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古城不是传说 有多处世界文化遗产和地表文物 走一遭令人惊叹

雄狮镇守古桥头,城楼耸入白云中。人们一走进河南省浚县古城,立即会被镶嵌在这块土地上的古老建筑所震撼,令人有恍如隔世之感。

高空俯瞰,隋唐大运河从城边流过,留下的是历史沧桑。这段河道在隋唐时期称永济渠,宋元称御河,是隋唐大运河的组成部分。这段隋唐大运河与古城边的隋唐黎阳粮仓遗址,都属世界文化遗产。

隋唐大运河上有座古桥叫云溪桥,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木石结构。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坍塌,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重修,改为石桥,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隋唐大运河边有一座大型雕塑“运河魂”。雕塑中,船头和船尾各有一名船工,搏击激流,把握方向,再现了大运河浚县段的漕运场景,也表现了浚县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秉承传统,前赴后继,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大运河岸坐了两位老大妈,说古论今,夸赞现在盛世的美好。

古城西城门高大雄伟,从城门窥望城内,顿感古风古韵拂面而来。

这是城中的文治阁,是浚县古城标志性建筑,又名中心阁,始建年代不详。明万历三十年(1615年),移钟于阁上,故称“钟鼓楼”。清顺治六年(1649年),文治阁毁于火。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重修,改名“文治阁”,现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人们从文治阁中穿过,仿佛穿过千年时空。

一位大妈坐在南城门下,脸上刻满了历史的年轮。她经历了人世间的岁月沧桑,踏平坎坷更显坚强。

通过古街遥望东城门,依然巍峨。古街两边商贾云集,旗幡飘舞,那一盏盏红灯笼,把古城映照的红红火火。

这条街两边的古房子是豫北建筑风格,它承载了千年的中原文化,凝聚着河南人的情怀和眷恋,令很多人都想到“老家河南”看看。

这是北城门。城门下车水马龙的景象彰显了古城的繁华。

浚县历史名人端木子贡后裔皇封世袭翰林府邸也在古城中,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帝皇帝南巡返京过浚,端木子贡七十世后裔端木谦有幸迎驾觐见。康熙景仰圣门贤人子贡,封端木谦为翰林院五经博士,世代传袭。

600多年前的古城墙遗址文化长廊前碧波荡漾,风光秀美。这条长廊中,古城墙墙体为夯土,白灰灌浆,拌以桐油,坚固异常,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高空鸟瞰浮丘山绿树葱茏,明代碧霞宫金碧辉煌,如玉宇琼阁。

大伾山与浮丘山隔城相望,因有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浚县大佛而著称于世。目前,浚县境内有名胜古迹300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16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10项,文人墨客,留下摩崖题记460多处。古城里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民俗文化遗存,蕴含许多鲜为人知的生动故事,为浚县古城旅游业的发展平添了很多光彩。 王天定文/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座六百多年前的大明古城--浚县城
2016.06.24 河南 鹤壁 浚县古城
来自浚县古城的报道(上)
重游浚县
豫州怀古 之 浚县古城
没有浚县,河南的文化程度得打几折? | 豫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