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述百练:苏轼“以诗为词”

材料一

词原本是当时为了配合流行乐曲而填制的歌词,多用于公私宴饮、市井娱乐,即为了“应歌”与“佐欢”,故被称作“艳科”。而诗的表现疆域是无比广阔的,只要是“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等一切外界事物,只要为诗人“耳目之所接”,并且“杂然有触于中”,就都可以“发于咏叹”。苏轼彻底冲破了词为“艳科”的牢笼,把词从相思春念、儿女情长的樊篱中解救了出来,将词的题材引向更广阔的表现空间,“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写”,政治情怀、报国壮志、民生疾苦、农村生活、朋友情谊等等全部涵盖进去。

苏轼之前,无论是花间词派的“婉丽绮靡”,还是“一冯二主”的亡国之音,其实风格都大同小异,都没有摆脱“香软”“婉约”的限制。严肃的题材和崇高的格调,似乎是词体所不能承担的。苏轼认为词只有像诗人的诗歌那样雄豪,甚至干脆就是诗人之诗,不过句子尚须保持长短不齐,才不再是“小道”。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将诗中常见的乱石穿空、江水拍岸等广阔壮美的意象写入词中,以一个诗人的敏感,捕捉到一股豪放之气,一洗脂粉俗气。这就打破了“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大大提高了词体的表现力。

苏轼之前的词,大多是应歌而作的代言体,词有调名表明其唱法即可,所以绝大多数词作并无题序。苏轼在词中与诗一样大量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使词的题序和文本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如《水调歌头》的题序,交代了词的写作时间、地点和创作缘起,丰富和深化了词的审美内涵。大量典故入词,使词既可以浓缩性地叙事,也可以曲折深婉地抒情。如《江城子·密州出猎》用孙权射虎的典故来替代性地概括作者射猎打虎的过程,用冯唐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壮志,又蕴含着自身怀才不遇的隐痛,增强了词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词最初只是用以演唱的“曲子词”,诗的地位要高于词,词要合乐、谐律。苏轼突破了音乐对词体的束缚,把它由一种依赖音乐传播的歌词变成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如他的《蝶恋花》,按照词律,这一词牌本为双叠,上下片各四仄韵,字数要相同,节奏要相等。而这首词因为前后感情色彩不同而节奏各异,不能说是词牌本色,一定是受到了移诗律以填词的影响。有人认为苏词“不协音律”,其实苏轼并非不懂音律,当他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与音律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会对音律作调整,以适应内容的表达。

(选自《苏轼“以诗为词”的表现》,有删改)

材料二:

从维护词体的独立地位,使其不至于流于诗、合于诗的动机出发,当时便有人反对苏轼这种“以诗为词”的做法,如陈师道指出其“虽极天下之工,而要非本色”,李清照更言苏词“皆句读不葺之诗”“往往不协音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欲采用此种文体进行创作,必先具有一种与此种文体“要眇宜修”的特性相吻合的悱恻幽约的情思,才易于发挥词体的特长功能,才可能创作出本色当行的精美词作。唯有天生具有此种心性与情思,因其心境常与词境相合,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纯粹的词人。秦观灵心悱恻,善怀多感,故其词极具倩美神韵,本色当行。而以此种情思为诗,诗亦不免沾染上词的色彩,而招来“女郎诗”“诗似小词”之讥。与之相反,苏词则被称作“男性的词”“小词似诗”,盖其所欠缺者,亦即秦观所深具者也。从根本说来,唯有性格情思与一种文体的特性相吻合者,才能成为这种文体本色当行的作家。而苏轼“以诗为词”,不能成为当行本色的词家,其内因正须由此寻出。

晁补之说:“眉山公之词短于情。”所谓“短”者,应即在上述缠绵不解之一种。对于苏轼来说,决定了他缺乏缠绵婉结的情感的,正是他所特具的那种“苏轼式”风韵。何谓“风韵”?就其实质而言,实乃心性品格的外在体现。心性品格,则又为先天素质和后天修养所共同形成。由于苏轼吸收了儒家善处穷通、乐天知命,道家清静恬淡、逍遥齐物和佛家随缘而适、随遇而安的哲学观和人生观,再加上他浸心艺文的愉悦感和博学多识的成就感,以及具有充盈而溢的天分、才气,这便造就了他潇洒超旷的心性气质。苏轼的词中不仅有爱国之情、思乡之情、手足之情,而且同样有夫妻之情和男女之情。但即使在通常说来最容易产生柔婉深微、悱恻缠绵的情感的后两类作品中,他所表现出的仍然无不是那种一以贯之的“流行坎止”的洒脱情怀。这正是由其通脱的性格决定的。人们熟悉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能够证明这一点。他所偏好,所择取者,在那开阔的气象、高远的意境、随意挥洒的笔法、直率透彻的格调。因为唯有这些,才与他那潇洒超旷的性格心境相合,才宜于传达出他的这种潇洒超旷的性格心境。这样,其作品的风貌怎么可能与珠圆玉润、低徊唱叹或婉媚柔融、悱恻绵丽等本色当行一派的词作相一致呢?苏轼“以诗为词”,改变传统词创作固有面目的内部原因同时也是根本原因,的确在于其性情品格与词之文体特性不相符合,势有所不得不然也。

(选自刘石《苏轼“以诗为词”内因说》,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最初词是为了配合流行乐曲而填制的歌词,其功能也全部只是“应歌”与“佐欢”。

B.《水调歌头》既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C.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词体与诗有不同。

D.苏轼之所以擅长写本色当行的词,是因为他灵心悱恻,善怀多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不严格按音律填词,有的还不太讲究,但他并非不懂音律,只是有意强化词的文学性,弱化词对音乐的依附性。

B.苏轼的词气象开阔、意境高远、笔法随意挥洒、格调直率透彻,与本色当行一派的词作相比,风貌大不相同。

C.苏轼心性气质的形成,只是因为他吸收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部分哲学观和人生观,以及自身的浸心艺文和博学多识。

D.苏轼性情品格与词之文体特性不相符合,是他“以诗为词”,改变传统词创作固有面目的内部原因,也是根本原因。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论证材料一中苏轼对词体作出改变的一项是(  )(3分)

A.“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跋东坡<醉翁操>》)

B.“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能改斋漫录》)

C.“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碧鸡漫志》)

D.“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老学庵笔记》)

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

5.前人评价苏轼的词说道:“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东坡小令,清丽纡徐,雅人深致,另辟一境。设非胸襟高旷,焉能有此吐属。”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C 项。A.项“只是”错误,原文为“多用于”。B.前半句是针对《水调歌头》说

的,后半句是针对《江城子·密州出猎》说的,而选项将这两首词各自的特点混为一

谈。D.“苏轼”错误,由原文“秦观灵心悱恻,善怀多感,故其词极具倩美神韵,本色

当行”“而苏轼'以诗为词’,不能成为当行本色的词家”可知,选项张冠李戴 。

2.C 项。“只是因为……”错,苏轼心性气质的形成的原因除了该选项所说的,还具

有“充盈而溢的天分、才气”。

3.A 项。材料一主要讲苏轼对词的改变的贡献,而该项中黄庭坚这句话评价的是苏轼

的文章,并不是苏轼的词,所以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所述观点。

4.①运用了引用论证。如引用王国维的话写词体的特点。②运用了对比论证。如将苏轼

和秦观对比,写“心境常与词境相合,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纯粹的词人”。③运用了举例

论证。如举《江城子》一例,论证苏轼写“夫妻之情和男女之情”的词也表现出洒脱情

怀。(一个要点 2 分,两个 4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5.①将诗的题材引入词中,冲破了词为“艳科”的牢笼。②将诗风引入词中,打破了

“词媚”的传统观念。③将题序、用典引入词中,纠正了词创作手法单一的弊端。④将

诗律引入词中,突破了音乐对词体的束缚。(一个要点 2 分,三个 6 分,其他答案言之

成理,可酌情赋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词论
苏轼的豪放词:一片批评声中的革新
潘向黎:落落大方的宋,本色当行的词
在苏轼看来,什么样的词才是好词?
我国历史上十位最博学的文化名人
宋词漫话(十七)苏轼对词的革新和解放(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