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发微》阳明篇209

【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俗语有之“肺腑而能语,医师面如土”,言内藏之未易臆断也。故近代医家,每有试药之法,审断不确,先用轻剂以尝之。辨证即精,然后改用重剂。虽未免徘徊观望,然亦慎重生命之道也。此节实即试药之法。盖阳明为病,惟热发而汗泄者,方可与论大便燥实与否,而后攻之以大承气。若但有潮热而大便不坚,未足言攻下也。不大便六七日,似可以攻下矣,然肠中燥实与否,尚未可定,而必先用小承气以尝之。服药后,肠中苟已燥结,大便当下不下,而但转矢气,则燥实显然,然后用大承气汤,可以一下而愈。若不转矢气,而大便初硬后溏,虽外见阳明之燥,中实含太阴之湿。以里湿之证,又经妄下,甚之以虚寒,则湿之所聚,腹必胀满,胃气虚寒,食入则吐,下湿上燥,渴欲饮冷,入咽即病哕逆,后文所谓:“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即此证也。得此证者,吴茱萸汤主之。用吴萸以温厥阴肝藏,即所以和渗入胃底之胆汁;兼用人参、姜、枣以救胃气虚寒,则胃寒去而哕逆平矣。设嗣后仍见潮热,必其大便当燥,仍宜用小承气汤试之,以观其转矢气与否。若转矢气,方可用大承气汤以攻之。否则胃寒哕逆之证,不免复作,此亦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也。须知和之者为小承气;攻之者,为大承气。张隐庵以慎不可攻,属小承气说,直谵语耳。

戴北山:“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

因温病比伤寒更易化燥伤津,故 “留得一分阴液,保得一分生机”。此时急下存阴不是为了“夺实”,而是为了存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 第209条诸家解说
伤寒论冠名法求索(5)
腹满(厚朴七物汤、厚朴三物汤、大柴胡汤、大承气汤,大黄附子汤 赤丸方,附子粳米汤方)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70)
试析伤寒论第201至210条——李国栋
【伤寒论精读】阳明篇条文206-20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