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241
《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二段,肾气与生命的阶段性及生殖能力的关系

   看第二段,264页的第二段。
   这一段是讲肾气与生命有阶段性,或叫生命节律,及生殖能力的关系。
   这一段原文是讨论肾气在生命过程当中起什么作用,实际上就是决定性的作用。肾气在人体生命阶段的过程当中,以及人体的生殖能力的有无的问题上,肾衰有无的这个问题上,它都是个决定性的作用。

   我开始讲《上古天真论》“天真”的时候,就提到了,天真是先天之真气,主要在本篇是讲肾气,当然也有其它藏气,其它藏气也叫真气,但主要是讲肾气,这一段,主要是讲这个问题了。
【原文】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耶?将天数然也?
歧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合,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歧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
歧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
   这不是吗?讲了生命阶段,主要是
 @ 女子以七岁为一个阶段,
 @ 男子以八岁为一个阶段,这是关于生命阶段。
   从第一阶段女子到第七阶段,那就算进入老年;男子从八岁第一个阶段,一直到八八六十四岁那就算进入老年。那是在《内经》时代,划分人体的少壮衰老这样的一个阶段性。
   但是《内经》划分生命阶段性,除了七七、八八的问题之外,也就是以七岁和八岁划分阶段之外,还有以十岁划分阶段的,关于生命的阶段性,还有以十岁划分阶段。将来后两节我们在讲到,《灵枢.天年》的时候,那就讲的是以十岁为一个阶段,《内经》关于生命阶段主要是这么两种。
   本篇涉及到生殖功能的问题,所以它是按女七,男八来算的。

   这首先的第一句话就提到,
“人年老而无子者,”- 这“无子者”是没有生育能力了,老年了没有生育能力了。

  是
“材力尽耶? 将天数然也?”- 这是人体精力枯竭了呢?还是与天赋的寿命,天赋的生命力有关系呢?
   “将天数然也”,你看我们在讲第一段的时候,我曾经提到过,这个“人将失之焉”,所以应该“将人失之焉”,那不把“将”字可以颠倒过来吗?我提到过这个问题,你看这里又出来了吧?它就把“将”字搁在前面了,“将天数然也”,抑或是天数所决定的呢?这个基本上又是和“天数”,又是和“材力尽”都有关系,因为天数到了或者说精力就枯竭。

  歧伯回答说,这个回答是先讲女子的生命,以及生殖能力的问题,先谈女子后谈男子。
  他说,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女孩子到七岁的时候,开始肾气旺盛起来,因此才有更换牙齿,把乳牙换成了恒齿。头发也开茂盛,这个“发长”是头发开始茂盛,这就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呢?就是二七一十四岁。
“二七而天癸至,”- 十四岁这个时候肾气就更旺盛了,相对来说,所以才有“天癸至”。
   (二七)“天癸”这个物质才发挥着作用,“天癸”看来是人与生俱来的。但是到肾气盛的时候,它的作用就要发挥了,这个“天癸”看来是和人体的生殖能力,密切相关的这么一种物质,它的作用发挥人就可以具备生殖能力。它枯竭了,没有了,人也就没有生育能力了。而这种物质是和肾气密切相关的,只有肾气旺了,它才开始发挥作用,所以叫做“天癸”,“天者先天,癸者水也”。
   我们在讲那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讲十干的时候,不是壬癸水吗?最后两个字属于水,甲乙属木,壬癸属水吗?这俩都属水呀,壬为阳水,癸为阴水;甲乙木,甲是阳木,乙是阴木。壬癸水,壬是阳水,癸是阴水,“天癸”是天一之癸水,看来是和肾关系最为密切了。
   肾主藏精,先天之本嘛,所以“天癸”就是这样一种物质,在肾气盛大的时候它发挥作用,它的作用发挥,就表现在人的生殖能力上,所以过去曾经把它说成是促生殖能力的那样一种物质,《内经》时候看到了这个东西的存在。

   由于“天癸”发挥作用了,叫做“天癸至”,发挥作用叫做“至”,所以才有
“任脉通,”- 冲任督带奇经八脉之一的任脉。
   任脉作用是什么呢?
   王冰在注释的时候讲了说“任主胞胎”。我们在讲经络的时候,讲过这个问题,尽管我们讲的时间比较少,但是提过这个问题,“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任脉主持一身之阴,所以“天癸至”,任脉就通畅了,“任主胞胎”,所以下面谈到生育能力问题。

“太冲脉盛,”- 这个太冲脉也旺盛了。“太冲脉”就是冲脉,冲为血海那个冲脉。

   由于太冲脉盛,任脉也通,所以
“月事以时下,”- 妇女月经就按时而来,按时而下。每月而来,所以叫月事,月月每月有事,“月事以时下”。

   所以
“故有子;”- 也就是说到“二七”,“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这个情况下,就具有了生殖能力,女子二七十四岁,到达这样一种生理状态下,就具血了生殖能力。

“三七,肾气平均,”- 三七二十一岁,“肾气平均”是指肾气更充足了,比一七、二七还要充足。

“故真牙生而长极;”- “而长极”其实是发长极。“真牙”就是智齿,最巅顶的、最末后边的牙齿所谓智齿,到三七肾气充足的时候就可以生智齿了,而头发也长得最茂密了,这是发育的这样一种现象,女子三七二十一。

“四七,”- 二十八岁,

“筋骨肾,发长极,身体盛壮;”- 到四七二十八是妇女最健康的时候,最强健的时候,所以筋骨也坚强,头发也长得最茂密,身体也最强壮。
   当然了,我们这里所说一七、二七、三七、四七,说是二十八,一般的说还是指的习惯上所说的虚岁,就是民间所说的那个虚岁,不是满周岁、满周岁的这么算。
   从这里看,女子到四七二十八虚岁的时候,是身体发育最完美,无以复加的程度。因为本段还要讨论生育能力的问题,所以在二十八虚岁的这个时候,看来是生育的最好年龄。
   我到这不是强调晚婚晚育的问题,但是咱们医学理论是这么讨论的,这个时候它人体最好,当然它的子代应该是最健壮。就从这个意义上讲,别的问题咱们没讨论,就单纯从这个身体发育,完美这个角度来讲,看来这是最完美的阶段。

   到
“五七,”- 三十五,那可就要开始走下坡路,盛极则衰,对妇女而言,古代,现代妇女也许三十五岁是最健壮了。但是从《内经》时候看,那五七三十五岁那个时候就开始走下坡路。

   走下坡路表现什么现象呢?从经脉气血来说,它是
“阳明脉衰,”- 因为女为阴体,不足于阳,所以她衰先从阳脉衰,所以衰先从阳明脉衰。因此说“阳明脉衰”。最先见到的,衰弱的现象,表现在阳明脉方面。

   阳明脉方面,具体表现它举一个例子,它是什么例子呢?是
“面始焦,”- 这个“焦”是憔悴。因为阳明经脉行于面,“阳明脉衰”,所以到五七三十五岁的时候,面部就开始憔悴,跟那个二十多岁的时候不一样了。
   当然现在有很多的技术,美容的方法,有的要抹抹粉,有的要拉拉皮,各种各样的技术,无非就是要把这个“面始焦”,这个憔悴给缓解一下。

“发始堕;”- 头发也就开始脱落,有的就开始脱落了,脱落得不明显的时候,也要开始不像十几岁、二十几岁的时候那么茂密,那么光滑了,叫“发始堕”,开始脱落。换句话说掉得多,生的少了。
   谁都脱头发,年轻人也会,小孩子也会掉头发,但是他掉得少,他生得多。到这个岁数开始,他掉得多,生的少了,所以叫“发始堕”。
   为什么呀?
 @ 一是阳明脉衰,阳明行于面。
 @ 二是其实也在那里说肾气开始衰,“肾之华在发”。我们讲《六节藏象论》不是讲了吗?“其华在发,其充在骨”,所以说“面始焦,发始堕”。

   妇女到
“六七,”- 四十二岁。

“三阳脉皆衰于上,”- 不单是一个阳明,而是太阳、少阳、阳明三阳脉都衰了。

   衰于上,表现出来
“面皆焦,”- 整个面部全憔悴了,这要做拉皮也费事了,美容师工夫也得大,你要想把这憔悴的面容,把它弄得姣好一点,也不容易。

“发始白;”- 头发开始白。
   头发白倒没关系,现在染发技术非常好,不过有些人过敏,使用哪些染发剂还是要挑选一下。这是人的爱好不同,我看有人还把头发染白了呢,不一定非得染黑了。但是毕竟我们讲的中国一般的话都年轻的头发黑,它前面没说黑白问题,但是这里说“发始白”,那说明年轻的人他头发应该是该黑的吧?“面皆焦,发始白”,也说明肾气更虚了。前面发始堕,这边不单堕,而且要变白。

“七七,“- 四十九岁。

“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七七四十九,任脉也虚了,其实这是在讲肾精虚了,肾气很虚了,女子到四十九岁的时候肾气已经很虚了,所以任脉也虚了,太冲脉也衰少。
“太冲脉衰少,”就是血少,阴精血液都不足了,冲为血海,冲为十二经之海,所以这个太冲脉衰少,也就是说人的气血都不足了。
   不是说七七四十九的妇女,就都身体那么差了,但是相对而言,总不如年轻的时候那么气血盛了,气血衰少。
“天癸竭”,因为肾气衰了,天癸当然竭了,枯竭了,没有生育能力了。
   所以说
“地道不通,”这个“地道”
 @ 有的理解成为脉道也可以,
 @ 有的理解为就是生殖之道,没有月经了,所以生殖之道就不通,就不再有月经了。
   所以“地道”两种解释都可以。
“故形坏而无子也”,肾气虚了,任脉也虚,太冲脉、精气血都衰了,由于这样的话所以天癸也竭,月经也闭止了,整个这个人的“形坏而无子”。
   这个“坏”就是衰竭的意思,不像年轻那样美好了,它叫“形坏而无子也”,不再有生殖能力了,就是这个“坏”是衰弱、衰竭的意思,它从整个人体生命过程来说,到七七四十九认为那就进入衰老。这是说女子,只说到七七四十九,实际那是在讲生育能力吗。
   一般的确实到四十九岁之后,再生育的话很少了。现在技术很多,有的人,我看到报道说,年轻的时候把卵子存起来,等将来条件适合了愿意生的时候,再把自己卵子取出来,再做一个受精卵,自己再生,那么当然五六十岁也可以生,那个毕竟不是《内经》时候所要讨论的,也不是说我们从现在看,也不是说我们大多数妇女都要实行的。所以正常的生命节律,生命阶段性和生殖能力,《内经》时候对妇女作了这样一个概括。

   当然无论是妇女,还是下边我们所要讲到的男子,这个规律它是个大体的,就说中国人也是个大体的,更不要说热带人和寒带人。
 @ 热带人一般就早一点,
 @ 寒带人一般的发育慢一点,
   就是我们中国人也有早也有晚,特别现在社会进步了,人的生理机能更旺盛了,它有特殊情况,这是对多数人来说,那么一种概括。
   我见到的也有一些小孩子,女孩子十岁不到就来月经了,尽管说现在社会进步了,发育得早,太早了也不见得是好事,说不定女孩在她的幼年时期,吃了一些什么补养品,很可能有关系。我见到过这样的家长说,说我们当初吃什么什么东西,吃这个消化也好,长得也好,八九岁来月经了。怎么算?所以不要说什么补就吃什么,你得看看适不适合,本来营养都不缺,乱补什么?不是越补越糟糕吗?特别没有医生指导下的补,实在是应该注意。

   下面就看男子。
“丈夫”- 就是说的男子。
   古时候的说法,说是周朝的制度,说是八寸为一尺,说男子身高十尺,所以故曰丈夫,有这么个说法,就是通称男子而言。

“丈夫八岁,肾气实,”- 男子是以八岁作为一个阶段,男八岁,女七岁,这是划分生命阶段的这样一个时间。
   为什么说女子以七岁,男子以八岁(划分)呢?
   这个解释是这样的。从原理上解释,从那个象数的角度来解释,古代不是有像数学吗?数字分阴阳。
   六、七、八、九、十,这其中有偶数,有奇数。
   你比如说七、九这都是所谓的奇数。奇数,七是少阴,(疑老师口误?应为阳),奇数为阳,七、九是奇数,就是阳之数。阳之数呢?七属于少阳之数,九属于老阳之数。
 @ 女为阴,需要有少阳,这才阴阳相符合,阴阳相合。女为阴体,应当有少阳,少才能生,老就要衰了吗。所以女子属于阴,要有少阳之数,少则盛,老则衰,所以七为少阳,九为老阳,所以女子以七为一阶段。
 @ 男为阳体,需要有阴,八是少阴之数,同样,少则壮,老则衰,所以要有八为少阴。
   也就是还有一个为什么,这个从七到九是从少到老,那个从六到八是从老到少?是这么一个划分方法。所以有的说阳进阴退,
 @ 阳进从少到老(七为少阳,九为阳极。)
 @ 阴退从老到少(六为阴极,八为少阴。),按数字来说是这么走的。
   也就是这个七八要再讲深刻的道理,就是从象数上,那么七是少阳之数,八是少阴之数。

“发长齿更;”-   男子“八岁”到一个生命的阶段,“肾气实”,这个时候肾气开始充实,所以有齿更发长。

“二八,肾气盛,”- 十六岁,肾气盛。

“天癸至,精气溢泻,”- 那么就是生殖之精了,生殖之精满了就可以溢泻。所以“二八”一十六的男孩,可以有遗精现象。

   因为他有生殖之精了,所以
“阴阳合,故能有子;”- “阴阳合”三个字又有两种解释:
 @ 一种解释“阴阳合”是阴阳男女相合,因为他有生殖能力了,所以阴阳相合,而有生育,能生子女。
 @ 再一个解释“阴阳合”,是说男子到二八一十六岁的时候,体内阴阳调和了,叫做阴阳合。
   两种解释都有道理。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和前面女子以七为阶段的那些道理是一致的。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四八肾气最强盛的,肾气最充盛,所以筋骨也隆盛,肌肉壮满,四八三十二的男子汉是最健壮。二十岁男子汉也挺棒的,但是坚固坚强那个程度,真是不如三十岁的。
   当然有些运动是需要更年轻一点,但是从身体的强健,耐受力也强,承受能力大,应该到,虚岁的三十二岁这阶段,在《内经》时代是这么看,在现代恐怕也还是这样。

“五八,肾气衰,”- 男子为阳,首先衰于阴。你看
 @ 女子她“五七”的时候,他就说“阳明脉衰”;
 @ 男子他“五八”的时候,首先说“肾气衰”。肾为阴,肾为水脏,男为阳体,不足于阴,所以先从肾脏衰。

“发堕齿槁;”- 跟前面讲的一样的道理,发为肾之华,齿为骨之余,所以他提出特征性的生理的现象,是讲的齿和发,这是特征性的。
   当然人体到老了,变化很多的,但是这里它(提出)具体有特征性的肾气衰,发堕齿槁的问题。
“齿槁”,牙齿枯槁,不再那么坚固,对吧?咬榛子,咬核桃,咬坚果,那年轻人“咯咯”的没问题。好了,你到五六十了,还要咬,不咬都该掉了,所以说“齿槁”是说不再坚固了。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 那就不单肾气衰,阳气也开始衰。
   你看教材的注释十三,衰竭的问题,《甲乙经》没有“竭”字,那就是阳气衰于上。

   由于阳气衰于上,所以也出现
“面焦,发鬓颁白;”- 这个“颁白”的“颁”,也就是这个“斑”,花斑、花白了,鬓角开始发白了。“六八”四十八就开始发白了,那还是古代的时候。
   咱们刚才说“五八”四十岁,“肾气衰,发堕齿槁”,现在四十岁的男子汉好象没什么大问题。那不还传说“男子四十一朵花”吗?那怎么会“发堕齿槁”了呢?看来现在人们的健康程度,比古时候要强了。
   但是呢,也不能说四十岁你还越来越健康,大概也不是,总是要起下坡路。“六八,阳气衰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 这又涉及到一脏,涉及到肝脏。

“筋不能动;”- 肝主筋。

“八八,天癸竭,精少,”- 男子到“八八”六十四岁,“天癸”也枯竭了。
“精少”,肾生殖之精也很衰少了,不是说绝对没有了,但是已经很衰少了,稀少了,说肾脏衰,那精少了,肾脏当然也衰。
   尽管它说“精少”,没有说不能生育,但是毕竟生育能力也很差,个别的有,后面谈到了,超过六十,超过七十的还有呢,每年都可以在新闻上,看到那么一例两例的,说是七十多岁的老头,少妻又给他生了女儿。
   好象怎么尽生女儿?
   我看到每次报道都说少妻给他生个女儿。这是不也是阳气不足啊?尽管他有生殖能力。但是因为八八六十四岁之后精少了。

“形体皆极,”-“极”也是衰弱,形体很衰弱。八八六十四岁之后,总是要衰弱。

“齿发去。”- 头发也脱落了,牙齿也开始掉了,八八六十四岁之后进入老年了嘛。

   又说,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肾是水脏,这个水脏可不是讲的水液代谢的水脏,这里头所说肾者主水,是肾藏先天之精水,这水是精,肾藏先天之精,精水,也就天癸。

   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故五脏盛乃能泻。”- 肾藏的精水,它接受了五脏六腑之精气来藏的,肾藏之精既有先天之精,更有后天五脏六腑之精而输于肾脏,所以“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
   所以五脏六腑健康,精气旺盛,肾精才能充足,所以说才能泻。前面不讲了吗?“天癸至,精气溢泻”,那个“泻”就是这个泻精,才能够正常的泻精。这就提到了男子生殖之精的有无。
 @ 生殖能力的好坏可不单纯是一个肾,
 @ 还涉及到五脏六腑之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才能泻”,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可是我们临床上有一些医生一说生殖能力差了,特别男子,那就要补肾就补肾,不需考虑考虑别的吗?五脏六腑都应该考虑到啊。

   说
“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 老了,八八六十四之后,所以五脏都开始逐渐的衰了。你比如五八肾气衰,七八肝气衰,八八没说,只有谈到了肾脏衰,其他脏也开始衰,所以说“五脏皆衰,筋骨解堕”,松懈、怠堕。

“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 到这个时候五脏皆衰了,阳气不足了,所以身体感到很沉重。
   这个身体重不是上磅秤,说重了,不是。是说阳气不足,自我感到沉重,体重可能没增加,说不定还瘦了呢,但是他自我感到沉重,再跳也跳不高了,再跑也跑不快了,老了,身体重了,是这个意思。

“行步不正,”- 那肝也衰了,肾也衰了,筋骨都不利了,所以行步不稳当了,那说不定要拄上拐杖了。

“而无子耳。”- 因而也就没有生育能力了,所以人到老年之后,男子也没有生育能力了。

   下课。==================上课,

    继续上课,264页最下面那段开始,因为上面我们讲了,男八女七这个生命阶段,以及生殖能力的有无盛衰问题。它是以肾气为主来讨论的,
 @ 肾气充实的时候又使天癸发挥它的作用,天癸成熟而发挥作用。
 @ 那么当肾气衰的时候呢?天癸也就没有了,枯竭了,所以也不具备生殖能力了。

   下面又提出个特殊问题,因为前面谈到,男子八八六十四,女子七七四十九岁之后,就不具备有生殖能力了。特别是女子,男子还说的是精少,女子就干脆说天癸竭,地道不通,形坏而无子了。那下面又提出个特殊问题,其实不完全都是这样,事实也是,到现在就更是这样。

   黄帝问,
“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这个“年已老”就是超过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超过这个年龄了,它说还有,有生殖能力的,有。
   刚才我说:
   男子八八六十四岁之后,能有子的比较多见;
   女子七七四十九岁之后,也有生小孩的,这个我也还遇到过。

   有一年我在北京郊区去义诊,在义诊过程当中来了个老太太,抱个小孩。这老太太我问岁数说五十二了,可能也是说的虚岁,这小孩一周岁。我想那准是孙子吧?通常来说肯定是孙子。结果呢?我就给说错了话。我就说“这是您孙子?”老太太说,不是,这是我儿子。人家倒还没对我不高兴,反正也没太高兴,听我这么一问。当医生有时候还是犯错误,凭自己这点感觉,她这个一问病历五十多岁,郊区的老太太,长得也不年轻,她就有一个一岁多的小孩。
   当然我刚才上面说了,每年都可以看到那么一个,不论是报纸上还是新闻上,老头七十多了,结果年轻的妻子生个闺女,这种报道几乎年看都看到。所以他就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上边不谈到了吗?七七、八八之后,天癸竭,没有生殖能力了。

   歧伯回答说,这是特殊情况,说
“此其天寿过度,”- 说这样的人天赋的寿命就比一般人强,超过常人。
“天寿”,天赋的寿命,就比一般人强。这有啊,先天之本充足。当然,没有细说,这样的人其实后天调养得也是比较好。

“气脉常通。”- 教材有注释,这个“常”就是“尚”的意思,气血经脉尚通,它还通,年龄虽然老了,但是气血经脉它还通。由于天寿过度吗?天赋的寿命强。
“常”这里作“尚”讲,尚且通畅,不是说比年轻人还通畅,不是那么个意思。

   气脉尚通,
“而肾气有余也。”- 他天生的这种人体质就是这样,肾气比一般人强,肾气有余。要是一般的肾气的话,到这个年龄他也不行,因为他是天寿过度嘛,所以这样的人他肾气是有余的,这看来是跟先天因素有关系了。

“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这句话的解释,咱们教材上没多说,其实在注家解释可多了,不太好讲。为什么呢?
   “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
    多数的注家说,
 @ 男子不超过八八六十四岁,虽然有儿子,他的儿子还是八八六十四岁之前生的,或者八八六十四那年生的,说“不过尽八八”。
 @ 女的虽然生了,但是一般生的时候也还是四十九岁生的。
   好象这样说,没有回答“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的问题。
   所以对这句话我倒是从当初念《内经》就想这个问题怎么解释好。我的理解是这样,当然还是值得研究,就是说,这样天寿过度,气脉常通的人,他年老了,超过八八,超过七七,还能生子,甚至我刚才说了,有的老年人,管叫老年人他可能不爱听,但是他已经七十出头了,老头,他照样还有子。但是他所生的子,“男不过尽八八”,他的儿子这个好象没有遗传性,也就是
 @ 他的儿子的生育年龄,一般的来说,也是还跟常人一样,不过尽八八而已。
 @ 他生的女孩其生育年龄,不过尽七七而已。
   我是这么理解。
   这样理解对不对?也还值得讨论。
   总之,从语气,我这样讲好象还比较过得去,因为这个人年龄虽然大了,是由于他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所以,超过八八、七七能生子,但是他们的子不再具备这个特点,子的生育能力男的到八八,女的到七七,就这样了。这好象从语气上,从文义上还好讲。这样的子女,他们到七七、八八的时候,“天地之精气”,也就肾精天癸也要枯竭。就是说他的子女到这个年龄,一般人的年龄也不再有生殖能力了,我看这个解释真的通。
   为什么呢?
   老年人生的女子总不能说你七七以后,老头七十岁之后生的子女,比他三十岁的时候生的子女,整体来说还健康,恐怕不能这么讲。一般说老生的从体质上,他不会比青壮年的时候生的子女还要强壮,一般说是这样。所以“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肾精、肾气、天癸,到这个岁数也要枯竭了,这是一种年老有子的。

   可是还有一种特殊,
“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 他说年纪近百了,但是人家是深通养生之道的人,还能不能够有生育能力?这绝对是理论上的问题了。年皆百数能有子的,近几十年没见有报道,哦有人看到过。我还没注意过这个报道,年皆百数,反而生子女了。

“歧伯曰:夫道者,”- 他说那深通养生之道的人。

   能够保持
“却老而全形,”-“却老”就是使老退却,也就是不衰老。不衰老,能保持身体的强健。
“全形”,形体的完全健康。

“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年龄尽管百数,到百岁了,还有生育能力,他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尽管这种现象不是很多,但是应该说古代是有,也有同学反映说现代也有。
   好象若干年前我倒是看到一个报道,报道可信不可信不知道,报纸上的。说是非洲的一个老年人,一百三十七岁,又娶第几任妻子,报纸没说他生育能力问题,说他自己说他还能尽到丈夫的义务,是不是也反映这么一个问题?一百三十七岁了,这个真了不起。这报纸上的东西,而且若干年前,是大报还是小报,我都不记得了,我当时反正觉得这很新奇,所以脑子里还留下这么个印象。
   那么在古代呢?
   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情况是具备的,因为他深通养生之道,“却老而全形”,所以“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这一段我们就讲完了,讲的是一个生命阶段,用肾气来分析的。肾气在人体生长发育,乃至衰老各个阶段当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 肾气盛,身体就盛;
 @ 肾气衰,身体就衰。
   所以在近年来人们在研究长寿问题,在研究抗衰老问题,经常从肾上去研究,去组织方子,去给药吃,来研究这个问题,它确实有一个理论根据,比如这个理论根据。
   当然,人体衰老与强健,除了肾气之外,也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 脾胃就不影响?
 @ 肝脏就不影响?
 @ 心情就不影响?
   像第一段所讲的养生,要养神养形。
   但是毕竟从原理上,它把肾脏、肾气放在尤其重要的位置上。这段应该理解。七七、八八、肾气、天癸,这些概念应该明确。

   有些概念需要看校注,看[理论阐释],除了听课之外,再教材的相关内容,把我们自己的知识进一步完善。同时教材的[理论阐释]也好,[临证指要]也好,还经常提到一些相关的内容,除了本篇的内容之外,又涉及到其他篇章的内容。除了《内经》的内容之外,又经常涉及到其他书籍的医学著作当中的内容,这给我们学习又提供了很多的线索,如果自学的话,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使自己的知识更加的广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365》--121.天癸
揭秘《黄帝内经》“女七男八”的秘密
男性最大多少岁还能生育呢?
中医哲学基础(一一0)/肾与生长
中医学和男性生理
天真的力量 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