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和副伤寒

伤寒及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及副伤寒甲、乙、丙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起病缓,体温呈梯形上升,继之高热持续1~2周以上,面色苍白,表情淡漠,食欲不振,腹胀,腹痛,便秘或腹泻,肝脾肿大,或有大便带血,玫瑰糠疹,或见白,脉相对缓,舌苔腻,边尖无苔。副伤寒与伤寒相似,但较轻。此病属中医“湿温”范畴。

传统多从湿温论治,按邪遏卫表、气分湿热、热入营血等分别辨治。

整体观认为,以上各型病机并不孤立存在,而是互相联系共同存在。此病为整体疾病,故出现一系列全身症状:表证如发热、恶寒、头痛等;上焦证如胸闷、烦躁、昏睡、谵妄等中焦证如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腹胀、纳呆等;下焦证如小腹或少腹痛、腹泻、便秘、尿黄等;血分证如舌红、玫瑰糠疹或大便带血等。故应予系统治疗,全息汤基础方加减。

【全息汤配方】柴胡12g 桂枝10g 白芍10g 瓜蒌10g 薤白10g 枳实10g 苍术10g 陈皮10g 厚朴10g 白术10g 茯苓10g 猪苓10g 泽泻12g 生地10g 丹皮10g 甘草10g  生姜10g 大枣10g

高热者加石膏15~30g,知母10g;

恶心呕吐者加半夏、苏叶各10g;

纳呆者加三仙各12g;

便秘者去瓜蒌,加菱仁12g

腹泻者去瓜蒌加蒌皮10g,

痛泻者再加防风12g;

小腹痛者白芍用量加至12g,再加当归、川芎各10g;

痛连少腹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

大便带血,轻微者生地用量加至12g,加地榆12g,

重者合槐花散(槐花、侧柏叶各12g,荆芥炭10g),

出血严重,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者,合黄土汤(灶心土20g,附子、阿胶、黄芩各10g),必要时中西医共同抢救

用以上方法治疗伤寒和副伤寒,简化了辨证,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且可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如肠出血、肠穿孔、腹膜炎、中毒性心肌炎、尿路炎症、胆管炎、胆囊炎等。必要时可中西医共同治疗。

按:伤寒和副伤寒一般都认为是湿温,属温病范畴,很少与伤寒学说相联系,也基本不用伤寒之方。全息汤基础方则多为伤寒方组成,用于伤寒和副伤寒的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实践证明,伤寒与温病并不是对立的,是可以互相融会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息汤的功效与作用 方歌配方组成
全息汤治疗颈椎病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全息汤与经方之我见
加味瓜蒌薤白汤心衰
产后身疼医案一则
《伤寒论》思维导图(6)桂枝汤兼证(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