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卫·霍克尼||一个真实的传奇


大卫·霍克尼

1937年生于英国

自画像,1954


46岁的大卫·霍克尼(吉姆·麦克休摄于1983年)

在好友卢西安-弗洛伊德2011年去世之后,74岁的艺术家大卫-霍克尼被推选为“最具影响力英国艺术家”。霍克尼而今被称为英国艺术教父,因为他足够老,也因为他足够伟大。用“最具影响力”来形容霍克尼并不是口说无凭:在2011年,英国民众为1000位英国画家及雕塑家投票,最后,当年74岁的大卫·霍克尼击败了英国当代艺术家格里森·派瑞(Grayson Perry)、当红涂鸦艺术家班克西(Banksy),英国波普先锋彼得·布莱克(Sir Peter Blake),以及英国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艺术大师特纳(J.M.W。 Turner)、庚斯博罗(Thomas Gainsborough)、培根(Francis Bacon)以及弗洛伊德(Lucian Freud)成为了英国人心中“最具影响力英国艺术家”。

在西方艺术史的论述中霍克尼被归入波普艺术家一栏,霍克尼却自称“只做了5分钟”波普艺术家。在众多的身份中,他偏爱“图像制作者”这一称谓。

图像、观看、艺术、生活,这些是霍克尼自述中所常提及的字眼。他曾说:“我坚信艺术应当是非常令人愉快的。我认为彻底绝望的艺术本身就自相矛盾,因为之所以要有艺术就是为了对抗绝望。”

大卫·霍克尼的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作品横跨了各种媒材,从绘画到风格独特的照片拼贴作品,从录像装置到歌剧舞台设计均有涉猎,他从油画、版画、水彩到摄影、舞台设计,iPad绘画,他尤其对摄影情有独钟。并以独特的视角颠覆了对西方绘画的认知,深深影响了诸多后辈艺术家。他从不停止对新媒介的尝试,在众多的艺术实践中,这位“图像制作者”有一个始终不懈探求的问题:我们如何观看?

贡布里希有《艺术的故事》一书结尾,  将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与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并举

《两名年轻男子》

1966年,英国

大英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2017年“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展品之一,“大英博物馆百物展”的第94件展品《两名年轻男子》(Two boys aged 23 or 24)是霍克尼的早期作品,创作于1966年,是为配合出生于埃及的希腊裔诗人C. P. 卡瓦菲(Cavafy)的一组诗创作的系列版画作品之一。


同系列版画:《亚历山大的卡瓦菲肖像》(Portrait of Cavafy in Alexandria,1966)

同系列版画:《烟草店的窗子》(The Shop Window of a Tobacco Store,1966)


同系列版画:《停了下来》(To Remain,1966)


同系列版画:《可爱的白花》(Beautiful and White Flowers,1966)

如果说在诗人卡瓦菲之外,还有谁曾对这幅用线条勾勒诗意与温情的画作有所影响的话,毕加索(Pablo Picasso)定是其一。自霍克尼的学生时代起,毕加索的艺术理念就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重影响正是在1960年代的一些创作中初见端倪:

大卫·霍克尼《W. H. 奥登》,1968

与毕加索在1920年为音乐家伊戈尔·菲德洛维奇·斯特拉文斯基(Igor Fedorovitch Stravinsky)创作的肖像画相较,霍克尼寥寥数笔画出的诗人奥登(Wystan Hugh Auden)同样都是简洁的线条,不带有一丝阴影,形神兼备,令人印象深刻。

毕加索《斯特拉文斯基》,1920前后


1966年,年轻时的大卫·霍克尼


《我们两个男孩紧紧胶着着》(1961年)

1961年,就读于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年仅24岁的大卫·霍克尼画下一幅名为《我们两个男孩紧紧胶着》的作品。这也许是他对自己性倾向的最初认知。

因为这幅貌似抽象的图像在54年前诞生之时,便将晦暗隐涩的一切昭然若揭:白色线条绘就的手臂体现出拥抱,紧促的短线条将两个人物紧密缝合,弥漫四周的是飘忽的笔触和少女涂鸦般的潦草心形图案。

《第三幅爱的绘画》(The Third Love Painting),1960年,现藏于泰特美术馆

霍克尼5岁时,美术老师要求他画下他的家,男孩画下了前院、后院、附近的马路、大树等,在一张画纸上画下了他所知的一切。老师告诉他,你画错了,你不可能以一个角度看到所有这些事物。“然而这个孩子没错,他就像你要求的一样,向你展示了所有组成了他的家的部分。”霍克尼的绘画中有着“不正确”的透视关系,或说在大部分情况下,霍克尼对“正确”的焦点透视不感兴趣。

他常以这样的一个例子开始对于自己绘画中“不正确”部分的解释:“要是你愿意的话,试试以一个独眼巨人的视角看看这个世界吧,哪怕只是一秒也好。但是那并不是我们在世界中生活的方式。”

Doll Boy, 1960-61

1962年从伦敦毕业后,霍克尼大部分时间都在美国生活及创作。其最出名的“泳池系列”便是在这个时期的创作,也是他最喜欢的主题之一。画面采用色彩平涂,构成简洁,几乎被蓝色统治。乍一看,整幅画面给人以静止,甚至凝固之感,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在看似静止的画面中,却蕴藏着一种潜在的运动和力量。

他采用了当时还是新材料的丙烯作画,对水及光的画法更是开创先河,加上像广告喷画式的风格,令他成为英式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他本人拒绝这个标签。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他转向更传统的具象绘画方式,其中他的一些肖像画引起一些人注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时候,他画的游泳池系列一直都是他最喜欢的主题之一。70年代,他开始做舞台设计。80年代,他尝试摄影制作,例如,照片拼贴画。

1962年从伦敦毕业后,大部份时间都在美国生活及创作。其最出名的“泳池系列”亦是在加州居住时的创作。1964年,霍克尼移居美国,大胆尝试波普艺术。在那一时期,他创作了“游泳池”系列画作,之后,霍克尼的用色愈加大胆、丰富。

回望霍克尼至今的所有创作,你可以看到其60年代的大量作品都泡在水中,泳池、沐浴以及其对彼得的大量肖像创作,也许这就是告白的方式。这也是霍克尼作品最完整真实的样貌,正是肆意优美交织着严苛现实主义,再以纯粹绘画技巧将之缝合。

他是公开的同志艺术家。他公开意指同性爱情的作品,充份表露出对男性的仰慕及描绘出真实的同志生活,让他受到指责,因为当时在英国,同性恋行为并不合法。


《水花四溅》,1967年

男人跳入水中,溅起漂亮的水花,在泳池里的也是男人,池水在阳光下泛着浅浅的蓝光。在泳池里的也是男人,溅起漂亮的水花,因此画面上只见水花不见人。泳池就是他自己家后花园的泳池,池水在阳光下泛着浅浅的蓝光,房子就是一如画上的模样,平平的一层,被蓝天衬托着。直直竖立的棕榈树,散发着凉意的矮树丛。

这就是他的生活,这一系列作品中,有从不同的角落和阴影里钻出来几个年轻男孩,赤条条地跳进泳池嬉闹,翻入水中倒立,将赤脚伸出水面,然后赤裸在游泳池边,或者趴着,或者躺着,或者坐着,沐浴有些温热的阳光,相互间交换着暧昧的微笑。男孩子挂着一幅女孩儿似的表情。

Afternoon Swimming, 1979  


1964年,当霍克尼,第一次来到美国西海岸,就爱上了这里的,阳光、色彩、空间和人。

直至1978年,霍克尼在好莱坞,比华利山上购入一处房产,从此定居于洛杉矶,他家中的这个巨大的游泳池让他在这段时期遇到了他的同性爱人,暨学生彼得·施莱辛格。

彼得是霍克尼的情人兼学生,他沉默的性格、优雅的身影成为大卫·霍克尼的灵感来源,以他为原型,霍克尼创作出大量的的泳池系列作品,把自己满满的欲望撒向彼得的身上。

在他的作品里,最根本的不是形式上的语言, 而是艺术家的情绪,他对生活的态度 : 那种细致,那种超脱,那种不入主流,但又让主流不得不服的自信。


他的画写实中略带变形,既有精细的照相写实,又有变形夸张的拼合,人与存在、人与社会,细微奥妙的变化,深藏在他的作品之中。



《克拉克夫妇》,1970-1971年

他艺术生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克拉克先生和夫人珀西》便描绘了他的朋友,记录了英国时尚设计师奥希·克拉克和他的新婚妻子塞西莉亚的生活图景。室内的温馨与夫妻的冲突构成情绪张力,同时浅调软性的家什与人物深色庄重的衣服构成色彩张力,使得整个画面意味深长。

这幅画作在2005年入选“英国收藏的最伟大的10幅画作”,他也是唯一在世的艺术家。

《我的父母》(My Parents),1977年

未完成的自画像(Model with Unfinished Self-Portrait) 152x152cm 1977年

霍克尼和他的爱人同出现在画中

如今已经77岁的霍尼克依旧不屈不挠的进行绘画创作。最近,他在创作一系列肖像画,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有新作产生。“如今,我在尝试着创作一个系列的肖像画作”他说,“根本就停不下来。”

John Baldessari,   December 2013.  

渐渐地,霍克尼的绘画,开始转移到写实风格当中,他开始给家族亲戚与朋友作画,描绘这些人的生活细节与情绪变化,

2015年11月,霍克尼在他洛杉矶的工作室中为艺术家塔奇塔·迪恩11岁的儿子Rufus Hale 鲁弗斯作画

艺术家塔奇塔·迪恩11岁的儿子鲁弗斯

大卫·霍克尼2016年3月在他位于洛杉矶的工作室中。

“停下来,看一看你能画的东西,画下你能看到的东西,东西更多,视角更宽广。”

当他通过他的画笔,让我们走进了一个个人物的真实内心世界时,我们也走进了他的个人世界。

拼贴摄影、观看与真实

在霍克尼六十年的艺术创作历程中,绘画和摄影成为他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曾说:“摄影从绘画而来,现在又将回归绘画”。1959年,霍克尼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抽象主义占据了艺术界的主导,可是他完全没有随波逐流,他的作品色彩艳丽,带着原始主义色彩。随后,霍克尼创作了大量的肖像画,颠覆英国传统肖像画的主流。

1977年展览“春至”展出了一系列iPad画作以及视频影像作品,描绘了位于英国东约克郡的沃德盖特地区的风景。霍克尼在他73岁时拥有了第一台iPad,并很快熟练运用掌握,其后,他对这种新型媒介十分痴迷,在iPad创作了大量艺术作品。

霍克尼在iPad上的画作更为随性,主题包括户外风景、室内小景、植物等。“我能在6点画一幅日出,到7点,我的朋友就能看到。”,霍克尼说,“我在iPad上作画的时候脑中就规划好了它被印刷出来的特定尺寸,所以针对情况,我笔触风格的运用会大有不同。

除此之外,展览中还有视频装置作品的呈现,2010年,艺术家开始关注影像艺术,并不断为他的艺术创作进行尝试,正如此次展览的作品一样,他用多组摄像机拍摄多角度的场景,从而呈现更为宏大和完整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效果。

彼得·施莱辛格的拼贴照片,1972

看霍克尼你要懂得欣赏,水平淡而充满激情,就是《一个艺术家的自画像》

霍克尼还拍照了赤裸的男孩在泳池里游泳的照片,满满地贴了一墙,池边一个穿着红色西服的男孩,死死地盯着水里裸泳的男孩,是目不转睛地凝视。为了创作这样一幅画,霍克尼专门找了一个男孩子拍照片,逆光地站在林间的道路上,支棱着手,呆呆地看着路上,好象地上记载着自己的简历。这模特儿做得好,霍克尼就把他画在了自己的画上。名字却叫做《一个艺术家的自画像》。

也许是要用那个男孩暗示自己的存在。阳光在水中映射出网状的光影,也被霍克尼敏感而巧妙地提炼成图案状的水纹,并且映射在像青蛙一样游在水中的人体上。远处是简约的暗色山形。你看霍克尼的画,总会有这样的感受,这是世界上里一个虚拟而真实的故事。

《艺术家的肖像(水池,人和他的影子)》 1972

大约从1968年开始,霍克尼用照片作为绘画创作时唤起记忆的工具,同时,他也质疑照片是否能够呈现真实的“观看”。为此,霍克尼在完成《艺术家的肖像(水池,人和他的影子)》这幅作品时找来朋友彼得·施莱辛格(Peter Schlesinger),分五次拍摄他站立并低头向下看的照片。他发现,局部拍摄再叠加在一起的照片比一张完整的广角镜照片更加贴近真实对象。


《洛杉矶蒙特卡姆大道,我的家》,1982

这幅拼贴摄影意味着霍克尼在此前关于摄影、观看与真实的思考上的突破。此后,他又充满热情地将这种创作方法用于肖像摄影中。

整个70年代,霍克尼始终进行着这种拼贴式的摄影创作。他逐渐意识到,照片里的内容或者物与物的关系不够明晰的话,照片的组合就会是乏味的拼图。1982年的某个早晨,霍克尼无意间拍摄了几组在家里行走时的照片,当他把这些照片冲印出来并完成拼接之后,惊喜出现了:时间与空间都仿佛凝固在这幅图像里,每一张零碎的照片都好似蕴藏着一个隐秘的故事。

《我的母亲》,1982

传统观点认为,立体主义催生了抽象主义,而霍克尼则从立体主义中看到了更接近真实的观看方式:我们并非以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的焦点透视那样的方式观看世界,而是在双眼不停歇的移动中,从多个方向看去。霍克尼对定点图像的质疑导向了此后用宝丽来相片进行拼贴摄影的实践。

《诺亚与比尔·勃兰特》,1982

《梨花公路》,1986

1986年4月11日至18日的一周内,霍克尼创作了他最具代表性的拼贴作品《梨花公路》,这件作品也被他视为当时摄影创作阶段的尾声。乍看之下,这张拼贴照片几乎像是在同一角度拍摄的,因为照片上存在的所有空间都真实可信,但又有不同寻常之处。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不只表现了美国西部一个广阔空间内的十字路口,而是司机与乘客双重视角的记录。在大路右侧,你好像是司机,要看清路牌与地标;在大路的左侧,你又好像是一个乘客,灌木、易拉罐、路边的一切随着车子的缓缓行进尽可收入眼底。

78岁的白发霍克尼打开他的iPad,播放出旧片,邀请我们盯着视频里那个48岁的金发霍克尼,专心看了五六分钟。

霍克尼的作品让你一看就觉得这是这个时代的艺术——无论是人物还是景观,它与整个时代的大风格一致,在这一点上没有其他画家可与之相比。霍克尼已经画了60年,就画每个人都可以感到熟悉和亲切的日常;他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出名,并且一直红到了现在。

著名时尚摄影师塞西尔·比顿(Cecil Beaton)这样形容自己的好友霍克尼:

“大卫总是面带笑容,在他眼里,生活就应当是充满欢笑和喜悦的乐园。大卫从来都不会厌倦画画,他有着绝对娴熟的技巧,并且对艺术有着最纯粹的的热忱。在如今这个充斥着虚假和阴谋的艺术世界里,大卫是完全自然且本真的那类人。”

旅居海外30载,隐居乡间8年,这位当时77岁的老画家,曾在14年被推上了舆论的焦点。因为霍克尼拒绝了英国女王作像的委托,“我回答他们说,我正在画当下英国的风景,当下的英国人民,她的国家。”后来霍克尼在接受BBC采访时,他表示女王是个“了不起的人”,“但是我画人一般只画自己的朋友,我对拍马屁不在行。”

而在1990年,他还拒绝了爵位,“因为那时候我住在洛杉矶,我觉得这不太合适。我不认为生命就是关于奖赏。”他说,“我会把它们都扔在抽屉里。它们对我来说没什么价值。我更看重生命中的友情。”

霍克尼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英国“国宝级”艺术家的原因或许只是因为:在当代艺术的喧嚣纷杂中,他用自己的坚持延续绘画的可能,并用绘画这种方式去描绘这个时代或许依然明朗、清澈,简单、亲切的那一面。

霍克尼的想象总是和他同样强悍的自信搭档,经他描述就成了魔幻现实。比如,他相信凡·高如果生活在当代,一定会像他一样,用iPhone画素描,然后在每个早晨,将画作发送到弟弟提奥的收件箱里。他在5年前第一次拿到一个iPad,立刻发短信告诉盖福特,在iPad上作画是比用iPhone大多了的乐子,“凡·高会喜欢这个的,他还会用它写信”。继而他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告诉盖福特,如果有了iPad,毕加索也会喜欢得发疯。

大卫·霍克尼与卢西安·弗洛伊德(给大卫·霍克尼画肖像的弗洛伊德)

邂逅中国画与iPad

在霍克尼的艺术生涯中,拼贴摄影的独特意义在于以照片为媒介,探索了从观看到图像的种种可能路径,以此对比传统图像制作中呈现真实世界的方式。

1983年,霍克尼曾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花三个小时观赏了王翚等人创作的《康熙南巡图》,这天被他形容为“一生中最兴奋的一天”。数年后,霍克尼和菲利普·哈斯(Philip Haas)合作拍摄了影片《与中国皇帝的大运河一日游,或曰表面即错觉而深度亦然》,他撰稿、导演,并出演了那个讲述者的角色。


纪录片《与中国皇帝的大运河一日游,或曰表面即错觉而深度亦然》,1989


霍克尼在分析短片:《康熙南巡图》中的散点透视

在上面这段短片中,他将意大利18世纪画家卡纳莱托(Canaletto)的画作《从西南眺望圣马可广场》与《康熙南巡图》作对比,认为意大利的绘画是一个向外看的窗户,摄影也是如此。而相比之下,中国的绘画则是可游走的画中世界——不论是卷轴画中的人物楼阁,还是瓷器上的竹石花鸟,中国的图像制作从来没有以照片式的视窗方式来表现画面。

卡纳莱托《从西南眺望圣马可广场》,18世纪20年代

《康熙南巡图》第七卷局部(加拿大艾伯塔大学博物馆藏),1698

《康熙南巡图》第三卷局部(大都会博物馆藏),1698

卷轴画的形式使观众必须在移动的视野中欣赏作品,由于艺术家没有用透镜,画面中也没有阴影,也因此,多重空间的共融在画面中成立了。中国卷轴画的移步换景和散点透视解放了观看者的眼睛,从而获得咫尺千里的视觉体验,这给反对单点透视的霍克尼带来了极大的惊喜。

《沃德盖特树林,冬天》,油画,2006

 “摄影从绘画而来,现在又将回归绘画”。在拼贴摄影的集中创作告一段落之后,霍克尼回归绘画,在水彩、油画、素描、甚至iPad的绘画实践中继续着这种观看方式。

《丘陵间的路》,油画,1997 

拼贴的布面油画、丘陵间可游走的盘旋道路……这些都延续了霍克尼此前在“观看”上的探索与思考。2010年,73岁的霍克尼拥有了第一台iPad并很快掌握了用它作画的技能。次年初春,他用iPad画出东约克郡普通的道路和树木的风景,记录了那一年春天的到来。

《春天降临沃德盖特》,iPad绘制,2011 

同一时期,霍克尼还试图用多个屏幕的影像来复制80年代的宝丽来拼贴照片。“不要忘了,画笔、铅笔也曾是科技产物”,在霍克尼眼中,艺术从来不缺新的媒介,而新技术的使用是他不断贴近真实的尝试。也许有一天这个老问题能获得解答:

我们所见到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

霍克尼画风景(附有霍克尼风景写生的视频)


本文内容收集网络资料整理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作品欣赏
大卫霍克尼:摄影从绘画中来,现在又将回绘画中去
MDBJ | 不老顽童——英国最著名的当代画家大卫·霍克尼
大卫·霍克尼:为什么我们不能相信照片?
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
【A&F故事】大卫·霍克尼:我从未看得如此真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