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学点儿心理学|巴纳姆效应/福勒效应

巴纳姆效应是什么?

巴纳姆效应又叫福勒效应,因为它最早是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于1948年通过试验证明的。是指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正是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并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他们自己

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保罗·米尔以著名的美国马戏团艺人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的名字将福勒的实验结果命名为“巴纳姆效应”。 这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在心理学上,“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主观验证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我们心中想要相信。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

巴纳姆效应解释了为什么有很多人在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因为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而事实上算命先生对每个人说的都是差不多的内容,都是一些笼统的、一般性的概括和描述。

我想起我小时候,赵先生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说三位秀才要去考科举,考前就约着一同去请一位算命先生占卜一下,问问前程。

“大师,你看看我们三位哪一位会高中状元。”

算命先生认真端详了三位秀才,笑得高深莫测,然后举起食指比了一个“1”字。道一句“天机不可多泄漏后”就不再说一句话。

三位秀才就各自怀揣对这个答案的理解开始踏上了科考之路。结果,发榜后三位秀才都不约而同地夸赞这位算命先生算得准。

这是为什么?

首先是这个算命先生机智的用一个“1”字,代表了三位参与科考者可能会出现的所有结果:一人高中、一人不中、一概不中、一举皆中。

其次,最重要的就是利用了心理学上的这个巴纳姆效应的原理。

从古代的抽签占卜,到如今的星座生肖,通俗而言就是自我贴标签和对号入座的结果。每个人的思维都有选择性,会优先选择和自己相符的信息,或者选择一些自己能够接受的信息,然后就觉得它很准,这是一种求同倾向在影响着人的认知。

正因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各种信息的引导和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系,从众心理便是最典型的证明,责任分担也是我们内心认为别人应该会处理的一种心理暗示的重要佐证。

尤其是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心理的依赖性就大大增强,受心理暗示的影响也比平时更强烈。

如何避免?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要避免巴纳姆效应,需要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学会面对自己,同时以人为镜,通过与自己身边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较来认识自己,并培养一种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这样才能减少出现认知偏差。

当然,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着人类去探索,尤其是对于未知的事情,科学还找不到答案的时候,求知求安全感的需求是需要去寻求原因的,而宗教神学存在的意义就是给人类这样的一个庇护所,暂时回答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
心理学分享-巴纳姆效应
有趣的心理学小知识
爆火的心理测试,能相信吗?
第7周 巴纳姆效应:正确认识自我,不受外界信息干扰_每周一堂心理课_心灵有约_黑龙江中医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