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厚忠讲中医诊断学[问现在症]-但热不寒的3种类型 20190724-04

本文是湖湘名中医陈厚忠医师7月24日讲中医问现在症”的第4篇,主要讲了但热不寒的症状。“厚德仁心”公众号后续将陆续发布文章讲《中医诊断学》,敬请关注。

温馨提示:全文约2100字。文章开头有全文语音版,您可以边听边学。

问现在症——问寒热
临床上有四种寒热类型
  • 第一是恶寒发热的,

  • 第二是但寒不发热的,

  • 第三是但热不恶寒的(就是本文要讲的),

  • 第四种寒热往来的,发了热又畏冷,畏了冷又发热。


但热不寒

       但热不寒,指的是患者只晓得发热,而无怕冷之感的症状,主要是阳盛或者阴虚所致,是里热症的特征。根据发热的轻重、时间等特点临床上也有三个类型:

01
壮热

       壮热就是高热,体温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的症状,常常见满面通红,口渴,大汗出,脉洪大。这个在伤寒论》中就是气分热盛证,就是白虎汤证的四大症状“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主要原因是风热内传,或者风寒入里发热,正邪相搏,正盛邪实,阳热内盛,蒸达于外所致,属于里实热证,所以伤寒阳明经证或者温病气分证,都属于这个。

       所以我们在临床上就讲,有些人吃饭,大汗淋漓,特别是我们这里是吃辣椒的,而江浙一带就不吃辣椒,我们这里有些人看哒辣椒他就冒汗,汗流雨下,脑壳上面热气直冲,汗直流,所以我们平时中医中喊“蒸笼头”。你去看蒸包子,下面烧火,中间就有气,搞得热气直冲。蒸笼头就属于胃热,我们在临床上讲过,所以治疗这个方面的病,我们用白虎汤或者人参白虎汤,效果比较好。我记得我学习的时候,写过这方面的文章,到现在还是有印象的,那是喊蒸笼头,也是喊壮热。现在经常在临床上有这方面的病人,他们就是讲自己头以上出汗,齐颈以上出汗。哪怕吃饭,动不动就出汗,这个就是气分证,就是阳明胃经有热,阳明属于里证,属于多气多血之经,那么怎么把阳明的热退下去,就解决问题了。这是壮热。

02
潮热

       潮热就是按时间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夕之有定时的症状,就如钱塘江大潮有时间规律,就是取象啊,比类呀,钱塘江大潮就与月象有关啊,这是自然景象,那个潮水一来像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奔腾不息,那个水位很高,水势很猛,一来哒就是“一线天”样子的潮啊,各种象都有,那是涨潮,突然它就增高了,慢慢地就退下去了,所以潮热就有取象这个症状。临床上有的女的更年期,一下烘热起来,马上想脱衣,还没有脱好衣,又冷起来了,脸上鲜红的,汗直流,那样子的就是阴和阳的问题,阴阳的交接不好,物质和功能的失调,包括下面这三个方面都有问题。

       (1)阳明潮热,我们讲阳明潮热就是日晡潮热,就是下午三点到五点钟,属申时,发热明显,热势较高,所以称为日晡潮热,或者兼见口渴饮冷,腹胀便秘等症。阳明经气旺于申时,胃肠燥热内结,正邪斗争剧烈,所以此时热势加重,常见于伤寒之阳明腑实证。

       潮热,这个三点多钟,日晡所发潮热,那么日晡的时候,这个三点到五点,还有七点的时候,那么就是少阳哒,这是第一。

       (2)阴虚潮热,所以这也是阴旺啊,患者讲自己“五心烦热”是什么意思?属于阴虚潮热的一种,就是午后或者是夜间有低热,或者兼见颧红、盗汗、五心烦热。

       五心烦热是哪五心?一个是胸中烦热,再一个是手足心,合起来就是五心。

       患者喜就凉处,严重的感觉有热从骨内向外透发的,称为“骨蒸潮热”,多属阴虚火旺所致。感觉就像蒸气一样,往外一股一股地冒,这个我们临床上看得较多,去年我们接诊了一个双板桥那边的何姓病人,80多岁了,他讲在其他地方治了几年了没有治好,到我这里治好了。这是潮热,还有的称作“骨蒸”。

       从机理来看,阴液亏虚,不能够制阳,机体阳气偏亢,午后的卫阳渐入于里,夜间卫阳行于里,使体内偏亢的阳气更盛,故见发热。

       所以我们学医,我对你们要求不高,就是把机理搞清楚,机理搞清楚了,你解释得清楚了,你就晓得怎么治疗,解释不清你就治疗不好。所以不要去讲那些高深、很难、很拗口的东西,而要把这些现实的、基础的搞清楚。

       (3)湿温潮热,这个湿温潮热午后热甚,兼见身热不扬(就是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头身困重,所以每天有人问我,自己是不是湿气重了,他不晓得是从网上还是从哪里找来的,这些年来讲这样的人很多都自认为湿气重。什么叫湿气重?如果是湿气重的,“因于湿,首如裹”,就是如果有湿的,你的脑壳像戴着帽子一样,像裹着布一样,头重脚轻,困倦,这样子的人就湿重,所以治湿要利小便,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湿邪黏腻,湿遏热伏,导致身热不扬;午后阳气盛,故午后发热明显,是湿热证特有的一种热型,身热不扬,常见于湿瘟病。还有的午后或夜间发热,易见于瘀血久积的,瘀而发热,或者发热以夜间为盛的,称为身热夜甚,温病见之多为热入营分,耗伤营阴的表现。所有这些症状我们在学习时要把它搞清楚。

03
微热

       微热,就是发热不高,体温一般在38℃左右以上,或者仅自我感觉发热的症状,发热的时间一般较长,病因病机比较复杂,常见于温病的后期和某些内伤杂病。

       (1)气虚发热的,长期微热,劳累时加重,或者仅面部发热而体温不高,兼见倦怠疲乏、少气、自汗等症。

       (2)阴虚发热的,长期的低热,兼见颧红、五心烦热等症。

       (3)还有气郁发热,就是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急燥易怒等症,亦称郁热。

       还有就是小儿的夏季发热。但是最近这十几年我没看到。而过去有,就是到了夏季,小孩子长期的发烧,兼有烦渴多尿无汗,要到秋凉时节自己愈合,发热几种情况,发热呢治疗没有特效办法,慢慢到秋季就自然好了,我们那个时候,开“竹叶石膏汤”。李东垣总结了一个甘温除大热的理论,用补中益气汤,所以那天刘小庆小姐她在这里学习过,她就问什么叫做“甘温除大热”,怎么治疗的?我讲你今后可以读一读李东垣的书。这是讲了“但热不寒”的。

【未完待续】

小编备注

陈老师讲课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中医诊断学》为纲。点击左图放大查看书籍详情。

如果您希望系统地学习,建议您自行准备该书,配合老师的讲课坚持学习,相信您的用心学习,在《中医诊断学》全部讲课学习完成后,会有特别的进步!

继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诊断学》27.但寒不热和但热不寒、壮热、日晡潮热、阴虚潮热、湿温潮热、身热不扬、晚上热甚、微热
中医抢分大作战: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答疑解惑】中医如何认识发热?
中医之“发热”
原来中医的问寒热能问出这么多道道(下)
中医诊断学——问寒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