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妈妈,为什么要低到尘埃里
userphoto

2022.08.29 湖南

关注

  //  

有一个妈妈和我聊起自己的烦恼,在和女儿讨论一些具体事情时,觉得很累,很无力,总是觉得被女儿的观点挟持着,自己的情绪也被她左右着。

她发了一段聊天记录给我看,聊天的主题是女儿主动挑起的,话题的转换是女儿掌控的,情绪的表达女儿是直接的。

而妈妈一直在被动地接招,被动地应对,被动地讲道理,在大段大段女儿的语言表达中,夹杂了妈妈的一个分裂符号的表情,没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

在后续的聊天中,我们聊了养育孩子的经济支出,情感支撑以及如何保持界限感等话题。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  

针对经济上的养育,孩子的需求如何得到有效的满足

这个孩子在聊天中,提到没有成行的一次日本旅游,应该是她高中毕业的时候约定好的事,但是由于疫情的原因没有去成。

在妈妈看来,这是不可抗力造成的,如果一定要去,机票涨价以及隔离费用等,应该是一笔太大的开支,不是工薪阶层能够承受的。

而在女儿看来,这件事的背后问题非常多,一是为什么说话不算话,答应的事不兑现。二是为什么要用贵不贵来判断一件事该做不该做。三是我以后自己赚钱自己去,不花你们的钱,你们是不是很开心。四是如果我不花你们的钱去玩,你们开心了,那你们起初筹划去日本旅游,就是欺骗。

女儿的逻辑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妈妈步步后退,最后说暂时去不成可以折算成钱,先欠着,女儿立即给了了具体数额,要求支付宝马上转账到位,不再计较。

  //  

我不知道有多少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愿意和孩子谈钱。也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在满足孩子上培训班、兴趣班等方面的投入时一掷千金,毫不含糊,甚至超出了家庭收入的承受能力,给孩子的感觉是:只要我想,我就会拥有。

但在孩子提出想买一只好看的笔、一块有趣的橡皮、一根网红冰淇淋时,却会断然拒绝,借口可能是不浪费、不需要、对身体不好……一家人出去玩了,交通费、住宿费、门票费已经付好了,却在要不要大吃一顿当地的特色大餐、要不要来一杯消暑止渴的饮料、玩一把独此一份的项目时而犹豫不决,精于算计,给孩子的感觉是:我不配拥有。

这种矛盾,可能会让孩子搞不清楚家里的经济状况,因为家长给予了孩子超出预期的投资,又封锁了孩子认为合理的诉求,孩子会对家里的经济情况心里没底。

而小时候那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会积累着,随着话语权的增加,成为需要家长填补的黑洞。当这个黑洞大于父母的承受能力时,难免会有被勒索的无奈与恐慌。

  //  

针对情感上的滋养,孩子的需求如何得到充分的呼应。

有一句话,经常被人提及,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这位妈妈说,关于亲情与感情,她去咨询过心理老师,她觉得自己不明白啥叫爱,怎么去爱,怎么展现爱。小时候的记忆是和妈妈住在外婆家,爸爸不在身边,被小朋友嘲笑说爸爸不要她们了。

我认识一位知识女性,小时候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从小到大活得小心翼翼的,极其渴望有一个自己的家,这样的渴望当有人愿意给予的时候,她以为这就是爱。结婚之后,男人的自私、自我与自大,让她梦醒,结束这段婚姻之后,兜兜转转又嫁给了这个人。我没有问过为什么,也许,在她的心中,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男人,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就可以弥补小时候的匮乏吧。

心理学家哈洛做过一个残酷的恒河猴实验,这个实验的结论是:情感互动胜于饮食照料。抚养者既不能离开孩子,也不能机械化地抚养孩子,还是要用爱跟孩子互动,去看见孩子,去倾听孩子,让孩子活在充满爱的关系中。

显然,这位妈妈与那位知识女性,小时候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互动是缺乏的。当她们也成长为父母,成为社会链条的一个环节,每天忙着生存与生活时,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也可能以习得的喂养,代替情感的滋养。

  //  

情感的有效滋养,要求父母要看见孩子并正确地回应,这种看见,需要不带自己的价值判断。朱德庸在《绝对小孩2》中说:“大人会相信自己所看见的,小孩会看见自己所相信的。”

如果孩子小时候因为乖巧听话,就得到了父母的奖赏,他们就会一直表演乖巧听话给父母看见,长大后,发现这种表演没有必要,父母的奖赏也不再有激励作用,他们就会选择相信通过其他手段,从父母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多少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会认为,只要孩子是乖巧的,天下就是太平的,孩子是懂事的,体验就是幸福的。而这种乖巧与懂事的评判标准,在父母的一方,而不在孩子的一方。

如果我们能够看见孩子哭闹背后的真实需求,通过有效沟通,合理地给予爱与温暖,就会有一个情绪平和、内心安定的孩子。

如果我们能够包含着爱去倾听、去体察、去陪伴孩子,他们就会在心理上足够地强大,不需要在别的关系中证明自己,也不需要依附别人滋养自己,更不需要找出各种大大小小的麻烦来控制父母、勒索亲情来佑护自己。

  //  

针对保持合理的界限,让孩子掌握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这位妈妈说,女儿考上大学之后,由于不适应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会天天和妈妈或视频、或微信、或打电话,主要内容是抱怨当初的院校选择,得利者是父母,他们有了吹嘘的资本,而且解放了,没有压力了,她却要承受这所学校带来的所有身体折磨和精神痛苦。抱怨父母这么多年养她,不过是玩养成游戏,从来没有进行情感投入。

女儿动不动就用不想活了这样的话来威胁妈妈,大一时说出这样话比较多,效果也是惊天动地的,妈妈就比较怂,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大二了说出这样的话比较少,妈妈有时候强怼了一下,孩子就会说现在活得好好的,目前还不想死。

妈妈怕接孩子的电话,每次聊天的过程都充满了痛苦与不确定,感觉自己是墙头草,摇摆不定,犹疑不定,心绪不定,低在尘埃里,任由孩子摆弄,只求天下太平。

  //  

母女(子)关系其实也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而糟糕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因为缺乏“界限感”造成的。“界限感”的基本原则是:管好自己的事,不干涉别人的事,顺应老天的事。

但是,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界限感很难区隔清楚,妈妈与孩子是不同的两个个体,母亲是母亲,孩子是孩子。作为个体,面对相同事物,各自有自己的感受,一旦一方干涉另一方的感受,被干涉的一方的行为就会变得失调。

曾奇峰说:最糟糕的妈妈是完美的妈妈,第二糟糕的才是忽略孩子的妈妈。完美的妈妈会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孩子有一点不好,就会觉得是自己不好,会有羞耻感,更加控制孩子。这个模式下,孩子负责不完美,妈妈负责完美,他们就成了共生未分化的一对。妈妈追求完美,孩子自我功能抑制。但孩子要成长,是一定要攻击父母的,如果妈妈防守得太完美了,孩子就会自我攻击。

从这段话中,我们最少可以了解到,妈妈首先要建立界限感,孩子的事由孩子自己去解决,尊重孩子的决定,不干涉孩子的行动,即便是错了,也不要紧,把掌控情绪的权力交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把妈妈当成自己情绪的垃圾筒。

支持孩子建立自己的情感支撑体系,恋人、朋友、同学、老师等等,学着在平等的沟通中发现情绪的真相,找到情绪发泄的出口。

鼓励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不了解的东西不评价,对不认可的东西不拒绝,把孩子推得远一点,把自己照顾得好一点,而不是捆绑在一起,心甘情愿地关照孩子的点点滴滴,俯首帖耳地接收孩子的五味杂陈。

  //  

日复一日无私的照顾与呵护是母爱的无私与伟大,适时放手得体退出是母爱的智慧与圆融。

妈妈 音乐: 赵雷 - 赵小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这么温和,为何孩子总歇斯底里?
年纪越大,越要学会做一个“自私”的人
爸妈,我就怕你们对我太好
警惕心理创伤,阻断生命之河
10 件小事,建立孩子健康的边界感
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父母该如何应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