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车株机建厂79周年大事记


1936年8月1日,中车株机公司的创建者们在田心打下了振兴民族火车工业的桩基。目前,8月1日已被确定为企业的厂庆日。在株机公司79年的征程中,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成为推动企业不断发展进步的里程碑。如今,让我们循着老照片的印记,一起回到过去,一起回味这一段段峥嵘岁月。



1936年2月31日,国民政府粤汉铁路整理计划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粤汉铁路总机厂设在株洲。5月,株洲机厂筹备处成立,程孝刚为处长,茅以新为副处长,8月1日,“铁道部株洲机厂筹备处”牌子在株洲田心塅叶家祠堂即后来的株洲铁路电机学校校门口处正式挂出,由此播下了民族机车车辆工业在湖南株洲田心发展的种子。



1957年10月,毛泽东主席率团出访苏联,在周劢(曾担任企业第二任负责人)等人的倡导下,中国正式向苏联政府提出为中国提供电气化铁路及电力机车技术资料的要求,并列入《中苏技术合作协定》条文。
1958年 12月30日,由工厂和湘潭电机厂联合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干线电力机车竣工下线。企业由此被誉为中国电力机车的摇篮。



1978年7月,铁道部在河南新乡召开的会议上决定“田心工厂自1979年起停止修理蒸汽机车,改建、扩建为电力机车专业工厂”,并随即酝酿扩建规划。据此,工厂提前两个月(10月份)完成当年蒸汽机车的修理任务,结束40余年的修车历史,为全面转产电力机车做好准备,从而揭开电力机车专业生产企业崭新的一页。



1981年11月,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将SS4型电力机车的研制列为国家“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由工厂与研究所共同承担。
1985年9月,SS4型电力机车在工厂隆重下线。1988年9月,国家科委在科技鉴定书中指出:SS4型电力机车是目前功率最大的电力机车,填补了中国电力机车系列型谱中的空白。1989年7月,国家正式公布,SS4型电力机车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AC4000交流传动干线电力机车为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91年签订研制合同,1996年6月竣工下线。AC4000交流传动干线电力机车的诞生,是中国电力机车从直流电力机车向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技术升级的里程碑。
该型电力机车的研制打破了发达国家在交流传动电力机车领域的技术垄断。



1995年7月,工厂获签向伊朗提供12台TM1型电力机车的合同,这是中国电力机车首次走向国际市场。这批机车用于伊朗首都德黑兰到卫星城卡拉奇之间42公里线路的城郊旅客运输。1997年12月,首台出口伊朗的TM1型电力机车成功下线,1999年2月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到卡拉奇之间成功投入试运行。



1999年11月,刘友梅当选中国机车车辆行业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充分彰显了企业的行业地位。
刘友梅院士先后担任过中国第一、二代电力机车的总体设计,主持并组织了中国第三、四代电力机车的开发研制全过程,使中国电力牵引技术装备实现了由普载到重载、常速到高速、交直传动到交流传动、进口到出口的四次历史性跨越。近年来先后组织中低速磁浮列车、储能式轻轨列车的研制,为推动中国轨道交通装备由高速、重载向绿色、智能转型升级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第一列动力集中式200km/h运营电力动车组“蓝箭”的研制开创了中国动力集中型电动车组研制的先河。由工厂牵头研制生产,2000年9月下线,同年投入广深铁路运营,后在成渝铁路线上运营。蓝箭号动车组试验速度达到235.6km/h,共研制生产8列。动力集中式电动车组是为了实现中短距离大城市间的快速铁路旅客运输而设计制造的。



2001年4月,工厂经过多方努力,最终获得了国家城轨车辆定点企业的资格,成为中国第四家城轨车辆定点生产企业。
企业高起点、高目标与西门子展开技术合作,引进世界城轨车辆最先进的西门子A型宽体高档地铁车辆制造技术,打造了一支受训于欧洲、掌握世界最先进城轨车辆制造技术的员工队伍,取得了国内唯一的3年期CI级DIN6700(焊接质量体系)认证,建成了符合欧洲标准的中国第一家拥有大型除尘、除湿设备,总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的、全套进口设备的城轨产业基地。



2002年11月27日,“中华之星”电动车组冲刺试验创造了最高速度每小时321.5公里的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中华之星”电动车组(DJJ2型电力动车组)是中国自行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动力集中型电动车组,由刘友梅院士担任总设计师。该动车组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70公里,由2节动力车和9辆拖车组成,DJJ2-0001A号动力车由工厂生产。



2004年12月18日,上海明珠二期工程首列地铁车辆在工厂竣工下线,这是工厂成功消化吸收德国西门子世界一流水平的地铁研制技术,自行制造的首列地铁车辆。该项目的成功执行,标志着工厂告别了单一的电力机车产业,形成了电力机车和城轨车辆两大主业并举的发展格局。



2005年9月8日,工厂全面完成整体改制,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改制后,企业在国内电力机车领域的优势更加巩固并得到发展,城轨车辆产业实现做强做大,国际化战略步伐加快,公司成功构筑了“1+Y”的区域布局,“3+X”的产业布局,体制创新推动企业各项工作跨上了新的台阶。



2006年5月17日,由公司为广州地铁三号线制造的地铁列车在广州跑出时速120公里的中国地铁第一速。
广州地铁三号线地铁列车设计时速135公里,运营最高时速120公里,每列为3节编组,整列车载客量为890人。
该型地铁项目的执行,车辆成功跑出时速120公里,标志着公司搭建了B型车型、时速120公里的地铁车辆制造平台。



2007年7月25日,由公司升级改造的上海地铁102号列车下线,公司成为中国首家对进口A型地铁车辆进行重大技术提升的国内城轨装备制造企业。
这列进口A型地铁车辆升级改造成功,表明公司已经具备A型地铁车辆系统集成能力,对促进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7年9月11日,公司生产的“和谐”型大功率交传机车在大秦铁路线上成功完成了2万吨重载直达运行,当日运量达89.1万吨,创日运量新高。成为创造当年我国晋煤外运的黄金通道大秦铁路年运量达3亿吨纪录的绝对主型机车。在2007年全国铁路科技大会上,公司参与的“大秦铁路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系统集成创新”科研项目被铁道部授予特等奖。



2008年9月13日,深圳地铁一号线(续建)首列车辆在公司下线,该项目从投标到产品的设计、制造、系统集成、供应商管理、售后服务全部由公司主导完成,开国内厂家主导国内A型地铁车辆市场先河,标志着中国成功实现了世界最高端的A型地铁车辆技术的自主产业化。
2010年底,该项目地铁车辆被评为中国首批自主创新产品。


2009年6月12日,由公司自主研制的大功率交流传动HXD1C六轴7200千瓦电力机车成功下线。
该型电力机车从设计到竣工用了不到6个月,公司系统地掌握了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的系统集成技术和车体、转向架等九大关键技术及相关配套技术;搭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制造和产品技术平台,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获得了大功率电力机车自主投标、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采购、自主管理的宝贵经验,标志着中国机车车辆成功地站上了世界铁路装备技术的高端平台。



2009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成功迈入百亿企业俱乐部。
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不仅有效解决了周边上万人的就业问题,还拉动了国内钢铁、电子、线材、有色金属、化工、机械加工等20多个配套产业发展,成为推动湖南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冲刺千亿的龙头企业。以此为平台和起点,公司制定了2015年朝400亿规模冲刺的目标。



2010年7月23日,公司获得近40亿元人民币的马来西亚城际动车组大单,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动车组出口项目。
此次中标的马来西亚城际动车组用于吉隆坡最繁忙的南北城际线运营,项目交付后,列车发车间隔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7.5分钟,极大改变了吉隆坡交通拥堵的状况。
马来西亚订单的取得以及项目的履行,为公司进一步开拓东盟市场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中国自主研制的高端轻轨列车首次“敲开”欧洲大门。2011年8月10日,出口土耳其伊兹密尔的新型轻轨列车在公司成功下线。
2009年底,公司经过与欧美、日韩等国际公司角逐,拿下了伊兹密尔市3.5亿元人民币的轻轨列车销售订单。列车按照欧洲标准研制,堪称中国城轨产品皇冠,受到最高标准的欧洲市场的认可,公司以此为契机在全球更多国家和地区提供高端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和服务。



2012年1月20日,中国自主研发、首列可投入商业运营的中低速磁浮列车在公司下线。包括中国在内,全球仅有4个国家掌握中低速磁浮核心技术。2012年8月10日,全球首台采用超级电容储存电能为主动力能源的“储能式电力牵引轻轨车辆”原型车在公司下线。
这两款新型轨道交通装备的成功研制,奠定公司在推动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由高速、重载向绿色、智能转型升级的领跑企业地位。



2013年3月26日,中国南车南非公司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揭牌。4月9日,中国南车马来西亚公司在马来西亚霹雳州巴都牙也市奠基。4月12日,中国南车土耳其公司在安卡拉奠基。
公司大力实施海外市场发展模式升级,由单一的输出产品向输出产品+技术+服务+基地建设的商业模式转型升级,由传统的中东、中亚市场,向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地拓展,成为推动全球发展的中国力量。



2014年3月, 公司在南非获得21亿美元的电力机车订单,这是继2012年获南非95台电力机车后,公司再次赢得该国的电力机车大单,创我国轨道交通乃至高端机械装备业出口之最,极大地提高了公司乃至中国南车的国际影响力。


2015年7月,我国出口马其顿的动车组在公司下线,这是我国动车组进入欧洲市场的“第一单”,也是我国动车组产品符合欧洲TSI(欧洲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要求后,首次进入欧洲。



2015年6月1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并于6月8日在香港和上海挂牌上市,正式亮相全球资本市场,开启了中国乃至世界轨道交通发展历史的新篇章。
2015年8月1日,中国中车株机公司建厂79周年纪念日,当我们认真梳理这个中国电力机车之都的历史时,发现在株机公司的血脉里,一直流淌着新中车的文化基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参考消息》整版报道:轨道交通“出海” 淬炼“国家名片”
1387亿!哪家子公司成绩单最靓?中车2020年重大签约一览
高铁时代轨道交通老大哥中车株机业绩下滑,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
中国火车百年发展历程
走出国门的辉煌———— 盘点中国南车和北车近年出口的列车
南车北车确认合并 周末将发布重大消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