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唐为何要改府兵制为募兵制?

唐代的兵制变化是研究唐朝历史的一大关键,一直以来都受到很多学者的重视,从府兵制过渡到募兵制看似只是一个兵制的转变,但实际牵涉的内容却很多。

要研究府兵制和募兵制的关系,就会涉及到均田制,租庸调制以及两税法,它们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就是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制度,它属于其它所有制度的经济基础,府兵制(兵制)和租庸调制(赋税制度)是建立在均田制之上的,而租庸调制可以巩固和支持府兵制的发展,一旦均田制被破坏,这两种制度就会受到影响,取而代之的就是募兵制(兵制)和两税法(赋税制度)。



(一)关于府兵制的介绍

要介绍府兵制就需要先提均田制,这种制度从北魏时期开始推行,在国家掌握大量可以支配土地的前提下按农户人口分田地,农民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比如服兵役或者徭役。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发展,到了隋文帝时期规定凡是接受田地的人都有机会被国家点为府兵,这样农民有两重身份,既是均田制下的农民,又是府兵制下的军人,实现了兵农合一,府兵制下人们需要自备武装和粮食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与此同时的租庸调制规定在出现自然灾害的时候可以减免赋税,这样就保证了政府点名府兵制时人们能够有足够的实力去储备物资,起到巩固府兵制的作用。

封建制度之下免不了有一些弊端,就像土地兼并,这种现象越严重,就意味着国家可以管控的土地越来越少,最终没有土地分给农民,均田制只能崩溃,与均田制关联密切的府兵制和租庸调制也随之瓦解。



(二)从府兵制过渡到募兵制

唐玄宗时期,府兵制崩溃,为了维持国家的军事力量,开始实行募兵制,介于之前的经验教训,募兵制不再和均田制挂钩,要求国家以雇佣的形式招募军队,应聘成功后就以军人作为职业,长时间的在部队服役,至于物资储备都由国家财政支出,不需要自己准备。而支撑募兵制的两税法在这个时候也应运而生,以前在均田制下国家实行租庸调制是按照人口收税,两税法改变了弊端,分为地税和户税,地税是按土地多少征收,户税是按照资产多少征收,这样可以缩小贫富差距,同时也可以保证国家税收,减少了土地兼并对兵制和税收的影响。



从府兵制改到募兵制体现了唐朝制度的进步,第一点可以适当的放松人身自由,比如府兵制和均田制挂钩,那就意味着只要国家分了土地,就要按规定当兵,但是募兵制下当兵是自由的。第二点是职业种类区分开有利于国家统一管理,府兵制是兵农合一的制度,人们有两个身份既是农民又是军人,没有系统的培训,一定时期可以实行,但长期不利于军事战斗力的提升。而募兵制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将军人变成一种职业,有利于提高军事实力。第三点是虽然募兵制大体上优于府兵制,但是也有一些小小的弊端,就像之前提到的府兵制是自备物资,募兵制由国家负担,长期下来国家财政会有很大的一笔开支,另外府兵制因为是长期兵将分离的状态,对于统治者来说便于管理,募兵制虽说能够提升战斗力,但是兵将容易形成隶属关系,容易拥兵自重,这也是后来唐朝出现藩镇割据的一项原因。



总得来说,唐朝从府兵制过渡到募兵制是历史的选择,不能完全去说哪个制度好,或者哪个制度差,我们能看到的是它们在不同的时期都曾发挥过作用,都属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隋唐制度有什么特殊的优势?
两税法和募兵制,两场充满“进步意义”的改革,唐朝国运由盛转衰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唐朝赋税制度的变迁
唐朝兴盛与中衰的制度根源:租庸调制与府兵制
隋唐是鲜卑帝国,皇室汉族血统很少,隋唐政治继承北朝,而非南朝
闲谈历史观:你们都别怪唐玄宗了,他不过是隋唐历史发展的节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