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术技巧: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内固定


目前桡骨远端骨折处理方式多种多样,如石膏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外固定架等,其中掌侧钢板固定可获得更为满意的疗效,但有文献报道其并发症高达16%。不过如果钢板选择合适,则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现就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适应症与手术技巧作简要的概述。


一、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

骨折有多种分类系统,包括基于解剖的Müller AO分类和基于受伤机制的Femandez分类。其中Eponymic分型综合了以往分型的优点,内容涵盖了骨折的4种基本类型,并且把Maleon 4部分骨折及Chaffer’s骨折也纳入其中,可很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1.Müller AO 分类--部分关节内骨折

AO分类方法很适合桡骨远端骨折,它将骨折分为三种主要类型:A型关节外骨折,B型部分关节内骨折,C型全关节骨折。每一型又根据骨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分成不同的组合亚组。

A型:关节外骨折

A1,尺骨股骨折,桡骨为损伤(A1.1,尺骨茎突骨折;A1.2尺骨干简单骨折;A1.3,尺骨干骺端粉碎性骨折)。

A2,桡骨骨折,简单型,有嵌插(A2.1,桡骨无倾斜;A2.2,桡骨背侧倾斜,即Pouteau-Colles骨折;A2.3,桡骨掌侧倾斜,即Goyrand-Smith骨折)。

A3,桡骨骨折,粉碎型(A3.1,桡骨轴向短缩;A3.2桡骨有楔形骨片;A3.3,桡骨粉碎骨折)。

B型:部分关节骨折

B1,桡骨骨折,矢状面(B1.1,外侧简单型;B1.2,外侧粉碎型;B1.3,内侧型)。

B2,桡骨背侧缘骨折,即Barton骨折(B2.1,简单型;B2.2,合并外侧矢状骨折;B2.3,合并腕关节背侧脱位)。

B3,桡骨掌侧缘骨折,即反Barton骨折,或为Goyrand-smithII型骨折(B3.1,简单股则,小骨片;B3.2,简单骨折,大骨片;B3.3,粉碎骨折)。

C型:全关节骨折

C1,桡骨骨折,关节面和干骺端都为简单型(C1.1,后内侧关节骨折;C1.2,关节面矢状骨折;C1.3,关节面冠状面骨折)。

C2,桡骨骨折,关节面简单型,干骺端粉碎型(C2.1,关节面矢状骨折;C2.2,关节面冠状骨折;C2.3,关节骨折延伸至桡骨干)。

C3,桡骨骨折,粉碎型(C3.1,干骺端简单型;C3.2,干骺端粉碎型;C3.3,关节骨折延伸到桡骨干)。

2. 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

根据损伤机制Femandez分类可分为5种类型:

Ⅰ型骨折是关节外干骺端折弯骨折,如Colles骨折(背侧成角)或Smith骨折(掌骨成角)。一处骨皮质在张力下断裂,对侧骨皮质粉碎性嵌塞。 

折弯

Ⅱ型骨折是关节内骨折,由剪切应力所致。这些骨折包括掌侧Barton骨折、背侧Barton骨折及桡骨茎突骨折。

剪切力

Ⅲ型骨折是由压缩性损伤引起的关节内骨折及干骺端骨质嵌插,包括复杂的关节骨折和桡骨Pilon骨质。

嵌插

Ⅳ型骨折时桡腕关节骨折-脱位时出现的韧带附着处撕脱骨折。

撕脱骨折—脱位

Ⅴ型骨折源于高速度损伤,涉及多个外力和广泛损伤。(混合I、II、III、IV)

高速度伤

3.Eponymic分型


二、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适应症:
对于关节外骨折闭合复位失败后出现以下情况:
背侧成角大于20°
背侧压缩大于5mm
桡骨远端缩短大于3mm
远端骨折块移位大于2mm

对于关节内骨折移位大于2mm

对于严重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或骨量丢失严重等高能量损伤患者,大多数学者不建议使用掌侧钢板,因为此类远端骨折块极易出现血管坏死、并且很难获得解剖复位。

对于出现多块骨折块和移位明显且伴有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掌侧钢板难以奏效。远端骨折软骨下支撑可能存在问题,如螺钉穿入关节腔

手术技巧

大多数医师在采掌侧钢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时,其方式和技巧大同小异。但是要有效的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则需要一个精湛的手术技巧,如可通过解除骨折块嵌压和恢复皮质骨的连续性获得复位。可采用2-3枚克氏针临时固定等。

(一)术前复位和体位
1.透视下沿桡骨轴方向进行牵引,拇指将近端骨折块从掌侧下压,其他手指将远端骨块从背侧成角上抬;
2.仰卧位,患肢在可透视的手台上。

(二)入路要点:
  • 对于采用何种入路方式,推荐采用PCR(桡侧腕屈肌)延长掌侧入路

  • 皮肤切口远端始于腕关节皮肤皱褶处,其长度可根据骨折类型而确定。

  • 切开桡侧腕屈肌肌腱及其腱鞘,远端至腕骨、近端尽可能靠近近侧。

  • 将桡侧腕屈肌肌腱拉至尺侧,可保护正中神经和屈肌肌腱群。

  • 暴露Parona空间,旋前方肌位于拇长屈肌(尺侧)和桡动脉(桡侧)之间。

  • 在旋前方肌桡侧切开,注意应留一部分附着于桡骨,以便后期重建。

  • 将旋前方肌拉至尺侧,可更加充分暴露桡骨掌侧尺骨角。



掌侧入路暴露桡骨远端,有效的暴露尺骨角

对于复杂骨折类型,推荐可松解肱桡肌远端止点,可中和其对桡骨茎突的牵拉,此时可切开第一背侧隔室的掌侧鞘,可暴露远端骨折块桡侧和桡骨茎突,内旋桡骨干使其脱离骨折部位,再采用克氏针复位关节内骨折块。对于复杂的关节内骨折,可采用关节镜辅助复位、评估和微调骨折块。

(三)复位方法:
1.将骨撬当做杠杆使用复位
2.助手牵引患者的食指和中指,复位会相对容易
3.从桡骨茎突拧入克氏针临时固定

复位完成后,常规置入掌侧钢板,钢板必须刚好接近分水岭,必须覆盖住尺骨突,钢板近端应该至桡骨干中点。如果上述条件无法满足、钢板尺寸不合适或复位不满意,则手术还是不够完美。

许多并发症与钢板放置的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钢板放置太靠桡侧,则易引起拇长屈肌相关并发症;如果钢板太靠近分水岭线,指深屈肌可能存在风险。骨折复位向掌侧移位畸形,容易引起钢板向掌侧突出,与屈肌腱直接接触,最终导致肌腱炎甚至断裂。

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建议钢板尽可能靠近分水岭线,但不跨过。可以采用克氏针在最靠近尺骨处软骨下固定,并排的克氏针和锁钉螺钉能够有效的避免骨折再移位。

钢板正确放置后,近端采用一枚螺钉固定,钢板远端最尺侧孔采用克氏针临时固定。术中透视正位、侧位、腕关节抬高30°侧位片,确定骨折复位情况和内固定位置。

如果钢板位置满意,但是克氏针处于关节内,则会导致掌倾角恢复不充分,可通过“远端骨折固定技术”重置钢板得以解决(如图2,b)。

图2:
  • a,两枚克氏针临时固定,注意此时没有充分恢复掌倾角和关节面;
  • b,一枚克氏针临时固定钢板,注意此时固定桡骨远端(远端骨折块固定技术),钢板近端部分向桡骨干牵拉,恢复掌倾角。
  • C,关节镜下微调关节面,置入远端锁定螺螺钉/栓钉,最后复位和固定桡骨近端。

如果伴发背、尺侧骨折(尺侧/背侧Die Punch),闭合下不能充分复位,可采用以下三个技巧:
  1. 将桡骨近端旋前,使其离开骨折部位,通过PCR延长入路将月骨窝骨折块推向腕骨;
  2. 在第4,、5间室背侧做小切口暴露骨折块,于钢板最尺侧孔螺钉固定。
  3. 在关节镜辅助下闭合经皮或微创固定。

复位满意和正确放置钢板后,最后的固定较为简单,假如近端尺侧的克氏针位置正确,无螺钉处于关节腔内,则可获得解剖复位(图2)。

(四)螺钉的选择经验:
由于背侧皮质骨粉碎严重,螺钉的长度可能很难准确测量。螺钉太长可能导致肌腱激惹,太短无法支撑固定背侧骨折块。为此作者推荐在桡骨茎突和最尺侧孔,采用带螺纹锁定钉和多轴锁定钉,其余位置采用光杆锁钉螺钉。采用钝头即使在背侧穿出,也可以避免对肌腱的激惹。对于近端交锁钢板固定,可采用两交锁螺钉+ 一枚普通螺钉(通过椭圆置入)固定。

法国的Kiyohito医生介绍了他们使用微创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经验,他们的手术切口缩小到极致,只有1cm,可谓逆天。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相对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其手术适应症为AO分型A2、A3型的关节外骨折以及C1、C2型关节内骨折,但是对于合并关节内骨块塌陷的C1和C2骨折该方法不适合使用。对于B型骨折也不适合使用该方法。作者同时指出如果采用该方法无法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则需要改用传统切开方法,不要拘泥于微创小切口。

手术步骤示例:

在Techniques in hand & upper extremity surgery杂志上,来自法国的Kiyohito医生介绍了他们使用微创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经验,他们的手术切口缩小到极致,只有1cm,可谓逆天。具体手术步骤如下:

臂丛阻滞麻醉后,在桡侧腕屈肌的桡侧做长1cm的纵行切口,位于桡骨茎突近端15mm(图1),然后在皮下使用剪刀分别向远近端游离2cm和5cm。纵行切开桡侧腕屈肌筋膜,将其向尺侧牵开,然后切开深部肌腱腱膜,切开长度与皮下游离长度相等。除了桡动脉之外,所有的肌肉、血管、神经均向尺侧牵开。横行切口旋前方肌的远端,从远向近掀起旋前方肌暴露桡骨远端。


1cm的手术切口

将锁定套筒安放在掌侧锁定钢板之上以利于微创置入钢板(图2A和B)。先将钢板近端滑到旋前方肌下方,然后从桡侧向尺侧置入钢板远端。注意避免屈肌腱以及正中神经被卡压在钢板与骨骼之间。


软组织剥离及置入钢板。A皮肤切口和掌侧锁定钢板 B 为了便于操作,在锁定钢板上安放锁定套筒

钢板的位置位于桡骨分水岭线近端,使用1.8mm克氏针固定钢板与远端骨折块。克氏针的尖端位于背侧皮质的远端,注意透视避免进入关节腔,钢板远端与桡骨远端要紧密相贴(图A)。透视确定位置良好后,换用锁定螺钉固定钢板。使用3枚皮质拉力螺钉固定钢板近端(图B和C)。


对骨折进行复位固定。A 钢板位于分水岭线近端,先通过锁定套筒置入1.8mm直径克氏针固定桡骨远端 B和C固定后的正侧位X线片

4/0尼龙线缝合关闭手术切口。术后不进行额外的制动,鼓励即刻进行手指及腕关节的活动。如果存在舟骨骨折或者是舟月韧带损伤等其他损伤则进行克氏针、加石膏的固定。

缝合后的大体照片

作者总结认为1cm的微创切口方法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 更加美观,功能影响小,患者心理满意度高。
2. 小切口可以降低感染、疤痕粘连、腕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风险。
3. 切口虽小,但对周围软组织无损伤,未破坏关节囊及周围韧带。

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骨今中外官方立场。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简单”的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真的简单吗?
手把手教程: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内固定技巧【附教学视频】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技巧: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技巧: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骨科基础 | 桡骨远端骨折分型与掌侧入路
关于桡骨远端骨折,很全很实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