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研究2:睡眠不足的人更冲动?
文:何小圣
来源:小圣说何(ID:XSSHe2020)

篇首语:本文分享的内容主要是近些年国内外心理学的相关研究结果。笔者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后,结合实际生活,尽量通俗地给大家进行讲解和说明。如果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能够让大家在生活中有所运用,使生活更加如意,那笔者就心满意足了。

 ●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低对人的行为有哪些影响的相关研究,在其中发现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内容,也有一些生活中的启发,因此和大家分享一下。提前剧透,主要内容是睡眠不足会影响人们的冒险行为。

 ● 在介绍具体的研究之前,需要先说明一个情况:一般而言,研究睡眠对人的影响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一个是睡眠的时间,一个是睡眠的质量。但是呢,因为睡眠质量的测定缺乏准确的量化标准(也就是很难对睡眠质量进行一个评分),所以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以睡眠时间作为变量去进行研究。可能有些人会产生疑惑:这样做是不是不够严谨?也许我睡眠时间短,但睡眠质量高呢?这是不是那些睡眠时间短且质量差的人不一样呢?确实会有一些差异,但不大。原因在于目前大量的研究都表明,睡眠时间的长短是衡量睡眠质量的最主要指标。当然,还有一点可以打消大家的顾虑,当我们做大量本的研究调查时,可以控制这些变量对结果的影响程度。

● 太专业的内容不说太多,进入正题。近些年多项研究都证实了睡眠剥夺会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精神烦躁,进而导致个体对风险情境的感知和识别能力的降低,表现出更多的风险趋近行为。这句话可能有点绕,简单说就是:睡眠不足的人,面对一些有风险的事情时会认为其风险很低,甚至感受不到其风险在哪里,从而去做那些原本不愿意做的有风险的事情。一些严谨的朋友在看到这个结论时可能会纠结于“睡眠不足的人”,睡多长时间算睡眠不足?如果有这样的想法,我会觉得你很严谨,很学术。当然,你也很有可能是为了对号入座。

● 那下面来说明一下。首先,实验中的睡眠剥夺一般分为两类,急性睡眠剥夺慢性睡眠剥夺急性是指一次性剥夺你的睡眠时间,比如今晚刷夜通宵不睡(完全剥夺),或者今晚睡觉时间减少为平时的1/3(部分剥夺)。慢性是指连续两周,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状态。回到刚才的问题,睡眠不足的人可以是急性睡眠剥夺的人,也可以是慢性睡眠剥夺的人。也就是说,刷夜甚至连续刷夜,或者连续两周及以上每天睡眠不足六小时的人都很有可能出现风险趋近行为,以及大脑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精神烦躁等症状。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研究都是大样本研究,放到个体身上未必出现这样的情况,但出现这样情况的概率一定比较大。所以,该注意的地方还是要注意的。

● 应该有人关心风险趋近行为,具体会有哪些表现。2010年一项涉及10718名中学生的研究、2011年一项涉及12154名中学生的研究,以及2012年一项涉及11240名中学生的研究表明,与平均睡眠时间为9小时的中学生相比,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的中学生的冒险行为有明显的增高,平均睡眠时间小于5小时时,各项冒险行为指标达到最高值。而这些冒险行为具体包括:叛逆,吸烟、饮酒、药物使用、反社会行为、追求刺激、帮派卷入、不安全性行为等一些风险模拟任务实验结果显示,睡眠剥夺的大学生与正常睡眠的大学生相比,前者更容易出现闯红灯行为,而且过马路时允许自己和迎面而来的汽车之间的距离更小

● 肯定有人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睡眠不足就更加愿意冒险?其实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是比较麻烦的,因为原因复杂,而且基本都是生理层面的。所以我打算简单介绍一下就好。(内容比较专业,不愿意看的可以跳过。)

首先,睡眠剥夺会使得背外侧前额叶(大脑的一个部位而已,别慌)的激活程度会降低,而大脑的这个部位会负责抑制我们的冲动,它的激活程度降低了,那抑制能力就会下降,我们的冲动和冒险行为就会增多。说白了就是睡眠不足,大脑就难以抑制我们的一些冲动想法和行为。

其次,睡眠剥夺后大脑中与奖赏相关的区域激活程度增强,造成对奖赏的敏感性上升和对冲动的控制力下降。同时还会使得个体对概率变得不敏感,而对可能出现的积极结果更敏感。所以个体会忽视高风险,注重高收益。大白话解释一下,睡眠不足后我们的消极情绪增加(不高兴了),所以我们会通过寻求奖赏来产生积极情绪(变得开心),所以就更加看重那些奖赏,而忽视了风险。

最后,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导致大脑多巴胺传递增强,导致个体的奖赏阈限减小,从而表现出偏爱即可就能得到的小奖赏。所以睡眠剥夺后,人们会表现出对即可奖赏的偏好和对延迟大奖赏的兴趣降低。这也是冒险行为的原因之一。解释一下,就是说长期睡眠不足,我们就会对小奖励更加敏感,对当下的奖励更加在意,所以当下有一些小奖赏,我们就会觉得很有吸引力,从而忽视了风险。好了,大概就解释这么多吧。太多的脑科学和神经科学解释,会让我们更加迷茫。

分享这么多,有什么用呢?

一方面是警醒,这些研究告诉我们,睡眠不足会导致我们在生活中更容易冒险,会让我们觉得原本危险的事情不那么危险。因此,我们可以注意一点,一是可以去改善自己的睡眠情况,二是在缺乏睡眠的时候谨慎做决策。

另一方面是帮助我们理解一些事情,例如刷夜之后人会变得冲动等等。如果有朋友在缺乏睡眠的时候做一些不太合理的决策,我们可以适当的引导他们。当然,也许聪明的你,还能将它开发出更多的用处来。

参考文献
Berger, R. H., Miller, A. L., Seifer, R., Cares, S. R., &Lebourgeois, M. K. (2012). Acute sleep restriction effects on emotion responses in 30-to 36-month-old children.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21 (3), 235–246.
Cardinali, D. P., & Esquifino, A. I. (2012). Sleep and the immune system. Current Immunology Reviews, 8 (1), 50–62.
Kahn-Greene, E. T., Killgore, D. B., Kamimori, G. H., Balkin, T. J., & Killgore, W. D. S. (2007). The 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symptoms of psychopathology in healthy adults. Sleep Medicine, 8 (3), 215–221.
Lei, Y., Wang, L., Chen, P., Li, Y., Han, W., Ge, M., … Yang, Z. (2016). Neural correlates of increased risk-taking propensity in sleep-deprived people along with a changing risk level. 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 11 (6), 1910–1921.
刘晓婷, 张丽锦, 张宁. (2019) 睡眠质量对冒险行为影响的证据及解析. 心理科学进展, 27(11), 1875-1886.
Mullette-Gillman, O. A., Kurnianingsih, Y. A., & Liu, J. C. J. (2015). Sleep deprivation alters choice strategy without altering uncertainty or loss aversion preferences.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9 (352), 352–364.
Owens, J., Wang, G., Lewin, D., Skora, E., & Baylor, A. (2017). Association between short sleep duration and risk behavior factors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leep, 40 (1), 1–10.
Thomas, M. L., Sing, H. C., Belenky, G., Holcomb, H. H., Mayberg, H. S., Dannals, R. F., … Redmond, D. P. (2003). Neural basis of alertness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impairments during sleepiness. i. Effects of 24h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waking human regional brain activity.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9 (4), 335–352.
Uy, J. P., & Galvan, A. (2017). Sleep duration moder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sula activation and risky decisions under stress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Neuropsychologia, 95 , 119–129.
Vermeulen, M. C. M., van der Heijden, K. B., Benjamins, J. S., Swaab, H., & van Someren, E. J. W. (2017). Memory effects of sleep, emotional valence, arousal and novelty in children.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26 (3), 309–317.
Wong, M. L., Tseng, C. H., Wing, Y. K., Rusak, B., Lee, T. M. C., & Lau, E. Y. Y. (2017). Impact of habitual short sleep and perceived sleep need on risk-taking in young people. Sleep Medicine, 40 , e179.
作者简介:何小圣,微信公众号:小圣说何(ID:XSSHe2020)。每周三篇,心理咨询案例分享、心理效应分析、心理学研究结果应用,小圣带你了解不容易看见的心理学。
责任编辑:小鲸鱼 八角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些关于睡眠的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这10种危害健康的习惯,我猜你能有8个...
谷爱凌自曝「秘密武器」!我和天才少女只差10个小时的睡眠?
那些经常睡不够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看完再也不敢熬夜了!
为什么有的人一天只睡 4 小时也很精神,而你睡 8 小时还困?
TED演讲:睡好觉到底有多重要?睡眠越少,生命越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