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病条辨——清暑益气汤

二三、《金匮》谓太阳中 ,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则淋甚,可与东垣清暑益气汤。

清暑益气汤方(辛甘化阳酸甘化阴复法)

黄芪(一钱) 黄柏(一钱) 麦冬(一钱) 青皮(一钱) 白术(一钱五分) 升麻(三分) 当归(七分) 炙草(一钱) 神曲(一钱) 人参(一钱) 泽泻(一钱) 五味子(八分) 陈皮(一钱) 苍术(一钱五分) 葛根(三分) 生姜(二片) 大枣(二枚)

水五杯,煮取二杯,渣再煎一杯,分温三服。虚者得宜,实者禁用;汗不出而但热者禁用。

吴鞠通自注:但细按此证,恰可与清暑益气汤,曰可者,仅可而有所未尽之词,尚望遇是证者,临时斟酌尽善。至沈目南《金匮要略注》,谓当用辛凉甘寒,实于此证不合。盖身重疼痛,证兼寒湿也。即目南自注,谓发热恶寒身重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内暑而兼阴湿之变也。岂有阴湿而用甘寒柔以济柔之理?既曰阴湿,岂辛凉所能胜任!不待辩而自明。

王孟英注:此脉此证,自宜清暑益气以为治,但东垣之方,虽有清暑之名,而无清暑之实。观江南仲治孙子华之案、程杏轩治汪木工之案可知,故临证时须斟酌去取也。余每治此等证,辄用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秆、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等,以清暑热而益元气,无不应手取效也。汪按∶此方较东垣之方为妥,然黄连尚宜酌用。

青龙试注:王孟英清暑益气汤适合热邪偏重兼有气阴不足;李东垣清暑益气汤适合先有脾胃亏虚后感暑湿,临床斟酌应用。

现代临床运用:

用李氏清暑益气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12例,病程1~17年不等,平均5年。其中溃疡性炎症5例,非溃疡性炎症7例。方药:黄芪、党参各15克,白术、苍术、当归、黄柏、泽泻各8克,青皮、陈皮、升麻各5克,葛根24克,神曲、甘草各6克,麦冬10克,五味子3克。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空腹温服,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2例(主要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正常,内镜检查正常);显效6例(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大便常规正常或轻度异常,内镜检查炎症明显减轻或溃疡面明显缩小);有效3例(临床症状或有关检查有一项以上明显改善者);无效1例。总有效率91.67%。(林应华、四川中医,1991,5:29.)

2.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本病属于中医“发斑”、“溺血”、“水肿”等范畴。其病理特点是血热妄行,风毒内蕴,膀胱湿热,脾肾两虚,阴虚火旺,气不统血等。辨证分型有:血热、脾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湿毒发斑、阴虚火旺、湿热型和血瘀型。

本方用于脾虚型,症见身倦乏力,气短自汗,纳呆腹胀,浮肿明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用清暑益气汤加减:

黄芪30克,茨实30克,党参15克,薏苡仁15克,白术10克,五味子10克,葛根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益智仁6克,枳壳6克,黄柏6克,丹参6克,当归6克,柴胡3克。

每日1剂,水煎服。

治疗过敏性紫疲肾炎患者,连服月余即可获满意疗效。

(范济平.江西中医杂志,1988,9(5):21.)

3.淋证
用清暑益气汤加减:黄芪10克,党参10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生甘草10克,五味子10克,菟丝子10克,杜仲10克,枳壳10克,黄柏10克,泽泻10克,牛膝10克,薏苡仁15克,马齿苋15克,萹蓄5克,升麻3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淋证患者,连服15剂即可获效。(范济平、云南中医杂志,1988,9(5):2.)


4.癃闭
导致癃闭的病机,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调在干。临床分型有:膀胱湿热、肺热壅盛、肝气郁滞、中气下陷、肾衰惫、肾阴亏耗型。本方用于膀胱湿热型,症见小便点滴不出、腹胀满,口苦,口黏,口干,舌红,苔微黄。用本药汤剂加减对癃闭患者有较好疗效。

处方:生黄芪15克,太子参15克,川断15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麦冬10克,枳壳10克,牛膝10克,车前子10克,桃仁10克,黄柏10克。生甘草10克,柴胡6克,仙灵脾6克,泽泻6克。每日1剂。水煎服。(范济平.云

南中医杂志,1988,9(5):2.)

另外本方还可以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夏季热,小儿五软五迟等。

本人曾经用此治疗一例颈椎病效果确实分享给大家:

前几天老马找我,说感冒了,邀我开方治疗,他自己四诊合参发给我了,大家看一下:

我这里下雨一周,头昏,肩胛疼,腰疼,无汗,颈不适,头重,昏,大便粘,小便不黄,睡眠更差了。。。

读过伤寒论知道其中有一条跟这个很相似,基本可以确定就是伤寒: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疼,骨关节痛,恶风无汗,而喘麻黄汤主之。但是舌白苔腻便黏又是湿邪,因此判断属于风寒夹湿。经方当中风寒湿邪当是麻黄加术汤。金匮要略:湿家身烦痛,可与麻黄加术汤。

但是老马我知道他素体还有气虚,单纯发汗祛湿,未必能奏效或者效果差。曾群里讨有说论选用羌活胜湿汤,也是单纯祛湿,对于素体健康,可以应用。因此根据素体脾弱气虚改清暑益气汤合益气聪明汤加减。前晚反馈效果很好。

后来老马自己守方加减二十多剂症状大为减轻。

本方方意就是柴胡升麻羌活防风葛根祛风胜湿还能升阳也能疏肝,黄芪太子参炙甘草益气,苍术黄柏茯苓燥脾健脾清热祛湿,白芍柔肝缓急,土中泄木,预防肝木横克脾土。全方侧重三焦表里,补中益气,祛风燥脾祛湿,付奏效,不可多得良方。

还曾治疗一例女性患者:

刘女士,女,66,头晕,颈部不适,变动体位时加重,恶心不重,口不干,不渴,口不苦,无汗,纳差,乏力气短,心烦,大便正常,尿黄。患者曾经住院治疗效果不佳。

再辨证分析:气阴不足夹於,益气养阴升阳活血,聪明益气合桂枝茯苓丸仿彭坚教授处方加减:

黄芪20克,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葛根20克,桂枝6克,升麻6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茯苓15克,赤芍15克,苍术10克,黄柏6克,蔓荆子10克,天麻10克,山楂曲各10克,甘草6克,竹叶10克,

五剂日一剂

后追访效果很好,自动停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炎炎夏日,燥湿清热用清暑益气汤来拯救(附医案)
李东垣之清暑益气汤的运用
慢性疲劳良方—清暑益气汤方证
慢性疲劳综合征常用方
悬壶先生再论方剂
清暑益气汤《脾胃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