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欺诈行为的民事法律关系

一、基本含义

民法中的欺诈,是指以一种虚伪陈述,或图谋欺骗的行为,通常以故意做虚假陈述、或者做出其本人并不相信其真实性的陈述,或者不顾其是否真实而做出的陈述等方式构成,并意图(并且事实上如此)使受骗人引以为据。

二、法律依据

《民法典》148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三、法律后果

欺诈的构成并不需要受欺诈人客观上遭受损失,只需要受欺诈人根据欺诈行为作出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欺诈。因欺诈而作出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享有撤销权请求权的是受欺诈人,做出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机关是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

四、民法上的欺诈和刑法上诈骗的区别

民法上的欺诈,一般是因为欺诈做出民事法律行为,比如因为遭受欺诈签订合同,欺诈人不因为欺诈行为本身获得经济利益,通过欺诈手段签订合同获得合同利益;而诈骗人一般直接因诈骗行为获得经济利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涉合同诈骗的民法规制
2019法考民法重点:第三人欺诈VS第三人胁迫
被欺诈后合同有效吗
《民法总则》中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认定规则对照适用集成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姜解《民法典》之一四三~一五七
民法总则实施后,重大误解撤销权行使期限的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