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宇文氏东迁时间及与拓跋鲜卑的关系
摘要:宇文氏是魏晋时期东部鲜卑的重要一支,因史料缺乏,其早期的部落起源与发展进程存在诸多疑点。根据对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的考察,宇文在西晋太康初期(280283)东迁进入辽西以前,曾长期与拓跋部共居于内蒙古阴山草原地区,为其隶属下的部落。西晋太康初期方趁着力微死后诸部离叛的大动乱,脱离拓跋部的羁绊,东迁进入辽西地区。宇文部为隶属于拓跋鲜卑的草原部落,拓跋部及慕容部又为隶属于檀石槐集团下的鲜卑部落,此后宇文部东迁进入辽西地区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又为慕容部所吞并,再历经半个世纪,慕容氏连同此前就进入其政权下的宇文部又为拓跋鲜卑所并。宇文氏与拓跋及慕容鲜卑之间纷繁交错的关系,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部族之间最终走向兼并融合的一个较典型个案。
关键词:宇文氏;拓跋鲜卑;阴山地区;太康年间

宇文氏是魏晋十六国时期东部鲜卑的重要一支,曾与拓跋鲜卑、慕容鲜卑一起对北方草原产生过重要影响。但由于史料缺乏,其早期的部落起源与发展进程存在诸多疑点。关于其世系,拙作《关于宇文部世系的进一步考辨与补充》在王希恩《宇文部东迁时间及隶属檀石槐鲜卑问题略辨》和杨翠微《北周宇文氏族属世系考辨》两文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考辨与补充①,认为王希恩关于《周书·文帝纪》中的宇文部大人“莫那”与《魏书·匈奴宇文莫槐传》中的“莫槐”系一人的看法是正确的,从而解决了宇文部早期的世系传承这一重要问题。与此相关联并且牵涉到宇文部族发展的另一重大问题就是宇文部的东迁时间。王希恩在上文中对此作了一个大致判断,本文拟对宇文部东迁的具体时间继续进行考证,这不仅是澄清宇文部早期部族发展进程的重要问题,而且涉及与拓跋鲜卑的历史关系,对早期拓跋鲜卑史乃至整个魏晋十六国时期北方草原民族关系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周书·文帝纪》明确记载:宇文部大人莫那“自阴山南徙,始居辽西”②,则宇文部从内蒙古阴山地区东迁进入辽西之事毋庸置疑,关键是其时间。对宇文部东迁的时间,史籍无明确记载,史学界较为流行的看法是发生于公元2世纪以前。王希恩否定了这一看法,认为宇文部的东迁时间大约在公元三世纪中后期,原因有二:第一,史籍记载的宇文部大人莫槐即莫那,王文和拙作《关于宇文部世系的进一步考辨与补充》已有详尽的考述,不再赘言;第二,《魏书·序纪》北魏拓跋绰七年和《资治通鉴》西晋惠帝元康三年都记载有“鲜卑宇文莫槐为其下所杀”③,拓跋绰七年和西晋元康三年为公元293年,则莫那(莫槐)死于293年,据此可推断出莫那的东迁时间大约在公元3世纪中后期。
王希恩基于莫耶生卒年及世系传承基础上的判断是准确的,但未尽见相关史料,所以未能得出具体时间。目前可见到的与宇文部的东迁时间有关的史料有三条:
第一,即宇文大人莫那的卒年,王希恩只使用了这一条,故仅判断出莫那东迁的大致时间。我们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缩小时间范围。莫那死于293年,为部下所杀害,非自然死亡,其年龄应不超过70岁,假设其最早15岁时率部迁入辽西,则宇文莫那迁入辽西的时间不早于公元238年。
第二,《资治通鉴》西晋武帝太康六年(285)曰:“(初,慕容部)涉归与宇文部素有隙,廆请讨之,朝廷弗许。”*考察十六国时期慕容氏的历史,慕容部早在涉归的祖父莫护跋时就已于曹魏初年迁入辽西地区,至涉归时慕容部已在辽西地区生活了半个多世纪。涉归死于太康四年,系公元283年,宇文部既与涉归发生过冲突,则宇文部迁入辽西的时间应不晚于283年。
第三,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云:宇文氏“晋太康之世,据有黄龙”*。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史料,也极易为研究者所疏漏,与上述史料相补充,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宇文氏东迁的准确时间。太康为西晋武帝的年号,相当于公元280289年;黄龙即今之辽宁朝阳,西晋时期属辽西郡,这条碑刻材料告诉我们宇文氏于西晋太康年间占据了辽西郡。核之诸史,西晋太康时期宇文鲜卑的首领正系莫槐(莫那),此适与《周书·文帝纪》所记载的宇文大人莫那(莫槐)时入居辽西的情况相吻合,则宇文莫那于西晋太康年间迁入辽西地区当无疑义。这时期正当慕容部的首领涉归在世时,居于辽西棘城之北,二者相距不远,大概两部为争夺领地而发生争斗,如史籍所言“涉归与宇文部素有隙”。结合第二条史料宇文部迁入辽西的时间不晚于283年,则宇文部迁入辽西的时间应当在公元280283年这四年里(这也与第一条史料相符合:其迁入辽西的时间不早于公元238年)。可见王希恩的判断大致准确。
下面我们再来考察拓跋鲜卑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活动。正如学界所熟知的,拓跋鲜卑在早期历史上发生过两次重大迁徙:第一次是在宣帝推寅的带领下由大兴安岭林区迁至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湖区,第二次南迁是献帝邻(第二推寅)指导其子诘汾由呼伦贝尔湖区南迁到达内蒙古阴山之“匈奴故地”。这两次南迁对拓跋部的发展意义重大,已不同程度上被考古发现所印证*,因不属于本文探讨的重点,不再赘言。与本文相关的是拓跋鲜卑第二次南迁到达匈奴故地的时间,虽然学界还存在分歧,但是可以断言,在宇文部东迁进入辽西之前,拓跋鲜卑已经来到阴山地区。这可从拓跋鲜卑的准确历史纪年推算出。《魏书·序纪》:“圣武皇帝讳诘汾。献帝命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这是现存关于拓跋鲜卑第二次南迁的唯一一条历史记载,此处的“匈奴故地”即内蒙古阴山地区,已为学术界普遍认同。这里虽然并未明确记载拓跋部到达内蒙古阴山地区的年代,但可知圣武帝诘汾(献帝邻之子)时就已来到阴山地区。
拓跋部的准确历史纪年始于拓跋力微(诘汾之子)元年,在曹魏黄初元年(220)。根据北方草原父死子继的传统,则诘汾死于220年。因此虽然不能确知拓跋部到达内蒙古阴山地区的时间,但毫无疑问,早在220年以前拓跋部就已南迁到达居内蒙古阴山地区*。因此,当力微继诘汾而立后,仍率部活动于这一地理范围,最初“率所部北居长川”,“三十九年,迁于定襄之盛乐”*。按,长川即古于延水,位于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兴和县*;盛乐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二者皆位于大青山(即古之阴山)脚下。
综上所述,西晋太康初期(280283)以前,宇文部一直居住在内蒙古阴山地区,而拓跋部早在公元220年以前就已入居这一地区。这说明二者曾共同在阴山地区居住过。那么,他们曾发生过怎样的联系呢?据《魏书·序纪》记载,拓跋部首领诘汾时遭遇“西部内侵,国民离散”,至力微立后,“积十数岁,德化大洽,诸旧部民,咸来归附”*。从此处记载来看,力微之前拓跋部似乎就已建立起囊括草原诸部的鲜卑集团,虽不能确知,但至力微二十九年(249)时吞并没鹿回部,“诸部大人,悉皆款服,控弦士马二十余万”,至迟于此时已建立起一个囊括乌丸、鲜卑等诸部的草原部落集团。拓跋力微卒于公元278年,他死后“诸部离叛,国内纷扰”,此后经历了“章皇帝讳悉鹿立”,直至286年“平皇帝讳绰立,……威德复举”*,可见力微死后拓跋部又经历了一个诸部离叛的十年动乱时期,时间范围是从278年至287年初。曹永年《拓跋力微卒后“诸部离叛,国内纷扰”考》发现《晋书》所记载的匈奴、鲜卑、杂虏降晋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之间,而且皆来自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等拓跋鲜卑的根据地,印证了拓跋部在力微死后的278年至平帝拓跋绰被立前的287年这十年间确实经历了一个“诸部离叛,国内纷扰”的动乱时期*。
这样,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宇文部从阴山迁出、向东迁徙的时间发生在西晋太康初期(280283),也正是在拓跋部278年至287年的“诸部离叛,国内纷扰”的十年动乱时期内。再联系二者此前曾共居于阴山地区这一史实,不得不令我们作出如下的解释:与曹永年所罗列的降晋之匈奴、鲜卑、杂虏诸部一样,宇文部也曾是隶属于拓跋集团的部落,趁着力微死后的大乱脱离拓跋部的羁绊,东迁进入辽西地区。只是降晋之部落被中原王朝的史家所记录,而像宇文部这样投向北方草原其他去处的部落就无从留下历史的记录。
宇文部东迁至辽西后不久即与拓跋部建立联姻关系。《魏书·序纪》曰:“平皇帝讳绰立,章帝之少弟也。雄武有智略,威德复举。七年,匈奴宇文部大人莫槐为其下所杀,更立莫槐弟普拨为大人,帝以女妻拨子丘不懃(勤)。”*据《序纪》,宇文部大人普拨被立在平帝七年,为公元293年,《资治通鉴》系普拨被立于西晋惠帝元康三年(293)*。考林幹《中国历代各族纪年表》,惠帝元康三年正是拓跋部平帝七年*。综上所述,则宇文部首领莫槐(莫那)于公元283年迁入辽西,293年被杀,普拨被立,相当于拓跋部平帝拓跋绰在位时期。在这时期,拓跋绰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宇文普拨之子丘不勤。这与史籍记载的286年“平皇帝讳绰立,结束诸部离叛、威德复举”的情况正相符合,与宇文部联姻应该正是拓跋部加强联盟关系、强化自身权势的举措之一。刚迁到辽西不久的宇文部就与拓跋部建立了婚姻关系,应该缘于此前在阴山地区与拓跋部的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在西晋太康初期(280283)宇文部东迁进入辽西以前,曾长期与拓跋部共居于阴山地区,为其隶属下的部落。此后趁着力微死后诸部离叛的大动乱时期,脱离拓跋部的羁绊,东迁进入辽西地区。这一史实的澄清有助于我们解读许多历史记载的疑点。
第一,关于宇文部的族源问题。
《魏书·匈奴宇文莫槐传》言其族“出于辽东塞外,其先南单于远属也”*,《周书·文帝纪》则言其始祖“(有)葛乌菟者,雄武多算略,鲜卑慕之,奉以为主,遂总十二部落,世为大人”*。二书一记载其族源为匈奴,一言其先祖统辖鲜卑部落,有所不同。因此,学界出现了对宇文部族属的不同看法,或言其为鲜卑*,或言其为匈奴*,或言其为匈奴和鲜卑的混合种*。杨翠微则说:“就宇文氏的姓氏渊源来讲,乃匈奴的姓氏,原系南匈奴的一支,但东迁至辽西后,与当地鲜卑杂处,逐渐地鲜卑化,并在血缘上也融入了鲜卑姓氏。”*以上诸说分别从一定的角度阐释了划归宇文氏族属的根据,长期以来未能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而宇文氏从阴山迁出以前与拓跋鲜卑的历史关系有助于我们澄清这一历史疑案。从《魏书·匈奴宇文莫槐传》所言宇文氏“其先南单于远属也”来看,其族源当为匈奴。东汉建武年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降汉,入居五原、云中、定襄缘边诸郡*。此际宇文部当作为“南单于远属”而居于云中郡外的阴山地区。一个多世纪以后,大约在公元163至166年间,拓跋鲜卑由呼伦贝尔草原南迁至阴山北麓,即五原、云中塞外的匈奴故地,与仍滞留于阴山地区的宇文部发生了密切的交集,宇文部等南匈奴余部按照草原的传统,归属了这一新兴强大的草原部落,“皆自号鲜卑”*。在这样的关系和杂居局面下,双方发生血统上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不论是为了美化伪饰先祖的历史,还是当时确有一些鲜卑部落进入宇文部中,就被《周书》记载成为其先祖“总鲜卑十二部”。
第二,王沈《魏书》关于檀石槐中东西三部大人的记载为何缺失“宇文”?
《三国志》卷三十《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注引王沈《魏书》曰:
(汉桓帝时,鲜卑大人檀石槐)乃分其地为中东西三部。从右北平以东至辽,东接夫余、濊貊为东部,二十余邑,其大人曰弥加、阙机、素利、槐头。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十余邑,其大人曰柯最、阙居、慕容等,为大帅。从上谷以西至燉煌,西接乌孙为西部,二十余邑,其大人曰置鞬、落罗、日律、推演、宴荔游等,皆为大帅,而制属檀石槐。*
这是研究魏晋早期民族关系的一段重要史料,其中的西部大人“推演”即拓跋氏的首领献帝邻(第二推寅)、中部大人“慕容”即后世十六国时期的东部鲜卑“慕容”,虽然仍存在争议,但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可这一说法*。笔者也认为是可信的,因涉及到的问题较多,容另撰文论之。这里只谈涉及宇文部的一点。我们注意到,在王沈的记载中,后来与拓跋、慕容氏并雄于十六国时期的宇文鲜卑未见列入檀石槐三部大人中。姚薇元《北朝胡姓考》认为其东部大人“槐头”即宇文部的莫槐*,王希恩已证此说之误,莫槐死于293年,与一百多年前的槐头绝不可能为一人。那么,檀石槐三部大人中为什么唯独缺失十六国时期与拓跋、慕容部并为称雄的宇文部大人的记载呢?《周书·文帝纪》记载宇文部大人普回因狩猎得皇帝玺,“以为天授。其俗谓天曰宇,谓君曰文,因号宇文国,并以为氏焉。普回子莫那,自阴山南徙,始居辽西”*,这一记载很明确地告知我们宇文国号是在南迁前的首领普回时产生的。这正与我们前文的考述相吻合。拓跋部首领献帝邻率领部人到达阴山地区后,最迟至力微时期宇文部已成为其集团属下的部落,一直至力微死后趁着大乱才脱离拓跋鲜卑集团立国,其国号也于此时产生,自然无缘列入檀石槐的三部大人之中。
关于拓跋鲜卑和东部鲜卑的早期历史和他们的相互关系,由于史料缺乏,学界纷纭,莫衷一是*。但通过上文的考证,我们看到,在公元3世纪前后的北方草原,发生着复杂的、多层次的民族融合及同化,宇文部为隶属于拓跋鲜卑的草原部落,拓跋部及慕容部又为隶属于檀石槐集团下的鲜卑部落,此后宇文部东迁进入辽西地区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又为慕容部所吞并,再历经半个世纪,慕容氏连同此前就进入其政权下的宇文部又为拓跋鲜卑所并。同时考古材料亦显示,拓跋鲜卑从内蒙古东北部的发祥地,迁到呼伦贝尔湖区,再到阴山之匈奴故地,沿着其迁徙路线,与生活在辽西、辽东地区的东部鲜卑,在人种上、考古文物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证明他们之间早就存在着频繁的血缘和文化的交融*。正是在这种无时无刻进行的联系、融合、同化中,魏晋南北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时期的民族、部族走向最终的融合。
[责任编辑范学辉]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公元314世纪慕容氏谱系的构建及慕容氏民族及家族发展变迁研究”(14YJC850007)的阶段性成果。
宇文莫槐传》中的“莫槐”系一人的看法是正确的,从而解决了宇文部早期的世系传承这一重要问题。与此相关联并且牵涉到宇文部族发展的另一重大问题就是宇文部的东迁时间。王希恩在上文中对此作了一个大致判断,本文拟对宇文部东迁的具体时间继续进行考证,这不仅是澄清宇文部早期部族发展进程的重要问题,而且涉及与拓跋鲜卑的历史关系,对早期拓跋鲜卑史乃至整个魏晋十六国时期北方草原民族关系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周书·文帝纪》明确记载:宇文部大人莫那“自阴山南徙,始居辽西”②,则宇文部从内蒙古阴山地区东迁进入辽西之事毋庸置疑,关键是其时间。对宇文部东迁的时间,史籍无明确记载,史学界较为流行的看法是发生于公元2世纪以前。王希恩否定了这一看法,认为宇文部的东迁时间大约在公元三世纪中后期,原因有二:第一,史籍记载的宇文部大人莫槐即莫那,王文和拙作《关于宇文部世系的进一步考辨与补充》已有详尽的考述,不再赘言;第二,《魏书·序纪》北魏拓跋绰七年和《资治通鉴》西晋惠帝元康三年都记载有“鲜卑宇文莫槐为其下所杀”③,拓跋绰七年和西晋元康三年为公元293年,则莫那(莫槐)死于293年,据此可推断出莫那的东迁时间大约在公元3世纪中后期。
王希恩基于莫耶生卒年及世系传承基础上的判断是准确的,但未尽见相关史料,所以未能得出具体时间。目前可见到的与宇文部的东迁时间有关的史料有三条:
第一,即宇文大人莫那的卒年,王希恩只使用了这一条,故仅判断出莫那东迁的大致时间。我们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缩小时间范围。莫那死于293年,为部下所杀害,非自然死亡,其年龄应不超过70岁,假设其最早15岁时率部迁入辽西,则宇文莫那迁入辽西的时间不早于公元238年。
第二,《资治通鉴》西晋武帝太康六年(285)曰:“(初,慕容部)涉归与宇文部素有隙,廆请讨之,朝廷弗许。”*考察十六国时期慕容氏的历史,慕容部早在涉归的祖父莫护跋时就已于曹魏初年迁入辽西地区,至涉归时慕容部已在辽西地区生活了半个多世纪。涉归死于太康四年,系公元283年,宇文部既与涉归发生过冲突,则宇文部迁入辽西的时间应不晚于283年。
第三,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云:宇文氏“晋太康之世,据有黄龙”*。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史料,也极易为研究者所疏漏,与上述史料相补充,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宇文氏东迁的准确时间。太康为西晋武帝的年号,相当于公元280289年;黄龙即今之辽宁朝阳,西晋时期属辽西郡,这条碑刻材料告诉我们宇文氏于西晋太康年间占据了辽西郡。核之诸史,西晋太康时期宇文鲜卑的首领正系莫槐(莫那),此适与《周书·文帝纪》所记载的宇文大人莫那(莫槐)时入居辽西的情况相吻合,则宇文莫那于西晋太康年间迁入辽西地区当无疑义。这时期正当慕容部的首领涉归在世时,居于辽西棘城之北,二者相距不远,大概两部为争夺领地而发生争斗,如史籍所言“涉归与宇文部素有隙”。结合第二条史料宇文部迁入辽西的时间不晚于283年,则宇文部迁入辽西的时间应当在公元280283年这四年里(这也与第一条史料相符合:其迁入辽西的时间不早于公元238年)。可见王希恩的判断大致准确。
下面我们再来考察拓跋鲜卑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活动。正如学界所熟知的,拓跋鲜卑在早期历史上发生过两次重大迁徙:第一次是在宣帝推寅的带领下由大兴安岭林区迁至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湖区,第二次南迁是献帝邻(第二推寅)指导其子诘汾由呼伦贝尔湖区南迁到达内蒙古阴山之“匈奴故地”。这两次南迁对拓跋部的发展意义重大,已不同程度上被考古发现所印证*,因不属于本文探讨的重点,不再赘言。与本文相关的是拓跋鲜卑第二次南迁到达匈奴故地的时间,虽然学界还存在分歧,但是可以断言,在宇文部东迁进入辽西之前,拓跋鲜卑已经来到阴山地区。这可从拓跋鲜卑的准确历史纪年推算出。《魏书·序纪》:“圣武皇帝讳诘汾。献帝命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这是现存关于拓跋鲜卑第二次南迁的唯一一条历史记载,此处的“匈奴故地”即内蒙古阴山地区,已为学术界普遍认同。这里虽然并未明确记载拓跋部到达内蒙古阴山地区的年代,但可知圣武帝诘汾(献帝邻之子)时就已来到阴山地区。
拓跋部的准确历史纪年始于拓跋力微(诘汾之子)元年,在曹魏黄初元年(220)。根据北方草原父死子继的传统,则诘汾死于220年。因此虽然不能确知拓跋部到达内蒙古阴山地区的时间,但毫无疑问,早在220年以前拓跋部就已南迁到达居内蒙古阴山地区*。因此,当力微继诘汾而立后,仍率部活动于这一地理范围,最初“率所部北居长川”,“三十九年,迁于定襄之盛乐”*。按,长川即古于延水,位于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兴和县*;盛乐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二者皆位于大青山(即古之阴山)脚下。
综上所述,西晋太康初期(280283)以前,宇文部一直居住在内蒙古阴山地区,而拓跋部早在公元220年以前就已入居这一地区。这说明二者曾共同在阴山地区居住过。那么,他们曾发生过怎样的联系呢?据《魏书·序纪》记载,拓跋部首领诘汾时遭遇“西部内侵,国民离散”,至力微立后,“积十数岁,德化大洽,诸旧部民,咸来归附”*。从此处记载来看,力微之前拓跋部似乎就已建立起囊括草原诸部的鲜卑集团,虽不能确知,但至力微二十九年(249)时吞并没鹿回部,“诸部大人,悉皆款服,控弦士马二十余万”,至迟于此时已建立起一个囊括乌丸、鲜卑等诸部的草原部落集团。拓跋力微卒于公元278年,他死后“诸部离叛,国内纷扰”,此后经历了“章皇帝讳悉鹿立”,直至286年“平皇帝讳绰立,……威德复举”*,可见力微死后拓跋部又经历了一个诸部离叛的十年动乱时期,时间范围是从278年至287年初。曹永年《拓跋力微卒后“诸部离叛,国内纷扰”考》发现《晋书》所记载的匈奴、鲜卑、杂虏降晋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之间,而且皆来自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等拓跋鲜卑的根据地,印证了拓跋部在力微死后的278年至平帝拓跋绰被立前的287年这十年间确实经历了一个“诸部离叛,国内纷扰”的动乱时期*。
这样,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宇文部从阴山迁出、向东迁徙的时间发生在西晋太康初期(280283),也正是在拓跋部278年至287年的“诸部离叛,国内纷扰”的十年动乱时期内。再联系二者此前曾共居于阴山地区这一史实,不得不令我们作出如下的解释:与曹永年所罗列的降晋之匈奴、鲜卑、杂虏诸部一样,宇文部也曾是隶属于拓跋集团的部落,趁着力微死后的大乱脱离拓跋部的羁绊,东迁进入辽西地区。只是降晋之部落被中原王朝的史家所记录,而像宇文部这样投向北方草原其他去处的部落就无从留下历史的记录。
宇文部东迁至辽西后不久即与拓跋部建立联姻关系。《魏书·序纪》曰:“平皇帝讳绰立,章帝之少弟也。雄武有智略,威德复举。七年,匈奴宇文部大人莫槐为其下所杀,更立莫槐弟普拨为大人,帝以女妻拨子丘不懃(勤)。”*据《序纪》,宇文部大人普拨被立在平帝七年,为公元293年,《资治通鉴》系普拨被立于西晋惠帝元康三年(293)*。考林幹《中国历代各族纪年表》,惠帝元康三年正是拓跋部平帝七年*。综上所述,则宇文部首领莫槐(莫那)于公元283年迁入辽西,293年被杀,普拨被立,相当于拓跋部平帝拓跋绰在位时期。在这时期,拓跋绰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宇文普拨之子丘不勤。这与史籍记载的286年“平皇帝讳绰立,结束诸部离叛、威德复举”的情况正相符合,与宇文部联姻应该正是拓跋部加强联盟关系、强化自身权势的举措之一。刚迁到辽西不久的宇文部就与拓跋部建立了婚姻关系,应该缘于此前在阴山地区与拓跋部的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在西晋太康初期(280283)宇文部东迁进入辽西以前,曾长期与拓跋部共居于阴山地区,为其隶属下的部落。此后趁着力微死后诸部离叛的大动乱时期,脱离拓跋部的羁绊,东迁进入辽西地区。这一史实的澄清有助于我们解读许多历史记载的疑点。
第一,关于宇文部的族源问题。
《魏书·匈奴宇文莫槐传》言其族“出于辽东塞外,其先南单于远属也”*,《周书·文帝纪》则言其始祖“(有)葛乌菟者,雄武多算略,鲜卑慕之,奉以为主,遂总十二部落,世为大人”*。二书一记载其族源为匈奴,一言其先祖统辖鲜卑部落,有所不同。因此,学界出现了对宇文部族属的不同看法,或言其为鲜卑*,或言其为匈奴*,或言其为匈奴和鲜卑的混合种*。杨翠微则说:“就宇文氏的姓氏渊源来讲,乃匈奴的姓氏,原系南匈奴的一支,但东迁至辽西后,与当地鲜卑杂处,逐渐地鲜卑化,并在血缘上也融入了鲜卑姓氏。”*以上诸说分别从一定的角度阐释了划归宇文氏族属的根据,长期以来未能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而宇文氏从阴山迁出以前与拓跋鲜卑的历史关系有助于我们澄清这一历史疑案。从《魏书·匈奴宇文莫槐传》所言宇文氏“其先南单于远属也”来看,其族源当为匈奴。东汉建武年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降汉,入居五原、云中、定襄缘边诸郡*。此际宇文部当作为“南单于远属”而居于云中郡外的阴山地区。一个多世纪以后,大约在公元163至166年间,拓跋鲜卑由呼伦贝尔草原南迁至阴山北麓,即五原、云中塞外的匈奴故地,与仍滞留于阴山地区的宇文部发生了密切的交集,宇文部等南匈奴余部按照草原的传统,归属了这一新兴强大的草原部落,“皆自号鲜卑”*。在这样的关系和杂居局面下,双方发生血统上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不论是为了美化伪饰先祖的历史,还是当时确有一些鲜卑部落进入宇文部中,就被《周书》记载成为其先祖“总鲜卑十二部”。
第二,王沈《魏书》关于檀石槐中东西三部大人的记载为何缺失“宇文”?
《三国志》卷三十《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注引王沈《魏书》曰:
(汉桓帝时,鲜卑大人檀石槐)乃分其地为中东西三部。从右北平以东至辽,东接夫余、濊貊为东部,二十余邑,其大人曰弥加、阙机、素利、槐头。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十余邑,其大人曰柯最、阙居、慕容等,为大帅。从上谷以西至燉煌,西接乌孙为西部,二十余邑,其大人曰置鞬、落罗、日律、推演、宴荔游等,皆为大帅,而制属檀石槐。*
这是研究魏晋早期民族关系的一段重要史料,其中的西部大人“推演”即拓跋氏的首领献帝邻(第二推寅)、中部大人“慕容”即后世十六国时期的东部鲜卑“慕容”,虽然仍存在争议,但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可这一说法*。笔者也认为是可信的,因涉及到的问题较多,容另撰文论之。这里只谈涉及宇文部的一点。我们注意到,在王沈的记载中,后来与拓跋、慕容氏并雄于十六国时期的宇文鲜卑未见列入檀石槐三部大人中。姚薇元《北朝胡姓考》认为其东部大人“槐头”即宇文部的莫槐*,王希恩已证此说之误,莫槐死于293年,与一百多年前的槐头绝不可能为一人。那么,檀石槐三部大人中为什么唯独缺失十六国时期与拓跋、慕容部并为称雄的宇文部大人的记载呢?《周书·文帝纪》记载宇文部大人普回因狩猎得皇帝玺,“以为天授。其俗谓天曰宇,谓君曰文,因号宇文国,并以为氏焉。普回子莫那,自阴山南徙,始居辽西”*,这一记载很明确地告知我们宇文国号是在南迁前的首领普回时产生的。这正与我们前文的考述相吻合。拓跋部首领献帝邻率领部人到达阴山地区后,最迟至力微时期宇文部已成为其集团属下的部落,一直至力微死后趁着大乱才脱离拓跋鲜卑集团立国,其国号也于此时产生,自然无缘列入檀石槐的三部大人之中。
关于拓跋鲜卑和东部鲜卑的早期历史和他们的相互关系,由于史料缺乏,学界纷纭,莫衷一是*。但通过上文的考证,我们看到,在公元3世纪前后的北方草原,发生着复杂的、多层次的民族融合及同化,宇文部为隶属于拓跋鲜卑的草原部落,拓跋部及慕容部又为隶属于檀石槐集团下的鲜卑部落,此后宇文部东迁进入辽西地区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又为慕容部所吞并,再历经半个世纪,慕容氏连同此前就进入其政权下的宇文部又为拓跋鲜卑所并。同时考古材料亦显示,拓跋鲜卑从内蒙古东北部的发祥地,迁到呼伦贝尔湖区,再到阴山之匈奴故地,沿着其迁徙路线,与生活在辽西、辽东地区的东部鲜卑,在人种上、考古文物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证明他们之间早就存在着频繁的血缘和文化的交融*。正是在这种无时无刻进行的联系、融合、同化中,魏晋南北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时期的民族、部族走向最终的融合。
[责任编辑范学辉]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公元314世纪慕容氏谱系的构建及慕容氏民族及家族发展变迁研究”(14YJC8500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海叶,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陈长琦,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广东广州 51063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内蒙古地区
鲜卑篇(七)鲜卑拓跋
第一部分 第四章 北方的北方
鲜卑的故事(五十五)分而复合
北魏传奇:英雄前传之前世今生
鲜卑族的起源以及迁徙,兼叙东北地区的族源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