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周外泌体速递:20190113期

本周小编为大家挑选了6篇文献。第一篇是基于微流控的脂质纳米囊泡的控制、合成及药物递送应用。第二篇是外泌体领域的最新综述,细胞间通讯的外泌体和其他细胞外囊泡的分泌和摄取的特异性。第三篇是关于化疗引发乳腺癌模型产生转移性细胞外囊泡的研究。第四篇是用miRNA或CRISPR / dCas9封装的CD9-HuR功能化外泌体对体外和体内RNA的抑制作用研究。第五篇是针对外泌体PSMA3和PSMA3-AS1促进多发性骨髓瘤对蛋白酶体抑制剂的抵抗的研究。第六篇是关于M2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促进结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研究。

全文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qn1WCdUK1m_Vk1pmi7gxdw

提取码:68s5

 

1、Lipid Nanovesicles by Microfluidics: Manipulation, Synthesis, and Drug Delivery

基于微流控的脂质纳米囊泡的控制、合成及药物递送应用

《Advanced Materials》 IF=21.95

 

摘要:脂质纳米囊泡,包括内源性外体和合成脂质纳米粒,在疾病诊断、药物传递和癌症生物学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自然分泌的纳米囊泡是体外早期检测癌症的一种有前途的生物标志物。合成纳米囊泡作为强大的药物传递系统,增强了体内肿瘤靶向性。微流控平台具有良好的流动控制和快速混合特性,被用作研究小尺寸和精细结构的脂质纳米囊泡的通用工具。本文综述了用于精确操纵和合成脂质纳米囊泡的微流体。讨论了微流体中外显子的分离和检测机制,以及外显子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重点介绍了几种用于控制各种脂质纳米囊泡组装的微流体设计。讨论了基于微流体的脂质纳米囊泡研究的机遇和突出挑战。


PS:脂质纳米囊泡,例如内源性外泌体和合成的脂质纳米粒子,是携带核酸、蛋白质和小分子药物的由脂质膜封闭的纳米级组分。天然分泌的脂质纳米囊泡,如肿瘤细胞衍生的外泌体,是肿瘤进展和转移中有效的细胞间介质,被认为是新的癌症诊断生物标志物。合成定制的脂质纳米囊泡,例如混合脂质聚合物纳米粒子,是有希望的治疗纳米载体,具有较长的循环半衰期、增强的肿瘤靶向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等优点。由于这些有吸引力的特性,脂质纳米囊泡可以提供巨大的潜力来改善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2、Specificities of secretion and uptake of exosomes and other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cell-to-cell communication

细胞间通讯的外泌体和其他细胞外囊泡的分泌和摄取的特异性

《NaTure Cell Biology》 IF=19.064

 

摘要: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次描述了哺乳动物组织或体液中细胞周围存在囊泡,但直到2011年才提出通用术语“细胞外囊泡”(EVs)来定义所有脂质双层膜包裹的细胞外结构。最初提出外泌体分泌作为细胞消除不必要蛋白质的机制。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工作表明它可以起到细胞间通讯的作用,特别是在免疫反应和癌症方面。对这一概念的强烈支持发生在2007年,当时外泌体被证明含有mRNA和微小RNA,当转移到受体细胞时,它们仍保持功能并改变靶细胞行为。同时,被称为微泡(microvesicles)、微粒(microparticles)或ectosomes的EVs可能从质膜释放,也被证明可以在细胞之间转移功能蛋白和RNA。该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1)囊泡在MVB内或质膜上出芽,其中介绍了ESCRT、脂质、Syndecan和syntenin、MVB酸化;(2)细胞内外泌体运输和EV分泌,这方面介绍了Rab GTPases、SNAREs、细胞骨架;(3)包膜病毒与外泌体和其他小型EVs的比较;(4)EV摄取的生物学及其功能的举例。


PS:尽管人们对这一领域的兴趣日益增加,但我们对控制EV生物发生、释放、摄取和功能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理解仍然有限。目前技术手段无法完全区分不同亚细胞来源的EV,因此精确表征EV的主要挑战是分离和表征特定亚型。

 

3、Chemotherapy elicits pro-metastatic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breast cancer models.

化疗引发乳腺癌模型产生转移性细胞外囊泡。

《NaTure Cell Biology》 IF=19.064

 

摘要:细胞毒性化疗是侵袭性乳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是,小鼠实验研究也表明化疗具有促转移作用。原发性肿瘤释放的细胞外囊泡(EV),包括外泌体,可促进远处器官中转移性癌细胞的接种和生长,但化疗对肿瘤来源的EV的影响仍不清楚。本实验显示广泛用于术前乳腺癌治疗的两类细胞毒性药物,紫杉烷和蒽环类,具有引发增强转移能力的肿瘤衍生的EV产生的作用。化疗引发的EV富含膜联蛋白A6(ANXA6),这是一种Ca2 +依赖性蛋白,可促进NF-κB依赖性内皮细胞活化,Ccl2诱导和Ly6C + CCR2 +单核细胞在肺转移前细胞扩增,促进肺转移的建立。癌细胞中的Anxa6或宿主细胞中的Ccr2的遗传失活减弱了化学诱发的EV的转移性作用。ANXA6在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循环EV中被检测到并且可能富集。


PS:肿瘤来源的EV是否参与人乳腺癌转移过程中目前知之甚少,并且鉴于缺乏经过验证的乳腺癌特异性EV标记,可能难以探索。在未来,化疗EV可能提供生物标志物,用于预测未达到完全反应的患者的新辅助化疗相关的转移风险。有趣的是,ANXA6已被报道存在于MDA-MB-231衍生的克隆4175的EV中,该克隆表现出肺部趋向性。此外,EV相关的ANXA6与小鼠模型中胰腺癌的进展有关。因此,EV相关ANXA6对乳腺癌转移的重要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4、In Vitro and in Vivo RNA Inhibition by CD9-HuR Functionalized Exosomes Encapsulated with miRNA or CRISPR/dCas9

用miRNA或CRISPR / dCas9封装的CD9-HuR功能化外泌体对体外和体内RNA的抑制作用研究

《Nano Letters》 IF=12.08

 

摘要:RNA的体外和体内传递对基因治疗有希望。近年来,外显子被认为是一种合理的RNA转运载体,尤其是miRNA和/或siRNA,但其装载效率有限。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构建一种融合蛋白来设计用于RNA装载的外体,其中,外体膜蛋白CD9与RNA结合蛋白融合,而感兴趣的RNA要么是天然存在的,要么被设计成具有结合的元素。通过实验证明,我们将CD9与一种RNA结合蛋白HuR融合,这种结合蛋白与miR-155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在外来体包装细胞中,当miR-155过度表达时,融合的CD9-HuR成功地将miR-155富集到外来体中。此外,包封在外来体中的miR-155可以有效地递送到受体细胞中并识别内源靶标。此外,包封在外来体中的miR-155可以有效地递送到受体细胞中并识别内源靶标。此外,我们还揭示了当RNA被设计为具有AU富集元件时,CD9-HuR外泌体可以富集功能性miRNA抑制剂或CRISPR / dCas9。总之,我们在此已经建立了一种新的策略,用于增强RNA货物包封到工程外泌体中,所述外泌体又在受体细胞中起作用。


PS:该研究通过构建融合CD9-HuR蛋白,设计了一种新型外泌体,具有很强的富集特定RNAs的能力。工程化外泌体中富集的RNA可以在受体细胞中起作用。这一策略有望进行体内基因递送的临床试验。由于外泌体在靶向递送中的优势,该方法可能广泛用于基因表达调节并因此用于疾病治疗。

 

5、Exosome-Transmitted PSMA3 and PSMA3-AS1 Promotes Proteasome Inhibitors Resistance in Multiple Myeloma

外泌体PSMA3和PSMA3-AS1促进多发性骨髓瘤对蛋白酶体抑制剂的抵抗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IF=10.199

 

摘要:骨髓微环境中释放的外泌体RNA如何影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蛋白酶体抑制剂(PIs)的敏感性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评估哪些外泌体RNA参与到此过程中,并探究该作用发生的分子机制。本实验通过动态光散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蛋白质印迹来鉴定外泌体。利用共培养实验评估从间充质干细胞(MSC)转移至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的外泌体RNA。在体内进一步评估PSMA3-AS1在蛋白酶体抑制剂(PIs)敏感性中的作用。利用一组新诊断的MM患者确定循环外泌体PSMA3和PSMA3-AS1的预后意义。利用Cox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曲线分析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我们发现MSCs中的PSMA3和PSMA3 AS1可以随外泌体转移到骨髓瘤细胞中,从而促进对蛋白酶体抑制剂(PIs)的抵抗。PSMA3-AS1可与PSMA3形成RNA双链体,通过增加其转录稳定性促进PSMA3表达。在异种移植模型中,发现静脉内使用siPSMA3-AS1可有效增加卡非佐米敏感性。此外,来自MM患者的血浆循环外泌体PSMA3和PSMA3-AS1与PFS和OS显着相关。


PS:本研究通过一种新的外泌体PSMA3-AS1 / PSMA3信号通路,证明了外泌体PSMA3和PSMA3-AS1在从MSCs向MM细胞传递过程中PIs抵抗的独特作用。外泌体PSMA3和PSMA3-AS1有望作为PIs耐药的治疗靶点和临床预后预测因子。

 

6、M2 Macrophage-Derived Exosomes Promote 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on in Colon Cancer

M2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促进结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CANCER RESEARCH》 IF=9.578

 

摘要:临床和实验证据表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然而,巨噬细胞衍生的分子决定因素,调节结直肠癌转移尚未完全确定。在这里,我们证明M2巨噬细胞调节的结肠直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依赖于M2巨噬细胞衍生的外泌体(MDE)。MDE表达高水平的miR-21-5p和miR-155-5p,MDE介导的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依赖于这两个miRNA。从机制上讲,miR-21-5p和miR-155-5p通过MDE转移到结直肠癌细胞中,并与BRG1编码序列结合,下调BRG1的表达,这已被确定为促进结直肠癌转移的一个关键因素,但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细胞中下调。总之,这些发现表明,M2巨噬细胞诱导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并在恶性进展过程中对肿瘤微环境的反应提供了BRG1表达的显著可塑性。结直肠癌细胞与M2巨噬细胞的动态相互交叉作用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机会。

意义:这些发现报道了来自M2巨噬细胞的含miRNA的外泌体在调节结肠直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中的功能性作用。


PS: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是肿瘤微环境中促进肿瘤进展的主要参与者和协调者。通常,巨噬细胞可以极化为M1型或M2型巨噬细胞。M1极化的巨噬细胞被细胞因子如IFNγ激活,并产生促炎和免疫刺激细胞因子(如IL12、TNFα等)。然而,TAM被认为更接近M2极化巨噬细胞,其由Th2细胞因子(IL4、IL10和IL13)激活。据报道,随着肿瘤的进展,TAMs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刺激肿瘤相关的血管生成,并抑制抗肿瘤免疫应答。随着TAM与肿瘤之间关系的逐渐被阐明,TAM现在被认为是肿瘤的潜在治疗靶点。然而,TAM促进癌症转移的机制以及TAM与肿瘤细胞之间的通讯模式仍待探索。


EVs-Exosomes由苏大,浙大, 法国居里研究所数位博士、博后及教授创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发出一种“纳米RNA颗粒”,为囊泡穿上“肿瘤探测外衣”,实现高效特异的分子递送
国内外泌体领域进展总结(2019年9月)
盘点丨2017年外泌体领域重点研究进展
必看! 2020年科研中的18个高频问题(一)
cyrano(LncRNA OIP的反义RNA1)对RNA结合蛋白HuR起到海绵吸收的作用
国内外泌体领域进展总结(2019年7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