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满洲族传统习俗:“绝粮日”


满洲族传统习俗:“绝粮日”
 
    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六日是满洲人传统习俗中的“绝粮日”,每到这天人们要穿简朴的衣着、不吃肉、不用碗筷和吃“包饭”等方式来缅怀祖先的功绩。今年的公历十月十七日是今年的“绝粮日”,各位古出家里都准备饭包了吗?

     “绝粮日”的习俗来自清朝太祖皇帝参加的一场战争。那场战争打得异常艰苦,以至于有一天军队的粮食都断绝了,太祖和军士们只得以树皮充饥。附近一个噶珊(村寨)的百姓得之太祖的军队绝粮的消息,将小村里的所有的各种存粮打扫出来,送到战场。太祖命将各种粮食焖成杂米饭,有大米、小米、高粱米、黄米、黄豆、黑豆、豌豆……。由于战场上没有碗筷,就用山野的野苏子叶包着吃。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八月二十六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不仅要注意穿戴得简朴,而且“以莴苣叶裹饭而食”,食用的时候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用以警示人们不可忘记先祖创业的艰难。这里的莴苣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生菜。随着时间的推移,打饭包逐渐成为民间人们所喜爱的一道美食。

      这是一个极具满洲特色的节日,绝对有别与其它民族,而且这个节日有较为可信历史来历,有充实的活动内容;有着良好的寓意,有深厚的民俗底蕴;符合现在民族发展的需要,现在知道这个民俗的人越来越少,还遵守这个习俗的人更是不多了,这是民族文化的一种流失……。我们应该把这个节日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包饭”的做法:

       一入了暑伏,天气又闷又热,人们每天恹恹欲睡,胃口不开。常见主妇们拎着菜篮子在市场徘徊,不知买什么吃好。别急,买棵水灵灵的大白菜,回家打饭包儿 (把米饭、土豆酱、香菜、葱叶等用新鲜的生菜或白菜叶包在一起食用,在东北民间俗称“打饭包”),一定会让全家人吃得又香又饱。

       打饭包儿是满洲农家夏秋令时节的一种吃法,做起来十分简单:将肥大、新鲜的一至两片菜叶交错铺叠在桌上,均匀的抹上大酱,撒上葱末、香菜末,也可以拌些土豆酱、茄子泥等,喜欢吃辣的还可以加些辣椒酱,放上米饭(各种米焖的干饭均可),然后将菜叶边缘折起,将米饭等全部包在里面就行了。包好的饭包儿咬一口,是酱、香菜、葱末混在一起的清鲜味道,香咸适口,饭菜都有了,又方便又好吃,特别适合东北大众口味。在我费尽一番口舌之后,六岁的女儿和四岁的儿子,大口地吃下忆苦思甜的小米饭打饭包。我喜欢看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东西的样子,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由于这种食用方法带有乡间的村野气息,在食用时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乐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鱼大肉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儿,一些刁钻古怪的东西却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餐桌上的新宠,且价格不菲。什么泥鳅鱼、嘎牙子、蜂蛹、蚂蚱、蝎子、野菜……人们追求的是天然和新奇。而饭包儿竟也从农家饭桌走进了城里市场,成为一种流行的街头小吃。市场上常见有人推着小车,上边罩着明亮的玻璃橱柜,案板上并排摆放着几个小盆:一盆米饭(通常是大米、小米混蒸的二米饭)、一盆土豆酱、一盆香菜末、一盆葱末、一盆炸好的农家豆酱,另有一大盆选好、洗净的大白菜叶。觉得肚子饿了,到小车前付出2元钱,主人便麻利地卷好一个饭包儿,套在塑料袋里递过来,你尽可以一边逛街、一边品尝这又实惠又可口的特色食品了。

       包饭是满族喜欢时的一种饭食。这种饭食,特别是用两手捧着的吃相,表现出满族那种粗犷、豪放的遗风。大米干饭、糯米饭、小米干饭或二米饭均可做成包饭。所用包菜除生菜外,还可用大白菜嫩心、春萝卜缨,只要叶大筋少、能生吃并带有甜味、又不易脆裂的菜叶均可。所用拌菜除猪肉外,可以用鸡、鱼、牛、羊以及各种时令鲜菜、瓜果,注意营养搭配,清洁卫生即可。

       制作原料:大米500克,生菜叶500克,里脊肉250克,蒜薹250克,酱肚100克,火腿100克,色拉油25毫升,精盐5克,味精1克,姜末2克,淀粉2克,料酒5毫升,酱油5毫升。

制作方法:将大米淘洗干净,下锅入开水煮至水将干时,改用小火焖20分钟成熟米饭。

        将里脊肉切成细丝,泡入清水中,泡除血污,捞出用纱布包上,挤干水分,放碗中加入干淀粉、酱油、料酒、姜末,拌均匀略腌渍;蒜薹劈两半切成丝;炒锅置旺火上,烧热倒入油,烧至六成热时,下入肉丝划散煸炒,后下蒜薹丝同炒,点开水少许(保持肉菜嫩)至熟装盘备用。

酱肚、火腿均切成丝,装盘。
将生菜叶分片洗净,甩干水,装盘。
取一片生菜叶,用饭勺舀10克饭,摊在生菜叶上取肉丝炒蒜薹及酱肚、火腿丝置饭上,用生菜叶包裹成包,用手捧起食用即成。
特点:饭香、肉鲜、叶脆,清凉爽口。

打饭包

在满洲,有一种饭,叫打饭包。
做法很简单。
原料:小白菜(叶大整齐的),香菜(满洲的小香菜最好,北京的香菜长的象芹菜,不好吃。),小葱(越嫩越好),土豆(新土豆),酱(满洲自家做的酱最上乘,北京黄酱也凑合用吧。)鸡蛋(非禽流感的),黄瓜。还有大米饭(一定要多做,吃饭包的饭量能是平常的两倍!)!

做法:土豆做成土豆泥;鸡蛋和酱炸成鸡蛋酱;黄瓜切条;其它洗净上桌就成了。
吃法:简单说了,就把上数各种东东包在白菜叶里。

哈哈,开吃!

饭包,是旗人的一种特色食品。所谓“饭包”,一开始就是用白菜叶子包上米饭吃,是满洲人最普通的吃食。行军打仗,放牧狩猎,都离不开它。
清朝建立,天下平定,旗人吃饭包,一是出于民族习惯,二是本着忆苦思甜,不忘马上得天下。但到清中叶乾嘉年间,饭包的内容不断丰富起来,以至于脱胎换骨,成了一种十分讲究的上等食品。饭包里米饭退居二线,主角逐渐为各色干果、鸡鸭肉所代替,更有钱的旗人还把各种野味,如野鸡肉、野鸭肉等放进饭包,还有一个比较有特色的饭包,里面有素肉丁、玉米、豌豆、香菇小小的饭包开始包容越来越多的美食内容,达到全盛。清末民初,旗人生活走向困苦,饭包又回到清初的状态。旗人的饭包从米加白菜,到加入鱼、肉,到加入野味,到内容越来越少,越来越简单,可以由此透视出清代旗人生活的轨迹,折射出旗人复杂的民族心态和饮食心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东北风俗史话——努尔哈赤的两道佳肴
东北人的真性情,藏在这份大饭包里……
“乱烤”之烤饭
东北人的最爱--打饭包
饭桶都是哪的咱不知道,反正在东北只有饭包
【辽宁·阜新】疏影丨舌尖上的辽西——小米饭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