欣赏尊重。如果“打架”指义理相争,君子帮理不帮亲,谁的话更有道理就认同谁。将《论语》五经与《道德经》比较,我毫无疑问会站在孔子一边。

 

《论语》中孔子对隐士(道家者流)颇有微词,然点到为止。将夫子未完成的工作全面完成,东海当仁不让。以儒家大中至正而无微不至的眼光,把《老子》彻头彻尾彻外彻里地看透,看进老子和道家的心髓里去。该赞则赞该批则批,该是则是该非则非,该收则收该破则破,深度揭示老子的本来面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金山文档
同为圣人,孔子老子是如何对待“色”的,儒家道家谁高明?
易中天不懂道家思想、不懂辩证法,不配讲老庄思想
浅论老庄思想的差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