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夕阳口至黄土岭长城敌台
古人用智慧、汗水、血泪浇铸的长城,不仅创造了建筑学上的奇迹,更在历史、人文等方面给中华民族书写了重要的一页。如今,在历史的风雨中它已失去了以前的容貌,城楼保存完整的不多,大都只有四壁颓墙,遍地杂草。断砖、碎石沿着沿着墙壁内外散乱分布着。而连结两个城楼间的城墙更是残缺不全,被千年的风吹日晒而侵蚀的难以辨认以前的模样,依稀看见的是不全的青石堆砌的墙壁,早已高低不齐,中间的城道更是看不到城砖的痕迹,只是在茂密的草丛中看到一条隐约的小路。保护长城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1月31日在中央电视台《越战越勇》节目中看到城子峪长城保护者张鹤珊讲述他义务守护长城40年的故事,使我非常感动。包括以前看到的长城保护倡导者和践行者威廉·林赛的故事,都让人感慨颇多。保护长城就是保护我们的民族精神。我希望通过拍照长城、清理长城等这些力所能及的方式,向朋友们宣传长城的伟大和壮美,让朋友们看到长城的沧桑变化。通过这种方式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从而使更多的朋友自觉地去保护她。
以下为朋友们介绍112号至120号敌台。数据大部分来源方志出版社《秦皇岛长城》(2002年版)和笔者现场勘察,因测量疏忽、数据失误和时间久远、岁月侵蚀,数据有不准确之处。有些笔者现场测量进行了更正,有些未做具体测量,仅供参考。若做研究之用,还需进一步现场实际测量。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112号台,敌台,基本完整。
位于庙山口村东北。坐标119°45′16″E,40°8′11″N。台基为二层石灰岩条石垒砌,高0.7米,上筑城砖楼体,通高8米,台面长10.7米,宽9.5米。中层楼体为东西向3车棚券室,南北向3拱券通道。券室长7.5米,宽2.1米,高3.5米;楼梯设在西中窗两侧,由南北分上顶层。梯口宽0.7米,阶梯高0.33米,13级砖阶已磨平。外形南北墙中间各开1门,东、西各开3窗,北门两侧各开1窗,南门北侧开1窗,南门东侧因长城连接无窗。券门宽0.75米,高1.75米,券窗宽0.68米,高0.8米。顶层楼橹已圮,四周垛口墙大部分被毁。北墙西侧存1滴水石槽,西北角券室白灰抹痕依旧。在此台北20米处,有早期建筑的石砌实心敌台残痕,残高约1.5米。111号台至112号台间的长城为石筑,宽约3米,高1米~2米。此台俗称平楼。
112号台北侧
112号台西侧
112号台南侧
112号台西北券室白灰抹迹
112号台内部砖阶
112号台顶层垛口
112号台北30米早期石台
112号台北长城断面
113号台,敌台,基本完整。
位于夕阳口村东。坐标119°45′22″E,40°8′23″N。台基为4至8层花岗岩条石垒砌。上砌城砖楼体,通高9米,面积为长9.3米,宽9.3米。中层楼体为南北向2车棚券室,东西向1拱券通道。券室长7.3米,宽3.1米,高4米以上。楼梯在西门两侧,由南北向分上后再合二为上顶层。梯口宽0.7米,阶梯高0.33米,尚存13级石阶。外形西墙中间开1门,距地面5米余,门上方两侧各开1窗,东、南、北三面各开2窗。券门宽0.75米,高1.75米,券窗宽0.68米,高0.8米。顶层楼橹已毁,四周垛口残存高0.5米至1.5米,四面箭孔大部完好。112号敌台至113号敌台间的长城为石筑,长城宽4米,高约2米。在112号敌台北30米处有一段城墙已圮,从断面处能看到后期长城的痕迹。早期长城内墙平整,用石灰勾缝,外砌大块山石。此台俗称南高楼、天楼。
113号台西侧南侧
113号台北侧
113号台北侧
113号台内部券室
113号台内部券窗
113号台顶层垛口
114号台,敌台,基本完整。
位于夕阳口村东。坐标119°45′22″E,40°8′25″N。台基为二至五层花岗岩条石垒砌,台基高0.7米~1.6米不等,上砌城砖楼体,通高6米,面积为长9.3米,宽9.3米。中层楼体为南北向2车棚券室,东西向1拱券通道。券室长7.3米,宽3.1米,高3.5米,通道进深1.2米,宽1.2米,高1.75米。券室正中存放一石臼。楼梯设在西墙中间门上方,由南北向分上后再合二为上顶层。梯口宽0.65米,阶梯高0.33米,尚存13级台阶。外形西墙中间开1门,券门上方两侧各开1窗,东、南、北三面各开2窗。券门宽0.75米,高1.7米,券窗宽0.65米,高0.75米。顶层楼橹已毁,四周垛口墙亦无存。《秦皇岛长城》记载:此楼北80米处山坡上,有一当年修筑长城时的采石场遗址,现残存数块成品或半成品条石,笔者未曾发现。但在此楼北至115号台的山脚、长城西侧3米处发现敌台遗迹,此台无编号,存二层条石,二层砖筑。从以往敌台分布和军事角度分析,此处山凹处应有一敌台防御,此台位于内侧,应更为重要,也许城砖被人为拆除。113号台至114号台间的长城为石筑,长城宽2米,高1.5米不等。
114号台南侧
114号台西侧
114号台东侧
114号台券室
114号台内石臼
114号台门闩插槽
114号台至115号台下行长城
114号台至115号台长城垛口
114号台北长城西侧石台
115号台,敌台,大部毁坏。
位于夕阳口村东山凹。坐标119°45′49″E,40°9′8″N。台基为七层花岗岩条石垒砌,高2.2米,上砌城砖楼体,通高7米,面积为长9.3米,宽9.3米。中层楼体大部倒塌,东、西墙已全圮。楼体结构为南北向2车棚券室,东西向1拱券通道。券室长7.3米,宽3.1米,高3.8米,通道进深1.2米,宽1米,高1.75米。114号台至115号台间的长城为条石基座加砖筑,由山峰下行,保存基本完好,有一段长城垛口墙及射孔完整无损。
115号台已毁的券室
115号台至116号台上行的长城
115号台至116号台山顶向西拐角
由115号至116号台长城拐角回望115及114号台
116号台,烽火台,基本完整。
位于夕阳口村北。坐标119°45′18″E,40°8′43″N。台基为六层石灰岩条石垒砌,高1.9米,上砌城砖实心台体。外形西侧开1门,进门向南5级石阶,再向东8级石阶上顶层。通高7米,面积为长8米,宽8米。115-116号台长城为条石基座加砖筑,由山凹上行,至山顶向西,有90度转弯。
117号台,敌台,完整。
位于夕阳口村东北。坐标119°45′16″E,40°8′49″N。台基为六层花岗岩条石垒砌,台基高1.9米,上砌城砖楼体,通高7米,面积为长10米,宽8米。中层楼体为南北向3车棚券室,东西向3拱券通道。券室长6米,宽度1.25、1.45米不等,高3.7米,通道宽1.30、1.40、1.46米不等,高1.7米。券室内铺地方砖保存完好。楼梯设在靠西墙中窗户上方,由南北向分上顶层。梯口宽0.85米,阶梯高0.33米,尚存13级石阶。外形西北墙中间开1门,门两边各开1窗,东、西墙上各开3窗。券门宽0.75米,高1.75米,券窗宽0.67米,高0.8米。门框券脸石上刻有卷草纹,两旁立柱上刻有盆栽牡丹。顶层楼橹已残破,长6米,宽4米,东、南侧残高2-3米,西、北侧残高1米。116号台至117号台间的长城为石筑,城墙宽约3米,高1米~1.5米。
117号台门框券脸石上刻有卷草纹,两旁立柱上刻有盆栽牡丹。
117号台券室和通道内铺地方砖保存完好。
117号台通道
117号台顶层楼橹已残破,长6米,宽4米,东、南侧残高2-3米,西、北侧残高1米。
X号台,黄土岭烽风台,大部毁坏。
此台未编号,位于夕阳口村东。坐标119°46′13″E,40°9′8″N。距118号台约30米。台基高约7米,长8米,宽8米,砖筑,南端开一小门,进门后东拐5级石阶,再往北拐,顶层被毁,仅存东侧、南侧墙体。X号台东南角墙体内建筑木架。
黄土岭烽风台南侧
黄土岭烽风台东南角墙体内建筑木架。
黄土岭烽风台西侧
黄土岭烽风台西北侧
118号台,敌台,完整。
位于黄土岭村东南。台基东为六层(西为二层)花岗岩条石垒砌,上砌城砖楼体,面积为长10.3米,宽8.7米。中层楼体为南北向3车棚券室,东西向3拱券通道。券室长8.7米,高3.8米,通道进深1.2米,宽1米,高1.7米。楼梯设在西墙门上方,由南北向分上后再合二为上顶层。梯口宽0.9米,阶梯高0.33米,尚存13级台阶。外形西墙中间开1门,门两侧各开1券窗,东、南、北三面各开3窗。券门宽0.76米,高1.75米,券窗宽0.65米,高0.8米。顶层楼橹稍残,南北长6米,东西宽4米,东南残墙高3米。东墙中开1门,门高1.75米,宽0.75米。117号台至118号台间的长城为石筑,石上铺3层城砖,基本完好,长城宽约3米,高约2.5米。
118号台西侧
118号台北侧
118号台顶层楼橹,东墙中开1门
118号台西北券室内的白灰抹迹
118号台至119号台的石长城上铺3层城砖
119号台,敌台,全毁。
位于黄土岭村东。坐标119°44′59″E,40°9′9″N。台基为三层花岗岩条石垒砌,高1米,上砌城砖楼体,通高6米,面积为长10.5米,宽10.5米。中层楼体结构为南北向3车棚券室,东西向3拱券通道。大部被毁。此楼突出墙东,西侧开1券门,东、南、北各开7券窗。与杜城子140号台券窗基本相同。118号台至119号台间的长城为石筑,保存较好,长城宽约3米,高约2.5米。
119号台西侧
119号台北侧
119号台至120号台间的长城为石筑和砖筑
119号台至120号台长城有石筑包砖
120号台,敌台,全毁。
坐标119°46′13″E,40°9′8″N。位于黄土岭村东山凹处的北坡。台基大部分埋于倒塌的楼体下部,残存南侧砖楼体高约3米,楼体依稀可辨为3券室3通道。台东20米处,有一段早期的石筑长城,约40米长。台西30米外,有早期石台遗址。119号台至120号台间的长城石筑包砖,部分断裂,可见砖内石筑墙体。南北走向。长城宽约4米,高3米,约有1/3段保存较好。
120号台东侧
120号台东20米处有一段早期的石筑长城,约40米长。
120号台至121号台间长城
120号台远望121、122、123号台
听听别人的故事,看看别处的风景。
欢迎您把户外攻略、游记、故事、美景、感悟或是生活随笔、诗歌散文、图片视频等分享到快乐蜗牛休闲户外公众号。
做个快乐的蜗牛,让时光慢下来,让世界停下来,我们的目标不是终点,路上的风景才最美丽......
真诚地希望与您携手并肩,一路同行,共同分担户外的风风雨雨,共同分享户外的风和日丽。
快乐蜗牛休闲户外诚挚欢迎您的加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平谷南水峪关、玻璃台长城穿越20221016
北京抢救式修缮10处长城点 最大限度保持古朴沧桑形象
箭扣长城二期修缮出土百枚石雷石弹
明代八达岭长城的建造方法,毎公里造价低到难以至信
蟠龙山长城呈现的设计变更或二次(多次)修建特征
长城行(251)遵化双窑1号敌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