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体制教育下的人间失格——从未去过体制的今日学生去泰国学校当教师的体验



体制教育下的人间失格

——从未去过体制的今日学生去泰国学校当教师的体验

.   .   .


当一个从小在新教育长大,从未接触过体制的人,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体制当教师后,会有怎样对体制教育和新教育全新的思考呢?她是否可以适应体制的教学模式?她会成为一个更受学生喜欢的老师,还是更无法被学生接受的老师呢?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新教育人,我也很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我从5岁时就在今日学堂学习。没有上过体制学校的我,虽然很喜欢今日学堂,但从小也对体制教育充满了好奇。虽然学堂老师会给我们讲解一些体制的故事,但是我依然希望能有机会可以亲眼见识。


幸运的是,这次在泰国,山长给了我一个到泰国体制学校当教师的机会。带着这些疑问,我和两个小伙伴一起来到这所学校(我19岁,另外两个伙伴15岁)。短短的两个星期,我第一次真正走进了传统学校,有了切身的体验。可以说收获颇丰,但心情也是五味杂陈。


山长认为,以新教育教师的角度来观察和比较体制教育与新教育的不同,会对中国的教师和家长有更多的帮助。所以我回国后利用隔离14天的机会,写出了这篇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参考价值。





一、违背人类天性的教育内容




“M”是一所公立学校,它拥有泰文部与中文部,我们所去的中文部以出色的中文教育为卖点。我主要负责的是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因为此次前来,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免费分享新教育先进的语言教学方式。不过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老师们还分配了很多其他的课程给我们,包括:语文课、写字课、历史课、才艺课、体育课、数学课等。


由于我从来没有接触过体制的课程,所以对于如何上好这些内容,并没有自信,反而有些担忧自己会没有办法达到体制老师们要求的教学效果。


但很快我就发现,这些担忧是没有必要的。第一天我就临时5分钟被分配了一堂才艺课,这让我更加的忐忑,因为学堂里老师们备课向来都很认真,教案还要反复修改,就怕自己没有讲好会耽误学生。


于是我赶快虚心的向这位才艺老师请教,我应该怎样才能把课上好。结果他抖着腿,看着手机告诉我说:“才艺课啊,随便教教唱歌跳舞就行了,或者给学生们看抖音,让他们模仿里面的东西。”


听完他的回答,我愣住了,原来体制学校的上课方式与我想象中的、从小接触到的完全不同。不需要认真的备课,甚至用被学堂称作精神毒品的抖音作为教材。这也给我带来了困惑和思考,为什么他们会用这样的方式来教学?是因为他们缺乏教学的热情?还是因为他们没有像学堂这样的筛选机制,所以导致学生实在太差,让老师都不愿意在他们身上付出精力和心血?这个问题在整个教学期间一直追随着我,直到我离开的时候才想通,后面会向诸君详述。


.   .  .


这样的案例不止一个,因为M学校的老师们有一个习惯:如果有老师请假,就会临时把课分给我们三个新人带。


有一次同样也是在课前5分钟,我接到了一个临时任务,给学生们上历史课。与才艺课一样,我从来没上过体制的历史课,所以担心自己没有办法完成历史老师的要求。结果历史老师安慰我说:“很简单,你就把我在课本上标的重点念给学生听,老师的课本跟学生是一样的,让学生做好笔记,并叮嘱他们这些内容会考就可以了。”


我很疑惑:仅仅只是把课本念一遍,有什么意义呢?难道学生自己不会看吗?

在课堂上,我发现学生完全看得懂课本。但我还是用历史老师说的方法试着教了教学生,结果学生们都在打哈欠。我便开始用学堂的教学模式问他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学历史吗?”。学生们的回答被我一一驳回,结果他们都傻了眼,因此所有人都开始认真加入了这个话题的讨论。在课程结束后,学生们都觉得很新奇,原来学习还能有除了考试以外的目的。


这样的情况不仅仅是发生在历史课上,我渐渐地发现这所学校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是这样的模式:老师照着课本念给学生听,学生把考点记下来。这也让我确定了,这种教学方法不是某个别老师的“独家创意”,而是体制老师们的“通用方法”。


.   .  .


在这样的模式下,老师只是一个“阅读机”,一个答案的输出者。学生负责当录音机,机械的记下考试的要点。老师和学生都不需要思考,所有人都像机器一样运作,一切都是为了考试而进行的准备。只有记下标准答案和老师要求的知识,在考试中才能够获得好成绩。除了考试之外的内容,我在这所学校几乎没有见过有老师认真的教导过。学习不再是“学会思考”,而是成为了“记住知识”。当目的完全只是为了考试,学习兴趣、心灵成长、个性素质这些学堂最看重的东西在体制老师们的眼中都已经不再重要。在这种要求下,那些记忆力好、愿意听话、缺乏创造力和思考力的学生,就自然会脱颖而出。


那么,这个耗费了学生们十几年青春,老师们无数精力研究的考试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学生们与老师们的付出和回报真的能够达到成正比吗?


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明白整个体制的教育系统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服务。而我们为此花费的精力又是否值得。


但我却发现,我周围的体制老师们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一个打算将生命都奉献到这个行业的人却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我想,可能是因为这些老师们从小接受的也是这样的教育啊。在这种模式下长大又在这种模式下工作的老师,已经早就在这种教育下被同化而变得麻木,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


___


更可悲的是,那些越认真的学生和老师,在这种模式下受到迫害就越大。想要好好学习的学生,只能扼杀自己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像机器一样记住答案。想要尽好责任的老师,也必须扼杀自己的思考能力,像机器一样督促学生记住答案。


我们在M学校碰到的那些很认真负责的老师,却也同样被体制可怜的教学内容限制在无法挣脱的牢笼之内。


某天我看到高三学生都坐在教师楼外面吃东西,却不愿意进教室上课。我走进教室,发现就只有2个人在边刷手机边听课。但是哪怕学生只有两人,带课的数学老师也依旧面不改色很认真的讲完了整整50分钟,连我也不得不敬佩他的敬业精神。


跟历史老师不同的是,这位数学老师并不是读课本和念答案,他还是在很认真地讲解数学逻辑。可为什么学生还是不愿意听呢?听了这个老师的课程后,我也不得不认输:因为即便我很努力,也不太能听懂这位老师在讲什么。


原因何在?除了老师自身的原因外,更多其实还是因为体制本身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是违反人类天性的。


就像今日学堂的辩论课,不是老师站在台上讲知识,而是让学生提出自己观点,并互相挑对方的漏洞;历史课,不是在讲事件的时间地点,而是让学生把自己换位成历史人物去处理当时发生的事情,并思考对我们今天的启示;英语课,不是老师站在讲台上教字母和单词,而是让学生自己表演和模仿,并进行比赛PK。所以整个课堂和学习的过程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主场,最忙碌、体验最多、思考最多的也是学生。在这样的方式之下,学生自然而然的会热爱学习,因为他们是参与者、创造者,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者。


这位老师虽然很认真,但他把自己变成了表演者,而没有邀请学生站上舞台。所以学生当然会没有学习热情,难受想逃了。


这也是为什么,M学校经常有学生逃课到操场打篮球、吃东西,老师们也根本管不住。而那些来上课的学生,也大多数会低头刷手机或发呆。只有极少数学生是在认真学习。


但这些体制的学生,却可以在我的课堂上积极活泼,很认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足以说明厌学逃课不是学生的问题。并不是他们天生不爱学习,而是在体制的这种一切都为了考试的模式下,老师们只能教无聊而又死板的内容。学生自然缺乏兴趣,也就造成了体制的学习效率低的惊人。让学堂的学生仅仅用三年的时间就可以学完体制12年的数学和英语并取得顶尖的成绩。而这只是因为,学堂采用了最符合人性自然的教育方式。


在体制,老师只能被无聊的内容耗着,学生也被无意义的内容拖着。所有人都在这个“表面教育”的游戏中扮演着角色。





二、为了程序正确而运行教学安排




除了教学内容本身所带来的限制外,在M学校我发现一个更加无奈的事实。即体制的教学制度也同样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和低效。


比如所有课程的安排都非常零散,每一节课只有50分钟的时间,在学生刚刚进入学习状态的时候,下课铃就响了。


我曾在M学校给学生上过一堂辩论课,但时间只够我简单的跟学生讲清楚“辩论的目的”。如果在学堂的话,老师还会给学生布置辩题,让学生自己研究几天的时间,再来互相PK。这期间学生会非常的忙碌,小组内部会先如火如荼地进行辩论,已达到最好的状态去跟另外的小组PK,两个小组中的胜者,还将获得挑战老师的资格。在这样的安排下,这堂课将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上好,老师也可以把辩论跟学生讲得很细,让学生充分的获得体会。


但在50分钟一个主题的安排下,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这样的安排所打散,刚刚一投入就立马被迫换到了下一个主题。学生又要调整状态,重新集中注意力。而对于老师而言,则完全无法教授有深度的课程。往往只讲了一两个知识点,学生还没有自己体验和走上舞台的机会,就已经下课了。


这样时间短、科目散的模式,没有办法让教学深入、让学生投入。就算是一个想要帮助学生的老师,也会被时间所限制,无法发挥真正的价值。造成真是好老师想教教不好、好学生想学学不了!


.   .  .


这样的时间安排除了会影响教学内容外,更重要的是,由于每个科目的代课老师都不同,所以老师对学生状态的了解格外贫乏。


虽然M学校每个班都有班主任,但班主任每天也要忙着给不同的班级上课。每个科目的带课老师都不相同。老师们必须三个年级每个班都进行教学,无法深入的了解一个班的学生。班主任也无法全面的掌握自己班级的学生在其他科目中课堂上的表现。所以哪怕是班主任,其实也并不完全了解自己班上的学生。更不可能根据学生的心态来进行对于当下学生状态最合适的安排。


不过,哪怕体制老师的水平与学堂老师一样,并且很了解学生,想要帮助学生调整状态,在体制这样的系统下往往也无能为力。


在M学校一个星期之后,虽然我与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渐渐熟悉了起来,但却在教育他们时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因为当我想通过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用学堂的教育方法来帮助他们时,却只能因为固定无法更改的课程安排而放弃。我每天只能按照学校的要求,在50分钟一堂的课程中,忙碌的徘徊于各个不同的班级,教着制定的内容。我自己想要根据学生状态调整的任何教学内容,都完全无法实施。


此外,体制的年级制度,也导致同一年级的学生就算实力不平均,却必须要听着同样的课程。跟不上的学生越来越听不懂,越来越跟不上。最拔尖的学生,却总是要听对他而言很简单的内容。


所有的人,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像机器一样必须服从制度的安排。帮助学生为他们量身定做最适合的课程不是最重要的,按照教学大纲正确的完成工作才是最重要的。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进行教学不是最重要的,把年龄相同的学生按照规矩放在一起才是重要的。这不像为学生服务的机构,反而像是一台为了程序正确而运转的巨大机器。


长期下来,就算老师好不容易了解了学生,看到了学生的问题,想要帮助他,也力不从心。因为老师没有权利去改变教学安排,那些为了提高学习兴趣的游戏和创新都会被禁止,留下的只有死板的课程安排和年级分班制度,老师哪里还有发挥的空间?又何谈个性化教学呢?


在学堂,教师完全拥有自主教学权,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状态安排最合适的课程与活动,是真正的以学生为重心的教育。这也是为什么新教育的教学成果远超于体制,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教育秘籍,而是因为我们的出发点是正确的,所以一开始就站在了正确的道路上,这才使我们能够在短短的十几年里,超过延续了近百年的体制教育。


就像我们在M学校用学堂的方法,以游戏的方式带学生学习语言,虽然效率会比他们的方式高很多,学生也更加快乐,但都会被体制老师们看做是浪费时间。只有那些坐下来听课的安排,才会被视作“尽职尽责”。





三、体制机器的输出战绩




按道理来说,一个专注教知识的学校,就算没有个性化的素质教育,起码知识教育也应该是过关的。但却并非如此。


高中学生们会不定期进行测试,我有幸去现场进行了一次监督。有趣的是,学生在做测试的时候,是可以看课本的。这意味着,只要看得懂中文(高中学生中文都不错),基本就可以答对70%以上。我提醒学生,这样可不是他们的真实水平。学生们却回答我说:老师,我们真的什么都做不出来,我们也不想抄啊,但要交给班主任,抄下起码看上去好看点。


这说明体制的教育非常低效,学了很长时间也不一定能够应付考试。最直接的例子是,一次给高二学生上课,我介绍自己说:刚满18,另外和我一起的两个老师15。学生们都表示很惊讶,这么小就能教出这种内容?还有一位学生表示他已经21了。我也很惊讶,问他为什么继续学习不去工作。他说:没办法学不好,只能继续学。其实这个学生在上课时挺专注的,并不是差生,但学了这么久还没有什么成绩,只能说明体制教育的悲哀,十几年的时间,还无法帮助一个正常学生获得最基本的成绩。


相比而言,今日学堂在短短时间内,就可以培养出很多在体制观念中的“学霸”。在我还是学生时,就眼睁睁的看到了那些弟弟妹妹们,如何在一学期内从数学零基础,轻轻松松地拿到SAT满分。


可见,在体制这样的制度安排下,就算连知识都没有办法教好。而如前所述,学堂的学生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不是因为他们比别的孩子更加天才,而是因为学堂的制度从一开始就更加健康。


如今全国几乎所有的学生和老师,都在经历这样低效无趣且死板的教育折磨,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四、“表面教育”游戏下的人间失格




在这样一个无法反抗的大机器下,体制老师们的状态又是怎样的呢?他们能够成为敬业爱岗,“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的教育者吗?


根据我的观察,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M学校,老师们经常临时把课程推给我们,自己则因故或请假而没有来。每天在教师办公室,我都看到老师们在刷手机或者趴着睡觉,亦或是买了学校门口小卖部的烧烤、零食等,边吃边等待上课。没有人在备课或是讨论教学,思考跟教育相关的事情,甚至连看书的人都没有。到了放学时间,老师们的行动往往都很迅速。有些老师下课铃还没响就直接下课放学。每天,我们上完最后一节课回到办公室时,老师们基本上已经走了一半。


更可惜的是,因为M校长对我们语言教学很感兴趣,所以才邀请我们去他的学校进行教学示范。但是在整整两周的时间里,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来听过我们的任何一堂课,也没有老师向我们打听新教育的学习方式。这些体制的老师们,已经对新的事物完全丧失了热情,或者说,已经丧失了对教育本身的热情。


看到这些老师的样子,我曾好奇问过他们对于教育的看法。他们只是告诉我说:不喜欢教育,自己也觉得自己教的东西很烦,但并不清楚为什么。


.   .  .


虽然听我的描述会觉得这些老师看起来很糟糕,但我觉得这并不完全是老师的问题。也许他们也曾怀着满腔的热血和理想加入这份工作,但在巨大体制机器面前他们无力改变,最后只能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他们除了记住那些无聊的知识并把它教授给学生外,其实没有什么别的可以做。哪怕他们再怎么研究教育,有着高深的见解,他们也无法在体制机器面前施展半分。我想就算是把山长这样的教育大师放到体制,山长恐怕也做不了什么而只会选择辞职。


甚至他们连为自己的学生负责这样最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到。他们只能做一个工人,为体制这个系统服务,而不是为学生服务。


他们的心里恐怕也隐隐约约的知道这些,知道自己的地位,知道这些自己每天教授的知识对于人生没有任何价值,知道自己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帮助学生,所以他们除了“混”还能有什么别的办法呢?


相比之下,今日学堂的老师们就幸福得多。老师们完全拥有教学自由,所以也相应的要承担教学的责任。学校的大小事务都是由教师团队商议决定。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如果老师无法赢得学生的喜爱或是无法带学生提高,让学生出成绩,就必须要下岗。在这样的制度之下,老师始终都只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如何帮助学生获得提升。


把选择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后,就能选出最能为学生着想、最有本事的教师。在这种竞争之下,混日子的老师根本不可能有生存的空间。所以老师们也充满着压力,只能一门心思的研究教学。相比于体制的老师,这还真是学堂老师独有的“幸福的烦恼”。在这样的制度下,每一个人都承担着相应的负责。老师为学生负责,学生为自己负责。学校变成了真正以学生为本的服务者。


所以新教育的成功并不是因为我们比体制更聪明或更勤奋,而是我们拥有着正确的出发点,有着健康良性的制度。



那么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体制这个庞大的教育体系到底是为了谁在服务?


这两周的体验也让思考清楚了这个问题,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正确性”。所有人都不要出错,所有人都不需要负责。学生是不重要的,老师也是不重要的,所有人都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只要按部就班,遵循要求就够了。


思考清楚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是很滑稽的一幕。


老师用排得满满的课程表,假装自己会交给学生很多本事;用一次次的认真地照本宣科和对学生的吼叫,来假装自己还是一个称职的“老师”;用一场场考试和粉饰的成绩来假装自己有一些教学成果。


学生用繁忙的功课假装自己的在认真学习;用在教室乖乖听课来假装自己还是一个好学生;用抄袭书本来假装自己学到了一些东西。


学校则是“认真”督促老师,处理很多不是问题的问题,来假装他们是对学生负责的。


家长呢?也不清楚教育的意义,把孩子按照主流观点送到一所学校,假装自己在对孩子的教育负责。


可以说,这就是一场,学生浪费自己时间和精力,牺牲自己的智商,来配合老师混饭吃的“表面教育”的游戏。


而这个“表面教育”游戏最成功也是最可悲的地方在于,她成功的普及了。她深入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让我们下意识的觉得这就是正确的教育。


学生们、老师们、家长们都没有选择,或者说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可以有其他的选择。因为他们的思维能力从小就已经被这个游戏破坏掉,他们根本无法发现这是“表面教育”。


这个游戏伤害的不仅仅是被教育者,还有提供的服务的人。我在M学校发现,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都得不到学生们真正的尊重和喜欢,同时也得不到家长的认可。他们努力用心的提供着服务,但同时也要接受“被服务者”的鄙视。


因为大家心里都知道,这种教育出不了成绩,优秀的学生,是自己长出来的。

而今日学堂的良性制度,和真正帮助学生的教学内容,就可以让老师们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尊重。连没有上过体制学校、年轻的我们,都可以在两个星期和学生的短时间相处中,得到学生的尊重和喜欢,当我们分享新的学习方法,教他们新的看问题角度时,学生会慢慢放下手机,两眼放光。而那些与学生们长期相处的老师们却无法做到。


正因如此,在看到体制的老师们时,我内心深处不是责怪,反而是同情。这些人都不是坏人,她们会尽力的把一节在我们看来没有意义的课程上好。生活中,她们也是很照顾我们的大姐姐大哥哥。只不过,这个社会的教育模式已经固定了,他们只是深陷其中毫无觉知。就像从没吃到过糖的人,不会觉得自己手上的柠檬很酸。


这一切的元凶不能归结于学校和老师,他们只是这个游戏中的一环,缺了一个角色,游戏将会继续,少了一个玩家,还会有新玩家代替,游戏会照常进行。

我们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说是有错,也可以说无错。因为本质上,我们只是无知罢了。我们不愿意动脑子,喜欢安于现状,随波逐流,所以我们才会在无聊、无意义的游戏中浪费生命,却又毫不自知。


从世俗的角度上来讲,我们没有错,我们只是无知,同时也是受害者。


从事实的角度上来说,我们都犯下了“无知”的错误,无论有意还是无意。从结果上来看,我们确实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就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不负责与不思考,才使得这个游戏可以一直进行下去。


所有人都不是坏人,只是在这样的制度和社会背景下,每一个人都无可奈何。


当看到这么多的人都在无意义的道路上努力奋斗,而又得不到更好的生活、更多的尊重时。只能感叹自己太幸运。因为自己从小就在新教育的环境里长大。让我学会独立思考,能够了解生活和教育的更多可能性。如果我出生在他们的环境中,我敢肯定自己也会跟他们一样。所以不是我比他们努力,不是我比他们聪明,只是我恰好尝过糖的味道,知道了柠檬很酸而已。这就是为什么我会感觉五味杂陈的原因。


这次一行,我们也非常感谢体制老师们对咱们三人的照顾,带我们玩、和我们聊天,这个过程中,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让我们不再像小孩子一样看世界,而是学会思考,学会与人相处。再次感谢你们对我们的照顾。




特别鸣谢:

钱莉校长、刘静慧老师为我的文章提出宝贵建议。



-    END    -
| 相 关 推 荐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该如何选择新教育学堂?
三年如何学完十二年的课程? 三年如何学完十二年的课程?今日学堂的学生,仅需三年,就可以学完12年任何...
现代私塾教育观察
拥有大2-3岁以上的共同成长伙伴是孩子的福气——福慧私学新教育经验分享之二
中国孩子们的创造力哪里去了?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