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泄泻 笔记

<泄泻的概念>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 

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泄泻的病机>

病位:胃大小肠,【脾失健运为关键】,肝、肾有关。

病机:【脾虚湿盛】,致肠道功能失司 

病理因素:湿 

<泄泻的诊断要点>

1)以大便粪质稀溏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完谷不化,或粪如水样,大便次数增多,每日三五次以至十数次以上。

2)常兼有腹胀、腹痛、肠鸣、纳呆。

<泄泻的病证鉴别>

泄泻VS痢疾:

相同点: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

不同点: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证,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泻后痛减)<——>以腹痛、里急后重(便后痛不减)、便下赤白粘液脓血为特征

脾虚湿盛<——>气血邪毒凝滞于肠道脂膜,化为脓血。

霍乱(上吐下泄挥霍缭乱)VS泄泻:

共同点:均有大便稀溏,便次增多。

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凶险,【吐泻交作】有挥霍撩乱之势,常见腹中绞痛,转筋,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阳衰之危象】<——>无剧烈呕吐,传变较少,预后好。

有传染性<——>无传染性

<泄泻的辨证要点>

首辨暴泻与久泻 

其次辨虚实寒热 

再辨兼夹证 

<泄泻的治疗原则>★★★

泄泻的治疗大法为运脾化湿。 

急性泄泻重在化湿,佐以分利。 

久泻当重健脾。

可应用祛风药物,有助于化湿,升举下陷之清阳。 

<泄泻的转归>

急性泄泻,及时治疗,绝大多数在短期内痊愈。

泄泻日久,可出现萎黄、虚劳、水肿、痢疾。

反复不愈,可合并郁证、不寐、心悸、脱肛。

<泄泻的预防调护>

起居有常,调畅情志,慎防外邪,饮食有节。

【急性泄泻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泄泻耗伤胃气,予淡盐汤、米粥。 

虚寒腹泻,予淡姜汤】

<辨证论治>

趣味串记:

泄寒藿香湿热,食参苓,肾阳虚衰四神丸

(网络引用)

『泄泻自带湿邪』

<1>暴泻—寒湿内盛证(【寒湿内盛】脾失健运,清浊不分)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加减清稀、恶寒发热、苔白腻、脉濡缓

<2>暴泻—湿热伤中证(【湿热壅滞】损伤脾胃,传化失常)清热利湿,分利止泻→根芩连汤加减粪色黄褐、肛门灼热、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3>暴泻—食滞肠胃证(【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司】)消食导滞,和中止泻→和丸加减臭如败卵、嗳腐酸臭

<4>久泻—肝气乘脾证(【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抑肝扶脾→泻要方加减抑郁恼怒、攻窜作痛

<5>久泻—脾胃虚弱证(【脾虚失运】清浊不分)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加减迁延反复、食少、神疲倦怠

<6>久泻—肾阳虚衰证(脾肾阳虚—>五更泄)【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加减黎明前五更泄,肠鸣即泻,泻后则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的 中医诊断 和治疗用 中成药
泄泻诊治精粹
中医基础理论.第十四单元 泄 泻
中医内科学——泄泻.doc
陈厚忠讲中医诊断学[问现在症]-问便色、便质以及排便感异常 20190804-05
慢性泄泻,虚实其实不好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