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少帅要实施“东北易帜”,内外反对的声音不少,如何被一一解决

编辑搜图

张作霖被炸身亡

1928年6月4日,北洋政府最后一任元首、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从北平返回奉天老巢(今辽宁省沈阳市),其专列行至奉天南面皇姑屯一带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伏的炸药炸成重伤致死。其长子、人称“少帅”的张学良假扮士兵,乘坐火车秘密返回奉天城,接掌了东北地区的军政大权,成为奉系军阀的新一任首领。

但张学良上任后,面对的却是内外交困的局面。在山海关外,北伐军已经接管了平津地区,并集中主力与奉军在冀东对峙;在关内,日本关东军虎视眈眈,不仅唆使侨民频频制造事端,试图制造混乱,还调集18000名士兵,高唱着《南满是我们的家乡》,在奉天城外大搞军事演习,试图一举吞并东北。

编辑搜图

张学良剧照

少帅内外交困,决定归顺北伐军

面对巨大的军事压力,张学良别无他法,只能在日寇和南京国民政府之间选择一方为盟友;考虑到自己身负的国仇家恨,还有日寇在东北越来越大的胃口,张学良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他向蒋介石发电报,陈述爱国爱乡,不敢后人,决无妨碍统一之意”蒋氏也投桃报李,承诺只要东北方面同意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其他一切问题均可商量。

张、蒋一拍即合,约定1928年7月22日东北全境宣布易帜。可惜,在这一约定的日子里,东北全境并没有如愿挂上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南京方面还收到了张学良的电报,声称:“顾虑桑梓目前危险,不克立时践约。”这倒不是张学良坐地起价、出尔反尔,而是他真的遇到了巨大阻力。

编辑搜图

日本关东军

多股势力强烈反对,东北易帜延期

首先自然是日本人方面。他们听到消息后,立即派出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出面,向张学良当面表示坚决反对奉系向南京国民政府妥协;8月6日,曾两度出任日本驻华公使的林权助代表日本政府面见张学良,转交了首相田中义一反对易帜的信函,并威胁道:“不幸倘若东三省蔑视日本之警告,擅挂青天白日旗,日本必具强固决心,而取自由行动

其次,奉系内部高层杨宇霆、张宗昌等人也公然反对易帜。杨宇霆长期担任奉军参谋长,东三省总参议,在奉系内部地位举足轻重,他多次主张:不换旗,主动在我;换了旗,就得听命于蒋介石,进退失据”。张宗昌是张作霖生前一手扶持的山东督军,麾下直鲁联军仍有5万余众,不容小觑。

编辑搜图

杨宇霆剧照

借南京政府对抗日本,慷慨激昂说服内部

面对内外两股反对力量,张学良虽然宣布暂缓易帜,时间推迟3个月,但私底下却紧锣密鼓的的进行准备。面对日本人的外交压力,张学良一律上交南京方面处理,“外交问题完全由国民党中央政府统一办理”,“若不与国民政府充分接洽,纵然解决,亦恐他日再起纠纷”蒋介石为了东北早日归顺,对张学良推过来的问题一律照单全收,并请英、美等国向日本施压,逼迫日寇最终承认东北易帜是“中国内政问题”。

解决了日寇的问题后,内部的反对力量就相对容易处理一些。针对杨宇霆等人妄图左右逢源的态度,张学良旗帜鲜明的进行反驳,明确指出:日寇势力已经遍及东北,如果与其联合,那么不仅难以保持自主,还可能背上汉奸卖国的骂名。日本妄想挟持我们东北闹独立,俯首听命于他,做他的傀儡…换旗以后,如果北伐军要进兵关外,师出无名;而且只要我们拥有实力,是不会失去自主的

编辑搜图

直鲁联军

武力解决反对易帜的武装集团

对于手握重兵的张宗昌直鲁联军所部,张学良则更不客气,他指挥部队与前线的北伐军配合,在9月中旬发动滦河会战,将其5万残兵尽数包围缴械,扫除了反对东北易帜的最后障碍。1928年12月29日,东北全境降下五色旗,改悬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从此北洋政府彻底覆灭,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全国形式上的统一。

编辑搜图

东北易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北易帜[1928年张学良领导的历史事件]
东北易帜——张学良接受“招安”内幕,中华民国完成形式上的统一
从孩提到少帅之十二
北伐、清党与统一 | (四)东北易帜与中国统一
试问统一何等艰难?一览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边省政策与东北易帜
郭松龄为何忘恩负义倒戈反奉,原来他本身的性格就决定了一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