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北方言“不服周”,短短三个字,牵出一段长达两千多年的怨念

当年周文王率领几万人马,都没有废什么力气,只用了一个月就灭掉了殷商,建立了周朝。在分封天下时,中原的富庶之地都被那些望族给分了,身居楚地的楚人只得到了一块方圆50里的地盘,他们的首领熊绎只是一个子爵,就是公、侯、伯、子、男中的末等,楚国只是一个小小的楚子国。楚人非常不服气,凭什么其它国家的地盘都那么大,我楚国只有50里?楚人不服周朝的安排,所以湖北人现在说“不服周”就是这个意思,时至今天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楚国人的怨念之大可想而知。

不服周该怎么办呢?很简单,奋发图强,经过楚人不懈的努力,楚国在后来迅速发展,开启了自己的崛起之路。尽管周人都称他们为“大启群蛮”,但是楚国却让周人看到了“野蛮的力量”。到了东周年间,楚国已经非常强大了,这时候楚国的国君熊渠决心称王,他说:我蛮夷也,不以中国之号谥。就是我们是蛮人,不用你们中原的那一套。熊渠称王称了一会儿,就被打下去了——还是不够强。

在公元前704年,楚国领袖熊通在杀掉自己的侄子后夺取了“王位”,他执政期间公然发兵攻打旁边的随国(湖北随州),这个随国可不一般,他们的国君是姓“姬”的,他就是想让随国的国君给周天子告状。熊通说: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意思就是,我这个蛮夷有几杆子破枪,想去中原地区学习一下,但是你们都是公国,侯国,我一个“子国”,有失体面,你给我提高一下待遇吧。

周王不同意,熊通听后不以为然,自己给自己封了个王,于是此后楚国就都开始称王了,一下子跳过了公、侯、伯、子爵。熊通和他的子孙们是这样干了,但是别人都不承认,无论是《春秋》还是《左传》中,对楚王的称呼还都是“楚子”。

一直到了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时期,楚国才成为了霸主,这个楚庄王公然跑到周王室的地盘上去搞军演,给周天子吓得够呛,他也不敢责怪,于是就派了王孙满去犒劳楚国,楚庄王接待了王孙满,并且向他提出了一个看起来很傻的问题:听说大禹的九鼎在你们这里,它多大多重啊?“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由此就有了一个成语就问鼎中原。这时候谁也不能小看楚国了,后来的陈胜号称“张楚”,项羽号称“西楚霸王”都是在打楚国的名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天子分封的汉阳诸姬,为何挡不住楚国的扩张?有2个重要原因
​田学友:八百多年的楚国
【读楚笔记4】楚人称王,并非仅仅只是“不服周”
如何了解楚国尤其是早期的领土扩张史?
楚武王熊通:年过七十仍奋斗不止,湖北人大多还有他的影子
他是火神祝融的后代,发明湖北谚语,奠定楚国霸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